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联合收割机发展迅猛。履带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采用了履带式行走装置,相比轮式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而言,对湿软田块具有较好的防陷通过性能。淮安区是稻麦产区,履带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我区有较大的保有量。现就履带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日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最近,南湖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汤楚宙教授等主持完成的4LZ-1.0A型水稻联合收割机,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收割机结构新颖、紧凑、接地压力小、转弯灵活,收获损失小、含杂率低,适应性强,操作方便省力,综合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常用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制动刹车系统普遍存在结构设计复杂,摩擦片固定不稳导致内部摩擦片损耗严重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制动刹车系统,该制动刹车系统可进一步提高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刹车性能,使其刹车过程更具快速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摩擦片损耗,提高了经济性能,进一步增强了联合收割机对复杂作业工况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玉米收获机加装四轮驱动装置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市场出现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行走系统大多采用前轮驱动形式。每年的收获季节,个别地区雨水常常偏多,致使联合收割机作业区域的地面湿滑、泥泞,严重影响机器的通过性能。本四轮驱动装置是在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上加装一套后轮驱动装置来完成收割机的四轮驱动。大大的提高了机器的通过性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偏坡地段上收获机推头甩尾现象。可以使收获机在坡路、坑洼、泥泞的路面上行驶作业,提高了收获机的工作效率和收割质量。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一种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状态监测与邦联诊断装置的设计思想、基本功能、主要特点及实际应用情况。试验证明,该装置对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具有早期诊断系统故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4LZ–0.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质量和效率,研制了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对收割机行走装置、脱分系统、清选系统、二次切割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对整机性能检测试验结果显示,该机型生产率为0.116 hm2/h,清选含杂率为1.8%,破碎率为0.2%,总损失率为2.0%,均达到或优于GB/T 8892—2008《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试验方法》及DG/T 014—2009《谷物联合收割机》中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2006年黑龙江省红兴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参照LB-700B型半履带,根据抗灾夺粮的要求和用户的意见,设计生产了LB-700K型半履带防陷装置,主要与佳联-5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具有安装方便、安全可靠、行走平稳和通过性能强等特点,适于在收割期多雨地区、低洼地块以及水稻田等泥泞条件下使用。在土壤(平翻地、耙茬地)平均绝对含水率小于50%条件下能正常作业,地表有明水通过性能良好。现将该防陷装置的主要结构、安装方法及使用维护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曙光农场为解决水稻机械化收获问题,先后引进过国际TCl710L型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和佳联3060/3070型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2003年又引进了东风-S1.5B型水稻联合收割机,通过一个收获季节的应用,该机型表现出了小巧灵活、收获质量可靠、收获性能和防陷性能较强的特  相似文献   

9.
在农机市场上,联合收割机品种众多,农民选购它的时候,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一、选机型联合收割机型号很多,按照实际用途各有不同。1.按喂入量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2.按动力供给方式分为自走式和背负式。自走式机动灵活,转移运输方便,但价格较贵,收获季节过后,动力闲置不能移作它用;背负式拆装麻烦,由于割台提升高度较小,田间通过性较差,但收获季节过后拖拉机可以从事其它作业,价格较便宜,从事跨区作业的以选择自走式比较合适。3.按行走装置的形式分为橡胶轮胎式和橡胶履带式。  相似文献   

10.
新型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转向与传动装置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自行设计的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行走及转向控制装置的研究,对其性能与传统履带车辆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原理及理论数据阐明了此转向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此装置不但实现了履带车辆的转向操纵方式与轮式车辆一致的操作方法,而且实现了车辆以任何速度及任何档位下得到的最小规定转向半径为零。  相似文献   

11.
用传统的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损失率和破碎率都比较高,很不理想.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科技人员在吸收日本洋马、凯斯-2366等机型的先进技术,并参考国内现有旱作大型联合收割机结构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较为新颖的TZ-5型双轴流筒脱粒装置,利用该装置对E512/514型联合收割机进行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常发佳联CF806型联合收割机是近年研发的大型双轴流式联合收割机。该机采用纵向带板齿的双轴流滚筒装置代替传统的占用空间较大的键式逐稿器来完成茎秆的分离功能。CF806型联合收割机的发动机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YC6B160Z-T20型柴油机,6缸、立式、直列、水冷,四冲程、直喷式,额定功率118kW,最大扭矩590N·m,额定转速2200r/min。发动机作为联合收割机的总动力源,其工作性能好坏、可靠性高低,直接影响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约翰·迪尔佳联3518CTS型联合收割机,行走部分采用了自动增扭装置.该装置的功能一是进行液压无级变速,二是当行走阻力变大时自动增扭,现介绍一下该装置的使用维护.  相似文献   

14.
佳联-6型联合收割机是根据多年来的生产经验和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引进世界先进联合收割机的前沿技术开发研制的一款大型联合收割机.它采用了切流式脱粒滚筒和纵向双轴流滚筒组合式的脱粒分离装置,取代了体积大、结构复杂的传统式逐稿器,进而增强了机器的脱粒、分离性能,降低了谷物的破碎率,使其收获性能在国内同类机型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该机型以收获水稻、小麦为主,配备相应功能部件后还可以收获大豆等作物,更大程度地发挥了收割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滚筒长度限制了其脱粒分离能力,仅被应用于中小型联合收割机。为研究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滚筒转速、喂入量、脱粒间隙等因素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优化装置结构,利用概率学理论建立了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未脱净率和夹带损失率数学模型。对模型正确性验证试验表明,模型对未脱净率的预测相对误差为8.23%,对夹带损失率的预测相对误差为2.90%。仿真分析和试验表明,该模型可反映籽粒轴向分布和脱粒滚筒转速、喂入量、脱粒间隙等参数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割台高度调节依赖机手经验的现状,为碧浪4LZ–1.2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设计了一种割台高度自适应调节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作物高度检测装置、割台高度检测装置、液压执行装置和控制单元组成。系统采用单侧红外反射的方式检测作物高度,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举升液压缸伸缩量来检测割台高度,通过改变电磁阀的闭合时间及方向实现割台升降,以作物实际切割高度为控制对像,采用模糊PID算法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割台高度调节的最大误差为2 cm,作物高度检测装置的检测误差范围为0~2 cm,割台在上升和下降时系统响应速度分别为0.22 m/s和0.16 m/s。  相似文献   

17.
1维护与保养的必要性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联合收割机成了农民朋友进行社会化服务,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由于联合收割机的科技含量很高,并且大多数的收割机操作手没有得到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与学习,他们对于联合收割机的性能并不是了解的非常透彻,这就造成了许多联合收割机操作手不知道如何去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常用的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存在转向困难,转向离合驱动机构不能实现无极变速,动力转动时会带来异响,制动刹车系统摩擦片位置固定不准确,换挡机构换挡困难,容易造成脱挡和挂不进挡等问题,针对这些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它主要由动力输入机构、换挡机构、制动刹车机构、转向离合驱动机构、行走动力输出机构组成。通过该动力系统可解决转向、换挡困难,实现无级变速,提高机器的作业性能。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每年到收获庄稼的季节,收割庄稼的机械装置会为广大农民朋友带来很大的便利和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针对一些以经营广大土地为生的农夫,但是由于目前这种全新的联合收割机操作技术并未被太多人了解和熟悉,为了能够让操作收获机械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正确的使用这些机械,我们在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操作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培训,根据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操作特点指定相应的操作规范,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人们更加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所设计的小型自行式沙生灌木收割机的总体结构,用以解决科尔沁沙地灌木收割问题。在科尔沁沙地进行了该机器的通过性能研究,将机器反复通过前后对沙土坚实度的影响作为割灌机在沙地通过性能的评价指标,得出该割灌机的牵引力系数与滑转率的关系曲线。试验表明,该割灌机在沙地有较好的通过性能,能满足灌木收割的需要;反复通过同一车辙后,沙土坚实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即不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