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微生物诱蝇剂、甲基丁香酚实蝇诱剂和蛋白诱剂进行桔小实蝇诱集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引诱剂对桔小实蝇雌、雄成虫具有引诱效果,且引诱效果存在差异。微生物诱蝇剂和甲基丁香酚实蝇诱剂在诱捕器放置的第30 d开始对桔小实蝇有诱集效果,蛋白诱剂对桔小实蝇的雌虫没有引诱作用,在放置70 d后对桔小实蝇的雄虫有很弱的引诱作用。在3种诱剂中微生物诱蝇剂的诱集效果最好,诱集高峰出现在第70 d后,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诱集效果也逐渐增强,诱捕器放置的第130 d,其诱集效果达到最大,为15.33%,超过130 d后诱集作用消失。结合3种引诱剂对橘小实蝇的诱集作用来看,可选择微生物诱蝇剂作为桔小实蝇的监测诱剂。  相似文献   

2.
以过氧乙酸和氟乐灵作为化学诱抗剂,研究了在不同土壤酸碱度(pH 5.8、pH 6.6、pH 7.2、pH 8.0)下诱抗剂对茄子黄萎病的诱抗效果.结果表明,过氧乙酸在pH 5.8和pH 6.6的土壤中诱抗效果较佳,且防效与土壤的pH值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而氟乐灵在pH 7.2和pH 8.0土壤中的诱抗效果较为明显,防效较高.土壤pH对诱抗剂的诱抗效果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诱抗剂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诱抗剂只有在酸度适宜的土壤中才能发挥最佳诱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西藏林芝市小菜蛾绿色监测防控技术,在露地冬油菜田筛选诱集效果最佳小菜蛾性诱剂,利用诱集效果最佳性诱剂监测不同地块小菜蛾种群发生动态.在林芝巴宜区比较了3个品牌性诱剂诱集效果,发现中捷四方品牌性诱剂诱集效果最佳;利用中捷四方品牌性诱剂诱芯对不同地块小菜蛾进行监测显示,露地冬油菜地块小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为7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比较了双孔扁垫柱型诱芯和反口钟型长效诱芯不同使用期对小菜蛾的诱集效果和持效期。结果表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2种诱芯的诱蛾效果均逐步下降,前期双孔扁垫柱型诱芯诱蛾效果好于反口钟型长效诱芯,后期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诱虫烯和百里香酚对槟榔园害虫诱集理想配比,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开展了不同配比的诱虫烯与百里香酚对槟榔园害虫的诱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诱虫烯和百里香酚均能增加对害虫的诱集效果,且混配更为高效;对蓟马、黑刺粉虱、叶蝉的诱集,以13%诱虫烯·百里香酚和15%诱虫烯·百里香酚增效作用最好,从诱集害虫总量来看,13%诱虫烯...  相似文献   

6.
性诱剂对烟田3种主要鳞翅目害虫诱虫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溪烟区就性诱剂对烟田小地老虎、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诱捕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性诱剂对3种害虫均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但性诱剂对小地老虎和烟青虫诱蛾效果较差;对斜纹夜蛾诱蛾效果良好,有进一步推广运用的价值,但是不同方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有一定差异,因此,在烤烟生产过程中应合理放置诱捕器。  相似文献   

7.
选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专用性诱剂、诱捕器与自制的水盆诱捕器诱集番茄潜叶蛾。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番茄潜叶蛾都有一定的诱集效果,使用性诱剂与未使用性诱剂诱集效果差异显著,其他处理诱集效果差异不显著。水盆+蓝板+性诱剂搭配诱虫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易,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诱蝇酮改良剂对瓜实蝇的诱集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酸乙酯与诱蝇酮混配剂对瓜实蝇的田间引诱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丁酸乙酯与诱蝇酮分别以0.5∶99.5、1∶99、2∶98、3∶97、4∶96比例混配的引诱剂,其对瓜实蝇的引诱效果均显著高于单剂诱蝇酮的引诱效果。其中丁酸乙酯诱蝇酮以3∶97混配的引诱剂所诱集的总虫数是单剂诱蝇酮所诱集的2.1倍,显示了丁酸乙酯对诱蝇酮良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选取了近20个示范县(市、区)开展二化螟性诱防控效果研究,从诱芯诱集、对卵量、幼虫量及危害的控制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二化螟中等发生情况下,性诱剂可以有效诱集二化螟成虫,对卵量、幼虫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对螟害株或白穗率的控制效果好,且总体上对二化螟的控制效果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香梨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方法】在阿拉尔地区设计田间诱集效果试验,比较不同诱捕器类型、不同诱捕器颜色、诱捕器悬挂不同高度和方位、不同性诱芯个数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诱集数量,研究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发生动态和性诱集的关键技术。【结果】梨小食心虫在该果园1年发生5代,苹果蠹蛾发生4代。几种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都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其中船型平板粘胶诱捕器诱集效果最好,诱集梨小食心虫总量为1 832头,诱集苹果蠹蛾总量为581头,其次为水盆诱捕器,但差异不显著;绿色和蓝色水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差异不明显;当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5 m时,诱集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效果最好。但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5和2.0 m时,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优于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0 m;西、北方位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效果显著优于东、南方位,其中北方诱集梨小食心虫数量最多,效果最好,西方诱集苹果蠹蛾数量最多,效果最好;诱芯个数越多,诱集效果越好,但诱捕器安放诱芯剂量为1个、2个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使用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可有效防治2种蛀果性害虫。  相似文献   

11.
张煜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50-150
果树树干绑缚诱集带是监测与防治苹果蠹蛾的重要措施。为验证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发的黑布诱集带对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在新疆伊宁市、伽师县、阿克苏市选择苹果蠹蛾危害严重的果园进行黑布诱集带诱集效果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黑布诱集带对苹果蠹蛾具有很好的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耿坤  张斌  李德友  余杰颖  莫莉娅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26-7727,7774
[目的]筛选诱集效果较好的粘虫板。[方法]选用黄色、黑色、红色、蓝色、紫色、白色、绿色、灰色8种颜色的粘虫板对枇杷果园内的昆虫进行诱集。[结果]黄色粘虫板的诱集效果最好,诱集昆虫种类9科,对梨木虱、蚜虫的诱集效果较好;其次为绿色粘虫板,诱集昆虫种类5科,对梨木虱和蚜虫也表现出较好的诱集效果。同翅目昆虫的趋色性较强,适合选择色板诱集防治。[结论]为利用粘虫板进行害虫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成虫的发生规律,为筛选适合宁波地区的性诱剂装置提供参考。对玉米大田草地贪夜蛾进行诱捕试验,对北京中捷四方、宁波纽康和河南科云3个不同厂家的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装置的诱集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利用性诱剂对宁波地区的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河南科云的性诱剂总体诱集效果较好,在11月22日为27.6头;中捷四方的效果次之,在10月25日为17.8头;纽康效果较差,在11月15日和11月22日诱集数量均为0。中捷四方对南面草地贪夜蛾的诱集效果最好,达103头;纽康对东面诱集效果最好,为17头;河南科云对东面、北面和南面的诱集效果均较好,诱集数量分别112头、108头和94头。综合看,将诱捕器放置于玉米田四周较中间对草地贪夜蛾的诱集效果好。宁波地区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为9月初和10月初。建议使用河南科云的性诱剂在8月初草地贪夜蛾成虫数量开始上升时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4.
几种因素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诱集效果试验,就诱捕器不同置放高度、不同置放方位、不同诱芯剂量、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数量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应用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悬挂高度越高诱捕效果越好,桃树的西方诱捕效果最好;诱剂量以6个诱芯的诱捕效果最好,平均为38.75头/诱捕器,其次为2个诱芯,诱捕效果为31.00头/诱捕器;几种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都有一定的诱捕效果,其中三角诱捕器诱捕效果最好,其次为自制水瓶诱捕器,诱捕效果分别为138.75头/诱捕器和100.25头/诱捕器。  相似文献   

15.
对以不同成品醋、酒为原料配制的糖醋酒液诱剂进行配方筛选,研究其对铃木氏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以陈醋配制的诱剂对铃木氏果蝇的诱捕效果最佳,以米醋配制的诱剂效果次之,两者之间对铃木氏果蝇的诱捕效果差异不明显;以云南小曲型白酒配制的诱剂对铃木氏果蝇的诱捕效果最佳,以高粱酒配制的诱剂效果次之,但前者对铃木氏果蝇的诱捕效果远优于后者;以不同种类成品醋、酒配制的糖醋酒液诱剂诱捕到的铃木氏果蝇雄虫数量远高于雌虫。  相似文献   

16.
为辣椒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辣椒与不同作物套种及引诱剂+性诱剂组合对斜纹夜蛾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芋头和向日葵与辣椒间作对斜纹夜蛾的产卵和幼虫诱集效果最好,其卵块量分别为60和69块,幼虫数分别为6157头和2097头;套种面积比例为1∶12对产卵和幼虫的诱集效果最佳;性诱剂+引诱剂(醋∶白酒∶糖∶敌百虫∶水为1∶1∶0.5∶0.5∶10)对斜纹夜蛾成虫的诱集效果最佳,共诱集成虫937头。  相似文献   

17.
3种豆科植物对棉田盲蝽蟓的诱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绿豆、饭豇豆和豇豆对棉田盲蝽蟓诱集效果的差异,在田间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3种豆科植物的诱集带,并对棉田和诱集带盲蝽蟓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绿豆对绿盲蝽有明显的诱集作用,饭豇豆对中黑盲蝽有明显的诱集作用,而豇豆的诱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性诱剂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为材料,研究了大田试验中不同诱捕器及诱芯摆放位置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诱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式诱捕器内单放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诱芯的诱蛾效果良好,且互不干扰;水盆式诱捕器对二化螟的诱捕效果约为干式诱捕器的1.68倍;诱芯垂直摆放可显著提高诱蛾效果,以干式二化螟诱捕器的前后对比最为明显,垂直摆放诱芯的诱蛾量是水平摆放的5倍.同时,从防治效果、防治成本及生态效益方面分析了性诱剂防治与农户自防的差异,并提出了在性诱剂防治的实践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应用性信息素诱集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干式诱捕器及与诱芯不同配置方式在稻田的应用效果的验证试验表明,干式诱捕器只放二化螟诱芯装置对二化螟诱集效果最好,诱蛾总量达到110.56头·个-1;在放置稻纵卷叶螟诱芯装置时,干式诱捕器和黏胶式诱捕器对稻纵卷叶螟的诱集能力基本相同,但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诱芯同时存在时,两者都失去诱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不同性诱剂对棉铃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蛾类通用型诱捕器的诱集效果优于小盆诱捕器;细康毛细管诱芯具有较强的诱杀作用,纽康蛾类通用型诱捕器使用方便,干净整洁,诱蛾成活率高,两者均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