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花单株花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9个载培红花品种为材料进行单株花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单株花产量的直接效应大小顺序是:分枝高〉株高〉单株有效果球数〉无效分枝数〉单株粒重〉平均每果粒数〉单株粒数〉开花期。株高与分枝高两者间的互作效应对单株花产量的影响居首要地位。在植株高大的类型中选择分枝高度低的材料是提高单株花产量的主要途径。增加株高、降低分枝高度、减少无效分枝数、增加单株有效果球数可较大幅度提高单株花产  相似文献   

2.
以沈阳农业大学山杏种质资源圃的74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单株产量的性状进行分析,为西伯利亚杏产量形成机制研究及优良丰产无性系培育奠定基础。测定15个产量性状(干径、树冠长度、冠幅、主枝下高、主枝数、主枝基角、营养枝长度、营养枝粗度、花束状果枝数量、短果枝数量、中果枝数量、长果枝数量、营养枝数量、叶片数量、单叶面积),通过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确定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并找出主导因子、获得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各产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4.53%~165.16%,具有选择潜力。相关性分析表明主枝基角、单叶面积、花束状果枝数量、干径、冠幅、树冠长度、叶片数量与单株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产量构成要素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促进作用依次为主枝基角、单叶面积、花束状果枝数量、树冠长度,其中主枝基角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花束状果枝和单叶面积的间接效应略大于自身直接效应,其主要间接变量为主枝基角。综上,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各产量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主枝基角、单叶面积、花束状果枝数量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导因子,其产量预测模型为:y=-3132.262+56.180x_6+37.379x_(15)+0.530x_9+409.939x_2。  相似文献   

3.
对从铜陵、芜湖、菏泽三地引入的油用牡丹凤丹家系单株的种子性状进行研究,调查凤丹单株的种长、种径、单荚果种子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分析其变异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三地种源的种长、种径、单果荚种子数均值差异不明显;菏泽种源种子大小变异最丰富;单果荚种子数和单株产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和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0.06x_1+0.085x_2+0.212x_3+0.685x_4,检验结果显著性为0.02,其中千粒重回归系数检验显著性为0.002,说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显著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立地条件下2年生木豆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一级分枝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一级分枝高则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冠幅与地径、株高显著相关进而影响单株产量。所以,在干热河谷区的木豆栽培中应尽量培育株型矮化紧凑、分枝较多的木豆品种,以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在河北省平泉县东山栽植的288株4年生菌料刺槐林为试验材料,以生长量因子树高、地径、冠幅以及地径平方与树高乘积为自变量,以立木地上部分(不含树叶)生物量即自然风干质量为因变量,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构建生物量估测模型。对初选出的20个估测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和SEE值进行模型拟合效果检验,优选出4个估测模型。对优选出的4个估测模型以总相对误差(RS)、平均相对误差(EE)、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和预估精度(P)进行预测精度验证,最后确定最优估测模型。结果显示,优选的4个估测模型为:以冠幅作自变量的线性方程y=4.746x-8.278、幂函数y=0.451x~(2.309)、对数函数y=14.867ln(x)-10.210和以地径作自变量的复合函数y=1.426×1.252~x,通过RS、EE、RMA、P预测精度验证,都可以用来预测刺槐地上部分(不含树叶)生物量。以冠幅作自变量的幂函数y=0.451x~(2.309)预测该生物量更为准确,预测精度更高,线性方程y=4.746x-8.278次之。相关性和回归分析表明,生长量因子树高、地径、冠幅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冠幅与地径的相关系数高达0.905,冠幅与树高的相关系数最低,为0.695。对其线性回归方程检验后认为,以地径作自变量,以冠幅作因变量的线性方程y=0.282x+1.296,决定系数R~20.8,SEE值很小,可靠性比较高,可以通过地径来预测冠幅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虎杖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虎杖主要农艺性状间及其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关系,为虎杖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对采自川渝两地19份虎杖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y)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主根粗(x8)茎叶鲜重(x9)分枝数(x4)茎粗(x2)主根长(x6)冠幅(x5)株高(x1)主茎叶数(x3)侧根数(x7)。最佳回归方程y=-84.867+6.900x3-46.376x4+1.238x5+225.457x8+0.983x9,R2=0.909,F=23.988**,即主茎叶数、分枝数、冠幅、主根粗和茎叶鲜重是影响虎杖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茎叶鲜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分枝数,第三是主根粗。茎叶鲜重、分枝数和主根粗是虎杖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虎杖高产株型为茎叶茂盛,分枝数较少,主根较粗,主茎叶数、冠幅适中的植株。  相似文献   

7.
雾灵山灌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型法研究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锦带花、木本香薷、小花溲疏、山楂叶悬钩子4种灌木生物量与地径(D)、株高(H)、冠幅(C)、植冠面积(A)、植株体积(V)、基径与株高乘积(DH)、基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的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拟合了各灌木种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W=a+b(D2H)+c(D2H)2、W=a+b(D2H)+c(D2H)2+d(D2H)3、W=aVb、W=a+bV+cV2+dV3、W=a+bV+cV2能较好地描述灌木种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根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各形态因子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乡红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居群红花栽培的20个优良株系为材料,调查红花主要农艺性状,研究其对单株种子产量影响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1个相关性状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总果球数有效果球数二级分枝数一级分枝数单果种子粒数主茎高无效果球数百粒重、株高分枝与主茎夹角果球直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株高(X_1)、总果球数(X_7)、二级分枝数(X_8)、单果种子粒数(X_10)和百粒重(X_(11))直接影响单株种子产量,多元回归方程为Y=35.2587+0.0579X_1+1.5290X_7-0.4211X_8+0.6591X_10+2.1317X_11(F=56.5917**)。通径分析表明,总果球数对单株种子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单果种子粒数,再次是百粒重,以上三者是红花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减少单株无效果球数可大幅提高单株种子产量。单株种子产量高产株型应是株高适中、一级分枝数多、有效果球数多、无效果球数少、单果种子粒数多、果球直径大、百粒重高。  相似文献   

9.
灯盏细辛相关性状与产量及有效成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43份灯盏细辛资源的6个数量性状与产量、品质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灯盏细辛单株干重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冠幅>丛芽数>基生叶高度>花数>株高;野黄芩苷含量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丛芽数>冠幅>花数>基生叶高度>株高;总咖啡酸酯含量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 冠幅>基生叶高度>丛芽数>花数>株高.建议将叶数、冠幅、丛芽数、基生叶高度作为灯盏细辛单株选择的重点标识性状.  相似文献   

10.
蚕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蚕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对加快蚕豆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蚕豆不同品种(系)的生育日数(x_1)、株高(x_2)、有效分枝数(x_3)、结荚节数(x_4)、单株荚数(x_5)、单株粒数(x_6)、每荚粒数(x_7)、百粒质量(x_8)、荚长(x_9)、荚宽(x_(10))和单株产量(Y)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株高、结荚节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蚕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为:百粒质量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结荚节数株高荚长荚宽生育日数,其中生育日数与荚宽两个性状直接效应为负效应。所以蚕豆高产品种选育应从百粒质量、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入手,兼顾结荚节数、株高、生育日数等性状综合考虑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晋北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春播绿豆产量的影响,以晋绿豆9号为试材,对6种种植密度下绿豆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显著;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绿豆的产量与分枝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适当提高分枝数和单株粒数,可提高绿豆产量;通过曲线估计得到绿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最佳预测模型为二次曲线模型y=246.23+169.66x-5.67x2,最适理论种植密度为14.96万株·hm-2,产量为1 515.37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优质豆科饲用灌木多花木蓝农艺性状对其种子产量的影响,以加强其种子繁殖,促进喀斯特山区牛羊养殖业发展。采用15份多花木蓝材料,通过表型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分析,探讨10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荚数、二级分枝数对单株种子生产力影响最大,株高和荚长次之;一级分枝数、单荚粒数、千粒重和荚宽对单株种子生产力影响较小。结论:在选育高产多花木蓝新品种时,首先选育单株荚数和二级分枝数较多、荚较长、株高适中的品种,兼顾其他性状的选择,可获得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20,(9)
正苗圃中苗木整形修剪的方式因树种和培育目的而异。一般以自然树形为主,因树造型,轻量修剪,分枝均匀,冠幅丰满,干冠比例适宜。花灌木类苗木出圃主要质量标准以主枝数、蓬径(蓬径指灌木灌从垂直投影面的直径)、苗龄、灌木高度或主枝长、基径、移植次数为规定指标。落叶大乔木出圃的规格指标一般以胸径计,级差1厘米;小乔木以基径(地径)计,级差0.5厘米;常绿大乔木以高度计,级差50厘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单株产量与产量构成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的13个主要产量性状(株高、新梢长、SPAD值、冠幅、单株花数、开花率、结实率、角数、荚果数、含水量、单株种子数、百粒重、单果种子数)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性、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种子数呈显著正相关;建立了最优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Y=-24.844 0+0.383 7X_4+0.249 3X_7+0.124 0X_(11),决定系数R~2=0.999 4;通径分析表明,冠幅、结实率和单株种子数对"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单株产量有直接显著正效应。因此,需协调好这3个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梭梭树龄与肉苁蓉种子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梭梭和肉苁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梭梭树龄与肉苁蓉种子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梭梭基径粗、株高、冠幅、肉苁蓉直径、花序长、蒴果数、有效果数、单蒴果重和单株种子产量与梭梭树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93以上.2)随着梭梭树龄增长,与对照相比,单株肉苁蓉种子产量提高了2~5倍.直径<0.5 mm的种子所占比例下降,直径为0.5~0.7 mm种子所占比例提高.3)5年生及以上的梭梭所寄生的肉苁蓉直径和花序长可达21.72 mm和30.8 cm以上,并且蒴果数、有效果数和单株种子产量分别可达143个、128个和11.810 g以上.5年生及以上的梭梭可作为寄主培育肉苁蓉留种植株.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续随子生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续随子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大面积种植中面临的干旱问题,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对续随子生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旱胁迫对续随子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有显著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续随子株高、杆高、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地径和叶面积均呈逐渐下降趋势。通径分析表明,单株蒴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地径与株高、杆高、叶面积、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存在协同作用,叶面积与其他性状不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豌豆地方品种六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28个豌豆(Pisum Sativum Lin.)地方品种单株荚数(x_1)、单株粒数(x_2)、百粒重(x_3)、株高(x_4)、第一荚结位(x_5)和单株籽粒产量(y)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很大,其中,表型的直接效应,单株粒数最高;遗传的直接效应,单株英数最高,且单株粒数和单株英数相互依存.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较次.株高和第一荚结位更次.这启示人们,在豌豆育种和栽培中,以选择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为主,适当兼顾百粒重及其它,对取得高产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贵州种草养羊对饲用灌木的要求,应用模糊评分法对搜集和引进的20份饲用灌木的可饲生物量、种子产量、粗蛋白质、粗纤维、消化率、抗逆性、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2个饲用灌木中,以紫穗槐最好,多花木蓝和白刺花次之,山毛豆最差,其他8个饲用灌木居中。因此,多花木蓝、羽叶决明、猪屎豆、柴穗槐、后刺花等在贵州种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较高产量及饲用价值,可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贵州发展饲用灌木养羊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不同盆径红掌的最佳控花周期,通过设置不同的控花周期,研究了控花处理对盆栽红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花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增加4个盆栽红掌品种的株高、植株冠幅、花苞直径,且随着控花周期的延长,红掌的株高、植株冠幅、花苞直径明显增加,说明控花处理能促使盆栽红掌植株更加健壮。但控花处理也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4个盆栽红掌品种的花苞数量。  相似文献   

20.
灌草对胖大海种群更新幼树幼苗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越南同奈天然文化自然保护区天然阔叶和半落叶林中灌木高度和盖度以及草本盖度对胖大海幼树幼苗密度大小影响的研究,探讨灌木草本对胖大海种群更新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木盖度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密度有显著影响,在3个优势度等级林分随着灌木盖度的逐渐增加,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密度呈单调下降,灌木高度与胖大海幼树幼苗密度的回归关系符合模型:y=a+bx+cx~2;不同灌木盖度和高度等级与胖大海更新幼树幼苗密度呈显著相关,优势度一级和二级林分中灌木高度在300~400 cm且盖度40%,胖大海幼树幼苗密度为2 500~3 000株/hm~2;当灌木高度200 cm且其盖度在70%以上时,胖大海幼树幼苗密度为500~1 000株/hm~2;优势度三级林分中灌木高度300~400 cm和盖度40%时,胖大海幼树幼苗密度为3 000~4 000株/hm2;胖大海幼树幼苗密度随着草本盖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3个优势度等级林分胖大海幼树幼苗密度和草本盖度的回归模型为:y=a×exp(-bx);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密度受草本盖度和灌木盖度因素综合作用影响,回归关系符合模型:y=a+b_1x_1+b_2x_2+c_1x_1~2+c_2x_2~2+dx_1x_2,灌木盖度低等级和草本盖度30%,幼树幼苗密度最高值为2 500~3 000株/hm~2,灌木盖度增高和草本盖度为80%以上,密度为500株/hm~2以下,灌木草本盖度增加以及灌木高度较低不利于胖大海幼树幼苗的更新。因此,胖大海天然更新培育或人工林经营中,应注意清除灌木、草本,为胖大海幼树幼苗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胖大海幼树幼苗存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