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营养钵育苗抛秧移栽技术,自1992年引入我县以来,发展迅速,到1995年推广面积已达到5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1.4%.特别是在气象条件不利条件下,更加显示出其抗灾、抗病能力强,增产效果显著.但因个别稻农没有掌握该项栽培技术要点,出现了不增产或减产现象。为此.本人根据多年实践,就抛秧移栽产量提高的几个主要因素浅析如下:1提高秧苗素质“大地过水式”旱育苗,秧苗素质差,在抛栽后3天不建立水层的情况下,秧苗茎叶表现失水,最终出现大缓苗,甚至死苗(见表).而高台育苗素质好、秧苗体内的自由水含量低、于物质多,抛后…  相似文献   

2.
水稻钵苗摆栽是利用特制带钵体的秧盘培育秧苗,通过人工或机械将秧苗带钵上按一定行穴距摆插。综合了钵革抛秧无植伤、盘育机插(或手插)秧苗分布有序的优点,是一项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提质、增产、增效幅度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栽培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培育4.2叶以上的带菜大酋。技术创新是有序摆栽无植伤。水稻钵苗摆栽是在钵苗抛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5年八五O农场在垦区首次进行钵酋人工抛秧栽培技术试验,表现秧苗素质好、移栽省工省力、无植伤、分奠早生快发等。但大面积应用存在钵体散块、倒苗、分布不匀,钵体入土浅等…  相似文献   

3.
地处滨海高产稻区的大洼县.自1993年应用抛秧技术以来,由于省工、省水、低成本、增收节支,1993-1995年累计推广31.33万亩,累计增产稻谷为1566.5万kg,综合效益增加了3749.15万元,1996年已全面推广。实践证明,抛秧比插秧水稻平均增产12.34%左右。抛秧栽培具有显著增产优势。1增产原因1.1秧苗整齐、健壮、素质好营养钵育苗,养份均匀地集中在钵孔内,每穴秧苗都有一个独立的营养环境,不争肥、不争光、生长稳健、整齐一致。同时秧苗在旱育环境下生长,体内束缚水含量高。干物质积累多,根多而壮,碳氮比适宜,地上部与地下部发育…  相似文献   

4.
王寒梅 《北方水稻》2002,(Z1):13-14
无纺布覆盖育苗具有保温、透气、防结露、耐腐蚀、耐用等特点,与聚丙烯覆盖育苗相比,不仅省工、省力、提高秧苗素质、降本增效,还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水稻无纺布育苗代替常规塑料薄膜育苗的新技术是继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之后又一项省力高产高效的水稻栽培先进实用的技术。1实验材料与方法1.1材料水稻品种:辽粳454—17,无纺布选用经老化处理的密度为35g/m2,幅宽为2.1m的长丝无纺布。试验地点:沈阳市于洪区四台子镇。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的对比设计,三次重复。苗床面积:(22.5m2)(1.50m×15m)。…  相似文献   

5.
水稻壮秧营养剂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旱育抛秧技术由于省工、高产而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然而,旱育抛秧培育壮秧技术难掌握。针对湖南土壤、气候特点而研制的壮秧营养剂,简化了旱育秧操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明显。为阐明壮秧营养剂对秧苗的壮秧效果和大田增产机理,2000年早季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壮秧营养剂对秧苗素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抛栽大田后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壮秧营养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能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抛栽大田后缓苗期短,穗分化提前,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穗粒数,进而增加产量,实际产量平均增加5.39%。  相似文献   

6.
水稻栽培综合增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综合增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优点。该技术由无纺布钵盘育苗、水稻抛(摆)秧栽培、配方肥料抛前一次性深施、抗旱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几个方面的主要技术内容构成。介绍了上述各方面技术的要点,着重阐述了育苗、抛秧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7.
水稻定距丢秧技术在杂交水稻制种田母本上应用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忠国 《作物研究》1999,13(4):30-31
水稻定距丢秧技术是在应用水稻抛秧技术的实践中提出的,是水稻抛秧技术的方法改进。该技术设想改人工抛秧为人工定距丢秧,改水稻机械化抛秧为机械化定距丢秧,改水稻抛秧在田面的无序排列为秧苗的有序排列,并提出了水稻定距丢秧机与丢秧器的构思,而实现抛秧稻与移栽稻栽培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杂交中稻抛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抛秧育苗技术能提高中稻秧苗素质,增加根系活力,增强抗逆性,无返青期,提高穗实粒数和穗数,增产、增值、增收,同时省工、节水、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水稻抛秧机的抛栽效果水稻抛秧机是利用离心力原理将秧苗甩出去,秧苗借助土索重量,根朝下、叶朝上栽植入泥,在抛秧机正后方形成一个扇形抛秧带。它具有保证密度、带土浅栽、稻株呈“满天星”式分布,早发快长,而且省工、省力、增产增收等特点。据1996年试验:机抛亩产485.1kg,比手插(438.4kg)增产10.7%,比机插(424.gkg)增产13.8%;每平方米德数分别比手插,机插多8.9%、8.0%9每穗粒数比手插多1.5粒,比机插少4.5粒(表及)。增产原因主要是抛秧相互遮荫少,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多,光合结构配置合理,每平方…  相似文献   

10.
浅析种衣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种衣剂技术的防病、增产机理,通过考察水稻秧苗的单株发根数、白根数、茎基宽、分蘖数、分蘖率、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单株叶片数、株高、出苗率、成秧率等,从种衣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包衣能够提高种子的出苗率,成秧率、有效防治蓟马虫危害,显著提高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11.
晚稻无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示范表明,采用“旱育保姆”培育晚稻旱育秧苗。秧龄弹性大,与双季稻生产茬口要求相适应,控苗效果好,根部带土多,易抛易立,省工省力,节本增收。  相似文献   

12.
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秧苗随着秧龄的延长苗体窜高,秧苗发根力变差,植株植伤重,返青活棵慢,本田营养生长期缩短。随着秧龄的延长,产量下降:产量以秧龄18d最高,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705.7kg/667m^2;秧龄23d其次,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95.9kg/667m^2;秧龄28d第三,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69.5kg/667m^2;秧龄33天最低,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29.7kg/667m^2。不同品种间产量表现为杂交粳稻苏优22最高,常规粳稻武粳15其次,常规粳稻扬辐粳7号最低。  相似文献   

13.
水稻育秧环境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秧环境下秧苗生理和形态结构方面的差异及对本田生长的影响。旱育秧苗植株矮壮,体内积累的淀粉多,过氧化氢酶活性强,叶绿素含量高,抛植大田后发根快、分蘖多,具有明显的“爆发”优势,最终成穗率高,有效穗多,产量较高;湿润育秧的秧苗,秧田期生长量大,体内积累的淀粉少,抛植大田后发苗慢,缓苗期长,最终有效穗少,产量较低;前期旱育后期多雨寡照的秧苗体内积累的淀粉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不及正常旱育秧,抛植大田后秧苗体的“爆发”优势丧失,产量与湿润育秧相仿。  相似文献   

14.
以中浙优1号和甬优1540为材料,采用栽培池培养试验,研究缩二脲对水稻出苗率及叶片白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缩二脲含量在0~2.0%时对水稻的出苗率和秧苗生长量影响较小;缩二脲含量高于4.0%时显著降低了出苗率,显著抑制秧苗的生长,中浙优1号和甬优1540干物质量分别降低24%和17%;水稻叶片对缩二脲比较敏感,缩二脲造成叶片发白的叶位主要在第2叶,第3叶叶片发白比例较低,但是当缩二脲含量达到4.0%时,第3叶叶片发白比例也开始上升;当缩二脲含量过量时,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化肥中的缩二脲是引起直播稻出现白化苗的重要原因,在直播稻和水稻育秧中,应选用缩二脲含量较低的肥料。  相似文献   

15.
在辽宁西部早春温室大棚条件下,以北方粳型超级稻辽粳399为参试品种,探讨了不同育秧基质与秧盘组合处理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采用客土作育秧基质相比,其他3种育秧基质均具有提升秧苗素质的作用;与对照(客土+盒式秧盘)相比,其他7个组合处理下的秧苗素质更好,且运输更加方便,移栽根系损伤轻、缓苗时间短,并以M2K2组合处理(有机育苗基质+钵形毯状秧盘)表现最优,产量也最高,比对照增产11.91%。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苗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宁县开展了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苗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秧苗素质有明显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减少,秧苗根量、根长及百株干重等增加,秧苗素质明显提高,产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17.
对柴米河基质和国瑞基质育苗与常规进行对比试验,探讨解决集中育苗营养土的问题。结果表明:柴米河基质育苗,秧苗健壮,返青快,增产、增收效果较明显,国瑞基质没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和平  刘丛江 《北方水稻》2010,40(2):36-36,39
采用对比的方法探讨钵体毯状硬盘育苗与普通子盘育苗对比效果。结果表明,钵体毯式育苗株数较常规苗增加23.1株/m2,平均粒数增加2.2粒/穗,平均实粒数增加3.8粒/穗,空瘪率提高2.0%,千粒重提高0.2 g,产量提高7.7%。  相似文献   

19.
水稻育秧基质理化性状对秧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渣、甘蔗滤泥、稻田土为原料配成不同水稻育秧基质,以‘桂育9号’为供试品种,探究不同水稻育秧基质理化性状对秧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不定根数、单位面积秧苗数外,秧苗各性状皆与基质的理化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基质容重的减小和孔隙度的增大使得秧苗株高、叶面积、单位体积基质生产秧苗鲜重显著增大,而根系盘结力显著减小;基质p H中性左右对秧苗品质无显著影响。在2.7 m S范围内,基质电导率增大对株高、叶面积、单位体积基质生产秧苗鲜重有显著促进作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对秧苗株高、SPAD值、叶面积和单位体积基质生产秧苗鲜重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速效磷还对秧苗茎基宽、叶龄、地上部干重、发根能力有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作用,而与根系盘结力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岗优188和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了泥质法露天育秧、营养土露天育秧和营养土工厂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秧方式对供试品种的大田生育期并无明显影响;泥质法露天育秧所育秧苗茎基宽最高,但秧苗叶面积最小,营养土工厂育秧所育秧苗的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明显高于泥质法露天育秧;泥质法露天育秧所育秧苗根数最多,但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以营养土露天育秧最高;产量方面,2个供试品种均以泥质法露天育秧最高,其次是营养土露天育秧,营养土工厂育秧最低,泥质法露天育秧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其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