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讨牡丹和芍药花瓣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采用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获得油样,用气相色谱法对牡丹和芍药花瓣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并分析了牡丹和芍药不同时期花瓣中脂肪酸组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牡丹和芍药花瓣中高级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相似文献   

2.
正芍药为毛茛科芍药亚科多年生耐寒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以安徽、山东、河南和江苏省扬州市出产的最为盛名。芍药根是名贵中药材,具有疏肝养血、消肿止痛等功效。我国以栽培单瓣芍药为主,其作为药材培育,是种植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芍药是耐寒宿根草本花卉。芍药的叶子相对狭长,与牡丹较为相似,花的外观与牡丹也差别不大,所以一些没有经验的花卉观赏者经常会误认为是牡丹。  相似文献   

3.
牡丹观赏栽培始时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子 《农业考古》2003,(3):226-229,275
牡丹国色天香 ,冠绝群芳 ,长期以来 ,曾被人们誉为花王 ,然而关于牡丹作为花卉观赏栽培的历史 ,自唐宋迄今 ,有着不同的说法和争论 ,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 ,从与牡丹同科同属的植物芍药的不同记载中进行对比甄别 ,从对古今牡丹、芍药不同时间花期物候期的分析 ,认为《诗·郑风·溱洧》所咏之芍药即牡丹 ,并据宋·虞汝明《古琴疏》所载帝相“命武罗伯植芍药于后苑”之说 ,认为牡丹的观赏栽培始时于夏代。一、关于牡丹观赏栽培始时问题之争论唐宋以来 ,对牡丹的观赏栽培始时问题 ,即有着不同的看法 ,其主要分歧是始于唐或始于唐之前。1.认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花粉-柱头相互作用及主要保护酶、内源激素与牡丹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关系,为阐明不亲和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芍药与牡丹杂交授粉及芍药自交授粉过程中,花粉在雌蕊上不同时间(1,3,5,8,12,24,36,48,72,96h)的生长动态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并对此过程中雌蕊内的保护酶(SOD、POD)活性和内源激素(ZR、ABA、IAA、GA3)含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其形态变化的内在生理机制。【结果】芍药自交授粉后花粉大量萌发,花粉管伸长速度先慢后快,并通过花柱基部;芍药与牡丹杂交后,花粉大部分不能萌发,并在柱头上出现扭曲、肿胀等现象,且产生强烈的胼胝质反应。自交亲和及杂交不亲和授粉雌蕊的POD和SOD活性在授粉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且2种雌蕊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当POD和SOD处于高活性时,花粉管迅速向胚囊伸长并进入胚囊(授粉后3h)。高含量的ZR、IAA和GA3有利于花粉-柱头识别、萌发和受精作用(授粉后3h);整个受精过程中,自交亲和授粉雌蕊的IAA和GA3含量均显著高于杂交不亲和授粉雌蕊,而杂交授粉雌蕊中的ABA含量高于自交授粉,说明高含量的ABA与杂交不亲和性相关。【结论】芍药与牡丹远缘杂交过程中的不亲和性与内部酶活性变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牡丹属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油用牡丹是指籽实产量高、含油量高、有效成分高的牡丹品种类型。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能在一些边际土地上种植,可与经济林等间作,一年种植可连续30年以上收获。油用牡丹在良田种植的条件下,2年生的播种苗,定植后第4年可  相似文献   

6.
芍药和牡丹部分品种茎叶器官的解剖学观察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显微及扫描电镜对牡丹和芍药部分品种的茎、叶营养器官进行解剖学观察比较。结果表明:①牡丹品种茎的维管束数量明显多于芍药品种;②牡丹与芍药品种的叶片在气孔频度、气孔大小等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牡丹、芍药的六种真菌病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芍药(P.lactiflora Pall.)是传统名花之一,二者均属于毛莨科、芍药属。我省栽培牡丹和芍药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开花时节,牡丹雍容华贵、芍药妩媚艳丽,不仅供人们观赏,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其根还可入  相似文献   

8.
<正>油用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菏泽市、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太白山一带、安徽省亳州市、铜陵市凤凰山、甘肃省以及湖南省湘西等地。现在用于商业生产中的油用牡丹仅有凤丹和紫斑两个品种。油用牡丹出油率高、产子量高。含油率22%,出油率在18%以上。牡丹子油是利用现代萃取技术制取的木本坚果植物油,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2%,其中油酸21.54%、亚油酸28.53%、  相似文献   

9.
药用牡丹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因其花大色艳、芳香浓郁而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同时,牡丹根皮又可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散瘀通经的功能,用于热血发病、吐血、跌打损伤等。观赏牡丹以河南洛阳、山东菏泽最富盛名,药用牡丹以安徽铜陵的"凤  相似文献   

10.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因其花大色艳、芳香浓郁,而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同时,牡丹根皮又可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散瘀通经的功效,用于热血发病、吐血、跌打损伤等.观赏牡丹以河南洛阳、山东菏泽最负盛名.药用牡丹以安徽铜陵的"凤丹"药效最好.  相似文献   

11.
2021年2月22—24日,河南省洛阳市牡丹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史国安,与高双成、郭香凤到宜阳县进行牡丹科技服务. 在宜阳县河南洛丹牡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村镇王莽村的牡丹基地,牡丹科技特派团团长史国安就2021年冬季干旱少雨对牡丹、芍药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牡丹、芍药经过一个冬季的休眠后进入生长期,应加强春季管理.史...  相似文献   

12.
牡丹绿化油用品种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述及绿化油用的牡丹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和立地造林措施。‘凤丹’和紫斑牡丹抗逆性强,具有抗旱关键基因DREB2A、WRKY和XET,而‘凤丹’适应性更广。牡丹籽油在5个种和芍药2个居群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以上,其中‘凤丹’、紫斑牡丹、牡丹、四川牡丹的α-亚麻酸和大花黄牡丹的油酸含量超过40%,食品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凤丹’种籽发育根据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差异划分为3个时期,即有丝分裂期、细胞扩展与物质积累期和成熟期,α-亚麻酸合成关键基因为SAD、FAD2/FAD6和FAD3;其繁殖栽培与管理技术对绿化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芍药与牡丹的各物候期所需有效积温、临界天数、日均温的定性指标对花期影响特别显著,适时分析芍药与牡丹各生理阶段对环境因子的需求量,调节主导因子——温度,控制牡丹开花物候,做到按需供花,可打破自然花期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开展芍药与牡丹远缘杂交研究对于保障我国芍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4个结实率较高的芍药品种为母本,以3个牡丹品种为父本,设计12个杂交组合,以饱满种子数、结实心皮率、百粒重等作为评价指标,对比筛选各杂交组合的结实情况。结果如下:筛选出杂交亲和性高的4个组合,分别为‘紫凤羽’ב月宫烛光’、‘紫凤羽’ב层中笑’、‘紫凤羽’ב花王’、‘矮粉1号’ב层中笑’,其每果饱满种子数分别为16.50、12.00、9.13、2.57粒,结实心皮率分别为52.50%、60.00%、47.06%和73.68%。本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培育芍药属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牡丹原产于中国,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牡丹和同属植物芍药极为相似,只是牡丹是木本,芍药是草本,所以牡丹又有木芍药的别名。牡丹花朵雍容华丽,姿态高雅别致,色彩绚丽娇艳,它象征着喜庆、幸福、美满,所以享有“富贵花”的美称。宋朝的时候,洛阳牡丹名冠群芳,又有“洛阳牡丹  相似文献   

16.
牡丹、芍药品种花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牡丹、芍药中存在大量台阁品种的现象,作者进一步论述了牡丹、芍药品种花型演化的规律,确定了各花型在演化过程中的地位,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牡丹、芍药品种花型分类的新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应用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芍药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约40~108 cm.芍药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花色鲜艳,婀娜多姿,妩媚动人,深受人们喜爱.花形似牡丹,古人评花:牡丹第,芍药第二,牡丹被誉为花王,芍药被誉为花相.芍药在中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18.
洛阳牡丹、芍药4种真菌性病害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洛阳牡丹、芍药种植园圃,记述了牡丹的2种真菌性病害(牡丹灰霉病和牡丹黄斑病)和芍药的2种真菌性病害(芍药红斑病和芍药拟盘多毛孢褐斑病)。根据形态学特征,4种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t Fr.)、斑点叶点霉(Phyllostica commonsii Ell.et Ev.)、芍药枝孢霉(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多毛粘质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angloisii(Guba)P.L.Zhu]。  相似文献   

19.
芍药属植物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芍药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种及品种繁多,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从分子水平上系统论述了芍药属中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牡丹组与芍药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认为:种源不同是造成芍药属遗传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在种源一致的前提下,其遗传多样性与部分形态特征尤其是花色、花型、株高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所有分子标记技术与DNA序列分析所得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形态学分类将牡丹组划分为2个亚组是完全合理的;研究者大多“重牡丹而轻芍药”,使得在分子水平上对芍药组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今后须综合利用多种遗传标记及序列分析手段,加快芍药属全基因组序列的开发与各种新型标记方法的探索应用。同时,对芍药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基于分子标记的牡丹(Paeonia Sect.Moutan)、芍药(Paeonia Sect.Paeonia)种质亲缘关系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以便为阐明牡丹、芍药种质的分类、起源及进化,牡丹、芍药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