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务川县油菜生产,特在2012年在务川县进行了测土配方、习惯施肥和不施肥的空白对照(ck)试验。试验表明:油菜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为测土配方施肥〉习惯施肥配〉对照(ck),其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高8%,比对照(ck)高38.1%。  相似文献   

2.
免耕抛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探讨了免耕抛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对比的效果。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比不施肥和常规施肥的分别高106.23%和10.28%;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测土配方施肥的有效穗、株高、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均显著高于不施肥;除株高外,其余性状与常规施肥无显著差异。测土配方施肥的分蘖发生趋势与常规施肥一致,两者的分蘖发生数均高于对照。测土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增效4396元/hm。比常规施肥增效730元/hm。;而常规施肥比不施肥增效3666元/hm。免耕抛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其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43.97%,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为106.15%。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岑巩县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水稻制种母本产量,特进行了水稻制种母本测土配方施肥同田对比肥料校正试验。结果表明:高中低肥力土壤测土配方施肥制种母本产量比习惯施肥高8.93%,10.2%,8.83%,经济效益比习惯施肥高340.2元/667m2,333.2元/667m2,214.2元/667m2。证明了不同土壤类型配方施肥能提高母本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指导合理施肥,开展了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习惯施肥与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区单产比习惯施肥区高34.8kg/667m2,比空白对照高高232.7kg/667m2,净产值比习惯区高29.96元/667m2,比空白区高294.34元/667m2。说明测土配方施肥能提高玉米单产,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验证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实际应用效果,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2008-2010年,在不同类型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进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同田对比试验15个,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增产极显著,比农民习惯施肥平均单产增加57.6kg/667m2,平均增产11.4%;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6.
测土配方施肥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为进一步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在不同肥力水平地块分别设置了测土配方施肥、习惯施肥与不施肥(空白对照,CK)3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更有利于满足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要求,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认为,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明显优于习惯施肥和不施肥。  相似文献   

7.
通过2012年在漳平市对双季晚稻采用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和空白对照试验,结果得到水稻产量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空白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2012年在漳平市对双季晚稻采用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和空白对照试验,结果得到水稻产量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空白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玉米专用肥配方设计与效果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而推荐施肥的技术途径,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根据区域总量控制、分期调控技术,磷钾肥恒量监控技术原理,设计安徽省玉米专用肥配方为17-13-15,于2011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安徽省玉米配方肥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大配方处理)比农户习惯减小玉米第一节间长9.6%,降低穗位高8.1%,从而减小了玉米倒伏的风险;根据田块测土值推荐施肥(小调整处理)的平均产量是所有处理产量最高的,达到了8471 kg/hm2,大配方处理的平均产量(8244 kg/hm2),与小调整处理的平均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农户习惯施肥的平均产量(7906 kg/hm2)提高338 kg/hm2。施用配方肥比农户习惯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5%,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余庆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的方法,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对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高65.3kg/667m2,高11.25%;而从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40%、3.08%和6.22%。说明测土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能达到玉米增产、节本和增效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玉米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李龙  肖让  张永玲 《作物杂志》2022,38(5):111-31
为完善甘肃省张掖市制种玉米施肥体系,探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氮、磷和钾肥利用率的提升效果及其对制种玉米生长与产量的调控效应,明确氮磷钾配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制种玉米为供试作物,地表滴灌为供水方式,设置配方缺氮(T1)、配方缺磷(T2)、配方缺钾(T3)、氮磷钾配方施肥(T4)、常规缺氮(T5)、常规缺磷(T6)、常规缺钾(T7)、常规施肥(T8)和不施肥(T9)9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T4与T8处理产量分别为7158.9和6638.9kg/hm2,显著高于相应的缺素施肥处理;T4处理水分利用率较T8处理提高7.33%(P<0.01),N、P、K化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9%、67.3%和70.2%(P<0.05),经济效益提高9.94%,土壤养分综合指数提高20.00%。氮磷钾配方施肥能显著促进作物生长,释放高产潜力,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为推荐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2.
长期配方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闫童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0):15-20
为合理优化施肥结构,制定科学的作物肥料配方,提高耕地地力水平,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006—2013 年笔者通过对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4 种土壤进行长期定位配方施肥,研究了配方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配方施肥处理作物平均产量明显高于习惯施肥。2013 年配方施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比2006 年增加,其中习惯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幅较配方施肥处理大,而配方施肥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幅较习惯施肥处理大;2006—2010 年配方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变化不明显,2010 年后土壤有效磷呈下降趋势;2006—2013 习惯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对较稳定。配方施肥通过合理调整氮、磷、钾肥的比例和用量,大幅减少了肥料投入,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有效促进了土壤养分均衡。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水稻施肥效益,定制合理的肥料施用配方,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肥料农学效率,单位施肥量对于产量的贡献明显提高。其中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NPK的肥料农学效率值分别提高28.1%,82.4%,44.7%,48.8%;肥料偏生产力值提高37.0%;测土配方完全施肥区较常规施肥区产量增加785kg/hm2,提高9.9%。  相似文献   

14.
滴灌加工番茄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升新疆加工番茄的施肥水平,验证和完善不同地力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科学合理性,为加工番茄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选择不同肥力土壤,设置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研究两者对加工番茄养分吸收、产量、施肥效益的影响。相同栽培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对加工番茄的株高、单株果数、植株叶片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及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测土配方施肥处理节肥增效明显,单果重、单株果数和产量持平或有所增加,最高增产10.19%,肥料用量明显减少,纯收益增加913~5323.5元/hm2。各施肥处理对番茄果实固形物、pH和总酸含量影响不大,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增加了番茄红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沃柑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探究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与化肥配施对沃柑果实产量和外观品质的效应,在沃柑园设置随机区组小区精确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当地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推荐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0.2%硼酸、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0.05%钼酸铵、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4%硫酸镁。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推荐施肥相较于习惯施肥增产效果显著。在同等养分施用量的情况下,用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处理与全化肥处理比较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比后者增效4.03%。在土壤交换性镁贫乏的情况下,沃柑叶面施镁可以获得极显著而稳定的增产效果。在土壤不缺硼的情况下,叶面施硼可能无效。在土壤有效钼不足时沃柑叶面施钼能够增产,但连年施用效果不稳定。由此可见,伴随果实外观品质的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在沃柑生产上是可行的;沃柑施肥的增产潜力较大,如果配方和选材得当,可以发挥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一种适用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微水溶性缓释肥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制,简称W,下同)在常规灌溉和减量灌溉条件下对夏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应用砂壤土盆栽玉米试验,设置了常规灌溉不施肥处理(CK)、常规灌溉的尿素处理(N)、常规灌溉的L型包衣尿素控释肥处理(L)、等量施肥与常规灌溉的微水溶性缓释肥处理(W1)、等量施肥与减量灌溉的微水溶性缓释肥处理(W2)5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所有施肥处理植株全氮、磷、钾含量与土壤残留硝态氮及速效钾含量均显著提高。各施肥处理相比,植株全氮含量为1.98%~2.37%,含量顺序依次为W2>W1>L>N,W2与N处理差异显著,其他处理差异均不显著;植株全钾含量为4.26%~4.84%,含量顺序依次为W1>W2>L>N,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含量为165~314 mg/kg,含量顺序依次为W2>W1>L>N,W2与W1、N、L 3个处理差异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31.7~318.1 mg/kg,含量顺序依次为W2=W1>N>L,W2与W1差异不显著,N与L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均显著。结果说明微水溶性缓释肥料养分释放具有一定的微水溶性与缓释性能,可以显著促进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降低养分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7.
摘要:多年来在砂姜黑土区布置夏玉米肥效田间试验,并用ASI分析法对基础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以缺磷素区(NK)与推荐施肥区(NPK)夏玉米相对产量<50%,50~65%,65~75%,75%~85%,85~95%和>95%为标准,分别将土壤有效磷分成“严重缺磷”、“ 缺磷”、“ 中等”、“较高”、“高”和“极高”6级。砂姜黑土区夏玉米运用ASI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与不施磷小区夏玉米相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夏玉米相对产量 <50%,50~65%,65~75%,75~85%,85~95%和>95%对应的土壤有效磷指标,可以得出砂姜黑土区土壤有效磷“严重缺磷”指标为<6 mg/L,“缺磷”指标为6~13 mg/L,“中等”指标为13~21 mg/L,“较高”指标为21~36 mg/L,“高”指标为36~60 mg/L,“极高”指标为>60mg/L。据此建立的玉米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磷量为:速效磷含量小于6mg/L,磷肥推荐为180kg/hm2 ,速效磷含量在6~13 mg/L,磷肥推荐为150kg/hm2 ,速效磷含量在13~21 mg/L,磷肥推荐为105kg/hm2 ,速效磷含量在21~36 mg/L,磷肥推荐为75kg/hm2 ,速效磷含量在36~60 mg/L,磷肥推荐为45kg/hm2,速效磷含量大于60mg/L,建议不施磷肥。  相似文献   

18.
玉米-晚稻水旱轮作是近年长江中游发展的新型种植模式,研究前季玉米施肥后养分周年动态及对后季晚稻的影响,对该模式周年合理施肥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以玉米免耕复种晚稻为对象,设置了3个施肥处理,包括两季作物均不施肥(MR0)、玉米施肥晚稻不施肥(MR1)、两季作物均常规施肥(MR2)。与MR0处理相比,玉米收获时MR1、MR2土壤速效氮显著降低,速效磷含量显著升高,而速效钾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从周年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看,三处理氮、钾均表现为显著亏损;而土壤磷素表现为MR2处理表观盈余,MR1处理表观平衡,MR0处理则明显亏缺。由于土壤氮、钾供应的限制,使得MR1晚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与MR0差异不显著,且显著低于MR2处理。可见,玉-稻轮作下氮、钾肥要在作物当季施用,磷肥可考虑在玉米季多施,晚稻季则减少或不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19.
为指导天柱县水稻合理施肥,试验采用6种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肥在产量上分别比不施肥、施有机肥、习惯施肥和生态矿物菌肥工、Ⅱ区增产60.61%、35.9%、11.40%、35.31%和26.2%,在新增纯收入上分别增收508.45元/667m2、795.99元/667m2、552.15元/667m2、419.93元/667m2和334.7元/667m2,投入产出比提高。说明采用配方施肥在水稻生产上优于其它5种不同施肥方式,同时也得出施用生态矿物茵肥是农户在水稻生产上增产、增收、节支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