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为评价亚硒酸钠的致突变性,进行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表明:在加S9mix和不加S9mix时,当受试物终浓度为4.20μg/mL,2.10μg/mL剂量组的畸变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畸变率均高于5%且畸变率高低与供试品浓度有信赖性,结果为阳性;1.05μg/mL剂量组的畸变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畸变率均低于5%,为阴性结果。因此,亚硒酸钠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索饲料添加剂亚硒酸钠样品的处理方法,建立饲料添加剂亚硒酸钠中砷的检测方法。在酸性环境中用盐酸羟胺将样品中的亚硒酸钠还原为单质硒,干过滤除去单质硒,然后采用银盐法检测样品中砷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除硒时,盐酸羟胺与亚硒酸钠的质量比为3∶1的处理效果好;银盐法所得吸光度对应砷含量的标准曲线在0~8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加标回收率为96.5%~104.7%,方法的精密度符合饲料添加剂中砷的检测要求。试验建立饲料添加剂亚硒酸钠中砷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度高且试验条件温和。  相似文献   

3.
纳米硒对肉鸡组织硒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采用2×6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对肉鸡组织硒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岭南黄公母混合雏780羽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1.0mg/kg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作对照。结果显示:(1)亚硒酸钠添加浓度在0.2~0.4mg/kg硒添加水平范围内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处于高峰平台,1.0mg/kg硒添加水平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0.2~0.4mg/kg硒添加水平。纳米硒添加浓度在1.0mg/kg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2)硒源添加浓度在0.1~0.3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源添加浓度在0.4~1.0mg/kg时,纳米硒组肉鸡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3)硒源添加浓度在0.1~0.4mg/kg时,两种硒源对GSH-Px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在0.5和1.0m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4)不加硒的空白组全血和组织硒含量显著低于硒添加组。在同一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和亚硒酸钠组肉鸡全血硒浓度差异不显著,但是,组织硒含量却受硒源的影响。硒源添加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亚硒酸钠、酵母硒、混合硒(亚硒酸钠+酵母硒)等不同硒源对育肥猪后期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亚硒酸钠、酵母硒、混合硒(亚硒酸钠+酵母硒)等3个硒源,在0.3 mg/kg的添加浓度下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源后,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能够显著降低肉质性状中的滴水损失。结果说明,在此次试验条件下,不同硒源对育肥后期猪的各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能够显著改变部分肉质性状指标,可为不同硒源在生猪饲料中的添加及利用提供试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供试母鸡都使用基础饲料,对照组的饲料中不添加亚硒酸钠,试验组饲料中亚硒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每公斤饲料含0.1、1.0、3.0毫克硒,这几种喂量对母鸡的产蛋率,蛋重以及种蛋的受精率都没有影响。当每公斤饲料中硒的含量达5毫克时,受精卵的孵化率明显下降。在第二个试验中,对照组的饲料中不加硒,试验组的硒用量为每公斤饲料含5.0、7.0、9.0毫克。在硒的用量达7毫克或9毫克时,  相似文献   

6.
肉用鸡,每吨饲料添加亚硒酸钠1~5 g(1~5ppm),或不加亚硒酸钠,经60天,70日龄时的体重相应为1545—1562、1335和1461g;存活率为98—99、96和89%。产蛋鸡饲料每吨添加1g亚硒酸钠,喂13个月,11—12个月的平均产蛋量增加15—20个。用每公斤饲料含1mg亚硒酸钠的日粮喂火鸡,经45天,收集此期的蛋孵化,可防止尔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亚硒酸钠对黄粉虫幼虫血淋巴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将黄粉虫的中龄幼虫随机分成6组,饲喂含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饲料。采用DTNB比色法测定GSH—PX活性。结果显示,饲喂含亚硒酸钠的饲料后黄粉虫幼虫血淋巴GSH—PX活力都明显上升:饲喂同一浓度的亚硒酸钠,幼虫血淋巴GSH—PX活力均比对照组高,只有加硒浓度为20mg/kg.80mg/kg在第16d时,黄粉虫血淋巴GSH—PX活力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饲喂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在硒浓度为5mg/kg、10mg/kg时,黄粉虫血淋巴GSH-PX活力随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显著上升,在硒浓度为20mg/kg时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23周龄北京油鸡和罗曼粉杂交一代产蛋母鸡648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1~6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含硒0.3、1.0、2.0、3.0、4.0、5.0 mg/kg的亚硒酸钠,试验7~12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含硒0.3、1.0、2.0、3.0、4.0、5.0 mg/kg的酵母硒。结果表明,在产蛋鸡的饲料中添加5.0 mg/kg以内的亚硒酸钠或酵母硒都有提高产蛋率的趋势(P>0.05),且对蛋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若以提高产蛋率为目的,亚硒酸钠的添加水平以2.0 mg/kg为宜,酵母硒的添加水平以3.0 mg/kg为宜。酵母硒的使用效果优于亚硒酸钠。酵母硒组采食量和蛋壳强度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亚硒酸钠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酵母硒组(P<0.05)。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对比富硒益生菌和亚硒酸钠对羔羊生产性能、抗氧化和血浆IL-6水平的影响。将30只健康羔羊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富硒益生菌组和亚硒酸钠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富硒益生菌组、亚硒酸钠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富硒益生菌和亚硒酸钠,其剂量以硒计均为0.1 mg/kg饲粮,试验期56 d。试验过程中记录生产性能相关指标;试验0、28、56 d测定血浆总抗氧化(T-AOC)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表明:富硒益生菌组羔羊平均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而富硒益生菌组羔羊饲料增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28 d和56 d时,富硒益生菌组和亚硒酸钠组羔羊血浆T-AOC水平和SOD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富硒益生菌组和亚硒酸钠组羔羊血浆T-AOC水平和SOD活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8 d和56 d时,富硒益生菌组羔羊血浆MDA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1或P0.05),而亚硒酸钠组羔羊血浆MDA含量较对照组也极显著降低(P0.01)。28 d时,富硒益生菌组羔羊血浆IL-6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6 d时,富硒益生菌组和亚硒酸钠组羔羊血浆IL-6浓度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而富硒益生菌组羔羊血浆IL-6浓度也显著高亚硒酸钠组(P0.05)。由此可见,富硒益生菌能够提羔羊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血浆IL-6水平,效果优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富硒酵母对蛋鸡全血硒含量、雌二醇(E2)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用300羽蛋鸡,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富硒酵母组和亚硒酸钠组分别饲以添加0.2 mg/kg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的试验日粮。试验期35 d。于试验14 d和35 d,采集血液测定全血硒含量、血浆雌二醇水平和SOD酶活性;于试验35 d,采取肝脏和肾脏组织测定SOD酶活性。结果表明:在14 d和35 d时,富硒酵母组、亚硒酸钠组蛋鸡的全血硒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1.74%、36.23%(P0.05)和22.92%、47.92%(P0.05);而富硒酵母组蛋鸡全血硒含量分别较亚硒酸钠组低10.64%和16.90%(P0.05)。在14 d和35 d时,富硒酵母组、亚硒酸钠组和对照组间蛋鸡血浆E2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14 d时,富硒酵母组、亚硒酸钠组和对照组间蛋鸡的血浆SOD酶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在35 d时,富硒酵母组和亚硒酸钠组蛋鸡血浆SOD酶活力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6.01%和32.87%(P0.01);富硒酵母组蛋鸡血浆SOD酶活力较亚硒酸钠组提高2.37%,但差异不显著(P0.05)。富硒酵母组、亚硒酸钠组蛋鸡的肝脏和肾脏SOD酶活力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65%、15.91%(P0.01)和42.89%、37.17%(P0.01),而富硒酵母组蛋鸡的肝脏、肾脏SOD酶活力与亚硒酸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对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一部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中亚硒酸钠含量测定法进行修订。采用容量法替代原子吸收光谱法,以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 mol/L)滴定,测定该注射液中亚硒酸钠含量。经实验验证,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较好,可用于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中亚硒酸钠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硒元素的浓度进而计算亚硒酸钠含量,建立了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中亚硒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实验表明,在5.00~40.00μg/mL范围内硒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7,模拟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4.6%(n=6)。本法操作简便易行,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控制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中亚硒酸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内服亚硒酸钠对雏鸡的急性毒性,即LD50按每公斤体重计为20.65mg;按剂量定期递增染毒法给药,蓄积系数(k)=2.58,即1<k<3,表明为明显蓄积;雏鸡对亚硒酸钠不表现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和亚硒酸钠作为硒源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含量、蛋品质以及储存期内蛋品质的影响。选用27周龄600只产蛋高峰期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2 mg/kg的亚硒酸钠和酵母硒(试验日粮实测硒含量分别为0.227、0.233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对鸡蛋28 d内的鸡蛋蛋品质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与亚硒酸钠组相比,酵母硒组对28 d鸡蛋蛋品质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56d鸡蛋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与添加亚硒酸钠相比,添加酵母硒减缓了储存期鸡蛋哈氏单位的降低,有利于延长鸡蛋货架期;酵母硒组蛋黄、蛋清中硒含量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亚硒酸钠,饲喂含酵母硒的日粮在延长鸡蛋货架期、提高蛋黄和蛋清中的硒沉积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硒水平对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亚硒酸钠对山羊生长发育、血液理化指标及抗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3mg/kg和0.5mg/kg亚硒酸钠组与基础日粮组相比,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以0.3mg/kg亚硒酸钠组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42.20%(P<0.05);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8.51%(P>0.05)、40.74%(P<0.05)和29.63%(P<0.05);0.3mg/kg亚硒酸钠组血液中WBC、RBC和血清中TP、ALB、GLO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尿素氮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因此,添加亚硒酸钠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机体抗氧化功能,促进羔羊生长发育,且以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mg/kg最佳。  相似文献   

16.
程嘉翎  肖龙云  张波 《蚕业科学》2006,32(4):577-579
改善桑叶茶的品质,有望促进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此研究了外源硒对桑叶中硒及若干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分别对3组桑苗施用0.25、0.5、1.0mg/L Na_2seO_3溶液,并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培养1个月后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施用亚硒酸钠的浓度与桑叶中的硒含量成正相关,其中1.0mg/L Na_2seO_3处理组桑叶中的硒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桑叶鲜物质中硒的含量由0.39μg/g上升到5.36μg/g;0.25、0.5mg/L Na_2SeO_3处理组桑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多糖以及桑叶黄酮类成分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1.0ng/L处理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亚硒酸钠对游离脂肪酸 (free fatty acid,FFA) 致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的保护作用,本试验通过胶原酶两步灌流法分离培养肝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FFA和亚硒酸钠 (0.1 μmol/L)测定细胞的凋亡情况、细胞功能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FFA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加重,肝细胞功能受到影响,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且FFA的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亚硒酸钠能抑制由FFA引起的肝细胞的上述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硒源及浓度对'偏关'苜蓿(Medicago sativa'Pianguan')种子萌发及物质转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偏关'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3,0.6,1.2,2.4,4.8,9.6mg·L-1)及蛋氨酸硒(0,1,5,10,20,40 mg·L-1)在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进行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降低规模化奶牛场乳腺炎发病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法]在干奶期对规模化奶牛场奶牛日粮添加盐酸左旋咪唑7.5mg/kg体重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10g/次·头的不同处理方法预防下一胎次乳腺炎的研究。[结果]表明:盐酸左旋咪唑组、亚硒酸钠维生素E组、盐酸左旋咪唑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组与对照组相比,下一胎次产犊后90d内的平均产奶量分别高1.3kg、1.5kg和2.5kg(P〈0.01);盐酸左旋咪唑组、亚硒酸钠维生素E组间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同时使用具有加性效应,可进一步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下一胎次产犊后15~90d平均隐性乳腺炎阳性率减少6.6、9.2、15.9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盐酸左旋咪唑组、亚硒酸钠维生素E组隐性乳腺炎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盐酸左旋咪唑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下一胎次产犊后90d内牛奶中体细胞数(SCC)平均分别减少7.4万/mL、9万/mL和13.2万/mL,分别降低了13.8%、16.8%、和24.7%,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说明盐酸左旋咪唑和亚硒酸钠在干奶期添加具有良好的降低乳房炎和提高产奶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外源硒引发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用不同浓度(0,0.5,1.0,2.0,4.0和8.0 mmol·L-1)的亚硒酸钠溶液引发0,3,6,9和12 h后,分析其发芽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e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硒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其浓度和引发时间有密切关系;低浓度(0.5和1.0 mmol·L-1)硒引发会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增强其SOD,CAT,APX及POD活性,并降低其MDA含量,而高浓度硒引发则相反。浓度为0.5 mmol·L-1的硒引发12 h可能是富硒紫花苜蓿生产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