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沼气》2002,20(2):8-11,30
  相似文献   

2.
王志强  赵志曼  王德兵 《中国沼气》2004,22(1):31-32,37
风景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大,要求深度处理,尤其是色度和臭度.本文采用二级厌氧-接触氧化工艺,依据自然地形条件,优化传统的城镇沼气工艺,无能耗处理污水.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运行成本低, 管理简单;为类似工程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尚海涛  杨琦 《中国沼气》2004,22(3):19-23
本文对内循环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COD的去除率可维持在90%左右,出水COD<120 mg·L-1;BOD5的去除率可维持在90%以上,最高达99%,出水BOD5<60 mg·L-1;NH 4-N去除率可达45%;总磷去除率可达40%;反应区混合液SS可达2.1 g·L-1,VSS浓度可达1.4 g·L-1,VSS/SS可稳定在64%左右;填料湿重挂膜量平均为284 g·L-1,干重挂膜量平均为8.9 g·L-1.  相似文献   

4.
厌氧工艺具有许多好氧工艺所不具备的优点.本文分析了厌氧处理工艺未能在国内外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厌氧处理技术的认识存在误区,并对这些认识误区进行了理论解析.  相似文献   

5.
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琦  尚海涛 《中国沼气》2006,24(1):9-14
本文对折流挡板厌氧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研究。反应器沿流向分为三格,实验温度为25℃,水力停留时间12小时,pH在7~7.6。实验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可维持在70%左右,产气主要含有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每格最大产甲烷活性依次为211 mLCH4.gVSS-1d-1,314 mLCH4.gVSS-1d-1,319 mLCH4.gVSS-1d-1;出水产物为乙酸和丙酸;每格优势菌种依次为杆菌、球菌、甲烷丝状菌和甲烷八叠球菌。填料挂膜量(湿重)沿着流向逐渐降低,平均为4.27 g.cm-3。  相似文献   

6.
厌氧沼气池-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厌氧出水达标的问题寻找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以厌氧沼气池和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同时对联合工艺的特点、运行处理效果进行了简要介绍。这种联合工艺对中小城市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生活污水厌氧消化系统相关后处理技术的技术特点和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好氧处理、稳定塘处理及土地处理三种后处理技术方法,简要介绍了户用一体化装置的研究及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浮 - ABR - 接触氧化-过滤吸附”工艺处理江苏某一油脂厂的含油废水。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废水COD、BOD、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 98% 、99% 和 85%,出水各项指标达到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并符合GB/T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的回用水标准,可用于循环冷却塔用水,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国外厌氧处理城镇生活污水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胡启春 《中国沼气》1998,16(2):11-15
本文根据第八届日本仙台国际厌氧消化讨论会论文集,综述了国外厌氧处理生活污水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和讨论了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用厌氧技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已有多年,并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推广,使这项处理技术逐步成熟。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县沼气技术开发公司在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不少的经验,下面笔者就有关部门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目前,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池采用厌氧技术,具有不耗能、占地少、投资分散、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出水基本达标等特点。其主要结构为:前处理池、厌氧消化池、后处理池等。各部分主要作用如下:(1)前处理池。前处理池主要作用是进行无机沉淀。在前处理池中,有机物在好氧条件下水解,并沉淀分离,同时将一些难处理的固体物质分离。(2)厌氧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采用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厌氧微生物和流态化技术强化传质过程,可克服低浓度有机废水甲烷化能力低的障碍。实验表明,在35±1℃条件下,处理COD浓度为1600mg/L的人工葡萄糖废水,床层最优膨胀率为50%,容积有机负荷率为19.2gCOD/(L·d),COD去除率达70%;处理COD浓度为220~250mg/L的城市污水,容积有机负荷率为2.4~2.6gCOD/(L·d),COD去除率为54%~56%。  相似文献   

12.
吴香强  李健 《中国沼气》1994,12(3):12-15
本文对利用物化方法和UASB厌氧消化装置处理厂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处理法对高浓度丝厂废水效果较好,且可回收部分含氮物质。UASB厌氧消化在进行水浓度为3000~4000mg/L,有机负荷稳定性在4~5g/L时,对丝厂废水处理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名胜风景区内所产生的生活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含量高、浓度波动幅度大、不易生化等特点.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水解酸化+CASS工艺在处理黄山风景区高浓度生活废水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并阐述了工艺原理、主要工艺参数、调试运行效果及成本分析.实践说明,该工艺运行稳定、投资少、占地少、处理成本低,CODCr,BOD5、SS的去除率分别在86.7%、94%、72%以上,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法对X市城市污水及其常规处理工艺出水中的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分析研究。在X市城市污水中共检出5种PCBs(PCB28、PCB52、PCB101、PCB153、PCB180)和5种OCPs(α?HCH、β?HCH、γ?HCH、δ?HCH、艾氏剂),浓度在0.314 3~3.499 3ng/L之间,同国内外报道的结果相比,X市城市污水中PCBs和OCPs总量处于较低水平。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工艺对PCBs和OCP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14%和87.39%,其中生化处理单元的贡献最大,去除率大于50%。  相似文献   

15.
厌氧降解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奥里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敏  邓宇  胡国全  尹小波  张辉 《中国沼气》2003,21(3):15-17,21
本文介绍了以奥里油为原料生产重交沥青的生产废水处理工艺,通过实验模拟,探索了该类废水的生物处理效果,并总结出了该废水生物处理启动调试经验.实验证明,用该工艺处理是可行的,厌氧降解处理COD负荷8.7 kg·m-3d-1,平均去除率达35%,好氧处理COD负荷1.87 kg·m-3d-1,平均去除率达69%,生物处理总的COD平均去除率达80%.最终出水达到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厌氧UASB反应器处理含有高浓度甲醛的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生产废水的稀释液,进水有机物和甲醛负荷分别为3.04 kgCOD.m-3d-1和0.22 kgFA.m-3d-1,相应的进水有机物和甲醛浓度分别为1896.9 mgCOD.L-1和139.9 mgFA.L-1,二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1%和91.8%以上,出水浓度分别低于93.2 mgCOD.L-1和11.4 mg-FA.L-1。  相似文献   

17.
胡滨  马林  王军胜  唐一 《中国沼气》2006,24(4):38-40
介绍了采用UASB+CASS工艺处理淀粉及赖氨酸废水的工程实例,废水CODcr浓度在6000mg·L-1左右时,经本工艺处理后出水CODcr浓度小于150mg·L-1,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为类似废水的处理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废水脱氮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氨氧化是一种全新的生物脱氮工艺。对于处理低碳氮比废水,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具有节省氧耗、无需外加有机碳源、污泥产量低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逐渐深入,各国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实际应用。本文对该工艺在消化污泥上清液、垃圾渗滤液等实际废水脱氮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含酚模拟废水电催化氧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催化氧化法因其特有的优点,现已成为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实验采用自制实验装置,用电池中碳棒为电极,对含酚模拟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着重考察溶液温度、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电压、溶液pH值等影响因素在电解过程中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实验表明:在常温、电压为5.5 V、电解质(Na 2 SO 4 )浓度为20.0 g/L、pH值为8.0~9.0、电解120 min时,苯酚去除率接近100.0%.因此电催化氧化法作为一种高效、简便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