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20,(2):107-110
为了分析副猪嗜血杆菌病在江苏区域流行现状,选取江苏省不同地区疑似发病猪场,进行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学变化观察、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等试验。结果显示:317份病料中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lius parasuis, HPs)阳性率为11.54%~27.55%,平均感染率为20.50%;从发病猪场共分离到HPs 43株,其中优势血清型为12型(37.21%)、4型(16.28%)和5型(13.95%),未定型菌株9株(20.93%),分型菌株占所有菌株的79.07%;PCR检测显示,HPs与猪圆环病毒(PCV2)、猪伪狂犬病毒(PRV)存在混合感染现象,感染率达30.77%。研究结果为江苏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冉宇生 《兽医导刊》2011,(Z1):54-57
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发病明显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这其中,尤其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PCVD)等主要病毒性疾病在猪场广泛流行,而PRRS、PCVD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普遍存在导致多数猪场细菌和支原体继发感染十分严重,猪场的疾病越来越复杂,多重感染、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是近年来危害我国养猪业最重要的细菌传染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近年来我国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情况,我们对山东、河南、黑龙江、江西、辽宁、广东、陕西、四川等地区送检病料进行了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从2006~2009年送检的194个患病猪场发病猪的关节液、肺脏、脑组织、心血、鼻腔等病料进行检测,最终分离到47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为24.2%;通过采用KRG(Kieletein-Rapp-Gabriedson)琼脂扩散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鉴定,结果血清4型13株(占27.7%)、血清5型10株(占21.3%)、血清12型8株(占17%)、血清13型7株(占14.9%),表明我国副猪嗜血杆菌主要血清型是血清4型、血清5型、血清12型和血清13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于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调查了广西南宁、桂林、玉林、钦州4个市60个猪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情况。采集病猪组织样品共86份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对疑似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PCR鉴定;最终分离鉴定到26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为30.2%;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致病性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6株分离株中血清4型有5株,5型3株,9、11、13、14、15型各1株,有1株与2、9、10、11型血清均有凝集,其余12株未能鉴定出血清型。血清型5、13、14菌株和5个未能定型的菌株能引起小白鼠全部死亡,其他菌株对小白鼠致病性不强。药敏试验结果表明70%以上的菌株除对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外,对其他药物敏感性不高。本调查结果将对广西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河南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调查了河南周口、安阳、新乡、濮阳、驻马店、南阳等6个市60个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情况.采集病猪组织样品共96份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对疑似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鉴定;最终分离鉴定到30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为31.25%;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致病性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0株分离株中血清4型有6株,5型5株,9、11、13、14、15型各1株,其余13株未能鉴定出血清型.血清型5、13、14菌株和5个未能定型的菌株能引起小鼠全部死亡,其他菌株对小鼠致病性不强.药敏试验结果表明,63%以上的菌株除对庆大霉素、头孢喹诺高度敏感外,对其他药物敏感性不高.本调查结果将对河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在广东省的流行情况,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PCR方法对广东省79家规模化猪场的227头疑似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的发病猪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率达22.74%。对猪场全年发病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1~3月Hps阳性率最高。使用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对55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5型(23.68%)最为流行,其次是12型(13.16%)和4型(10.53%)。  相似文献   

7.
1 流行病学副猪嗜血杆菌(HPS)为革兰氏阴性、具多种形态、无运动性的细菌,带荚膜的菌株一般呈球杆状,无荚膜的菌株则形态多样.引起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猪或带菌猪,其主要通过空气、猪间接触及病猪排泄物进行传播.本病主要危害2~4月龄的青年猪,以5~8周龄的断奶前后的仔猪和保育仔猪多发,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死亡率达50%.急性病例往往见于膘情良好的猪,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重要细菌性疾病,是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近几年该病呈全球性分布,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HP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为掌握浦东新区猪场HPS感染状况,本实验室对浦东新区6个规模化养猪场进行了HPS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浦东新区大部分规模猪场发生了HPS感染,场阳性率高达80%以上,HPS病原阳性率为19.51%,污染较普遍;各场样本阳性率的差异较大,有阴性场的存在。表明本区规模猪场存在HPS的散发情况,并混合感染其他免疫抑制病。本研究为了解当前HPS疫情、指导猪场防控HPS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呈散发性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随着养猪业的迅猛发展,规模化饲养技术的应用和饲养高度密集,以及突发新的呼吸道综合征等因素存在,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近几年来,我国副猪嗜血杆菌在养猪场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在受到蓝耳病、  相似文献   

11.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特点1.1血清型多副猪嗜血杆菌有多种血清型,其至少可分为15种以上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关节炎和脑炎。此病于1910年由Glsser首次报道,历经多年后于1943年才命名为猪嗜血杆菌。最初认为本菌的感染与幼猪的关节炎有关,到1962年才通过动物试验证明本病原菌可以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心包炎及脑炎。而1960年,曾认为它与猪的流感有关,故命名为猪流感嗜血杆菌。1969年和1976年国际上有两个研究小组,分别证明本菌在培养生长过程中不需要X因子,仅依赖V因子,因此把它更名为副猪嗜血杆菌,也就是现在一直沿用的名称。  相似文献   

13.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保育阶段仔猪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浆膜炎和体腔积液症状;该菌位于健康仔猪上呼吸道,有15个血清型,极易产生耐药性。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隐性感染继发该病而引起保育仔猪大规模死亡的病例报道较多,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及规模猪场养殖效益。目前,提高饲养管理及使用敏感抗生素是该病的主要防控方式。本文通过对规模猪场实地调查并结合电话采访,采用副猪嗜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关节炎和脑炎。此病于1910年由Glsser首次报道,历经多年后于1943年才命名为猪嗜血杆菌。最初认为本菌的感染与幼猪的关节炎有关,到1962年才通过动物试验证明本病原菌可以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心包炎及脑炎。而1960年,曾认为它与猪的流感有关,故命名为猪流感嗜血杆菌。1969年和1976年国际上有两个研究小组,分别证明本菌在培养生长过程中不需要X因子,仅依赖V因子,因此把它更名为副猪嗜血杆菌,也就是现在一直沿用的名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石河子垦区规模化猪场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了当地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330份血清样品的Hps抗体阳性率为60.30%,猪场感染阳性率为91.67%;经PCR检测,105份病料的阳性率为27.62%。  相似文献   

16.
唐山地区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对2008-2011年唐山地区45个规模猪场的870份血样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样本总体阳性率为52.30%,其中4年样本阳性率分别为38.00%、50.00%、57.50%和58.50%,保育猪、育肥猪、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样本总体阳性率分别为42.61%、58.31%、71.90%和42.27%;总之,该病在唐山地区规模猪场中普遍存在,感染程度较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信阳市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感染情况,应用IHA方法对113家猪场的3 589份血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病阳性猪场71个,占受检测猪场总数的62.8%,血清样品总体阳性率为21.0%,其中,母猪、公猪、哺乳仔猪、保育猪及育肥猪阳性率分别为21.8%、19.9%、18.3%、23.9%和19.9%。检测结果显示,各个生长阶段猪群感染率差异不显著,Hps感染率季节性差异不显著。鉴于Hps在信阳市已普遍存在,今后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控,有效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研究河南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PS)流行优势菌株及其耐药性情况,2017-2018年从河南规模化猪场分离到30株HPS,根据菌株分离部位统计,肺脏、气管是HPS分离的首要组织部位,肺脏分离14株,占46.67%;气管分离11株,占36.67%。通过PCR分子血清型鉴定,河南流行的优势菌株为血清5,7,4型,其中血清型5型有9株,占30%;血清型7型有5株,占16.67%;血清型4型有4株,占13.33%。通过K-B纸片琼脂法药敏试验,30株分离菌株除对头孢噻呋100%敏感外,对其他17种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多重耐药现象突出,预防控制HPS病选药、用药方面更需慎重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引起重庆垫江、荣昌、永川等地和四川省宜宾、隆昌等地的10个猪场的猪发现的病原进行鉴定,试验对分离到的14株革兰阴性细小杆菌进行了细菌培养特性试验、生化特性及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分离到的14株疑似菌株均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血清型为4型、5型和13型。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寄生在猪的呼吸道,在特定的条件下常引起猪呼吸困难、高热以及关节炎,临床上常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等病毒及其他细菌、寄生虫混合或继发感染,死亡率明显升高。本文介绍了该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以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