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薇甘菊活体在不同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条件下对水体中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并对薇甘菊的再生及重复吸附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常温下,在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为5~20 mg/L、pH值为8的亚甲基蓝溶液中,薇甘菊活体培养3 d后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99%。同一株薇甘菊可以在浓度为10 mg/L、pH值为8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循环培养4次吸附效果最佳,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吸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不同比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单一修饰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CTMAB SDS)混合修饰土娄土耕层对重金属镉离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量顺序为耕层原土>50%CTMAB>100%CTMAB 20%SDS>100%CTMAB,温度升高,吸附量上升;最佳吸附等温线模型可以用BET模型描述,热力学参数的研究表明,吸附自发性与吸附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反应的焓变与熵变共同决定了反应的自发性。从热力学角度对修饰改性土娄土对Cd2 吸附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平衡振荡法研究甲基磺草酮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甲基磺草酮在2种供试土壤上的吸附性能较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吸附常数K_d5,吸附性能较差;甲基磺草酮在盐城市、宜兴市土壤中温度为25℃时的吸附自由能分别为-18.23、-13.53 kJ/mol;甲基磺草酮在土壤中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该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ΔH0,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4.
茶渣基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对双草醚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炭是一类具有较高孔隙率、较大比表面积的高度芳香化富碳固体,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化学官能团,因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双草醚是一种常用于稻田杂草防治的高效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因水溶性较大而易造成水体污染,进而影响生态环境。本研究选用废弃茶渣为原材料,分别通过500 ℃和700 ℃高温热解制备生物质炭 (BC-500和BC-700),进一步将BC-500与氢氧化钾水溶液混合,并于700 ℃下高温热解,得到活化生物质炭 (TBC-700)。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比表面积测定 (BET) 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Zeta电位测定探究其吸附机理;比较了BC-700及TBC-700对双草醚吸附效果的差异,并采用TBC-700对双草醚的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TBC-700材料表面有丰富的孔状结构,比表面积为768.07 m2/g,与BC-700相比,其比表面积提高了约143倍。BC-700对双草醚的去除率最大为0.95%,吸附量仅为0.66 mg/g;而TBC-700对双草醚的去除率最大可达98.67%,吸附量为65.97 mg/g,其吸附效果提高了近100倍。拟合结果表明,TBC-700对双草醚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本研究结果可为环境中残留的双草醚除草剂的高效去除及茶渣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水果上桔小实蝇产卵情况的快速检测方法,本文测定了甲基蓝、龙胆紫、品红、曙红、藏红和刚果红等6种染色剂对水果上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产卵孔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染色剂对可疑水果进行染色,若有产卵孔,产卵孔可迅速被染色,染色率最高可达100%。筛选出甲基蓝、藏红和刚果红作为芒果、番石榴和夏橙的最适染色剂,各种染色剂在浓度为0.5%时染色效果较佳,同时对持续冷藏保存后的水果上的产卵孔仍然具有较高的染色率。  相似文献   

6.
松嫩平原西部1~5年苏打碱化稻田的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亚甲基蓝着色和溴离子穿透实验两种方法,对连续种稻1年和5年的苏打碱土0~30 cm的透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化稻田耕作层的质地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并且土壤溶液下渗的深度和速率有明显的增加;1年稻田中染料可以下渗到20 cm;而5年稻田则可以渗透到整个耕作层.溴离子的穿透实验表明:经过16h后,入渗溶液只有82%溴离子渗出1年稻田的土柱;在5年稻田的土柱中,溴离子渗出浓度/入渗溶液浓度只需8h即可达95%,离子穿透过程近似达孙平衡.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三唑类杀菌剂最终通过环境介质传递进入水体,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本研究以六水合氯化铝和四(4-羧基苯基)卟啉(tetra (4-carboxyphenyl) porphyrin,TCPP)为功能单体制备三维Al-TCPP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纳米片,并以Al-TCPP纳米片为吸附剂,构建了水体中16种三唑类杀菌剂的高效吸附去除方法。探究了Al-TCPP纳米片用量、吸附时间和pH值等对其吸附三唑类杀菌剂吸附能力的影响,并获得最佳吸附去除条件;选取3种典型杀菌剂,研究了Al-TCPP纳米片对目标物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等吸附行为机制。结果表明:Al-TCPP纳米片对三唑类杀菌剂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且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该反应进行。采用本方法吸附不同环境水体中的三唑类杀菌剂,结果表明:Al-TCPP纳米片对不同环境水体中的16种三唑类杀菌剂的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综上所述,Al-TCPP纳米片对三唑类杀菌剂的吸附去除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为环境水体中...  相似文献   

8.
张建华  李栋 《昆虫天敌》1994,16(4):188-195
一、前言在社会昆虫中,由于具有社会等级的分化和劳动的分工,其群体内或群体间的营养交换体系具有其独特性。在社会昆虫中的这一独特的营养交换现象被称之为交哺(trop-hallaxis),它对社会昆虫的生存、繁衍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科学家们使用放射性跟踪元素~(32)p以及亚甲基蓝染料等手段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特别是对蚂蚁群体内或群体间的交哺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以豆壳烧制的生物炭作为载体,研究生物炭对Bt Cry1Ac蛋白的吸附行为以及生物炭对Cry1Ac蛋白的紫外保护作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生物炭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是典型的多孔结构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官能团。Cry1Ac蛋白与生物炭吸附平衡时间为50 min,最合适的吸附浓度比(生物炭:蛋白)为1:100,二者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UVB紫外照射4 h后,生物炭与Cry1Ac蛋白复合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是单纯蛋白的4.93倍,显示生物炭具有较好的紫外抵抗效果。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制备得到的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Cry1Ac蛋白的抗紫外能力,为后续研发耐受紫外线的农药剂型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107速生杨为试材,以氯化钠(NaCl)和卡那霉素(Kan)作为筛选指标进行遗传转化中最适培养基的筛选研究。对比转基因材料和对照材料的分化率和长势,并对转基因材料进行PCR检测,最终确定最适于遗传转化筛选的培养基。结果为氯化钠(NaCl)不能用作筛选指标,卡那霉素是最适筛选指标,我们得到的最适筛选培养基是加入100mg/L卡那霉素的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以107速生杨为试材,以氯化钠(NaCl)和卡那霉素(Kan)作为筛选指标进行遗传转化中最适培养基的筛选研究。对比转基因材料和对照材料的分化率和长势.并对转基因材料进行PCR检测,最终确定最适于遗传转化筛选的培养基。结果为氯化钠(NaCl)不能用作筛选指标,卡那霉素是最适筛选指标,我们得到的最适筛选培养基是加入100mg/L卡那霉素的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以抗旱品种定亚17号与抗旱敏感品种天亚3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胡麻苗期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根长、叶干重、叶鲜重等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2MG-Inhibiting,受2对抑制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根长、叶干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3MG-CEA,受3对独立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叶鲜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4MG-CEA,受4对独立主基因控制。8个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在9.59%~50.96%之间。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田土壤及周边河湖沉积物中酞酸酯污染非常严重,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现有微生物修复技术往往难以适用治理新疆地膜造成的酞酸酯污染。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酞酸酯污染土壤及水体的修复技术及材料。基于应用材料表面的强疏水性对酞酸酯的优异吸附性能的原理,采用多巴胺聚合将3种纳米颗粒(BN、Si O_2、Fe_3O_4)改性得到疏水性良好的材料,并通过SEM-EDS、ATR-FTIR光谱、Raman光谱、N_2吸附脱附曲线等对改性材料进行表征。以新疆地膜污染土壤中常见的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发的改性材料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平衡吸附量可达218.63 mg·g~(-1);吸附可以在220 min内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与Freundlich模型均能良好的拟合,后者的相关性更好;并在p H(2~12)与氯化钠盐度(高达4%)下,材料就能保持良好的吸附效果。该材料在修复干旱区酞酸酯污染土壤、沉积物及水体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态批次试验法研究西北旱作农田黄土对Pb(Ⅱ)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特性,通过正交试验揭示Pb(Ⅱ)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黄土对Pb(Ⅱ)的吸附过程更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系数R2分别为0.9937和0.9964;Langmuir方程计算得出的黄土对Pb(Ⅱ)的最大吸附量qm为17.0068mg/g。吸附过程自发、吸热,反应后体系自由度略有增加。对比极差R值发现:影响解吸过程的主要因素为水土比和解吸时间,在水土比为150mL/g、解吸时间为3 h、解吸液pH值为5和解吸温度为288 K时,Pb(Ⅱ)的平均解吸率r为50.15%。去除有机质农田黄土对Pb(Ⅱ)的吸附量qe仅为6.6814mg/g,推测有机质在Pb(Ⅱ)的去除过程中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有机改性膨润土对乙草胺的吸附与控制释放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尝试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盐阳离子改性的有机膨润土(CTMAB-Bents)用作乙草胺的吸附剂和控制释放载体。结果表明,与原土(Na-Bent)相比,CTMAB-Bents对乙草胺的吸附能力提高3~5倍,且吸附能力与改性膨润土所用CTMAB量成正相关。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经验方程,相关系数R>0.99,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乙草胺在水和有机膨润土间的分配作用。与Na-Bent相比,CTMAB-Bents可以显著抑制乙草胺的释放速率,对乙草胺的半数释放时间(t50)介于20CTMAB-Bent制剂的6.57 h与100CTMAB-Bent制剂的19.0 h之间,并随改性膨润土对乙草胺吸附能力的提高而延长。释放动力学曲线符合Ritger和Peppas方程,n值(0.429~0.618)接近Fickian扩散模型,说明乙草胺在有机膨润土中的释放主要受到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6.
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几种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萝卜、黄瓜、三叶鬼针草和马唐4种植物的种子为供试对象,测定了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的化感活性.结果表明:(1)低浓度(0.01 g/ml)的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黄瓜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相对萌发率均为100%,而对萝卜和黄瓜幼苗的生长却表现为促进作用,相对苗长分别为174.3%和103.9%,相对根长分别为151.9%和103.9%;(2)高浓度(0.5 g/ml)的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黄瓜的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强;(3)不同浓度的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三叶鬼针草和马唐的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强.其中,当水浸提液浓度为0.5 g/ml时,三叶鬼针草和马唐的种子相对萌发率为0,受到强烈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半胱天冬氨酸酶(caspase)在哺乳动物中参与调控细胞凋亡过程,控制着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利用基因敲除和回补的方法,获得了禾谷镰孢中半胱天冬氨酸酶基因FgCas4的敲除突变体ΔFgCas4和回补体ΔFgCas4-C。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基因FgCas4的缺失并不影响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的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分生孢子产量、致病和产毒。但是,敲除突变体ΔFgCas4的菌丝分支变多且具有3个隔膜的分生孢子比例较野生型和回补体增加了8.7%。对外界环境胁迫因子耐受性测定显示,ΔFgCas4对杀菌剂和金属离子的敏感性显著增加,同时其细胞内脂滴含量增多,对渗透胁迫因子抗性变强。亚细胞定位发现,半胱天冬氨酸酶FgCas4定位于液泡中。此外,基因FgCas4的缺失导致F.graminearum细胞自噬过程明显提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F.graminearum中半胱天冬氨酸酶FgCas4主要在菌体无性繁殖、对不同环境胁迫的应答以及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的结构为基础,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合成了24个新型含吡唑杂环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 R、IR及APCI-M S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溴-N-[4-氯-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苯基]-1-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1H-吡唑-3-甲酰胺(5k)和5-溴-N-[4-溴-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苯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1H-吡唑-3-甲酰胺(5l)在500 mg/L下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致死率为100%,但在100 mg/L下其致死率则分别降至30%和50%。所得结果可为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吸附是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行为和归宿的重要过程,农药在土壤矿物上的吸附直接影响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利用等过程。了解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对于预测和评价农药对土壤、地下水存在的潜在危害,开展土壤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批量平衡试验,研究了苯噻酰草胺在海泡石和凹凸棒石中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苯噻酰草胺在海泡石和凹凸棒石中的吸附分为快速反应阶段和慢速平衡阶段,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 h。其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线性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其在海泡石和凹凸棒石中的吸附行为,海泡石对苯噻酰草胺的吸附容量高于凹凸棒石。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苯噻酰草胺在海泡石和凹凸棒石中的吸附不仅发生在其表面层,还进入了其内层。机理分析推测:苯噻酰草胺主要是通过氢键、电荷转移和电荷-偶极键形式吸附在黏土矿物中。  相似文献   

20.
番茄芝麻斑病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及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芝麻斑点病原菌能够产生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即果胶甲基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和纤维素酶(Cx)。酶动力学研究表明:产生的各种细胞壁降解酶均有特定的最适反应条件。水解酶类的PG、PMG、Cx最大酶活的pH均为5.0,温度均为50℃;裂解酶类的PGTE和PMTE最大酶活的pH均为9.0,温度均为30℃,与其他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特性基本相同。在活体外,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PG、PMG、PGTE、PMGE、Cx的活性都大幅度增加,但所有酶活性都明显低于活体内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