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的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2年中RFC和RC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能够维持稳定,平均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RF处理水稻产量、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降幅分别为29.98%、19.70%、484%、3.99%和5.74%,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2年中RFC、RC处理的茎、叶和穗的干物质平均积累量与CK处理整体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较RF处理均显著增加。RFC、RC和CK处理水稻茎和叶在齐穗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RF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6.23%、50.66%和54.15%,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慢于RF处理,并且维持叶面积指数在较高水平,平均增幅为41.38%、38.35%和38.23%。2年中RFC、RC和CK处理较RF处理均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其中群体生长速率增幅分别为77.94%、70.29%和7669%,净同化率为40.07%、39.47%和38.87%,光合势为38.39%、35.49%和35.94%,进而为稻穗积累更多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综上可知,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利于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的提高,进而保证水稻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的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2年中RFC和RC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能够维持稳定,平均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RF处理水稻产量、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降幅分别为29.98%、19.70%、484%、3.99%和5.74%,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2年中RFC、RC处理的茎、叶和穗的干物质平均积累量与CK处理整体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较RF处理均显著增加。RFC、RC和CK处理水稻茎和叶在齐穗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RF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6.23%、50.66%和54.15%,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慢于RF处理,并且维持叶面积指数在较高水平,平均增幅为41.38%、38.35%和38.23%。2年中RFC、RC和CK处理较RF处理均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其中群体生长速率增幅分别为77.94%、70.29%和7669%,净同化率为40.07%、39.47%和38.87%,光合势为38.39%、35.49%和35.94%,进而为稻穗积累更多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综上可知,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利于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的提高,进而保证水稻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3.
于2018—2019年分别设置垄作稻鱼鸡(RFC)、垄作稻鱼(RF)、垄作稻鸡(RC)和垄作单稻(CK)4个处理,研究垄作稻鱼鸡共生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的发展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2 a RC、RFC处理水稻成熟期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提高,且RC、RFC处理全磷含...  相似文献   

4.
水稻的生产不只是肩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还担负着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产以及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同时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为了使水稻的生产水平更进一步地提升,分析不同栽种法和材料对稻谷农艺性状与水稻的产量存在的影响。数据表明,垄作半干旱栽培方式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实现稻农增收,改善稻田土壤的性状。  相似文献   

5.
垄作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半旱式垄作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重要影响。它既是改造冷、烂、毒、锈等障碍性稻田的栽培新方法,又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实现水稻高产的有效措施。生产上,垄作栽培以采用66.67 cm或100 cm开厢,每垄分别栽2行或3行为主,比平作栽培正常田增产10%以上,障碍性田增产40%以上,纯收益增加0.20万~0.59万元/hm2,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稻鱼共生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引进甬优15、华浙优1号、中浙优8号等共10个杂交水稻品种,并在稻鱼共生系统下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稻曲病抗性及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泰两优217、中浙优8号和嘉丰优2号这3个杂交水稻品种比较符合要求,尤其是泰两优217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稻曲病抗性强、米质优,在本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不同种类型田块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田块类型及水稻栽培技术对农艺形状与产量的影响,帮助选择更高效的种植方法,提升水稻栽培产量,为种植区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裂区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平作为对照研究垄作、种植密度与棉花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平作相比垄作改变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比平作平均增产12.35%;垄作与密度之间存在优良的互作效应,较好地改善了棉花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稻鱼共生系统不同水深对水稻和鱼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稻田养鱼的一个限制因子,研究稻鱼系统蓄水深度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稻鱼共生系统不同蓄水深度对水稻和田鱼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源不足的热带和亚热带山区,只要能够保证水稻生育期稻田水深达到10 cm就能开展稻田养鱼,田鱼生长早期不受影响;水源充足的地区,稻田水深25 cm时,水稻产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对水稻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模式对比,探究"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对水稻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规律,为水稻的高效优质生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紫云英还田(ZD)、稻鱼共生(YD)、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ZY),以常规水稻种植(CK)为对照,共4个处理,进行各处理土壤pH、土壤养分(有机质、全量氮磷钾及其有效态)含量、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指数的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与CK处理相比,YD、ZD和ZY处理均能有效提高当季水稻土壤肥力,其中ZY处理效果最优。ZY处理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土壤全量氮、磷、钾及其有效态含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16.40%、18.18%、20.63%、3.42%、7.71%、15.96%和1.85%(P0.05);ZD处理可以有效缓解土壤酸化,其成熟期的土壤pH(6.06)较CK、YD和ZY处理分别增加0.04、0.12和0.08个单位,且差异显著(P0.05);ZY、ZD和YD处理较CK处理,均能有效提高当季水稻产量,且以ZY处理产量最高,达到6.29 t/hm~2,ZY处理的实际产量较CK、ZD和YD处理的增幅为4.83%~11.33%,且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上,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当季水稻产量提高,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培肥方式。  相似文献   

11.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首批入选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lobal important agriculture heritage system, GIAHS)保护的试点项目,该系统中最适水稻密度的选择关系到其更好地应用推广。对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栽培密度开展了优化研究,分析3种水稻栽培密度(高、中、低密度株行距分别为20 cm×30 cm、30 cm×30 cm和40 cm×30 cm)下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构成,记录3种水稻密度青田田鱼(Cyprinus carpio var.color)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低密度(40 cm×30 cm)条件下的水稻分蘖数和生物量在拔节期后均显著高于高密度;在3种密度中,低密度(40 cm×30 cm)下的水稻茎秆构成性状优势明显;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茎秆构成因子是穗长、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构成因子是千粒重。水稻中密度(30 cm×30 cm)栽培时青田田鱼的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 SGR)达到最高值4.54%±0.03%,极显著高于高密度(20 cm×30 cm)时的3.62%±0.04%。各水稻密度下的青田田鱼的存活率(survival rate, SR)无显著差异。基于水稻生长和综合效益考虑,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采用中密度(30 cm×30 cm)栽培方式可以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同时获得更快的田鱼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2.
以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机插与直播2种栽培模式下PQQ对水稻产量构成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模式下,PQQ处理对结实性状影响显著,与对照相比每穗实粒数增加13.06粒,每穗空粒数减少10.36粒,结实率增加15.00%,理论产量增加了21.13%;但机插模式下PQQ处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没有显著影响;机插和直播模式下PQQ处理后收获指数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直播模式下PQQ处理对株高及成穗率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施用硅钙肥每穗实粒数增加5.33%,千粒重增加1.42%,农艺性状较好,水稻产量达592.03kg/667m2,增产7.77%。当土壤含硅(SiO2)水平与试验地含硅(SiO2)水平接近时,建议水稻施用20%SiO2硅钙肥,适宜用量为38kg/667m2,折纯SiO28kg/667m2。  相似文献   

14.
水稻栽插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陆良县水稻栽插密度过稀、群体有效穗不够、产量难以提高的状况,设列不同栽培密度对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产量和农艺性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中肥力田块的最佳栽插密度:52.5万穴/hm2,穴插2苗,株行距10.4cm×15.2cm。  相似文献   

15.
镁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镁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施用镁肥能增加每穗实粒8.44%,提高结实率6.21%,增加千粒重3.27%,农艺性状较好,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幅9.39%。当土壤含镁(MgO)与试验地水平接近时,建议水稻硫酸镁(MgSO4.7H2O)适宜用量为300kg/hm2,折纯镁(MgO)30 kg/hm2。  相似文献   

16.
17.
水稻垄作灌溉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垄作栽培能使水稻增产,其原因是经过开沟起垄改变稻田的微地形,改淹灌为半旱式浸润灌溉,从而更好地协调土、水、肥、气等关系,为水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为丰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河池市中低产田进行稻草还田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在相同施肥与水分管理条件下,不同稻草还田量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稻草还田量,对水稻生育期没有影响,但能增加水稻分蘖数量,增加水稻产量。加大还田量,水稻产量也明显增加,稻农可按实际情况尽可能全量还田,以增加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氮肥处理对稻茬油菜产量的最佳效应,以浙双3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和薹肥施用时间对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5∶1∶4、薹高25 cm追施处理下稻茬油菜产量最高,主要表现为花期延长,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农艺性状指标均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多。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森度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施用效果,在广东新丰地区进行施用森度农用微生物菌剂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农用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最高苗数、有效穗数、穗长、成穗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均有促进作用;增产效果较好,与等量灭活、习惯施肥和全期不施肥比较,增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