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种猪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很高的疾病感染风险,尤其是当运猪车穿过养猪密集地区的时候,尽管这些地区采取了生物安全措施,但仍然会导致疾病的暴发。所以必须要采取一些方法来保护运输中的种猪免受病源感染,更重要的是能避免将疾病传人健康的商品猪群。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一系列综合性措施,既可以避免猪群中出现大面积传播的疾病,又可以防止猪只受到感染。随着当前规模化、现代化养猪业的蓬勃发展,现代化养猪场已经成为了养猪业的主阵地,但是规模化养猪业仍然存在诸多弊端,一旦暴发传染病,难以有效地控制疫情。所以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范体系,才能做好猪场的防疫工作。本文就现代化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猪痢疾是一种细菌感染的疾病,可以引起出血性腹泻,主要侵袭生长肥育猪。猪痢疾病原体通过粪便传播,并可以通过包括鞋、临床感染猪或带菌猪、运输车辆等带菌媒介进入养猪场。加拿大西部兽医学院副教授John Harding博士提出,如果养猪场发生猪痢疾感染,表明生物安全已经失效。  相似文献   

4.
环球     
《农业新技术》2016,(4):16-17
正PED增强了人们对运输过程生物安全的重视加拿大Steve家畜运输公司运营副总裁Rick Peters说,猪流行性腹泻(PED)突出了运输工人在生物安全保障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Steve家畜运输公司于1987年由Steve Brandt建立,是北美最大的商业性家畜运输公司。Rick Peters还说,生物安全一直在推动这个业务,而PED则增强了人们对生物安全以及培训需要的重视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远佳 《中国猪业》2017,(11):29-32
类NADC-30毒株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由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所组成的蓝耳病病毒的二元世界,并逐渐演变成为优势毒株.在此新形势下,本文综合了两项商品化蓝耳病疫苗的效果评估试验,得出结论:当前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对于缩短类NADC-30毒株感染的临床发病时间、 改善增重水平确实存在一定作用,但其提供的免疫保护并不完全,免疫场仍然存在暴发类NADC-30毒株的风险.故猪场在使用疫苗的同时,仍然需要做好猪场选址与布局、 生物安全、 淘汰敏感种猪和隔离驯化后备猪方面的工作,以阻止或者降低类NADC-30毒株的暴发风险.对于暴发场,通过阻止发病猪群的病毒血症、 阻断怀孕母猪的垂直传播以及发病猪只的水平传播,并结合封场,淘汰敏感母猪,可将猪场损失降到最低.中国蓝耳病的根本解决之道是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蓝耳病的净化,给蓝耳病病毒毒株做减法,让猪场毒株种类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6.
正细菌和病毒是永远活跃在养猪生产中的,因此搞好猪场生物安全是每一个饲养者的责任。生物安全是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止猪只感染细菌和病毒,并控制病菌病毒在猪场内的蔓延。因此,生物安全计划的目的是使猪场免受感染,或将已经暴发的疾病影响降低到最小。作为一位资深的猪场管理者,对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必须是零容忍的,生物安全防控必须贯彻到猪场的每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7.
正猪场健康保障计划应该解决外部和内部生物安全。它应该以降低疾病传入猪场的风险(外部生物安全),以及降低疾病在猪群内部影响(内部生物安全)为主要内容。在生产系统生物安全方面,满足隔离、驯化需求的后备培育舍是种猪群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无论隔离在场外或场内,后备培育舍在处理蓝耳病和其他流行病方面都有助于促进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一些难以控制的疾病的暴发和复发,人们认识到动物健康及其与生物安全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在养猪业上尤为明显,暴发的非洲猪瘟或猪流行性腹泻疫情就表明了这一点。此外,科学的生物安全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产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生物安全可以定义为为了减少病原体入侵养殖场(外部生物安全)和在养殖场内进一步传播(内部生物安全)的可能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做好生物安全的关键是避免病原体在养殖场之间或养殖场内传播。这意味着需要了解所要避免的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而这些知识并不总能获得。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仅限于几种,因此,即使人们对某一疾病的了解存在一定差距,也有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为了设计一套有效的生物安全方案,兽医必须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风险情况和危害性,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如何评估并改进生物安全。本综述提供了关于减少养猪生产过程中疾病暴发风险的外部和内部生物安全,以及这些措施与主要疾病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并介绍了一些可用于风险分析和生物安全评估的系统,同时,还介绍了影响猪场生物安全方案成功实施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种猪饲养及生猪繁殖过程中,种猪的体质和免疫力关系到猪群整体的繁殖质量高低。从种猪饲养过程来看,种猪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必须认真分析种猪可能感染的疾病,制定具体的疾病防控措施,提高种猪的疾病防控效果,提高种猪的整体健康状况。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种猪疾病防控工作,结合种猪饲养需要,重点做好种猪疾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保健》2014,(4):90-91
近期北美暴发大面积猪流行性腹泻,截至2月9日,美国已被波及25个州,共约3528家农场的猪感染该病,加拿大已有3个省、共计18家猪场的猪感染该病。这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首次在北美地区发现的,疫情严重超乎想象,但不会传染人类,  相似文献   

11.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传染病,因患猪耳朵发蓝,故称蓝耳病。患猪特征主要表现为厌食、发热,母猪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和引起大量死亡。我国于1995年先后在北京和广东某猪场从加拿大引进的杜洛克种猪中,发现存在PRRSV感染情况,1996年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首次在暴发流产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并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种猪公司急功近利,只管引种,不管育种和健康状况的维持与提高,或是制定的育种方案、管理及生物安全措施不合理。以我公司2004年12月从加拿大海波尔种猪公司引进的大白、长白、杜洛克种猪为探讨对象,就育种、管理和生物安全体系等对其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伪狂犬病毒是属于高度潜伏感染的病毒,而且这种潜伏感染随时都有可能被体内外和环境变化的应激因素刺激而引起疾病爆发。同时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注射带有野毒潜伏感染的动物时,由于活病毒有发生基因重组的可能性,加上种猪饲养的时间长。因此这种可能性和几率就会增大,而且国内外都有因注射弱毒疫苗而引起伪狂犬病暴发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猪场来说,看不见的病菌比看得见的脏乱差更加恐怖。猪只运输车是最容易携带病原的移动工具之一,对车辆的生物安全措施必须细致到极致。猪场工作人员都知道,污染的运输车辆可以非常迅速地传播疾病。据估算,每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造成的加拿大养猪业损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养猪行业的现状,仍然是中小规模养猪场占主体地位,而且其养殖模式大都是自繁自养,饲养一部分纯种种猪,自己繁育二元种猪留作种用,然后繁育三元杂交商品猪进行肥育,一方面是为了节约引种的费用,在行情好时适当出售一部分二元种猪,增加一些利润,另一方面考虑生物安全,减少引种造成的疾病隐患.种猪的选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限制,中小规模猪场在种猪的选育工作中存在许多误区,导致品种的优良性状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品种质量退化影响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6.
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暴发疾病的风险。本文借鉴国外发达养猪业生物安全体系的实践,结合笔者在规模化猪场的管理经验,从猪场的选址、区域的划分、栏舍的布局、车辆的管理、消毒流程的制定、消毒制度的建立、免疫体系的建立、疫病的监测、人员的管理、引种的管理、有害生物及其他动物的控制等多方面阐述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周绪斌  秦云  丹尼  李聪  栗娟  雷健良 《猪业科学》2008,25(10):84-90
伪狂犬病是当前中国猪场的重要威胁性传染病,本研究利用gE-ELISA方法对2007年11省市131个使用gE基因缺失伪狂犬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全面分析,结果猪场阳性率为63.4%,总样品阳性率为14.8%(1104/7445),伪狂犬仍然在我国呈地方流行性,这也是猪场流行种猪繁殖障碍以及猪群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在所有3620份种猪血清样品中,野毒阳性率为18.2%,其中阳性场种猪的阳性率为27.2%,种猪带毒现象仍然非常普遍。与2006年的系统监测结果[1]相比,阳性猪场的比例和种猪的阳性率都没有下降,但总样品阳性率和阳性场种猪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在伪狂犬阳性场的种猪群中,母猪的胎次越低,野毒抗体阳性率越低,表明伪狂犬病控制在朝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公猪和后备猪的阳性率偏高(24.%和18.0%)仍是伪狂犬控制与净化的主要障碍。在所有11个省市中,仔猪群的样品阳性率和伪狂犬阳性场仔猪的野毒阳性率都低于对应的种猪群,伪狂犬阳性场中,1~4周、5~8周、9~12周、13~16周这4个阶段阳性仔猪的比例逐渐降低,依次为25.0%、23.4%、16.7%、7.7%,17~24周为8.1%,野毒抗体通常持续到9~12周。由于仔猪伪狂犬野毒抗体既可能来自感染,也可能来自母源抗体,因此在进行伪狂犬野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分群分阶段检测以减少偏差。生长育成阶段后期感染是伪狂犬流行的重要特点,这与现阶段规模猪场忽视仔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有关。在当前的疾病感染压力下,使用优质的gE基因缺失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净化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注重后备猪的选择、加强定期监测工作,采取综合防控才能使我国伪狂犬病的流行态势得到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动物保健》2014,(1):82-82
近几年来,美国的猪流行性腹泻(PED)不断增加。尽管加拿大仍然没有PED,但过去一个月中由于天气转凉,美国的感染速度趋于加快。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养猪发展委员会生产者服务经理Harvey Wagner指出,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粪便传播,运输工具上沾染的任何一点粪便都当然可以感染一个猪群,因此,生产者绝对需要注意运输环节。  相似文献   

19.
自2009年4月底北美洲暴发甲型H1N1流感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禁止从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进口种猪的禁令,国内企业引种步伐减缓。2009年,全国从国外引进的种猪不超过3000头,与  相似文献   

20.
<正>兽医实验室的检测样品来源于养殖的各个环节,四川省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较低,操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薄弱,各种样品在兽医实验室集中,在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对人和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生物安全风险。本文结合全省兽医实验室工作开展情况,对兽医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样品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探讨。1检测前1.1目的防止在样品采集、运输过程中造成人员感染和环境污染,减少将有害生物因子带进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