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粉背雷公藤新鲜植株中分离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得到107株内生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变形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筛选出一株具有研究潜力的抑菌活性菌株(ETH-1),菌株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ETH-1为拟茎点霉属真菌.  相似文献   

2.
从粉背雷公藤新鲜植株中分离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得到107株内生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变形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筛选出一株具有研究潜力的抑菌活性菌株(ETH-1),菌株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ETH-1为拟茎点霉属真菌。  相似文献   

3.
从淫羊藿根、茎、叶分离出23株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真菌利用琼脂块法进行初选与滤纸片法进行复选,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4种微生物为指示菌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中有10株菌株具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埃希菌抑菌效果最好的为标号K7的菌株,抑菌圈直径为18.0 mm;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的均为标号B3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0、15.0 mm;而对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的为标号K6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2.0 mm。  相似文献   

4.
三株芽孢杆菌抑菌活性分析及对肉鸡舍空气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1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基本特性以及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CVCC1570)的抑制活性;分析3株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对肉鸡舍空气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为改善畜舍环境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3株芽孢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镜检和生长曲线测定,以大肠埃希氏菌(CVCC1570)为指示菌株,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单一菌株的抑菌特性进行测定,筛选出适宜的抑菌浓度;利用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抑菌效果的复合芽孢杆菌组合;鸡舍喷洒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化学消毒剂阳性对照组(苯扎氯铵),喷洒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处理组。在肉鸡不同日龄检测鸡舍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变化规律。【结果】3株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芽孢杆菌SKN01和芽孢杆菌SKN02生长曲线相近,在培养2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芽孢杆菌SKN03生长较缓慢,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相对较长。单一菌株对大肠埃希氏菌有效抑菌浓度均为108CFU•mL-1。经正交试验测定,3株芽孢杆菌复合菌液最佳抑菌组合为4×108 CFU•mL-1、4×108 CFU•mL-1、6×108 CFU•mL-1。最佳组合复合芽孢杆菌喷洒鸡舍,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在肉鸡生长后期复合制剂的抑菌效果明显。【结论】3株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抑制大肠埃希氏菌,同时复合菌液能够有效减少鸡舍有害微生物的数量,起到改善鸡舍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鸡屎藤、鱼鳅串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9178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标准菌株为检测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制浓度(MIC)和联合抑菌指数(FIC)。[结果]鸡屎藤、鱼鳅串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与常用抗菌药物合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协同或相加效应。[结论]水提法可广泛用于对具有抗菌活性的植物药材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甘肃产地与新疆产地乌拉尔甘草及其内生细菌抑菌活性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组织块及平板划线法,分别对甘肃和新疆产地乌拉尔甘草内生细菌分离纯化,用打孔法分别筛选具有抑制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菌株,进一步进行理化鉴定;用平板对峙法和二倍稀释法,以抑菌直径、最小抑菌浓度为指标,比较各有效菌株与宿主及各有效菌株之间的抑菌活性.【结果】甘肃酒泉产乌拉尔甘草共分离出内生细菌162株,与空白组比较,对肺炎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的3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11株;与宿主比较,JQYB006、JQYB037、JQYB050、JQYB07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与其宿主相近,综合比较JQYB037活性显著,最小抑菌浓度为4.01×10~5CFU/mL.新疆甘草共分离出内生细菌83株,与空白组比较,对肺炎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的3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6株;与宿主比较,XJYB023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活性与其宿主相近,XJYB051、XJYB05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优于其宿主(P<0.05).宿主间比较,甘肃乌拉尔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优于新疆甘草(P<0.05);有效菌株间比较,JQYB006、JQYB050、JQYB07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与XJYB051、XJYB053相近或相似.【结论】甘肃乌拉尔甘草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活性优于新疆乌拉尔甘草,且甘肃乌拉尔甘草及其内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均优于新疆乌拉尔甘草.  相似文献   

7.
香水百合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香水百合(Lilium casa blanca)中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的测定方法。以70%乙醇水溶液提取香水百合中的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测定了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香水百合中总黄酮含量为137 mg/g(13.7%);总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3.25 mm,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9.75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587 5 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350 0 mg/m L(大肠埃希氏菌)。香水百合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比大肠埃希氏菌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察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生长曲线和菌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毛酸浆果醇提物的可能抑菌机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和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作为指示菌,在分别绘制细菌生长曲线的基础上,于不同时间点蜕察加药后细菌生长曲线的变化,并以透射电镜观察细菌菌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在毛酸浆果醇提物最低抑菌浓度作用下,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生长曲线的各时间点菌体浓度OD值始终保持在0.5以下。透射电镜下可见: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生长0h时,细菌出现明显的分裂相;4h后,大肠埃希菌菌体内部出现许多空泡,分裂相明显减少;8h后,出现较多死亡菌体。毛酸浆果醇提物能有效地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使大肠埃希菌的菌体结构出现质壁分离、空泡样变和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购买商品化的溶菌酶标准品作为对照,通过平板扩散法检测重组人溶菌酶(rhLYZ)在体外对几株致病菌及益生菌的抑菌作用,同时用梯度稀释法检测重组人溶菌酶的MIC和MBC。分别将重组酶和商品酶做梯度稀释后,滴加到涂布有一定量菌液的MH平板,通过平板扩散法测量各组抑菌环直径大小,从而判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重组人溶菌酶抑菌活性显著高于标准溶菌酶,低质量浓度的重组酶即可对致病菌的生长产生抑制和杀灭作用。rhLYZ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较为敏感,抑菌环直径达到15mm~18mm;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抑菌环直径则达到27.5mm。提示rhLYZ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病原菌均具有较强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6种不同的方法对湛江湖光岩地质公园的土壤进行预处理,用释稀涂布方法进行放线菌的分离.并对获得的放线菌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常规鉴定与抗菌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新鲜土壤经28~30℃风干10d的预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且有利于放线菌的分离。该法共获得23株菌落形态疑似不同的放线菌,经常规鉴定,4株菌株初步确定为诺卡氏菌属.2株菌株为小单孢菌属.17株菌株为链霉菌属。另外.有9株菌株具有抑制大肠埃氏菌活性;8株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获得3株菌株同时具有抑制大肠埃氏菌与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药用植物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中筛选抗菌活性内生放线菌,对活性菌株的分类地位及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分离并鉴定候选菌株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抑菌活性,为农用杀菌剂的创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小檗叶片分离内生放线菌,16S rDNA法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管碟法测定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7种供试菌的抗细菌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等7种植物致病菌的抗真菌活性;依次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分离纯化活性组分;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技术对分离到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等7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抑制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分离到一株活性菌株H21,该菌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除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外,H21菌株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等多种病原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H21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菌丝生长作用,对其他供试病原真菌无明显的抑菌活性;从H21菌株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N-乙酰基-2-(4-羟苯基)乙胺、环-(L-亮氨酸-L-精氨酸)和二硫吡咯类抗生素-全霉素;全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其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56、0.313、0.078、0.313、0.156和0.313 µg·mL-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菌中浓度(IC50)分别为13.56和7.89 µg·mL-1。【结论】小檗内生菌放线菌H21可能是一种新的全霉素产生菌,其对植物致病细菌烟草青枯病菌和猕猴桃溃疡病菌有抗菌活性,全霉素对于开发针对致病细菌的农用杀菌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药用植物怀地黄的根中分离出32株内生细菌,并选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地黄斑枯病和地黄根腐病5种菌作为供试菌株,采用点菌法、平板对峙法和菌饼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显示,怀地黄中分离的32株内生菌对5种供试菌具有不同的抑制能力,其中有8株细菌对供试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都有抑制作用,显示出广谱的抗菌性;有2株细菌DH-10和DH-11对选取的5种供试菌都有抑制作用,且抗菌活性较强,具有生防菌开发潜力。所分离的活性内生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主要分布在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大肠埃希氏菌属,其中对地黄斑枯病和根腐病都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主要集中在芽孢杆菌属中。  相似文献   

13.
对野菊花序采用微波粗提,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得萃取物,通过K-B法和倍比稀释法,分别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耐药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水相的抑菌活性〉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萃取物无抑菌效果;水相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15.62 mg/mL和7.81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3.90 mg/mL和1.95 mg/mL,正丁醇相的MIC在15.62~31.25 mg/mL之间。水相和正丁醇相呈现较强的广谱抑菌活性,且具有抗耐药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在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挖掘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作为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提取活性菌株的DNA,对其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试验从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702株细菌,筛选出35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M27抑菌效果最好,对4种指示菌均具有抑菌作用,且抑菌圈直径均在13 mm以上。在属水平上,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属7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占有抑菌活性菌株的54.3%。试验初步揭示了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具抑菌活性细菌的多样性,为开发新型抗菌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番茄、辣椒和茄子3种茄科果蔬的内生菌,并对青枯病拮抗细菌进行筛选与鉴定。[方法]采用研磨液培养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对3种植株进行内生菌分离,并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及菌块对峙培养法对已纯化的内生菌进行筛选。根据分离菌的培养特性及菌体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及生化反应等,对筛选出来的内生拮抗细菌进行鉴定归属。[结果]3种植株内生菌分离,共得到53株内生细菌、53株内生真菌、44株内生放线菌。筛选出14株青枯病菌有强拮抗性的内生细菌,分属为芽孢杆菌属、埃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土壤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短小杆菌属,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而且芽孢杆菌属菌株对青枯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强。[结论]提供了探索生物防治茄科植物青枯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内生细菌与七叶树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七叶树的根茎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等4种靶标菌的抑菌活性,同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亲缘关系。筛选产IAA菌株,测定其产量,为菌肥的研发提供潜在资源。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七叶树内生细菌,并对其进行菌株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七叶树内生细菌培养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等四种靶标菌的抑菌活性。采用Salkowski法测定产IAA的能力。结果表明:共分离出48株内生细菌,分属于4个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总菌株的68.4%,共有3个属的28株内生细菌至少对一株拮抗菌株具有抗菌活性,占总菌株的58%。共筛选出5株产IAA的菌株,分别是WJ-66、WJ-7、WJ-57、WJ-89、WJ-19,其中WJ-7的吲哚乙酸产量为22.768mg·L~(-1)。七叶树中蕴含大量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产IAA的菌株,可为寻找和开发新型抑菌生物制剂和微生物菌肥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黄瓜叶片中筛选抗疫霉菌效果好的内生细菌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黄瓜疫病的理 论探索及防治应用提供实验材料。【方法】以黄瓜叶片为实验材料筛选内生细菌,根据待检菌株的镜检特征、 革兰氏染色反应、菌落排列方式和菌落形态特征等进行初步筛选。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发酵液拮抗法实验对目标 内生细菌进行拮抗作用测定。通过 16S rDNA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目标菌株种属。 【结果】初步筛选出 32 株内生细菌将其编号为 CL1~CL32,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 10 株、革兰氏阳性杆菌 13 株、革兰氏阳性球菌 9 株,利用平板对峙法发现 8 株对掘氏疫霉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菌丝抑制率为 10.3%~54.3%,抑菌半径为 1~7 mm,对其中抑菌效果较好的 3 株菌株(CL7、CL9、CL15)进行发酵液拮抗实验, 结果显示其抑菌率分别为 54.4%、72.2%、63.3%。【结论】对掘氏疫霉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 3 株内生细菌(CL7, CL9、CL15)分别属于泛菌属 Pantoea sp.、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 和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sp.,其中 抑制效果最明显的为 CL9,即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核桃内生真菌,以核桃炭疽病原菌等6种真菌和大肠杆菌等5种细菌病原菌作为指示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生长速率法和滤纸片法测定内生菌的拮抗作用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出抑菌活性显著的内生菌6株,其中弯角镰刀菌LTL-G3、木霉属YJL-3和德氏霉属YJL-14菌株的发酵液抑菌活性显著,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可能存在独特的抑菌活性物质;番茄早疫病原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对核桃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响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组织切块法和组织匀浆法对10种采集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大蒜进行内生菌的分离,并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菌抗菌活性进行了筛选,根据形态学和16S r RNA等方法对有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从10种大蒜鳞茎中共分离得到大蒜内生菌102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能同时抑制5种及以上植物病原真菌的菌株,再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16S r RNA测序鉴定菌种,去除重复的菌株后,得到19株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对19株大蒜内生菌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药源植物檀香紫檀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抗菌活性,为寻找新型抗菌活性物质提供参考。【方法】从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园采集3株健康檀香紫檀的根、茎、叶组织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其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檀香紫檀内生真菌进行分类和鉴定;分别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26003、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44102、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CMCC51252、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CMCC50115、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10231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98003的抗菌活性。【结果】从450块檀香紫檀组织中共分离到337株内生真菌,其中来自叶172株、茎66株、根99株,隶属15个属。叶部内生真菌的相对分离率和定殖率最高,均为79.63%;叶部、根部和茎部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2、0.93和0.64,三者间差异显著(P< 0.05)。木霉属(Trichoderma sp.)为根部优势属,相对分离率为28.28%;青霉属(Penicillium sp.)为茎部和叶部的优势属,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6.97%和52.91%。45株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有16株内生真菌(35.5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具有抑菌活性;36株(80.00%)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具有抑菌活性;有15株(33.33%)对6种测试细菌和真菌均具抑制活性,其中菌株L9(Colletotrichum sp.)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最好,对黑曲霉抑制活性达67.35%,对其余5种测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结论】檀香紫檀内生真菌类群分布具有一定的器官组织特异性,物种多样性较丰富,且蕴含有较高比例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菌株,可为新型抗菌活性物质的筛选与开发提供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