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葡萄果梗中含有影响葡萄酒风味的重要物质,通过4个处理开展葡萄果梗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葡萄果梗的添加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对葡萄酒各类成分均产生影响,其中全果梗的p H值、总酸值明显高于全果粒的处理,全果粒的含糖量及还原糖含量则明显高于全果梗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地形条件下品丽珠葡萄酒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平地、低坡和高坡品丽珠葡萄酒中共检测出41种香气成分,主要以醇、酯和脂肪酸类物质为主。所测酒样挥发性成分有13种具有活性,其中8种是3个地形葡萄酒中共有的气味活性成分,11种是2个坡地葡萄酒中共有的气味活性成分,且尤以辛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的活性值最高,它们赋予酒样花香和水果香气特征。与平地酒相比,2种坡地葡萄酒具有较浓的果香和花香味,且香气特征也更为复杂。地形条件能影响品丽珠葡萄酒的香气组成和含量,但其香气骨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疏穗对葡萄酒类黄酮物质含量的影响,以‘赤霞珠’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豌豆粒大小时期进行疏穗处理,葡萄藤负载量分别为22(CK)、16穗·株-1(C1)和10穗·株-1(C2)。采收成熟葡萄果实酿造干红葡萄酒,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分析酒样中类黄酮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疏穗提高了葡萄酒中单体花色苷和黄烷醇的含量,降低了黄酮醇的含量。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3种疏穗处理下‘赤霞珠’葡萄酒品质具有差异性。表明在山西乡宁地区,适度疏穗可以提高‘赤霞珠’葡萄酒中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其中葡萄藤负载量为10穗·株-1时,葡萄酒中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负载量对鸭梨果实内挥发性物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不同负载量的套袋鸭梨果实内的挥发性物质和游离氨基酸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负载量的套袋鸭梨果实内均含有22种挥发性成分,经解析并与标准图谱对照,鉴定出21种化合物,有5种酯类物质,7种烷类物质,5种烯类物质,3种醇类物质,1种酚类物质。其中酯类物质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在35 79%~49 33%之间;检测出13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比例最高。在一定负载量范围内,挥发性物质含量随负载量增加而提高,游离氨基酸总含量随负载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5.
遮光处理对干红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遮光处理对干红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为葡萄酒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和蛇龙珠为材料,对其果实进行遮光处理,以常规管理果实为对照,分析遮光处理对干红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从葡萄酒中共检测出包括烃类、醛类、酯类、醇类、酮类、酸类、醚类等挥发性风味成分,其香气特点不是由某个或某类香气成分产生的,而是各种香气成分平衡作用的结果。[结论]遮光处理可抑制样品酿酒葡萄果实醇类物质的释放,促进醛类物质释放。  相似文献   

6.
以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葡萄转色期到成熟期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进行遮光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光照条件的赤霞珠葡萄酒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葡萄酒的关键香气物质,探讨不同光照条件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40%遮光、...  相似文献   

7.
[目的]颜色是红葡萄酒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酵母对葡萄酒颜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比较6种不同酵母(CECA、CEC01、D254、RC212、F15和BDX)对赤霞珠葡萄酒颜色的作用及差异。[方法]首先,对原料进行热浸渍,最大程度分离色素;后分离皮渣,进行葡萄汁发酵。通过二氧化碳失重法对发酵过程进行监测,每隔两天对发酵基质进行色度、色调和总花色苷的测量。发酵结束后,检测葡萄酒和酒泥提取液的色度、色调、总花色苷、聚合花色素和葡萄酒颜色。[结果]在色度动态变化中,D254下降幅度最大;色调方面,CEC01上升最多。最终酒样表明,赤霞珠葡萄用D254、CECA和CEC01发酵得到的酒色度高、总花色苷多,颜色较深,RC212发酵得到的葡萄酒颜色较浅;而酵母F15和BDX无显著特征。[结论]综合比较,CECA和CEC01对色素的吸附能力较弱,适用于赤霞珠葡萄酒的发酵。  相似文献   

8.
酚类物质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贺晋瑜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0):1118-1120
酚类物质作为葡萄酒的"骨架"成分,在葡萄酒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葡萄酒中,一般常见的酚类物质可概括为类黄酮和非类黄酮2类,这些酚类物质主要来源于葡萄的果实、果梗、酵母代谢以及储酒容器橡木桶等,它们直接影响着葡萄酒的色泽、口感和香气,对葡萄酒的品质和风味特征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酿造高质量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关键容器。[方法]采用锥筒冷带发酵罐和立式夹发酵罐,研究2种发酵罐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2种发酵罐都能正常完成酒精发酵过程,发酵曲线呈"慢-快-慢"的正常模式,在发酵旺盛期,锥筒冷带发酵罐的控温效果明显优于立式夹套发酵罐。2种发酵罐中的葡萄汁在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2种发酵罐在开始浸渍发酵的前8 d,总酚、单宁、总花色素苷含量都迅速增加。在整个发酵期内,总酚、单宁的含量与浸渍时间呈正相关,而前8 d,总花色素苷的含量与浸渍时间呈正相关。在发酵过程中锥筒冷带发酵罐对总酚、单宁、总花色素苷浸提效果明显优于立式夹套发酵罐。原酒、陈酿酒在酒精度、干浸出物、总酚、单宁、总花色素苷指标上,锥筒冷带发酵罐均优于立式夹套发酵罐,更具有陈酿潜力。2种发酵罐所酿造葡萄酒的品质均为"优秀",但锥筒冷带发酵罐所得酒在外观、香气、口味和典型性方面均优于立式夹套发酵罐。[结论]各酒庄应根据产品市场定位、生产规模、资金实力等具体情况,合理搭配2种罐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以酿酒葡萄品种六年生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通过设置250、350、450、550 kg/667 m~24个负载量水平,研究不同负载量对单行倒L型整形下赤霞珠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相关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赤霞珠负载量的增加,赤霞珠单叶面积、新梢生长量和果实百粒重显著降低,果实主要品质指标还原糖、花色苷、总酚含量及糖酸比显著降低,总酸含量升高,单宁含量和pH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负载量对类黄酮含量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以发酵后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材料,比较了明胶、皂土、蛋清粉、明胶-皂土对葡萄酒的澄清度效果。结果表明,使用0.10%的明胶处理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澄清效果优于0.60%皂土和0.06%蛋清粉的处理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明胶-皂土复合澄清剂的澄清效果更为明显,最适宜澄清条件为:使用明胶0.10%、皂土0.30%复合澄清剂,澄清时间为2.5h。与使用单一澄清剂比较,复合澄清剂处理后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色泽、香气和口味较优。综合感官效果,明胶-皂土复合澄清剂澄清效果优于单一澄清剂。  相似文献   

12.
0 引言 葡萄品种非常之多,约有5000多种,但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对葡萄的要求也不同.现在我们取单一的葡萄品种赤霞珠.酿造干红葡萄酒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3.
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4年生赤霞珠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葡萄果皮完全转色后,对果实周边的叶片进行摘取,分别比较不摘叶处理、摘叶50%处理、摘叶100%处理对低龄赤霞珠葡萄成熟度指标变化及葡萄果实品质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摘叶50%处理对于提高葡萄成熟度、增加葡萄果实中的酚类物质具有显著作用,可以较好地提高葡萄果实的含糖量和pH;摘叶100%处理对于提高葡萄果实糖度及花色苷具有较好的作用,但是对于保留愉悦的酸度和优质酚类物质的合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行间生草对赤霞珠葡萄与葡萄酒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葡萄园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不同部位与葡萄酒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方法】在酿酒品种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及酒精发酵结束后,采用凯氏定氮法及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分析各处理葡萄果皮、果肉、种子及葡萄酒中的总氮、可溶性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结果】除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清耕(对照)外,行间生草总体使葡萄果皮、果肉及种子中的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果实中不同部位总氮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有差异,种子中总氮含量最高,占葡萄果实总氮含量的41.6%,果肉与果皮分别占总氮含量的33.9%及24.5%;葡萄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占总氮含量的46.0%,种子、果肉及果皮中可溶性蛋白质分别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总含量的50.9%、33.9%及15.2%;葡萄酒中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高羊茅和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果实中氨基酸总含量升高,白三叶草处理使其降低,但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葡萄果实中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5.9%—56.9%,其次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6.4%—24.2%。行间生草使葡萄酒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升高,其中高羊茅处理最高,其次是紫花苜蓿处理,这两种生草处理与清耕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处理葡萄酒中的氨基酸,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90.11%—92.45%。【结论】行间生草使葡萄果实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但总体提高了葡萄与葡萄酒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有利于提高葡萄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套袋对葡萄酒总酚和色度的影响,为套袋技术在酿酒葡萄中的应用提供理伦依据。【方法】选取白色单层纸袋和黄色单层纸袋,对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进行套袋处理,共设8个处理:白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WOO),白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WOT),白色纸袋转色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WVO),白色纸袋转色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WVT),黄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YOO),黄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YOT),黄色纸袋转色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YVO),黄色纸袋转色期套袋、收前2周除袋(YVT),以不套袋为对照,于葡萄收获后,采用传统工艺酿制干红葡萄酒,测定赤霞珠葡萄果实的总酚和总花色素含量及其干红葡萄酒的总酚和色度。【结果】(1)套袋处理降低了赤霞珠葡萄果实总酚和总花色素的含量,不同纸袋、套袋时间和除袋时间存在显著差异,白色单层纸袋优于黄色单层纸袋。YOO、YOT、YVO、YVT处理的赤霞珠葡萄果实总酚含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3.47%,24.63%,32.03%和37.20%;总花色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3.26%,16.10%,65.02%和47.37%。(2)使用白色单层纸袋和黄色单层纸袋在幼果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处理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总酚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5.86%和15.65%;白色单层纸袋在幼果期与转色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的处理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色度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75%和17.17%。【结论】在赤霞珠葡萄幼果期(果粒黄豆大小时)用白色单层纸袋进行套袋,于采收前2周除袋,可以提高干红葡萄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瞬时超高压技术(UHPH)对新鲜‘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化合物含量及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运用UHPH技术,将新鲜‘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经不同压力(100、200 MPa)和不同循环次数(1、2、3次)处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与香气轮廓图(odor activity values,OAVs)检测分析香气化合物含量与风味的变化.【结果】UHPH处理后葡萄酒理化指标和香气成分含量均发生了改变,随压强和循环次数增加,总酸含量逐渐减少,色度和总花色苷含量逐渐增加,总酚含量略有上升.香气化合物中醇类和脂肪酸类物质总含量降低,酯类物质总含量增加,萜烯类无规律性变化.200 MPa循环1次,醇类与脂肪酸物质含量最低,而酯类化合物含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升高.在香气轮廓图中发现葡萄酒经过超高压处理后花香、果香、焦糖味、脂肪味都极大地升高,泥土味与植物味大幅度地降低,其中200 MPa处理效果优于100 MPa.【结论】UHPH处理改变了新鲜赤霞珠葡萄酒香气化合物含量,风味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摘叶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蓬莱赤霞珠葡萄为试材,比较不同程度的老叶摘除对果实成熟过程中酚类物质积累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刚进入转色时摘除果穗周围2片老叶显著增加葡萄果实酚类物质的积累,提高葡萄酒色度;摘除4片老叶降低葡萄果实成熟度,酚类物质合成减少,不利于葡萄酒颜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机械修剪预留的叶幕厚度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及酚类物质的影响,为完善夏季叶幕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山西尧京酒庄葡萄种植基地,设置叶幕厚度85cm+人工除副梢(H85+C)及叶幕厚度70cm(H70)、85cm(H85)、100cm(H100)4种处理,于果实成熟后采样测定还原糖、总酸、单宁等指标,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检测单体花色苷及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葡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H85+C及H70处理能够促进果实成熟,其中H85+C处理葡萄还原糖、总酚及总花色素含量较H100处理分别提高13.8%,8.3%和29.3%,总酸和单宁含量较H100处理分别降低15.8%和17.6%;H70处理葡萄还原糖及总花色素含量较H100处理分别提高了12.5%和9.3%,总酸、总酚及单宁含量分别降低10.6%,4.3%和27.7%。叶幕厚度对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及单体花色苷的组成无影响,H85+C和H70处理单体花色苷含量较H100处理分别提高39.7%和28.8%,H70处理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结论】山西襄汾地区赤霞珠葡萄叶幕厚度85cm+人工除副梢或叶幕厚度70cm处理是较优的修剪管理模式,但考虑成本因素,建议叶幕厚度以70cm为宜。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中国葡萄酒品质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是酿酒葡萄中的风味物质含量较低,部分地区所酿葡萄酒质量较差。为研究冷冻浓缩技术对赤霞珠葡萄、葡萄汁及葡萄酒的影响,通过对冷冻温度和冷冻时间的控制,提高酿酒葡萄及葡萄酒中的风味物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选取生产优质葡萄酒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冷冻浓缩后葡萄的出汁率和葡萄汁及葡萄酒的产品得率有明显的下降,糖、酸、总酚、总黄烷醇、花色苷等重要成分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初始含糖量为180 g/L的葡萄在-10℃冷冻处理12 h后其含糖量达到240 g/L,故该条件下处理的葡萄适宜生产优质干红葡萄酒;葡萄汁在-10℃冷冻处理10~12 h,含糖量达300 g/L以上,可用于生产酒精度较高的类冰葡萄酒;对葡萄酒进行冷冻浓缩后,含糖量、含酸量及酚类物质含量等重要指标均有所提升。本研究结果为类冰酒和优质葡萄酒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对葡萄果实与葡萄酒总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Vc含量及葡萄酒理化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使葡萄与葡萄酒中总氮含量降低,葡萄果皮和葡萄酒中氨基酸总含量降低,而葡萄汁中氨基酸总含量升高;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和清耕(对照)葡萄汁、葡萄果皮中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2.66%~35.22%,其次是精氨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23.48%~27.17%,葡萄酒中也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分别占氮基酸总含量的82.78%及86.81%;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使葡萄汁中Vc含量升高,葡萄酒中总酸含量极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花色素苷含量及pH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