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城乡统筹的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移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安置的最优方案,以切实保证移民生活的长久稳定.以缙云山缙云村为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移民安置应该由政府主导搬迁,实行非农化安置,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融入安置为辅.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应该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城乡资源,以人为本,多样化安置交互并存.  相似文献   

2.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模式多样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利水电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安置,而移民安置成败的关键在于安置模式选择的正确性。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模式多种多样,在当今世界上尚无固定的成功模式。通过对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模式的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证明“以土地安置为主,安置方式多样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情况安置水利工程移民”是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的成功出路。  相似文献   

3.
科学、规范的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是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农村土地调剂是移民安置工作中农村移民生产安置的主要内容,通过土地调剂确保移民有一份基本土地,为移民恢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针对农村移民安置规划中的农村土地调剂,介绍了土地调剂模式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种植业安置模式进行了定义。从农村移民的心态、农村移民的家庭人口结构和素质、种植业是移民从事的传统产业方面分析种植业安置模式的必要性。基于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和土地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种植业安置模式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66-2567
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施国家"移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移民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带作为为三峡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区域,在重庆作为全国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背景下将如何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61-4663
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的新机遇,生态文明建设下我国农村发展的可能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水电项目农村移民安置的新对策,使农村移民安置符合我国农村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真正使得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7.
冯宣凤  李禕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6):157-160,200
以射阳县风灾移民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住房安置政策、住房条件、居住环境3个方面对风灾移民的住房安置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中安置移民的住房安置满意度远高于分散安置移民,主要是由于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受住房安置政策的影响,不同安置点移民的住房安置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石坎梯田为对象,比较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5种模式分别是"茶-春马铃薯-豇豆-秋马铃薯"、"茶-花生-榨菜"、"茶-花生-辣椒-秋马铃薯-春马铃薯"、"茶-黄豆-萝卜"、"茶-春马铃薯-玉米"。结果表明,在石坎梯田的新栽茶园中,以"茶-花生-辣椒-秋马铃著-春马铃薯"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每公顷纯收入22 576.5元,比其他4种模式高60%-346%;"茶-春马铃薯-豇豆-秋马铃薯"模式经济效益次之,每公顷纯收入13 933.5元,比其他3种模式高68%-170%。同时,这两种模式生态效益较好,综合优势明显,适合当地种植习惯和自然气候特点,是值得在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大力推广的高效生态农业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7月20日发布了DL/T5064-2007《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较原规范(DL/T5064-1996《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增加了移民安置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内容,强调了移民安置工程中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农村移民安置工程是水电项目移民安置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做好农村移民安置区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非常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根据农村移民安置区的特点,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为指导方针,制定水电项目农村移民安置工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和有效地控制,保证三同时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最重要的部分便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与工程规模的选定、移民后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国民经济的恢复及社会稳定方面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基于此,着重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农村移民生产安置规划设计阶段划分和主要任务,以及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以便移民生产安置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王极  李淑杰  刘兆顺  任江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26-13128
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社会、生态、经济3方面对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耕地面积增加51.45 hm2,建设用地面积减少52.05 hm2,土地垦殖率提高了28.47%,提供可出让建设用地面积108.83 hm2,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并有效缓解开发区发展中的土地瓶颈制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高35.14万元/年,净效益达95 559万元,建立了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开发区作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能够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提供优良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以政府为主体,从资金的角度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本和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以张湾东宏社区为例进行价值化分析,得出政府应在土地流转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统筹分配农民拆迁安置补偿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瓶颈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煤塌陷区土壤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兖州兴隆庄镇塌陷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养分在塌陷坡面和垂直剖面的流失变化规律。[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测定土壤不同空间结构的迟效养分和速效养分。[结果]在坡面方向,由坡顶到塌陷中心点,迟效养分和速效养分都发生了迁移流失,其中速效养分流失更明显。在垂直剖面上,在0~40 cm深度,碱解氮和速效磷流失较大,分别高达37.91%和23.68%。[结论]在地表,塌陷中心点发生养分富集现象;在60 cm深度之下,土壤养分含量基本不变,判定此深度为该塌陷区养分的影响深度。  相似文献   

14.
张慧  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85-10687
为实现采煤塌陷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实地调研,准确把握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研究了治理采煤塌陷地的政策措施,其中也借鉴了外地的先进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应建立土地复垦费用共管账户制度,政府负起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的治理责任,对部分塌陷地只能征不能转。同时提出了对山东省加快采煤塌陷地治理进程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82-14184
以吉林省长春市农大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居民的饮食营养观念和态度、行为方面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合理改善该地区居民营养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是提高农村干部胜任力的中心环节,更是农村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通过分析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村干部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重庆市如何在新环境下构建有效的农村干部激励机制,以提高重庆市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推进重庆市农村地区政治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于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73-20176
对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险两大关键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制度设计框架方面,明显存在着无差别整体性制度设计框架及差别性制度设计框架两种不同观点;而在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方面,学者们则围绕着现收现付运行模式、基金积累运行模式等展开争论,至今难有统一定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趋势:应更多注重微观层面的制度实现、不同地区的制度运作差异、动态性兼综合性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锡荣  徐璐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81-10682,10686
采用层次聚类,把我国29个省市分成信息化高度发达地区、信息化发达地区、信息化次发达地区和信息化较落后地区4大类。从每一类地区中选取1~2个有代表性的省份作为研究试点,进行城乡统筹信息化的模式提炼,可为我国城乡统筹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人居环境演变过程和存在问题,总结国内外城乡统筹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城乡统筹的生态住区概念,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总结了城乡统筹的生态住区的特点和标准,以期为新时期城乡共举的人居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程宏如  吕立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883-2886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因而必须通过教育投入、技术培训、健康投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等路径,把农村人力资源从准备性和渗透性的、潜在的或停滞的生产力要素转变为直接的、现实的、可持续的、流动的人力资本,不断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力资本增殖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