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同心县枸杞灌溉水资源紧缺的生产实际,采用大田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不同种植方式(覆膜和不覆膜)对枸杞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灌溉定额为1 620m3/hm2时,枸杞枝条长度最大;覆膜与不覆膜枸杞枝条生长速度均在开花初期最快;与覆膜相比,不覆膜的枸杞枝条生长速度峰值推迟10d出现;2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灌溉定额为1 620m3/hm2时叶绿素含量均最高;灌溉定额一定时,覆膜的叶绿素含量高于不覆膜的;3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灌溉定额为1 620m3/hm2时,枸杞产量均最高;当灌溉定额小于等于1 620m3/hm2时,覆膜的产量比不覆膜的高,当灌溉定额大于1 620m3/hm2时,覆膜的产量比不覆膜的低;当灌溉定额小于等于1 620m3/hm2时,枸杞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灌溉定额大于1 620m3/hm2时,枸杞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过多的灌水不利于枸杞生长。覆膜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为1 620m3/hm2适合在当地枸杞高效节水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灌水处理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区枸杞灌溉水资源紧缺的生产实际,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法进行大田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不同种植方式(覆膜与不覆膜)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时,枸杞总糖、甜菜碱、胡萝卜素含量均最高。(2)不同采收时间枸杞总糖含量变化呈"先增后降"变化规律,甜菜碱含量呈"先降后增"变化规律,胡萝卜素含量呈"逐渐增加"变化规律。(3)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时,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枸杞产量均最高,覆膜枸杞产量最高为1.040 07万kg/hm~2,不覆膜枸杞产量最高为9 923.40 kg/hm~2,覆膜比不覆膜的产量高4.81%。当灌溉定额小于等于1 620 m~3/hm~2时,枸杞产量均随灌溉定额的增大而增大,当灌溉定额大于1 620 m~3/hm~2时,枸杞产量均随灌溉定额增大而减小。覆膜滴灌条件下,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有效节约水资源,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适宜在宁夏中部干旱区高效节水生产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区枸杞灌溉水资源紧缺的生产实际,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法进行大田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不同种植方式(覆膜与不覆膜)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时,枸杞总糖、甜菜碱、胡萝卜素含量均最高。(2)不同采收时间枸杞总糖含量变化呈"先增后降"变化规律,甜菜碱含量呈"先降后增"变化规律,胡萝卜素含量呈"逐渐增加"变化规律。(3)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时,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枸杞产量均最高,覆膜枸杞产量最高为1.040 07万kg/hm^2,不覆膜枸杞产量最高为9 923.40 kg/hm^2,覆膜比不覆膜的产量高4.81%。当灌溉定额小于等于1 620 m^3/hm^2时,枸杞产量均随灌溉定额的增大而增大,当灌溉定额大于1 620 m^3/hm^2时,枸杞产量均随灌溉定额增大而减小。覆膜滴灌条件下,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有效节约水资源,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适宜在宁夏中部干旱区高效节水生产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枸杞覆膜与不覆膜滴灌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和灌溉定额对枸杞产量的影响以及枸杞耗水规律。结果表明,(1)除F6(灌溉定额2 160 m3/hm2)、F7(灌溉定额2 430 m3/hm2)处理外,覆膜处理产量均高于不覆膜处理。随灌溉定额增大,覆膜和不覆膜枸杞产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当灌溉定额为1 620 m3/hm2时,覆膜和不覆膜枸杞产量均最高,覆膜枸杞产量最高为10 400.7 kg/hm2,不覆膜枸杞产量最高为9 923.40 kg/hm2。(2)不覆膜比覆膜处理全生育期耗水量平均值高19.02 mm。覆膜与不覆膜枸杞各生育期耗水量及耗水模系数随生育期延长均先增大后减小,均呈"果熟期落叶期开花初期春梢生长期"的变化趋势。(3)覆膜枸杞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2.99 kg/m3,不覆膜枸杞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2.76 kg/m3,覆膜高于不覆膜。除F6(灌溉定额2 160 m3/hm2)、F7(灌溉定额2 430 m3/hm2)处理外,膜下滴灌枸杞各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高于不覆膜。枸杞膜下滴灌技术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棵间蒸发,有效节约水资源,适宜在宁夏中部干旱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枸杞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大田滴灌枸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滴灌枸杞土壤水分动态、生长量变化及水分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基于多因素考虑提出了合理的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主要结论有:干旱区枸杞土壤水分变化敏感区域为距树干水平距离40cm处的20~70cm土层,灌水前后土壤含水率变幅在0.2%~4.3%。随灌水量的增加枸杞地径及株高随之增加,而冠幅的变化规律性不强,西侧及南侧的枝条生长量明显高于东侧及北侧。3 750m3/hm2时鲜果产量、干果产量、百粒重、粒度及枸杞多糖含量均最高,干鲜比为1∶4.66,综合认为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品质相对较好。平水偏丰年型(P=40%)条件下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为3 750m3/hm2,灌水次数为14次,其中萌芽期灌水1次,营养生长期2次,盛花期、盛果期各4水,秋季生长期灌水3次。  相似文献   

6.
膜孔灌溉条件下玉米灌溉制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孔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制度对玉米土壤水分动态、产量及其指标以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灌溉定额4500m3/hm2时与灌溉定额为5400 m3/hm2的产量相近,但前者的水分利用效率却明显高于后者,灌溉定额为3600 m3/hm2时,虽产量明显低于前两者,但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7273kg/m3,故最节水。在当地灌溉定额为4500m3 m3/hm2.、灌水四次的灌溉制度经济效益最优。且在相同的灌溉制度下膜孔灌溉与不覆膜对照相比,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较高的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水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滴灌试验,研究了马铃薯的适宜灌溉定额及灌水周期。结果表明,灌水量越大,灌水次数越多,马铃薯株高越高和茎粗越粗;覆膜种植下,平均株高和平均茎粗明显大于露地种植;灌水量低于300m3/hm2时,产量随着灌水量和灌水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且产量以覆膜下A7处理最高;露地种植下,马铃薯淀粉量高于覆膜种植(除灌溉定额150m3/hm2,且灌3次水外),马铃薯还原性糖量比覆膜种植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宁夏干旱地区水资源贫乏,作物产量低的问题,采用膜下滴灌灌水和施肥的方式种植西瓜,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及施氮量对西瓜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定额900 m3/hm2、施氮量225 kg/hm2的处理条件下茎粗最大为7.45 mm、产量最大为43.80t/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4.01 kg/m3;灌溉定额900 m3/hm2、施氮量300 kg/hm2的处理条件下株高最大为254.7 cm。综合考虑茎粗、株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最优处理为T5(灌溉定额900 m3/hm2、施氮量225 kg/hm2),该处理最高产量可达43.80t/hm2,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大。该研究结果能够为宁夏干旱地区节水种植西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水分调控对宁夏枸杞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适宜宁夏中部干旱带滴灌枸杞的灌溉定额,在同心县下马关镇示范基地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对滴灌枸杞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定额2 160 m3/hm~2时,滴灌枸杞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最高,灌溉定额1 890 m3/hm~2时次之而叶片胞间CO2浓度以灌溉定额2 160 m3/hm~2最低,为230.55μmol/mol,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枸杞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随之减少;各处理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峰值在12∶00左右出现,W4处理的LWUE最高,W2处理的最低;灌溉定额1 620 m3/hm~2时产量最高,为9 923.4 kg/hm~2,灌溉定额1 350 m3/hm~2时产量最低,为7 792.2 kg/hm~2,灌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可增产,但超出1 620 m3/hm~2,产量与灌溉定额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宁夏中部干旱带覆膜沟灌玉米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设立试验区,以覆膜沟灌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水分处理进行田间试验,依据作物根区土壤水贮存量、生理指标及产量水平等参数,研究确定合理覆膜玉米沟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沟灌玉米0~60cm土层土壤水变化幅度最大,20~40cm是主要贮水层,不同水分处理贮水量变幅为3~138.8m3/hm2;光合有效辐射呈抛物线形规律变化,灌水后均有所下降;蒸腾速率呈单峰型,水分处理不同蒸腾速率峰值出现时间不同;高水分处理玉米净光合速率较高,且有明显"午休现象";灌溉定额3 900m3/hm2时产量最高为15 300kg/hm2,2 700m3/hm2时产量最低为13 770kg/hm2,灌溉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可增产,但超出上限时,产量与灌水不呈正相关关系。宁夏中部干旱带覆膜沟灌玉米合理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灌水4次,灌水定额为975m3/hm2,灌溉定额3 900m3/hm2。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适宜于赤峰地区滴灌玉米的灌水定额,在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乡南平房村示范基地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个灌水定额水平,分别为180(GGDE1)、240(GGDE2)、300(GGDE3)、360(GGDE4)m3/hm2,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对覆膜滴灌玉米生长状况、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分析了玉米耗水量与产量、边际产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水定额300m3/hm2的处理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在玉米苗期、灌浆期表现出比其他灌水定额处理好;膜下滴灌玉米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穗重、行粒数、百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同样随灌溉定额增加呈递增趋势;穗长和穗行数规律性不强,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与玉米耗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400.83~449.63mm是进行灌溉确定滴灌灌溉定额的主要研究区域。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4年吉林省通榆县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定额对比试验资料,计算了玉米各生育期耗水量,研究了玉米全生育期耗水规律,分析了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玉米灌溉水生产率及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定额下膜下滴灌玉米耗水规律基本相同,灌浆期耗水量最高,成熟期最低;从产量角度看,轮茬倒作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1 031.86m3/hm2,全覆盖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1 394.46m3/hm2;从灌溉水生产率角度,轮茬倒作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990.32m3/hm2,全覆盖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1 347.07m3/hm2。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田测法进行了相同灌水时间和次数、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水量与棉花产量关系试验 ,并采用数学分析方法推导、分析、计算了棉花最高产量灌溉定额 ,节水经济灌溉定额 ,高效用水灌溉定额 ,棉花需水临界期。结果表明 :皮棉产量与灌水量呈良好的二次抛物线关系 ;节水经济灌溉定额不仅与棉花水分生产函数有关 ,而且与皮棉价格、单方水价格、生产要素不变费用及水费征收方式有关。在现状条件下 ,渭干河灌区棉花合理灌溉定额为 2 655~ 5394 m3/ hm2 ,最高产量灌溉定额为 5394 m3/ hm2 ,节水经济灌溉定额5370 m3/ hm2 ,高效用水灌溉定额为 2 655m3/ hm2 ;棉花需水临界期是花铃期和蕾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定额下打瓜生长指标和产量及其构成的变化,筛选适宜的灌水定额。【方法】结合田间试验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设定了5个不同的灌水定额,分别为300、375、450、525、600 m3/hm2,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对打瓜生长指标及产量影响的同时,以产量、作物耗水量和WUE为主要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评价了田间试验结果。【结果】打瓜生长,打瓜主蔓长、次蔓数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增加。600 m3/hm2灌水定额下主蔓长和次蔓数最大,525 m3/hm2灌水定额次之;在伸蔓现蕾期和果实膨大期,525 m3/hm2灌水定额和600 m3/hm2灌水定额下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525 m3/hm2灌水定额下产量和WUE最大,600 m3/hm2灌水定额次之,且525 m3/hm2灌水定额与600 m3/hm2灌水定额间差异显著。525 m3/hm2灌水定额下打瓜产能优,且生长较好。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525m3/hm2灌水定额更适合打瓜农田灌溉。【结论】结合大田试验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建议选用525 m3/hm2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夏灌溉水资源紧缺的生产实际,以覆膜滴灌枸杞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灌溉定额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低水分呈双峰型,高水分呈抛物线型;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不同水分处理的蒸腾速率峰值出现时间点不同;胞间CO_2浓度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2灌溉定额2 700m~3/hm~2时叶绿素相对含量最大,为67.2,灌溉定额3 600m~3/hm~2时最小,为64;3灌溉定额2 700m~3/hm~2时产量最高,为10 440kg/hm~2,灌溉定额3 600m~3/hm~2时产量最低,为7 126.2kg/hm~2,灌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可增产,但超出2 700m~3/hm~2,产量与灌溉定额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宁夏玉米水肥热利用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滴灌土壤水肥热耦合对青贮玉米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了水肥热耦合影响青贮玉米各项指标的主次顺序、显著性及最优组合方案.结果表明:三因素影响鲜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的顺序均为灌溉定额>追肥量>根区温度;灌溉定额和追肥量对鲜生物产量影响显著,灌溉定额和追肥量对籽粒产量影响极显著,根区温度对鲜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影响不显著.青贮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鲜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随着灌溉定额、追肥量和根区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生育期内降雨量为148 mm、地下水埋深1.66 m条件下,综合考虑水肥热耦合对滴灌青贮玉米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确定三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A3B3C2,即灌溉定额为2520 m3/hm2、追肥量为594 kg/hm2(纯N为273.24 kg/hm2)、覆普通地膜,鲜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最高,鲜生物产量为96638 kg/hm2,比CK增产14.96%;籽粒产量为14927 kg/hm2,比CK增产13.25%.可为引黄灌区青贮玉米高效节水灌溉土壤水肥热调控制度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在浅埋式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定额对叶面积指数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开展大田试验,共设置5个水分处理,依次为300 m3/hm2(T1)、375 m3/hm2(T2)、450m3/hm2(T3)、525 m3/hm2(T4)、600 m3/hm2(T5),采用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了不同灌水定额的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分析相互关系,运用回归分析法拟合生长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生长规律呈现先快后慢,倒"L"型趋势,2茬末期均出现衰败现象,第2茬受天气转冷因素表现更加明显。灌水定额525 m3/hm2以上叶面积指数没有明显提高,对应T4处理产量最高,叶面积指数、产量、灌水定额三者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建立三者之间相互单因素回归分析方程,拟合度较高。WUE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呈现单侧下降趋势。【结论】运用浅埋式滴灌技术开展紫花苜蓿灌溉试验,适宜的灌水量可以改善紫花苜蓿生长状态,提高作物产量,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比较分析了地膜覆盖条件下3个不同灌溉量对甘蔗萌发出苗生长及其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150、75、45m3/hm2个不同灌溉量处理的出苗率、苗高和收获甘蔗、梢头和蔗叶产量均极显著高于不灌溉+盖膜和不灌溉不盖膜2个处理。在不同灌溉量中,灌溉150m3/hm2的甘蔗产量显著高于灌溉75m3/hm2,极显著高于灌溉45m3/hm2,灌溉75m3/hm2与灌溉45m3/hm2的甘蔗产量无显著差异。无灌溉条件下,盖膜的甘蔗产量极显著高于不盖膜。盖膜下灌溉对蔗糖分的作用效果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选取"张杂谷5号"作为试验材料,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希尼套海嘎查,设置了膜下滴灌、覆膜微喷灌、覆膜沟灌和露地沟灌4种灌水方式,灌溉定额均为3 750m3/hm2,并以露地沟灌作为对照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灌水方式对干旱地区覆膜谷子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谷子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穗长、穗质量和籽粒质量与覆膜微喷灌、覆膜沟灌和露地沟灌相比均有提高,产量为5 956.95kg/hm2,比覆膜微喷灌、覆膜沟灌和露地沟灌分别增产25.2%、27.1%和29.5%,增产显著,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23.4%、24.7%和28.9%,灌溉水分生产效率分别高25.2%、27.2%和29.3%,增加显著。膜下滴灌为当地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对干旱地区谷子的种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汾河灌区春玉米节水高效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汾河灌区种植主体由小麦、棉花转变为玉米的现状,就春玉米的灌溉制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玉米拔节和抽雄吐丝期是玉米生长需水关键期;玉米灌水次数、灌溉定额、穗粒数、产量、是成正相关关系;其最佳灌溉次数是灌4水,灌溉定额4 590m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