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菘蓝秋季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15个不同居群菘蓝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差异及6个重点不同居群菘蓝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特性、7个典型居群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叶缘无齿四倍体居群、叶缘具齿四倍体居群、叶片被蜡居群、甘蓝型居群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山东居群、山西居群、四川居群光合色素含量较低;甘蓝型菘蓝净光合速率(Pn)最高为23.27 μmol/(m2·s).四倍体净光合速率均高于二倍体.7个重点居群中四倍体类型菘蓝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相对于二倍体类型都较高,其中四倍体最高分别为2 375.00 μmol/(m2·s)、536.61 μmol/(m2·s),二倍体最高为2 100.00 μmol/(m2·s)和505.16 μmol/(m2·s).菘蓝的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有明显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杏李品种的光合能力,为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为试材,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品种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结果]‘恐龙蛋’与‘风味皇后’、‘味王’的光合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恐龙蛋"的光合速率最高,达14.76μmol/(m~2·s)。当光照强度达到1 800μmol/(m~2·s)时,‘恐龙蛋’净光合速率最大值达27.2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也最大。‘恐龙蛋’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光饱和点达697.684μmol/(m~2·s),光补偿点仅有43.069μmol/(m~2·s)。‘味王’的CO_2补偿点最低,仅有68.264μmol/mol,羧化效率最高,达0.072μmol/(m~2·s)。[结论]‘恐龙蛋’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潜能最高,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强。‘味王’对低CO_2浓度利用率最高,‘风味皇后’和‘恐龙蛋’次之。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油橄榄品种的光合特性,为栽培和推广提供参考,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仪对8个油橄榄品种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并应用叶子飘模型进行光响应曲线拟合,得到油橄榄光响应曲线特征指标。结果表明,8个油橄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上升,到达最高点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继续增强,净光合速率小幅波动后略有下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气孔限制值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胞间CO_2浓度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趋势则与净光合速率相反;8个油橄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特征指标差异较大,最大光合速率在12.34~39.86μmol/(m~2·s)之间,光饱和点在442.25~1 311.80μmol/(m~2·s)之间,光补偿点在5.22~61.97μmol/(m~2·s)之间。因此,白橄榄和奥托卡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和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并且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宽。  相似文献   

4.
四倍体与二倍体白桦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年生四倍体白桦和二倍体白桦为试材,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四倍体和二倍体白桦均有光合作用"午休"现象,四倍体的全天最大净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二倍体(P<0.01),较二倍体提高了24.81%.②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羧化效率等指标在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极显著(P<...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绿肥品种茶肥1号(Cassia sophera L.)产量高特性,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其光合日变化规律、光响应曲线以及CO_2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茶肥1号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无"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0:00。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日动态趋势与Pn相似。茶肥1号的光饱和点为1 947.06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0.88μmol/(m~2·s),光补偿点为52.2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3。而其CO_2的补偿点、CO_2饱和点和羧化效率分别为93.35 mol/(m~2·s)、1 233.57 mol/(m~2·s)和0.168,表明茶肥1号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应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茶肥1号Pn回归方程为:Pn=-14.020-7.338VPDA+0.006PAR+1.079Ta。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水汽压亏缺(VPDA)和空气温度(Ta)是影响绿肥品种茶肥1号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测定鲁北冬枣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北冬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午间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受气孔限制因素影响;鲁北冬枣的光补偿点为16.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50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8,属喜阳植物;其CO2补偿点为29.54μmol/mol,饱和点为1 352.5μmol/mol时,羧化效率为0.054。  相似文献   

7.
野生东北草莓与栽培草莓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7年4月中旬晴朗天气,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野生东北草莓与栽培草莓"红颜"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春季全光照环境下,东北草莓与红颜草莓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M"形双峰曲线,第1个峰值出现在09:00,第2个峰值出现在14:00,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与Pn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反,呈"W"形,中午Ci增加,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趋势与Pn较为一致;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强、净光合速率-CO_2浓度可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来拟合,红颜草莓的初始量子效率(α)与东北草莓相近,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均高于东北草莓,表明红颜草莓对强光有更高的适应能力,更具有阳生植物的特点;东北草莓光合能力(A_(max))、初始羧化效率(CE)、饱和胞间CO_2浓度(Cisat)、光呼吸速率(Rp)均低于红颜草莓,CO_2补偿点(CCP)高于红颜草莓,说明东北草莓对CO2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对低温环境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种源间生长与光合特性差异,以8个种源砂生槐一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响应和CO_2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砂生槐幼苗种源间生长性状及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砂生槐光响应曲线总体呈现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_n)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PAR继续增加而各种源P_n下降,呈单峰曲线,有明显光抑制现象;种源间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 L_(SP))在740.467~1 773.078μmol/(m~2·s)之间,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_(CP))在1.408~43.381μmol/(m~2·s)之间;林周县和巴宜区种源Pn和L_(SP)高于其他种源;CO_2响应曲线呈现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CO_2浓度,种源间CO_2曲线特征参数也存在差异(P0.05),CO_2饱和点(CO_2 saturation point, C_(SP))在1 769.632~2 678.136μmol/(m~2·s)之间,CO_2补偿点(CO_2 compensation point,Г)在76.155~111.430μmol/(m~2·s)之间。相关性分析发现:Pn与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 G-_--s)和L_(S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胞间CO_2浓度(intercellular CO_2 concentration, C_i)与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 T_r)、L_(CP)、暗呼吸速率(dark respiration rate, R_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苗高与P_n和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P0.05)。总之,林周县和巴宜区种源P_n较高,其L_(SP)也最高,说明在强光下这2个种源有较高的光合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紫藤春季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CI-340研究了紫藤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紫藤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7.71 μmol/(m2·s);胞间CO2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小胡杨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进行研究,并用模型拟合得出相关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小胡杨2号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与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同在12:0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1.98μmol/(m~2·s)和3.86μmol/mmol;蒸腾速率(T_r)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胞间CO_2浓度(C_i)大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小胡杨2号光饱和点(LSP)为1 768.87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32.87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为20.59μmol/(m~2·s),是一种抗旱性良好并对强光有很好适应性的杂交树种。  相似文献   

11.
以5年生宫枣为研究材料,用Li-6400XT光合测定系统测定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条件下,宫枣叶片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探究设施栽培对宫枣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宫枣设施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宫枣的室内温度、湿度大部分高于同期室外,且年均温湿度分别高出室外43.63%、21.80%;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宫枣的光合日变化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但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宫枣的气孔开张度较大,有利于气体交换,净光合速率高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的宫枣光饱和点均为1 520μmol/(m~2·s),设施栽培宫枣光合作用光补偿点为89.26μmol/(m~2·s),露地栽培宫枣光合作用光补偿点为49.38μmol/(m~2·s),设施栽培宫枣CO_2饱和点为1 652μmol/mol,光合作用CO_2补偿点为76.87μmol/mol,露地栽培宫枣CO_2饱和点为1 883μmol/mol,CO_2补偿点为90.08μmol/mol,设施栽培宫枣光补偿点高于露地,CO_2补偿点和饱和点均低于露地。设施栽培可以提高宫枣的光合特性,有利于宫枣的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草莓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5个草莓品种苗期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均下降,且甜查理的下降幅度最小,艳丽的下降幅度最大。在轻度干旱胁迫下,5个草莓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5个草莓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胞间CO_2浓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艳丽和宁丰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草莓主要是通过降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响应干旱胁迫,气孔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草莓主要是通过降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响应干旱胁迫,非气孔因素影响光合作用。不同的草莓品种光合作用对干旱的响应能力不同。其中,甜查理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艳丽的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以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为材料,采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测定其光响应曲线,用5种常用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探讨天名精光响应的最适模型,并分析天名精光合速率与其他光合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改进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得到的决定系数(R~2)达0.999,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_(max))为16.34μmol CO_2·m~(-2)·s~(-1)光饱和点(LSP)为1 793.65μmol·m~(-2)·s~(-1)、光补偿点(LCP)为39.43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_d)为2.16μmol CO_2·m~(-2)·s;(2)天名精的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强度(I)、蒸腾速率(Tr)和CO_2浓度(CO_2R)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Ci)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花龟竹和龟甲竹光合荧光特性的差异,为其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光合仪和IMAGING-PAM荧光仪对其光合荧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花龟竹的光补偿点(LCP)为7.54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 213.25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为9.19μmol/(m~2·s),暗呼吸速率(R_d)为0.354,而其CO_2补偿点(Γ)、饱和胞间CO_2浓度(C_(isat))、光合能力(A_(max))和初始羧化效率(CE)分别为79.39μmol/mol、2 283.39μmol/mol、21.14μmol/(m~2·s)和0.057 9;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量子产额(F_v/F_m)为0.667 1,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为0.401 3,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为49.79.表明花龟竹光合能力一般.2)与当地龟甲竹作对照,花龟竹的光响应曲线(P_n-PAR)、胞间CO_2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响应曲线(ФPSⅡ-PAR)和快速光响应曲线(ETR-PAR)与龟甲竹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关键性光合生理参数(P_(nmax)、A_(max)、F_v/F_m、ФPSⅡ、ETR_(max)等)两者之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花龟竹与龟甲竹的光合荧光特性差异不明显,光合能力接近,且都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栽培时可适当密植,以达到竹林综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渭北旱塬“赤霞珠”葡萄浆果膨大期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山地和平地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L.cv Cabernet Sauvignon)的光合作用特性,为形成持续发展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析了陕西省耀州区山地和平地两个葡萄园中赤霞珠葡萄浆果膨大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等生理生态指标。【结果】山地和平地赤霞珠葡萄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似,均表现出双峰曲线,首峰出现在上午10:00,次峰小于首峰,出现在下午15:00以后;山地和平地赤霞珠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差异不显著,在光响应曲线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4.40μmol/(m2.s),0.036和12.58μmol/(m2.s),0.035,在CO2响应曲线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分别为23.99μmol/(m2.s),0.061和18.43μmol/(m2.s),0.059,模拟曲线的R2值都大于0.94;不同海拔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PAR、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山地条件下葡萄具有高光效和高产的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白云质砂石山地区适生树种翅荚香槐的春季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进行了分析,并分析光合生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翅荚香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分别在10:00和14:00达到峰值,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Pn)相反;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与Pn相同;气孔限制值(Ls)的日变化与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变化趋势相反;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日均值2.91μmol/mmol。(2)翅荚香槐的光饱和点(LSP)为984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18.46μmol/m~2·s、暗呼吸速率(Rd)为-1.39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α)为0.0445,光补偿点(LCP)为18.37μmol/m~2·s。(3)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环境因子对翅荚香槐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大小为:GsPARTrCiRHCaTa。  相似文献   

17.
连翘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7a生连翘为试材,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进行测试,并对影响其光合作用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连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2:00,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光补偿点为51.49μmol·m~(-2)·s~(-1),显示了阳性植物的光合特性;日平均光合速率为9.9μmol·m~(-2)·s~(-1),表现出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连翘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外界CO_2浓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的光合特性参数与倍性的关系,以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不同生育期内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在3个生育期内均极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1);净光合速率在抽蔓期略高于原二倍体(P0.05),在开花期及果实膨大期则极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1);胞间CO_2浓度在抽蔓期略高于原二倍体(P0.05),在开花期及果实膨大期则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5);蒸腾速率在3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5)。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较原二倍体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芩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黄芩种植和抗性育种提供依据,采用模拟盐胁迫和添加外源硅组合处理商洛1年生黄芩幼苗,通过测定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孔限制数、细胞间CO_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探讨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商洛黄芩幼苗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随着添加外源硅浓度的增加,黄芩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孔限制数、细胞间CO_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各指标均在K_2SiO_3浓度为0.05g/L时达峰值,分别为32.9μmol/(m~2·s)、0.458 mmol/(m~2·s)、0.479、250μmol/mol和1.7mg/g,光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0.
玄参光合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玄参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特性,为玄参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不同时段、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净光合速率,以及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玄参的光响应曲线为一单峰曲线,玄参光饱和点为1 624μmol/(m2.s);光补偿点为21.16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典型的"午休"现象。经相关性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温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玄参为阳生植物,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是影响玄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