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长,花生收获机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且将成为花生生产环节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花生机械化生产的必备工具.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的现有应用状况和发展概况,通过对沂南县三种花生收获机应用示范作业的比较,具体分析了各个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并简单论述了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是我国花生主产区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介绍了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及机械装备的最新研究与发展现状。针对花生联合收获机收获过程中的"去土、夹持输送、摘果、输送分离"等环节的特点,系统分析了花生收获机的去土机构、夹持输送机构、摘果机构、输送分离机构等装置的关键技术与设计原理,旨在为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是我国花生主产区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介绍了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及机械装备的最新研究与发展现状。针对花生联合收获机收获过程中的"去土、夹持输送、摘果、输送分离"等环节的特点,系统分析了花生收获机的去土机构、夹持输送机构、摘果机构、输送分离机构等装置的关键技术与设计原理,旨在为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影响花生机械化收获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花生机械收获,提高花生种植效益,本文作者从花生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种植方式和机械收获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性分析,为探索花生机械化收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世法  高照华 《北京农业》2014,(30):246-247
为提高花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种植效益,沂南县经作站于2012年开展了花生机械覆膜播种联合收获一体化技术研究,引进2BFD-2C型多功能花生覆膜播种机和4HB-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4HBL-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11台,研究推广了多功能花生覆膜播种和联合收获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178.7 hm2,平均产量460.00 kg,较常规播种平均增产43.00 kg,增产10.3%;增加花生总产11.52万kg,提高了项目区农民机械化作业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花生收获的过程包括挖掘花生、分离泥土、铺条晾晒、捡拾摘果和分离清选等作业.花生的收获经历了手拔、镢刨、犁耕和机械收获四个阶段.目前花生收获机械按功能的完善程度分类,有花生挖掘犁、花生收获(挖掘)机、花生复收机;摘果机和用于联合收获的联合花生收获机等.  相似文献   

7.
花生收获的过程包括挖掘花生、分离泥土、铺条晾晒、捡拾摘果和分离清选等作业.花生的收获经历了手拔、镢刨、犁耕和机械收获四个阶段.目前花生收获机械按功能的完善程度分类,有花生挖掘犁、花生收获(挖掘)机、花生复收机;摘果机和用于联合收获的联合花生收获机等.  相似文献   

8.
宁阳县地处鲁西南平原和鲁中山区交接地带,现有耕地面积87.8万亩,花生常年种植面积29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85.6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3930台,花生覆膜播种机保有量1326台,花生收获机保有量198台。近年来,借助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宁阳县农机化工作在抓好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特别是花生生产机械化进行了重点推进。目前,全县花生机播率达到90%以上,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而在花生收获环节上,由于花生机收技术特别是花生联合收获技术成熟的相对较晚,加上花生机械化收获受土壤状况影响较大,推广难度相对较高,农民接受程度相对较差,机收率较低,且主要处在简单机械挖掘阶段,不能完成收集、摘果的联合作业。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的相对落后已成为制约花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主要瓶颈,是影响经济作物乃至整个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推广花生机收特别是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辐射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县市农民应用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安阳地区适合机械化收获大豆新品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收获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针对目前安阳地区大豆种植、生产及机械收获现状,研究适合安阳种植机械化收获的大豆新品系,进一步研究出适合大田推广种植机械联合收获的大豆新品种。经研究发现安豆6265、安豆5213、安豆6269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符合机械联合收获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花生的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左右,种植范围主要在山东、河南、河北等西南方向地区。由于农业的快速发展,花生产量增大,对花生的收获技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乡镇花生收获的季节性较强,出现了劳动强度大、收获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对花生收获机械化的研究创新成为了决定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乡镇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的现状随着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在为农民带来效益的同时,其收获  相似文献   

11.
<正>花生起垄全程机械化高产新技术即用专业的现代化机械实现花生种子剥壳、播种、施肥、起垄、收获、摘果等全程机械化。高产专用肥、花生专用农药等物资配套,实现高产高效。1该技术比传统种植具有以下优势1.1高产花生起垄全程机械化高产新技术高产攻关田在舞阳种植应用该技术春播花生最高亩产将近600kg,夏播最高亩产430kg。比传统种植方法亩增产30%以上,亩增产花生50~200kg,增收千元。改变了花生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与总结国内外林果机械化收获的研究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特色林果机械化收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目前林果机械收获技术并汇总及系统综述.[结果]根据文献和资料统计,摇振式、接触式和林果收获平台是目前主要的机械化收获方法.提高收获效率、减少收获过程中的果实损伤仍然是今后林果机械化收获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使用机器人进行林果采摘收获是未来林果机械化发展的方向.[结论]我国林果机械化收获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内林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林果机械化收获滞后会严重制约了我国林果业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实施林果机械化收获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花生不是辽宁省大面积种植作物,但随着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花生机械化收获是花生产业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辽宁省花生种植的特点和机械化收获的现状,提出促进辽宁省花生田间机械化收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加快推进全县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有的放矢地做好今年全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我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对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现状建平县是一个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大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整地、播种基本是机械作业,但收获环节仍是人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建平县于2006年开始机械玉米  相似文献   

15.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其60%的土地面积为丘陵地,较多的坡地沙地,为花生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花生的生产在莱芜市的农作物种植所占比重很大,已成为山区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本文按照农机农艺要求,从机械耕整地、规范化机械播种覆膜、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摘果、脱壳等生产重点环节,向农民介绍了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作业要点,注意事项等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即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播种收获的利与弊、油菜机械化对油菜和机械性能的要求;并提出了油菜机械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山东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重要出口创汇农产品。但是,花生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却相对较低,成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利用SWOT分析工具,在调研基础上,对山东花生产业及其收获机械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其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促进花生收获机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宁阳县是全国花生生产基地县,2009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花生高产创建示范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29万亩。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多年来,为解决花生生产复杂的农艺,解放劳动生产力,我们在抓好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特别是花生生产机械化进行了重点推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发展花生收获机械化取得的经验1.1政府重视、加强领导是发展花生收获机械化的有力保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是花生主产区,但是在花生种植过程中,收获环节劳动强度大,作业难度高,机械化收获花生对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种植户收入等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花生收获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南省4HZJ-2500型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技术特点和关键部件的调整使用,为国内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把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这在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机械化带来高效率,因此,农场的高机械化程度,对大面积种植水稻在丰产的基础上实现丰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水稻机械化收获概况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水稻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和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水稻茎秆切割、脱粒、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技术,我国目前机械化收获可分为机械直收、半喂入式收获和机械割晒后拾禾等几种方式。采取枯霜前以机械割晒、机械拾禾及半喂入式收获为主,枯霜后以机械直收为主的机械化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