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来源于乌克兰、法国和加拿大的大麦所携带的病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分离物进行了鉴定。共分离出51个真菌菌株,经鉴定,共有13个菌种,其中检疫性真菌1种,为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Stagonospora avenae);非检疫性真菌12种。侵染链格孢菌(Alternaria infectoria)的分离率最高,达40%,其次是互隔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大麦网斑病菌(Pyrenophora teres)、麦根腐平脐孺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梨孢镰刀菌(Fusarium poae)、大麦黑变病菌(Cladosporium herbarum)等。该鉴定结果对海关工作人员开展大麦真菌病害的检疫鉴定,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保护我国农林经济生产安全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野燕麦(Avena fatua)生防菌,通过形态观察和rDNA-ITS序列对其病样中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从野燕麦病样中共分离出35个菌株,分别属于核腔菌属(Pyrenophor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和附球菌属(Epicoccum)。发现三个属的菌落生长速率、形态各有特色。研究结果为筛选可用于防治野燕麦的生防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贾春生 《植物保护》2011,37(5):92-96
[目的] 了解广东省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昆虫病原真菌资源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对从广东韶关市曲江区感染真菌病的白背飞虱中分离出的2种昆虫病原真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并测定了不同温度(10、15、20、25、30、35 ℃和37 ℃)和光周期(L∥D=24 h∥0 h和 L∥D=0 h∥24 h)对2种虫生真菌生长的影响。〖JP+1〗[结果] 寄生白背飞虱的2种虫生真菌经鉴定为大孢巴科霉(Batkoa major)和冠耳霉(Conidiobolus coronatus),对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生物学试验表明,2种真菌在15~30 ℃均可生长,生长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在35 ℃冠耳霉生长速度开始下降,在37 ℃其生长速率接近于0。L∥D=24 h∥0 h和L∥D=0 h∥24 h 2种光周期对2种真菌生长影响不显著。[结论] 寄生白背飞虱的虫生真菌分别为大孢巴科霉和冠耳霉,其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4.
山东菏泽地区牡丹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5~1997年从山东菏泽61株牡丹根腐病病根样品中分离获得121个分离物,经初步鉴定归属于13个属(种)。对出现频率最高的优势菌进一步鉴定,根据其培养特性、生长速度、产孢细胞、孢子形态、孢子量度和致病性等,按C.Booth镰刀菌分类系统,定名为镰刀菌属,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该菌所致的牡丹根腐病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百合根腐病是严重为害百合鳞茎的一种土传病害,其病原种类多样,已成为遏制百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从百合根腐病的病样中分离得到多种分离物,选取其中2种做进一步鉴定。【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发生的百合根腐病样品进行病原分离,进一步通过形态观察、ITS和tef1序列比对以及致病性测定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明确引起百合根腐病的病原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和茄病镰刀菌百合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 sp. lilii Wang)。【结论】研究从江西余江区采集的龙牙百合病鳞茎组织上分离得到两种代表性镰刀菌,分别为藤仓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百合专化型。研究结果为百合根腐病的预防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1997~1998年对陕西省主要猕猴桃产区病害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猕猴桃疫霉病在大多数果园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重病园发病率可达20%~30%,死亡率10%~20%,个别果园造成果树成片死亡。作者对病原菌的初步鉴定结果认为,陕西省猕猴桃疫霉病的病原菌主要为疫霉属的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 (Leb.et Cohn) Schr.),该病害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软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致病菌种类较多.为明确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致病菌种类,本研究对病果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得到8个真菌;经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了引起修文县猕猴桃软腐病的病原菌为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帚状弯孢聚壳菌(Eutypella scoparia)、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和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通过致病性测定,发现拟茎点霉菌致病力最强,是猕猴桃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8.
<正>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Ser.],又名绣球花、粉团花等,在城市现代公园和风景区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八仙花在生长期常受到多种病原物危害,其中叶斑病发生普遍,病原种类复杂。已报道病原包括短小茎点霉(Phoma exigua)、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枝孢(Cladosporium tenuissimum)、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等[1-4]。2021年8月课题组在北京市丰台区发现八仙花叶斑病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9.
为了鉴定引起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灰霉病的病原真菌,于2015年-2019年收集浙贝母灰霉病样品,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在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获得10株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进一步以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RNA 聚合酶...  相似文献   

10.
猫豆炭疽病主要危害猫豆的叶片、茎蔓和豆荚,导致猫豆品质和产量降低.本研究对猫豆炭疽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将该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该病原菌危害猫豆在国内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马铃薯黄萎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增产潜力大,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连作问题,各种病害日益突出,鉴定和认识新的病害问题是其有效防控的基础,有助于马铃薯的可持续生产。2009~2010年在甘肃省定西全市各县区马铃薯病害的田间普查中,发现了能够造成马铃薯早死的一种新病害,通过病菌分离和鉴定,确认了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侵染马铃薯是造成马铃薯田间植株早死的主要原因。本文首次报道了甘肃马铃薯黄萎病害的发生,研究结果对系统调查该病的发生情况以及病害防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马铃薯炭疽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田早死病株进行了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表明,该病原菌为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田早死病株由C.coccodes引起,该病原菌危害马铃薯在甘肃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芹菜软腐病在北京地区普遍发生,其中以顺义及通州区县较为严重。自发病芹菜茎段中分离细菌,通过接种芹菜进行致病性测定,确定了54个致病菌株。虽然菌株间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菌株对芹菜致病力强。通过培养性状和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Biolog测定,结合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6个管家基因(pgi、rpoS、mdh、proA、mtlD、icdA)的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的3个亚种。其中45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odoriferum,频数为83.33%;6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频数为11.11%;3个菌株为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is,频数为5.56%。上述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的3个亚种,其中以P. carotovorum subsp. odoriferum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以及浙江省部分地区,番茄陆续出现茎秆严重腐烂现象。发病初期,番茄茎秆、枝条上出现椭圆或条状灰褐色腐斑,然后逐渐扩散、腐烂。湿度大的情况下,植株表皮湿腐,伴随异味产生,茎秆很快腐烂直至整株死亡,给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对番茄软腐病虽有调查报道,但未见该病原的分离鉴定研究。因此,明确该病原菌,尤其是该病原菌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可行依据,从而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贵州六盘水市猕猴桃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猕猴桃病害日益严重的问题,分别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及8月对六盘水市共12个乡镇26个代表性猕猴桃栽培园区病害进行了调查。采集了大量典型病害样本,综合生物学特性、分子鉴定及致病力测试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六盘水市猕猴桃夏季和秋冬季病害主要为细菌性溃疡病和真菌性软腐病、灰斑病、褐斑病,其次是炭疽病和黑斑病,春季部分园区有细菌性溃疡病,真菌病害相对较轻。本文研究结果为六盘水市猕猴桃病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铁皮石斛根腐病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铁皮石斛根腐病病原真菌,于其主产地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收集铁皮石斛根腐病病株,采用平板分离方法对病原真菌进行分离,使用镰刀菌种特异性引物并结合ITS和TEF序列分析及形态学鉴定确定该镰刀菌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共分离纯获得真菌117株,其中有105株镰刀菌;经分子生物学分析及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镰刀菌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mum、茄病镰刀菌F. solani、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和厚垣镰刀菌F. chlamydosporum四个种,其中层出镰刀菌在数量上具有优势地位,占总镰刀菌数的44.8%;茄病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厚垣镰刀菌分别占总镰刀菌数的21.0%、15.2%和19.0%。在致病性测定中发现层出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并不具备致病性,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性明显弱于厚垣镰刀菌,表明厚垣镰刀菌为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铁皮石斛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7.
病原真菌单孢子显微镜下分离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真菌病害鉴定主要是根据症状和病原真菌形态。不同的真菌有时可以引起类似的症状,因此鉴定应以病原真菌的形态为依据。一般真菌病害通过症状观察和显微镜检查病原,可以作出初步诊断。有些还必须经过分离、培养、接种等一系列工作才能最后确定。在病原分离过程中,分离到的真菌不一定是纯的,有时会有各种腐生菌混杂其中,必须纯化,尤其是研究真菌的生理小种或遗传变异等现象,更要求单个孢子纯分离物。单孢子分离的方法很多,常采用单孢子挑取法,即将孢子稀释液涂布在培养皿中的PDA培养基平板上,倒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镜检查找…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南疆枣树根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 ill.)植物,在我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枣树的喜光、喜温、耐寒、耐旱等栽培特点,非常适合在新疆这种气候条件特殊的地区生长。近年来,随着新疆红枣产业的迅速发展,枣树病害问题也逐渐突显。2010和2011年,新疆南疆多地枣园出现枣树根腐病,该病害主要造成枣树实生苗和多年生枣树根部腐烂,叶片黄化,植株树势衰弱,最终导致植株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吉林本地自然越冬代罹病的水稻二化螟幼虫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出两个病原真菌JL003和JL005,采用形态特征比较和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树进行分析,并采用浸渍法研究了2个菌株对二化螟3龄和6龄幼虫的毒力作用。鉴定结果表明,菌株JL003和JL005分别为渐狭蜡蚧菌和球孢白僵菌,其中,渐狭蜡蚧菌侵染水稻二化螟为国内新近报道。致病力研究结果表明,渐狭蜡蚧菌JL003对二化螟3龄和6龄幼虫的致死率为53.0%和46.0%,球孢白僵菌JL005对3龄和6龄幼虫的致死率为94.0%和93.0%。对低龄和高龄二化螟幼虫,菌株JL005对二化螟的致死率均明显好于菌株JL003,表现出更大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20.
对采自广州番禺区、南沙区,惠州和深圳市等地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虫体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致病力测定发现分离物PL对红火蚁有一定致病作用。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PL菌株,形态学鉴定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acinus。对PL菌株的10个分离株PL01~10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经1×108孢子/ml的浓度处理后第15d,菌株PL04处理的红火蚁累计死亡率最高,为7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