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坦  徐帆 《江苏农业学报》2020,36(3):751-75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成效评估成为各级决策部门与学者关注的重点,但以省域尺度对乡村振兴指数进行动态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此,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振兴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指数的时空变化,比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层面的区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乡村振兴总指数在长江经济带不同空间尺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长江经济带区域间5个层面的乡村振兴指数分布不均衡,区域间差距大。十年间,11个省(市)的乡村振兴指数排名波动较小,总体仍呈阶梯状分布。建议长江经济带省域乡村振兴应进一步加强落实乡村绿色发展的理念,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推动区域间协调,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长江经济带地区及各省(市)制定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与借鉴,也可以为其他地区开展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利用当量因子法、环境成本法等测算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和负外部性价值,结合耕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将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划分为盈余区、平衡区与赤字区,对耕地生态外溢价值进行评估,并分析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耕地生态价值总量呈上升趋势,由3 670.37亿元上涨至4 661.55亿元,耕地生态外溢价值缓慢上升,由1 353.82亿元上涨至1 970.77亿元。(2)长江经济带耕地资源整体处于盈余状态,耕地生态价值总体呈现出“东低西高”的态势,四川省耕地生态价值和盈余量最高,上海市耕地生态价值最低。(3)2011-2021年间,浙江省和上海市处于耕地生态赤字区,四川省处于耕地生态高盈余区,重庆市和贵州省处于耕地生态平衡状态,江西省、安徽省和江苏省耕地生态盈亏无显著变化,云南省和湖北省耕地生态盈余水平有所上升,湖南省耕地生态盈余水平有所下降。基于此,长江经济带各省(直辖市)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制定和实施适应性的耕地保护策略,推动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采用DPSIR-KRUSKAL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2010、2012、2014、2016、2018年168个县(市、区)建立土地生态安全DPSIR传导与影响框架,运用CRITIC-熵权法确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KRUSKAL进行模糊聚类,计算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对不同土地生态安全区进行级别划分。结果表明,2018年河北省生态安全区(1级)20个、生态较安全区(2级)21个,生态基本安全区(3级)67个,生态临界区(4级)49个,生态不安全区(5级)11个。2010—2018年河北省168个县(市、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不断转好的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级别不断上升。安全等级1级区域增加13个,5级区域减少51个。其中,2010—2012年河北省南部平原区、中东部区、东部部分沿海区包括石家庄、保定、邢台、衡水、邯郸、廊坊、沧州、唐山等市的62个县(市、区)处于不安全等级,86个县(市、区)处于临界安全或基本安全等级;2014年以后,土地生态安全情况由不安全级别向临界级和基本安全级开始迅速变化,河北省南部平原区、中东部区、东部部分沿海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显著提高,安全、...  相似文献   

4.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应用网络分析法(ANP),从粮食投入要素、粮食供给要素、资源环境要素、经济社会要素4个核心维度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实证评价。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粮食安全状况总体不佳,虽然粮食总产量逐年增长,但占全国比例逐步下降,粮食安全状况层次明显,差异性较大,粮食安全受到挑战。基于此,必须从意识、政策、执行等视角,提升长江经济带粮食安全水平,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优化配置成为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核心议题,厘清农业用水量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及影响效应是关键。基于2002—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将农业用水影响因素分为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生产水平和人口规模,进而分析不同因素对农业用水变化的效应。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产出效应和人口效应促进农业用水增长,其中产出效应占主导地位;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对农业用水量起抑制作用。从区域来看,上海市、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和贵州省总体对农业用水起促进作用,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和云南省总体对农业用水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四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法、HR评价模型,对2009、2013年长江经济带"四化"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判别,并利用障碍度评价模型分析制约长江经济带"四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在考察期内的"四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农业现代化水平表现为递减态势;"四化"发展的整体协调性不佳,呈现下降趋势和相对均衡的空间分异特征,仅包括不协调、协调且无效2种低水平协调发展类型,且制约各省市"四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钟妙苑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9):2171-2174
本文根据长江经济带各省(市)2005—2019年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模型对该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长江经济带整体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说明该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然存在着技术转化不畅、投入规模下降和管理水平降低等问题。从地区来看,除重庆市外,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在上升,但除上海市和江苏省外投入规模均未超过1,说明该经济带各省(市)均存在粮食生产投入规模下降的问题;在11个省(市)中技术进步率均大于1,说明该经济带大部分省(市)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9—2019年农业生产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该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Trpch指数大于1,说明这期间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然存在着技术进步受阻、缺乏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等问题。从地区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在上升,但技术水平均未超过1,说明该经济带各省(市)均存在农业进步受阻的现象;在11个省(市)中规模效率均大于1,说明该经济带各省(市)投入规模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水平,分析其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水平分别处于上升趋势,总体呈现“中东部较强,西部较弱”的分布格局,其中城市化指数10 a间共增长0.070 8,森林生态承载力指数10 a间共增长0.057 9。②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协调关系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协调度值从0.532 9上升到0.614 4,经历了从“低度协调”过渡到“中度协调”阶段,整体协同作用初显效果,但城市化发展滞后是制约两者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③区域内各省(市)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呈递减趋势,呈现“良好协调-城市发展型”“中度协调-绿色发展型”“低度协调-绿色发展型”“中度失协调-绿色发展型”的空间分布趋势。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的森林生态承载力优先于总体城市化是导致大部分城市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处于中低水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仍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海南西部为例,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儋州、白沙、昌江、东方等4市(县)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4市(县)模糊合成均值仅为0.5573分,表明琼西地区4市(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差,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其中自沙和儋州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处于生态准安全区,而昌江和东方处于生态危险区。该区域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确保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简称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空间分析法、综合指数法、耕地生态安全动态指数模型对2004—2014年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和阻力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04—2014年期间,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先上升后下降、响应指数呈连续上升趋势、状态指数与综合指数呈"V"字形变化趋势,综合指数安全等级由一般安全级变为比较安全级。从空间上看,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空间分布格局由环状向片状变化,一般安全级大范围向四川省东部地区延伸,省域内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格局明显。生态阻力方面,单位耕地面积化肥负荷、旱地占比、有效灌溉面积比、污水排放量、人均粮食占有量等成为阻碍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改善的主要阻力因子。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系统评价及碳排放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例构建经济发展指数和碳排放核算体系评价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系统,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碳排放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2008-2017年该区域碳排放总量为正值,区域生态承载超过应承受的水平,造成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弱化;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4年期全区域近40%的市州经济发展指数超过平均水平,前3年期一半以上的市州碳排放指数高于平均水平,区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存在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碳排放指数呈全局空间正相关且显著,局部集聚区域为上海市、重庆市、江苏省南部、湖北省、浙江省东部、安徽省南部与北部、湖南省北部以及云南省西北部。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5—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均值在[0.91,1.00]之间,处于高度耦合阶段;(2)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3827,0.7555]之间,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3)除上海市外,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的协调发展状况均表现为农村现代化水平滞后;(4)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水平的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偏移。由此可知,未来发展应在主要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同时整体发展重心向西南部转移。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然-经济-社会"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通过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及对应的障碍因子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4—2015年期间广西柳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有所提升,但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整体偏低,土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2)从单项指标来看,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这2个指标正在对柳州市土地生态系统产生长久而持续的影响;酸雨频率是柳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潜在的威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也在威胁着土地生态安全。(3)由于柳州市曾长期以发展工业为优先,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土地生态系统相对较为脆弱,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蒋明成  谢川  张莉  夏建国  欧定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37-14041,14048
遵循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和指标选取一般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拟定盆周山地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法筛选指标,最终建立盆周山地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ArcGIS地统计插值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地整理前后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土地整理前后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安全等级提高,土地整理前项目区92.62%生态安全等级为Ⅱ级,7.38%为Ⅲ级,土地整理后生态安全等级全处于Ⅱ级;研究区生态安全等级提高幅度不大,土地整理前最低分值非常接近Ⅱ级与Ⅲ级的阀值,土地整理后分值靠近Ⅱ级的下限;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和特尔斐法测算各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数界定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对贵州省2005-2012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1年,贵州省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0.7149上升到0.7970,安全等级为较安全;2011-2012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0.7970上升到0.8070,安全等级从较安全上升到理想安全.但是人地矛盾突出、自然灾害频繁、人均收入有待提高、财政收入整体水平仍较低、生活垃圾处理量较低、化肥使用量较高等仍是贵州省土地生态安全的较大隐患.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总征收土地面积、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城镇人口等经济社会数据,构建土地征收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定量测算长江经济带土地征收社会经济效益,并利用GIS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土地征收效益波动变化明显,2006—2009年波动较大,2010—2019年波动较小。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土地征收效益较低,低和较低效益的省(市)数量多。长江经济带土地征收效益空间差异变化大,不仅带内东中西3个区域之间变化差异较大,而且3个区域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并没有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为解决长江经济带部分河段水体总磷严重超标问题,消除部分涉磷企业造成的突出水环境隐患,生态环境部近期印发《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指导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重庆、江苏等7省(市)开展集中排查整治。长江经济带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磷化工产能。湖北等7省市都集中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地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演变趋势预测,以湖北省为例,基于PSR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发展状态,并基于测算结果 ,运用分数阶GM(1,1)模型对湖北省2017—2019年土地生态安全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6年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经历了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过程,但2016年的较安全水平不高,具有不稳定性。压力子系统总体呈下降趋势,状态与响应子系统保持逐年增加态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土地生态安全提升的关键因素;2017—2019年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区水平将保持上升趋势,处于较安全状态。研究证明分数阶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较好地预测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  相似文献   

20.
夏吉昆  于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65-1667,1676
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所提出的"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PSR)模型,以云南省沾益县为研究对象,构建县域(沾益县)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县2004~2008年的生态安全现状做出评价。研究表明,云南省沾益县生态安全总体状况在下降,资源环境状态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已经出现下降,目前的趋势表现其趋于压力的承受范围之外。响应指标在生态环境对胁迫恢复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生态环境压力强度较大,压力指标不断增大。并提出了提高云南省沾益县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