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永靖县红枣产业具有多年发展历史,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使红枣品质非常突出。枣桃小食心虫是苹果、枣、桃、山楂、杏和梨等多种果树主要的蛀果害虫,在甘肃省永靖县枣区发生非常严重,如果不加强防治,将严重威胁永靖县红枣产业长久发展。为了有效提升红枣品质,促进永靖县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深入探究永靖县枣桃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办法,最大程度的降低该害虫带来的经济损失。枣桃小食心虫主要是在树上进行蛀果,严重危害永靖县  相似文献   

2.
红枣食心虫又被称之为桃小食心虫,其俗称为枣蛆、钻心虫、桃蛀果蛾,属于鳞翅目、蛀果蛾科。近年来甘肃省民勤县枣区红枣食心虫成虫危害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文章主要就红枣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红枣食心虫又被称之为桃小食心虫,其俗称为枣蛆、钻心虫、桃蛀果蛾,属于鳞翅目、蛀果蛾科。 近年来甘肃省民勤县枣区红枣食心虫成虫危害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文章主要就红枣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 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阿克苏地区林果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枣园面积的逐年增加,使得阿克苏地区枣园生态小气候发生改变,以往零星发生的虫害逐渐加重成为主要虫害。自2015年以来,桃小食心虫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红枣种植园发生严重,危害严重的枣园蛀果率高达24%,严重影响红枣产量和品质。本文总结了桃小食心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制定了桃小食心虫绿色防控措施,以期为枣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果园应用球孢白僵菌TST05菌粉防治桃小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7):1001-1003
为了了解球孢白僵菌TST05在果园的防虫效果,应用球孢白僵菌TST05菌粉进行了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后桃小食心虫幼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67.3%;虫果率为5.0%~15.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虫果率32.5%~60.0%,防治效果达68.18%~84.48%,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苹果园桃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桃小食心虫是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在一些防治不适时或选用药剂种类不当的果园,虫果率一般达20%~45%,在一些多年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果园,虫果率高达80%以上。有些果园为控制桃小食心虫为害,降低虫果率,采取树上多次喷洒化学农药的办法,虽挽回了经济损失,但  相似文献   

7.
景泰县枣树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桃小食心虫(Cay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又名桃蛀果蛾,简称桃小,俗称钻心虫、枣蛆,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枣树的主要害虫.此外,还为害苹果、桃、梨、杏、山楂、李等多种果树.枣树是景泰县桃小食心虫为害最为严重树种之一.景泰县枣树栽培面积达2 633.3 hm2,集中分布在景泰县沿黄灌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树种.但枣树病虫害发生普遍,桃小食心虫为害程度呈加重趋势,个别严重的枣园虫害率达80%.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桃小食心虫在景泰县沿黄灌区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果树食心虫区域分布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果区的食心虫种类有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蛀果蛾、桃蛀螟。苹果、梨、李、杏均是寄主。近些年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发生量有所上升,蛀果蛾、桃蛀螟成为黑龙江省新的蛀果害虫。苹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蛀果蛾第1~2代成虫高峰期重叠,重点防治这两个时期的幼虫,可大大降低下几代的发生数量。农业防治要加强田间杂草管理,保持地面干净。果园内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是较好的物理防治法。药剂防治首选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替代溴氯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防治食心虫时要注意确定杀虫的最佳时间,及时进行药效试验及检查,喷药需全面均匀,对症下药,用药要适量。  相似文献   

9.
性引诱剂防治桃园桃小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部、中部果区的主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试验通过在桃园中放置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每天观察记录桃小食心虫的数量,7、8月份调查试验地和对照地的虫果率。结果表明,2004年蛾发生期为6月20日到8月29日,共诱蛾732头,试验地和对照地的虫果率无明显差别,说明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可有效地对桃小食心虫进行预报和防治,减少果园中农药的用量,达到了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目的,同时总结了桃小食心虫在太谷地区的发生和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10.
<正>梨小食心虫是桃树重要的蛀果害虫之一,在我国各地桃园均有发生,发生严重的桃园,蛀果率达70%以上,对桃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多集中在桃树生长期,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关于梨小食心虫越冬代防治的研究及应用均较少。近年来,由于化学防治存在污染环境、破坏桃园生态等问题,梨小食心虫越冬代的农业防治  相似文献   

11.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方苹果的主要蛀果害虫,该虫除危害山楂外,还危害梨、苹果、桃、李、杏、枣等多种果树.近年来,由于苹果大面积推广了套袋技术,并且加大了防治力度,各苹果产区桃小食心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苹果园的桃小食心虫大规模地向山楂及其他小杂果上转移,据笔者调查,山楂果实被害率7.14%~39.33%,被害果实多呈畸形"猴头"果,果肉被食空,果内充满虫粪,果实失去商品价值,是山楂高产优质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应引起广大果农高度重视.为有效地控制桃小食心虫对山楂果实的危害,笔者于2000~2005年进行了桃小食心虫发生危害及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红枣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明确红枣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方法]采用性诱剂诱捕的方法,研究红枣桃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消长动态。[结果]红枣桃小食心虫在陕西延川1 a发生1~2代,其中大部分1 a发生1代,个别的发生2代;越冬代成虫在6月中下旬开始羽化;有世代重叠现象;在枣树高度1.0~2.0 m范围内诱集到的成虫数量有一定差异,2.0 m处分布最多,在运用性诱剂诱杀红枣桃小食心虫成虫时,应尽量将诱捕器放置在枣树近2.0 m高处,以达到更好的诱捕效果;成虫活动时间主要在20:00~24:00和0:00~4:00时间段,其中在0:00~2:00时段活动更频繁、更活跃。[结论]试验结果为有效测报和防治红枣桃小食心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性诱剂在桃小食心虫测报防治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性诱剂在桃小食心虫测报防治上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可准确测报出山楂园桃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期,且方法简单易行,诱集的蛾量世代清晰,蛾峰期十分明显。同时,利用测报结果,分别于第1个蛾高峰期(6月20日)及第2个蛾高蜂期后的7月25日、8月10日、8月25日喷桃小灵乳油1 000倍液4次,虫果率为3%,防治效果达88%,可有效控制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4.
桃小食心虫是为害枣果的一种主要害虫。为了探寻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桃小食心虫的使用剂量及时期,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了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桃小食心虫幼虫具有较高毒力,与氟氯氰菊酯的毒力基本相同。在第1代成虫产卵盛期树上喷洒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8000,10000倍液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和95.1%,防效高于溴氰菊酯乳油和氰·马乳油。田间喷药防治适期为卵孵化初期。  相似文献   

15.
<正>梨小食心虫,又称桃折梢虫,属于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是桃、梨、苹果等果树的主要蛀果害虫,尤其喜食桃树新梢和桃果。深州蜜桃在我市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栽培面积达30多万亩,每年因梨小食心虫危害造成的蛀果损失达30%~40%,严重影响了蜜桃的产量和品质。因其寄主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永靖县红枣桃小食心虫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具体防控措施,包括注重监测预报、深翻土壤、筛茧灭虫捡拾脱果幼虫、性引诱剂诱捕、糖醋液诱杀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红枣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楂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是山楂生产的一大敌害,在丹东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一般虫果率20~30%,重者达50%以上,严重影响山楂质量和产量.1984~1987年我所与岫岩、宽甸县等有关单位协作,进行山楂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材与方法 (一)试材 1.越冬茧从岫岩县牧牛乡罐头厂山楂果实堆放处筛取;1987年从凤城罐头厂堆果处筛取.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山楂园桃小食心虫预测预报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7年,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海阳村西北天山楂园,应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桃小食心虫的成虫发生期进行预测预报。结果表明,通过性诱剂诱集成虫和查卵果率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桃小食心虫的成虫发生期比较准确。同时,采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山东中石化工有限公司)对桃小食心虫进行化学防治,当始见卵日卵果率>1%时,进行第1次化学防治,施药后7~10d,若卵果率仍>1%,则继续喷药防治,防治效果较好。据此方法,2006年试验喷药4次,2007年喷药1次,结果山楂虫果率由原来的70%以上降至2.65%,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枣树桃小食心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2月以来,通过对云南干热区域(蒙自县、宜良县、建水县、开远市、元谋县)枣树自然资源调查及引种和丰产栽培研究发现,几乎90%的枣园虫害猖獗,其中尤以桃小食心虫危害最重,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枣尺蠖、枣粘虫.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采收前枣果,枣果被害后失去商品价值,即使丰产也不能丰收.据1998年8月份对元谋县新华乡近120hm2糠皮小枣园抽样调查:虫果率达到42%,严重的单株虫果率达到76%,甚至绝收.为此,我们在元谋县新华乡开展了枣树桃小食心虫虫情测报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使虫果率降到3%以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对枣园桃小食心虫的治理策略,以桃小食心虫累积蛾量变化为指导,以不进行任何防治为对照,比较了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5%楝素杀虫乳油、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绿僵菌可湿性粉剂、桃小食心虫迷向诱芯、白僵菌垣迷向诱芯联合防治、绿僵菌垣迷向诱芯联合防治7种防治措施对枣园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桃小食心虫防治效果最好、采收期虫果率最低,其次是白僵菌垣迷向诱芯联合防治、0.5%楝素杀虫乳油、绿僵菌垣迷向诱芯联合防治,4项措施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优于其他防治措施。生产上建议使用安全性高且对环境无污染的生物农药(0.5%楝素杀虫乳油)或生物与物理联合防治措施(白僵菌垣迷向诱芯联合防治、绿僵菌垣迷向诱芯联合防治)对枣园桃小食心虫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