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指高等院校根据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采取相应的手段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交往与消费行为,并自觉遵守生态系统的原理,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  相似文献   

3.
4.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发展“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更掘完备的指导旗帜。 我们认为,生态文明其中包含了绿色农业资源,绿色农业资源是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和开发它的价值,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以"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生态文明行为养成"为目标,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江西省林业生态文化示范教育基地等众多荣誉。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出台《中共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该文认为,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着眼于实际需求,把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充分认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着力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了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内涵。而社区支持农业(CSA)与生态文明的内涵则不谋而合,对其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何煜 《湖南林业》2001,(10):12-12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认为,人类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认识和理解生态系统的两个子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辩证关系,用辨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和处理生态问题,维护生态平衡,努力使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今天我们重温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从中得到三点启示。一是要树立生态危机意识。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侵犯自然、掠夺自然而不断遭到自然的报复。在20世纪中,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危机、人口爆炸、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技术危机等为表现形式的生态…  相似文献   

9.
作者介绍了林农牧渔副新排列次序的论点,认为这个新论,点将唤起全社会重新思考森林的作用和加强林业的意识;纠正小农业思想和做法,认真推行大农业发展战略;重视山区建设,解决水利命脉问题;改变我国农民只会耕田,不会耕山的传统习惯,学会合理经营山区和草原。  相似文献   

10.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未来的导向者,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基于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起源及内涵的阐述,对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存在教育目标不具体、课程设计有欠缺和授课教师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质量的建议,包括基于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通用性和专业性2个特性明确教育目标;完善课程设计,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相关课程的设置,丰富授课方式,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2018年11月,全国林业职业院校协作会在江苏召开。会上,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生态学校)被授予首届全国林业职业院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唯一一所中职学校获此殊荣。喜讯传来,全校师生深受鼓舞!生态学校学生工作如何脱颖而出,我作为老林业教育工作者,带着问题思考,探访了这所绿树掩映中的美丽校园。  相似文献   

12.
豚草是一种对农业危害极大的外来“生物杀手”,可造成农作物大面积绝收,被列入国际“恶性杂草”名单,是全世界的公害。外来人侵生物是指会给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物栖息环境及物种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外来危险生物的入侵会对人类生存、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产生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地理条件多样,为外来入侵生物提供了便利条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生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的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本文是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原局长贾治邦同志新作《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书的序。文章高屋建瓴、纵横捭阖,深度解读生态文明要义,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告诉人们这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通过此文能管中窥豹,略见这一鸿篇巨著的精髓。该文为本刊独家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自然教育的快速发展,自然保护地依托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等自然 资源及其独特的人文资源,已经成为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保障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工作的科 学有序开展,梳理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分析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具体 实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顶层设计不完善、教育资源挖掘不够、配套设施短缺、专业人才匮乏、 社会参与机制尚未形成等突出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具体路径。一是自然保护地 行政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疏通多元参与渠道,为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构建完善制度体系。 二是自然保护地主动接受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探索构建与自然保护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紧密结合的 自然教育实践模式。三是自然保护地要大力加强自然教育设施建设,结合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打造 智能自然教育一体化平台;结合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精品课程、编写特色教材;利用新媒体技 术做好宣传引导;严格管理程序,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注重存量人才培养,积极拓宽引才渠道等。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正穿越高度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文明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这一阶段,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现代工业文明也包含着种种危机,其中,生态危机就是工业文明总体危机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场教育”是一种基于亲身体验的环境教育,强调人与自然互动,使人充分意识到自身与自然生态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深刻地影响人的环境观,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环境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新西兰的生态文明享有国际声誉,其徒步游径系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文明在场教育功能。通过梳理新西兰徒步游径系统的原生态环境保护营造设计与精细化解说教育运作体系建构的经验,提出进一步发挥国内徒步游径系统的“在场教育”作用,明确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构筑目标,针对教育内容开展精细化的设计,并建立有效的经济与教育反哺机制。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而且必须要做的就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贯彻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始终。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提出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路径,旨在促进人们生态意识水平的提高,实现公众价值观的转变,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好的前进。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应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绿色大学建设。绿色大学建设的关键,是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和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的新型人才而实施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教育内容较为散乱、缺乏独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等突出问题。因此,高校要在处理好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接关系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结构、建设原则、组织实施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寓生态教育于资源保护之中,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被命名为"陕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成功实现了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教育良性互动,其经验可为其它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是承接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