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兴久村防护林体系防风效应研究,得出通风结构林带背风面,迎风面和平行风面平均降低风速分别为22.1%、8.4%和8.08%;林网内平均降低风速16.1%;片林周围平均降低风速13.2%,片林内平均降低风速50.O3%。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风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小气候变化,对于农田防护林带的结构、宽宽、全叶期、无叶期、林带背风面,不同距离以及林带与主风交角等项因子专门报道甚少。本文对农田防护林结构与带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结构不合理或者林带过宽,不仅费工费时且占地多,防护效益并不明显,太窄又起不到保护农田的作用,探讨合适的结构与带宽,最大限度的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能,确保农田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持续不断连年稳产高产丰收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3.
影响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的几项主要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风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小气候变化,对于农田防护林带的结构、带宽、全叶期、无叶期、林带背风面,不同距离以及林带与主风交角等项因子专门报道甚少。本文对农田防护林结构与带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结构不合理或者林带过宽,不仅费工费时且占地多,防护效益并不明显,太窄又起不到保护农田的作用。探讨合适的结构与带宽,最大限度的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能,确保农田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持续不断连年稳产高产丰收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
以南疆经济林核桃为农田防护林研究对象,通过对所选农田防护林背风面距林带不同距离处棉花出苗防风效果、表层土壤温度及幼苗素质的测定,研究了农田防护林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核桃农田防护林能够有效降低风速,减少风沙致死棉苗比例,增加土壤表层温度,提高棉花出苗率,棉花减产量幅度明显低于其他处理。通过核桃农田防护林对棉花出苗防风效果及产量的研究,为南疆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标尺法对杨树和樟子松农田防护林网内不同水平距离地表风蚀状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网对于表层土壤具有保育作用。这2种农田防护林网在防护距离、防护效能上有一定差别,樟子松农田防护林网内表层土壤风蚀量小于杨树农田防护林网,杨树防护林网内风蚀最严重点出现在林带南侧20 m处,风蚀深度3.1m;樟子松防护林网内风蚀严重点出现在林带南侧100 m处,风蚀深度为4.17 m。  相似文献   

6.
防风效益是防护林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效益。该研究通过分析徐淮平原的典型区域宿迁泗洪县陈圩林场近1 a内的风速实时监测数据,比较研究该农田林网新造林的防风效果。结果表明:新造林具有一定的防风效果。在背风面的1 H(树高)—20 H内,随着距林带距离的增加,林带防风效能逐渐提高,新造林的迎风面1 H和背风面1H的风速频数百分比差异不大,建议在今后的林业工作中,应对该林带的风速进行长期实时监测,为农田林网的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福清沿海岩岸低效黑松防护林现状,采用不同整地方式、不同苗木、不同造林密度及不同抚育施肥措施,对1 500hm2的低效黑松防护林进行更新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是适宜的更新改造树种;迎风面采用条状劈带整地、块状挖穴,背风面采用全面劈杂炼山、块状挖穴,并进行施肥、抚育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更新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促进幼林的生长,使岩岸基干林带防护功能得到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8.
杨树林带木材纤维长度变化规律及其在经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为探讨农田防护林合理经营的最佳途径,本文从林带木材生物学特性研究入手,针对杨树农田防护林带不同品种、不同立地、不同行位和不同年龄木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林带木纤维长度的变化主要受品种和年龄的影响,与林带特殊生境无显著相关;通过林带纤维长度频率分布和木纤维长度与年龄相关关系的分析,建立了一系列相关模型,据此得出了林带木纤维长度相对稳定的年龄;该年龄即为农田防护林带开始进入全面有效防护农田状态时的年龄,此时林带所达到的树高可作为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的成林高。由此为农田防护林带的经营提供了可靠的木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对国内部分地区银杏农田防护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林带结构、走向、间距、宽度等规划设计;整地施肥、树种组成、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栽植技术,分层和平头嫁接、抚育保护等栽培技术;规划设计及栽培原则;银杏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国内部分地区银杏农田防护林调查研究的基础,对其林带结构,走向,间距,宽度等规划设计;整地施肥,树种组成,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栽植技术,分层和平头嫁接、抚育保护等栽培技术;规划设计及栽培原则,银杏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