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农垦所辖的农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垦区文化和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农垦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从全域旅游的视觉出发,分析了广东农垦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开发条件,提出了广东农垦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全域整合资源、全域规划景区、全域设计线路、全域宣传品牌、全域智慧旅游、全域营销策略"六大思路,旨在为全域旅游视觉下的广东农垦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江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146-147
该文简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意义以及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缺乏统筹规划、同质化现象严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专业化乡村旅游人才缺乏、营销推介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全域旅游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包括全域统筹,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错位发展,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创意营销,拓展乡村旅游市场等.  相似文献   

3.
结合当下陕西省山阳县旅游业暴露出的营销策略方面的问题,基于4PS市场营销理论对山阳县全域旅游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山阳县的全域旅游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在三亚进行全域旅游实践,可以全面提升三亚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模式,打造富有三亚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扩大三亚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深度与广度,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与游客满意度,实现三亚旅游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全市公民的文明素质,营造友好的旅居环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旅游经济的升级版本,全域旅游能够有效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革经济增长动力,提高资源有效配置。以全域旅游为出发点,以盐城全域旅游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盐城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表明,盐城建设全域旅游城市具备资源、区位、产业、设施等优势,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缺乏知名度大的龙头旅游企业、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尚未健全、旅游专业人才相对不足、全旅游产业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盐城市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做强旅游景区、强化整体营销、优化配套设施、致力富民创收、做优发展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快全域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化与旅游资源、要素的跨界和跨区域配置与融合,推动旅游目的地实现功能效率与功能类型的全面优化提升,是当下全域旅游亟待破题的重点和难点。湖州市南浔区全域旅游创新平台逐步健全、全产业链渐趋完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与先发优势,要通过更新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优化全域旅游功能格局、开发全域旅游特色产品、优化全域旅游运营环境,实现文旅融合背景下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发展全域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山西省曲沃县在2016年8月就提出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并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六城联创"的重要内容。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引领曲沃发展、彰显曲沃特色、汇聚曲沃力量、展示曲沃形象的一面旗帜。把准全域旅游发展脉博曲沃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从  相似文献   

8.
我国旅游业正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沂南县在全域旅游建设中做了很多大胆尝试,形成了"政府主导、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建设模式。深入研究沂南县全域旅游建设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全域旅游的推广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这对于推动我国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全域旅游开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传统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化和深化。通过对全域旅游内涵、特征以及、全域旅游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和方法的探讨,构建了包括旅游政策因素、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建设条件、旅游社会因素、旅游经济效益5个一级指标,政策意见、自然资源、旅游交通、安全文明、旅游GDP贡献值等34个二级指标,相关部门支持力度、风景游览区面积、公路等级、旅游警告处理的次数等75个三级指标的全域旅游开发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使全域旅游的发展更加具有指向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10.
全域旅游背景下舟山海岛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舟山东极岛区位优势明显、环境气候怡人、民风民俗淳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极具海洋特色,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东极岛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安全隐患未消除、宣传与营销模式不成熟等问题。在全域旅游的视域下,运用全域海岛旅游的理念,注重思想上的引导、在保护中开发、多规合一、多产融合、多方发力。以此满足游客各方面的海岛旅游需求,使东极岛在保护与开发提升到新的高度,也为舟山全域旅游发展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大荔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突出的区位优势,如果能有效地将大荔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其多重优势,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定将形成或延长产业链和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由于部分原因,陕西省大荔县的旅游业发展受到了阻碍和制约。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审视陕西省大荔县旅游的发展,探析品牌营销策略,形成完善的大荔旅游品牌营销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了江西省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发展模式的制约因素。经研究发现,全域旅游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但省内全域旅游路线的空白点较多,缺少全域旅游的特色品牌。基于此,提出了江西省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可行路径,建议从文化、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优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以期推动江西全域旅游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鄢陵县自获批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后,加强了体制机制建设,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出了全域旅游新产品,规范了全域旅游市场秩序,出现了全域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但目前,鄢陵县全域旅游发展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欠缺整合、产品缺乏特色、产业融合度低等问题。因此,鄢陵县全域旅游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旅游资源,丰富产品体系,挖掘地方文化,打造产品特色,并通过产业融合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并提出了三亚市景区开发提升中全域旅游实践的必要性,介绍了三亚市景区开发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指出三亚景区数量较多,等级分布较为均匀,类型较为丰富,市场定位互为补充,市场吸引力较大,但同时景区与社区共同发展模式仍需完善,景区等级提升仍有空间,非传统优势景区市场吸引力仍待提升。从创新景区经营模式,提高景区旅游体验网络口碑好评程度,提升景区旅游产品创新水平,提高景区旅游营销体系丰富程度以及提升景区信息化水平等五方面提出全域旅游背景下三亚景区开发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全域旅游要求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贵州省具有贫困人口分布广,各地产业发展不发达,环境保护要求高,民族、生态资源丰富等特点。基于此类特点,在保护绿水青山和发展经济之间,贵州县域扶贫模式可走出通过全域旅游带动广大深度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从全域旅游切入,从开发战略和发展思路探索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共享发展成果,在三峡工程旅游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三峡坝区旅游的全面发展,推动三峡坝区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结合三峡坝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度优化三峡坝区乡村旅游资源、推动创建全域旅游发展产业链为路径;构建三峡坝区乡村全域旅游管理体制、开发三峡坝区乡村全域旅游特色亮点、实现全民共享三峡坝区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成果为保障,促进三峡坝区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发展,助力三峡坝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7.
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崇信县依据现有的特色资源优势,在打造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坚持科学规划、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宣传营销、拓展产品市场、激发内生动力,努力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再只是物质上的享受,开始重视精神上的享受,因此旅游业也变得越来越红火。针对这一国情,国家提出了全域旅游这一概念。用全域旅游的方式带动全域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也因此得到了重大发展。乡村旅游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讨论:我国乡村旅游的特色、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为全域视角下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全域旅游是丘陵地区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在分析全域旅游内涵基础上,对丘陵地区全域旅游发展优势和瓶颈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丘陵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为例,提出了加快丘陵地区全域旅游发展对策建议,认为关键是通过科学规划、文化挖掘、农旅结合、机制创新、项目引领等,着力解决丘陵地区全域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发展全域旅游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助推力,能够实现旅游业良性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双赢局面。基于此,通过分析“东巴凤”地区资源情况,结合近年来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全域统筹、全域融合、全域共建、全域共享和全域推广5个方面提出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