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勇 《农技服务》2006,(6):45-45
<正>在室内选择一通风干燥、温度稍高的地方,根据贮藏量挖坑,坑深一般不超过1.2米,在坑的四壁和底部铺一层干稻草,再在坑底铺一层厚10~15厘米的干河沙,然后按一层脱  相似文献   

2.
根据莲藕用途相应搞好保鲜储藏,可以延长上市期。一、自食莲藕1.土坑储存法莲藕较多时先挖1个土坑,在坑底铺1层细湿土,选择品质好、茎粗壮、根完整的莲藕平整地铺放1层,然后在上面撒1层细土再铺莲藕,如此反复。  相似文献   

3.
1.培养料配方.堆料时以每平方米菇床计,用干稻草12.5~ 13.5千克、菜子饼0.8千克、石膏粉0.45千克、过磷酸钙0.45千克、复合肥0.45千克、石灰粉0.45千克.所需原料可按每667平方米冬闲田单层栽培面积为390~ 400平方米折算. 2.建堆流程.原料进堆料场—干稻草浸水预湿12~18小时—建堆铺草料.  相似文献   

4.
蒙勇 《农技服务》2005,(8):50-50
在室内选择一通风干燥,温度稍高的地方,根据贮藏量挖坑,坑深不超过1.2米,在坑的四壁和底部铺一层干稻草,再在坑底铺一层厚10-15厘米的干河沙,然后按一层脱毒马铃薯一层细干煤灰的方法将脱毒马铃薯放入坑中,最后用干稻草或干麻袋覆盖即可。  相似文献   

5.
坑棚栽培也叫半地下式菇棚,投资小,建造简单,根据实际情况可大可小,利用大气温度升降快和土坑温度变化慢,冬暖夏凉,四季种菇.建造及管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麦秸或稻草栽培双孢蘑菇,原料丰富,成本低,产量高,1千克麦秸可生产等量的鲜菇,效益显著。其栽培技术如下。一、培养料制作1.堆制。在地上铺1层厚约20厘米、宽2.5米、长度不限的麦秸,其上撒一层腐熟有机肥。如此一层麦秸一层有机肥,铺至高度约1.5米即可。肥料以上部多、下部少为好。草堆呈南北向,上下松紧一致、通气良好。如遇大雨用塑料薄膜加盖垛顶,以防漏水,雨后撤掉薄膜。2.翻堆。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建堆后第二天堆内温度即开始上升,经3~4天温度可升到75~85℃。  相似文献   

7.
<正>一、制炉(包括火炉和熏炉)1.火炉。火炉是用于煮熟鲜枣的。用石头砌成2米见方的锅台,锅口直径1.5米左右(与备好的大锅相配套)。在火炉周围,砌1个2米见方的冷水池,便于冷却出锅的熟枣。就近安放煤块和贮水缸。2.熏炉。熏炉是用于熏干枣的。在规划好的场地上挖1个深2米、长6米、宽2.7米的土坑为熏坑,熏坑上  相似文献   

8.
养殖蚯蚓基料的加工制作方法是:取粪料60%、草料40%。粪料主要是指家畜粪,其中鸡鸭粪和免粪不宜超过粪料的1/4。草料包括:稻草、杂草、树叶,也可以用家庭垃圾代替草料(有毒物质不能用)。草料须切成长9~12厘米,堆制时最好将粪料和草料分层堆积,先铺草料后铺粪抖,铺3~5层后,在料堆上慢慢喷水,连喷4周,  相似文献   

9.
1.沙藏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场地,挖长方形的坑,坑底整平,先铺1层沙,再放1层板栗,依次堆积,每层沙和板栗厚约5~6厘米.间距1.5米放1草把以便于通风.板栗入坑后,初期培土不宜过厚.沙土干燥时,可喷水,但埋后不要翻动.此法贮藏的栗果不易变质且有促进后熟的作用.作种子用的板栗多采用此法贮藏.……  相似文献   

10.
在大田旁边挖一个坑,用塑料薄膜将坑底及坑壁铺起来,保留薄膜上部高出坑壁相应的高度.然后就近将河道或池塘里的水草捞起来,放入土坑内,撒些磷肥和钾肥,拌匀灌水于物料2/3高度,再把薄膜的多余部分拧在一起,用土盖好,并随物料发酵下沉随时收紧薄膜、盖土.夏天7~10天,其他季节3~4周,有机肥便发酵完成可以施用了.  相似文献   

11.
<正>1基料配方沼渣3000千克、麦草或稻草3000千克、过磷酸钙120千克、尿素18千克、石灰粉180千克、石膏粉90千克、轻质碳酸钙30千克及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440克。该配方适用于200~220米~2栽培面积。2基料堆酵除三维精素外,将麦草直接与新鲜沼渣及辅料建堆发酵。方式是一层草料、一层沼渣及辅料,层层堆叠;一般建堆宽1.0~1.2米、高1.5~2.0米;自建堆之日算起,分别满6、5、4、3天各翻1次。翻堆前数小时对料堆喷水,使边缘草料得以充分吸水,从料堆的一端开始,先将边料取下,将堆内高温区料做新料堆的底部和顶部,将边料、底料、顶料翻入新料堆的中部位置。第三次翻堆时,用800倍辛硫磷溶液,在每层料中均匀喷入,用量为每吨干料50千克左右,以驱杀侵入料堆中的害虫。最后一次翻堆时,将三维精素均匀喷入。  相似文献   

12.
沈瑞 《新农村》2012,(10):32-33
1.地下窖贮藏(1)冬贮窖窖址应选在地势高、排水好、避风向阳处,挖一条深60~70厘米(北方寒冷地区窖深2米以上)、宽80~100厘米、长度因贮量而定的长方形土坑,薯块堆放在坑内。每隔1米放置一个出气筒(可用芦苇、高梁秸等扎成),高出地面  相似文献   

13.
正时下,一些地方的养殖户采取人工繁育虫子养鸡的方法,该法简便、易操作、投资少,不仅可以节省粮食,而且可以提高鸡的产蛋率和肉鸡品质,减少疾病发生,综合效益显著。以下介绍几种人工育虫的方法。一、杂物育虫1.杂物混合育虫。挖深0.5米的土坑,底铺1层稻草,稻草上铺1层污泥,如此层层铺至坑满为止,每天往坑里浇水,约10天即生虫。稀粥育虫选3块地,在地上泼上稀粥,用草等盖好,注意防雨淋和水浸,2日后即可生小虫子,轮流让鸡吃虫子,即可满足鸡对蛋白质饲料的需求。麦糠育虫即在庭院角落处堆放2堆麦糠,分别用草泥(碎草与稀泥巴混合而成)糊起来,数天后即生虫子,轮流让鸡采食,采食完后再将麦糠等集中起来堆成堆,照样糊草泥,又可生虫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日本的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畜产经营环境变差,养猪场地和规模受到极大的影响。在三重、静冈等县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低费用、低工时、低公害“三低”猪舍,很适于在市郊或农村建造。猪舍的构造先建成一个高3.5米、宽5.4米、长15米的乙烯树脂塑料大棚,再用高70厘米的混凝土护墙板围成宽4米、长15米的猪圈。圈内地面不需混凝土,只需将来地面整平做成土坑,再在地面上铺约30厘米厚的腐熟堆肥,在堆肥上再铺一层约10厘米厚的新鲜锯木屑。  相似文献   

15.
<正>建坑选空气流通的露地建坑床,长、宽依产量、地势而定,一般长、宽比为3∶1,深60厘米,用砖砌成。床的一半在地下,一半高出地面。床内先铺上10厘米厚的土,再铺上5厘米厚用水浸过的稻草,每平方米放500条小种蚓。备料养殖蚯蚓常用的饲料有垃圾、牛粪、猪粪、羊粪、鸡粪、豆腐渣及杂草、树叶、木屑等。为了增产,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添加剂。投饲前,应将草料和粪便分层堆置,每层6~7厘米厚,每铺3~5层浇1次水。当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6,(5):26
该品种由南京农业大学、徐州市果树研究所选育而成,为中熟苹果品种,适宜江苏省黄河故道地区种植。1.栽植株行距乔砧树以4米×5米为宜、矮砧树以3米×4米为宜。栽植时要选择大苗,挖大坑、浇足水、培大墩、铺地膜。授粉品种可选用富士等。高接换头可在3年生  相似文献   

17.
张磊 《油气储运》2011,(9):32-33
育虫喂鸡是一种既节约饲料,又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好办法,可使雏鸡长得快,母鸡多产蛋。稻草育虫在潮湿的地方,挖一个深约30厘米的土坑,坑的大小视料的多少而定。在坑底铺一层碎稻米,把稻草或麦秸秆、玉米秸秆铡成5~6厘米长,加入杂草和少量麸皮、酒糟,浇水拌匀装入坑内。用土盖严、压实。每天洒水1次。夏、秋季节,15~20天就可出虫。腐草育虫在较肥沃的地块挖宽约  相似文献   

18.
1备料选择排水良好、近水源、靠近种菇田、地势平坦的场地作堆料场,每亩准备稻草10000千克,过磷酸钙200千克,石灰250千克,尿素150千克,石膏200千克,碳铵50千克。另亩备草1100千克,编成厚5厘米的草帘。将稻草摊于地面,厚度1米,均匀喷水,以手捏出水但不成线为准,放置3天。然后铺1层宽1.50米,厚20厘米草(长度不限),撤1层尿素和碳铵,重复操作,直至堆高1.50米,堆顶弧形,盖上草帘防日晒,下雨时盖薄膜防雨,雨停及时揭膜。当堆料温度升至75℃并开始下降时,采取  相似文献   

19.
1.育苗技术 1.1根据红松种子的特性在东北林区宜采用越冬层积催芽法。方法是在8月份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而又背风的地方。山地可选半阳坡或半阴坡的山脚附近。然后挖深和宽各2米的坑,长以种子多少而定。坑底铺一层20-30厘米河卵石上盖10厘米湿沙。按1份种子与3份湿沙比例把已消毒的种子和含水量为60%的湿沙混拌后填人坑内厚度为150厘米。每隔120厘米插一柬陪杆以利通气。  相似文献   

20.
泥鳅的生物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东 《新农村》2004,(7):19-19
养殖泥鳅的池塘,可用砖(石)块、水泥砌成,深度以1米左右为宜。先在池底铺一层15厘米厚的肥泥,再铺10厘米厚的秸秆或杂草。然后注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