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云南省用水效率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在制定用水效率考核评价体系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两者相互协调,共同推进云南省区域、行业和用水户三个不同层次用水效率的提高,促进云南省“用水效率红线”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效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内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灌溉用水技术效率低下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为此,基于示范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应用后,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研究成果,计算灌溉用水生产效率和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构成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考察指标,进而构建包括农业用水水平、节水技术普及程度、效果评估3方面的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为衡量农业节水水平和节水潜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收集全国31省(市、区)1997—2010年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指标数据基础上,采用Lasso法分区建立以灌溉水利用系数为应变量、影响因子为自变量的农业用水效率分析模型,并筛选出各分区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平均绝对误差都小于6%,表明所建模型精度较高。农民人均收入、人均水资源量、节水灌溉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降水量为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核心因子。  相似文献   

4.
试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的农业用水效率较低,为了解决16亿人口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工农业发展用水的需要,掀起一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革命势在必行。这场革命的重点主要包括:转变水资源供需观念,由供水管理演变为需水管理,改变单项技术为综合技术,加强多部门联合,充分发挥农民的节水积极性,节水设备和服务产业化。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技术途径是:减少无效蒸发,调整种植结构,开发培育节水高产品种,推广节水高产施肥、培肥技术,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制度,积极发展农业节水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农业用水效率的评价直接影响区域农业用水效率。基于区域农业用水的特征和内涵,从用水状况、节水技术、人力资本和用水效益四个维度,构建区域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建立科学高效的区域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模型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对水资源的破坏,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是造成我省水资源危机的两个原因。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和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通过对我省较有代表性的州市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行实地调研,提出我省目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模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背景出发,依托云南省目前正在开展的区域和行业用水效率考核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结合课题大量的基础资料调查、实地调研、研究论证等工作,严格按照可执行、可操作的原则,遵从定性和定量考核方法,初步提出云南省区域、工业、农业、居民生活4个方面的用水效率考核及其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包括节水技术投入在内的农业用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结合模糊物元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欧氏贴近度,得到各年份农业用水效率的综合评价以及优劣次序。对江苏省历年农业用水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法能更加客观地确定权重,其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合理性。研究结果及相关建议有助于江苏省由用水大户向节水大户转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内外关于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评价的已有研究,在明确区分灌溉技术效率和灌溉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分别对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归纳,进而总结灌溉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现代灌溉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技术指标。阐述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包括由供水管理演变为需水管理、注重农业用水综合管理、节水灌溉产业化服务管理,总结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技术途径,为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涛 《节水灌溉》2016,(3):75-79
使用EBM超效率模型,综合考虑投入变量的径向与非径向特征,并对有效单元的排序进行分析,测算了2011-2013年我国20个农业省份农业用水效率的变动状况,结果发现:我国农业用水效率总体上较低,且呈现下降趋势,农业水资源并未得到较好的利用。农业用水效率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中部居中"的空间格局。各省份农业用水效率的差异明显,并未呈现收敛的趋势。我国农业用水的纯技术效率总体上不高,且增长幅度很小,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国农业用水的规模效率总体上较高,但是三年间却在持续下降,同时规模收益处于递增趋势的省份持续减少。要想达到强有效前沿面,分属3个等级的17个无效省份,需同比例缩减或单独缩减一定程度的农业用水量。  相似文献   

12.
应用加权马尔科夫链数学模型对农业灌溉用水进行年和月尺度预测,并对比分析未加权马尔科夫链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未加权马尔科夫链,加权马尔科夫链的农业灌溉用水预测精度明显有所改善,其与调查的农业灌溉用水的年和月尺度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12 1和0.866 6,高于未加权的马尔科夫链的预测精度;对于不同时间尺度而言,加权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的灌溉用水和调查灌溉用水量虽在月尺度相关系数大于年尺度相关系数,但年尺度预测相对误差明显小于月尺度预测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13.
GPRS在农业旱情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农业旱情自动化监测,该农业旱情监测系统利用中国移动通信强大的GPRS网络,结合单片机、传感器和GPRS通信模块进行数据的传输,建立了完整的农情监测体系,实现了农业旱情实时、快速、可靠的传输.同时,分析了该系统的原理、组成以及实现方法,并通过仿真进行了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背景下,有关水资源的需求呈现提升趋势,其中农业的用水需求相对较大,占据我国行业总用水量的七成左右。我国拥有辽阔的土地和水资源,但人均分布量较少,很多区域的水资源分布量无法满足日常需求。目前,我国不断优化景电工程和水电工程,设计了比较科学的方案,但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依旧存在,该领域采用的技术、设备不够先进,忽略了地区的差异性,没有高度重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未将水资源节约作为重要工作,所以浪费的问题屡屡出现,与农业灌溉需求产生偏差。在开展农业灌溉用水工作时,相关部门要了解具体的影响因素,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介入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本文在立足灌溉用水效率的基础上,以甘肃景电灌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影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具有低纬度高原、纵向岭谷和季风气候特点的云南省,结合自然地理、气候、土地、水资源等的空间分布,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的适用范围划分为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干旱热河谷等6个一级区和14个二级区(亚区)。用水定额制定采用了影响因素分析、作物灌溉需水理论分析、用水户(或灌区)调查、典型企业水平衡测试、宏观水资源供需平衡、专家咨询论证、统计分析等多种技术途径相互检验;制定的用水定额指标达477项,覆盖了省内90%以上用水户(或作物)。  相似文献   

16.
一、减少无效蒸发 降低无效蒸发是提高农业用水率的主要技术途径,具体是减少土壤水份蒸发和作物蒸腾。据估算,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这一,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大国.  相似文献   

18.
王学峰 《农机化研究》2013,35(4):199-201,205
论述了IC卡在农业灌溉工程中的应用,包括IC卡的写入、IC卡的读出执行及工程控制部分;阐述了IC卡与磁卡和井控IC卡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及适用灌溉方式,与无线远程控制相比较所具有的管理和使用灵活的特点;从安全性与实用性等方面论述了IC卡在农业用水分户计量应用中的可操作性,为农业用水实施有计划、有秩序和总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重要治水思想,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及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全面建设一副三新的大栖霞城市格局。回顾了南京市栖霞区十二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水资源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计算了不同产业及不同行业的用水效率,并根据现状用水效率及规划指标预测了至2020和2030年,在50%来水频率下,栖霞区可分别实现减少1.909和2.457亿m~3的废污水排放量。通过栖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实施,将会带来较为显著的环境、社会及经济方面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出青铜峡灌区合理有效的节水政策。【方法】基于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青铜峡灌区主要粮食作物的蓝水足迹、绿水足迹,建立青铜峡灌区农业用水效率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青铜峡灌区内的农业用水效率,对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可变影响因素进行调控。【结果】青铜峡灌区的农业种植需水来源主要是灌溉水,形成了以蓝水为主、绿水为辅的生产用水格局,同时当作物需水量被满足时,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在保证青铜峡灌区内粮食作物蓝水用水量不变的前提下,选取绿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主要参数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当绿水利用系数从0.7增加为0.8时,2020年小麦产量增加了0.27万t,水稻产量增加了0.2万t,玉米产量增加了0.55万t;当灌溉水利用效率增加10%时,2020年小麦产量增加了0.47万t,水稻产量增加0.35万t,玉米产量增加0.77万t;当绿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同时增加时,2020年小麦产量增加0.75万t,水稻产量增加0.55万t,玉米产量增加1.32万t。【结论】青铜峡灌区农业种植用水应增加对绿水的利用率,通过各种工程或非工程措施提高灌区内的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