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田间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南疆小海子垦区枣棉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枣瘿蚊与截形叶螨两种害虫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小海子垦区枣瘿蚊和截形叶螨在枣棉间作田发生数量均高于红枣单作田,田间发生动态消长规律基本一致。该研究为南疆枣园害虫田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枣树开花座果期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枣树花期害虫的危害,使枣树减产严重,以致在个别年份和枣园因虫害减产几近绝收。本文对枣树花期主要害虫绿盲蝽、枣瘿蚊、烟蓟马、枣叶壁虱、枣花心虫、枣粘虫、枣尺蠖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以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对枣树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摘 要:作者在2007~2008的两年间,对新疆和田皮墨垦区(兵团农十四师224团)枣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枣园昆虫群落中,有各类昆虫种类共计有45种(包括蜱螨类),它们分别隶属于12个目(包括蜱螨目),29个科;其中主要优势种害虫有土耳其斯坦叶螨,偶发性害虫有枣瘿蚊、棉铃虫、棉蚜等。主要优势种天敌是丽草蛉和七星瓢虫。同时对枣园昆虫群落的基本特征, 主要优势种的种群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菊花瘿蚊生活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菊花瘿蚊是菊科植物一种重要害虫,其大规模发生严重影响我国药用菊花的产量和品质。主要研究菊花瘿蚊形态特征、年生活史、饲养条件、孵化规律和交配规律,为菊花瘿蚊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疆地区4个县(市)的枣瘿蚊防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枣瘿蚊飞防费用低,仅为人工防治的十分之一,省时、省工、省药,可节约成本近200元/hm2。红枣枣瘿蚊飞机防治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飞机防治枣瘿蚊药剂喷施量低,喷雾均匀,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精河县新、老枸杞园主要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观测及对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了精河县主要虫害枸杞红瘿蚊、瘿螨、锈螨、木虱、蚜虫发生的气象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精河枸杞虫害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悬挂高度的黄板在枣棉间作田主要害虫枣瘿蚊和棉蚜的诱虫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黄板的悬挂高度不同,对枣瘿蚊成虫和棉蚜的诱集效果也不相同,随着黄板悬挂高度的升高,对枣瘿蚊、棉蚜的诱集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下缘距地面20 cm黄板诱集数量最多,下缘距地面140 cm黄板诱集数量明显减少;在枣瘿蚊各代羽化盛期和棉蚜发生较多的时期,下缘距地面20 cm和140 cm的黄板诱集枣瘿蚊和棉蚜的数量均呈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果园常见的螨类害螨主要有柑橘锈螨、柑橘瘿螨、梨肿叶瘿螨、梨叶锈瘿螨、荔枝瘿螨、葡萄瘿螨、枣顶冠瘿螨、栗瘿螨、穗醋栗瘿螨、果苔螨、葡萄短须螨、柑橘全爪螨、柑橘始叶螨、二斑叶螨、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栗小爪螨、神泽叶螨和普通红叶螨,同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前9个属瘿螨科,后8个属叶螨科,第10个、11个分别属于苔螨科和细须螨科害螨。  相似文献   

9.
枣果黑斑病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影响枣果黑斑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有效防治枣果黑斑病,在新疆和田、阿克苏地区的枣园通过5点取样法开展了影响病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同时通过随机区组开展了7种化学药剂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骏枣’的发病率最高,达32.79%;其次是‘壶瓶枣’(30.73%),‘灰枣’的发病率仅为4.37%;3年生枣园发病率为3.01%,5~12年生的枣园发病率与树龄呈正相关;无间作的枣园病害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有间作的枣园;1.5 m×2 m、1.5 m×3 m、1.5 m×4 m和1 m×1 m×2 m栽培密度的枣园病害发生情况基本一致;不同结果方向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依次为:南面>西面>东面>北面;壤土的枣园发病率(32.71%)明显高于沙土(21.68%);漫灌的枣园发病率(37.18%)高于滴灌(26.62%);精细管理的枣园的发病率(30.57%)明显低于粗放管理的枣园(43.49%);筛选出的60%唑醚·代森联(5%吡唑嘧菌酯·55%代森联)水分散颗粒1500、3000倍液,对枣果黑斑病的防效高达90.5%、82.7%;3%的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防效达90.25%。研究结果为枣果黑斑病田间科学用药和该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桑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其主要为害桑树。通过近年来对田同大面积调查,桑瘿蚊已是铜仁地区桑园主要害虫之一,并呈严重趋势,在各地桑园为害率达100%,桑树株受害率为100%,芽被害率为80%左右,止芯率达50%左右。由于桑瘿蚊的严重为为害,造成夏、秋桑叶锐减,严重成胁铜仁地区夏、秋蚕饲养。为了有效防治桑瘿蚊,对铜仁市和松桃县桑瘿蚊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枣叶锈螨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仙蓉 《华北农学报》1989,4(4):105-108
近年来在山西省一些重点产枣县市发现枣叶锈螨为害日趋严重.为了控制螨害,保障生产,作者于1985—1988年对枣叶锈螨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持续4年的观察,并根据其发生规律进行了防治试验.在枣树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可有效地杀灭在枣股上越冬的成螨;5月下旬喷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对已被螨害的枣树能起到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新疆葡萄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重点讲述了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瘿螨(葡萄毛毡病)、葡萄短须螨(红蜘蛛)这4种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归纳总结了葡萄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相似文献   

13.
<正>为明确7种常用杀螨剂对花生上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的毒力差异和防治效果,并为不同优势种群的防治提供高效药剂,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浸虫法,测定了7种杀螨剂对两种叶螨雌成螨和卵的毒力。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对二斑叶螨成螨的毒力最高,LC_(50)  相似文献   

14.
山东茶区三种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见早  冯志花 《茶业通报》2004,26(3):112-112
角蜡蚧、茶叶瘿螨和黑刺粉虱已成为山东茶区三种主要害虫(螨)。其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越冬方式特殊,春旱、秋又旱;二是茶园郁闭度大;三是管理、采茶等人为活动。根据三种害虫(螨)的发生规律,主要抓好越冬代和春茶前防治,其次抓好春茶后、三轮茶前及四轮茶前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中川智之  郭见早 《茶业通报》1991,13(4):48-48,47
茶园中所指的螨类是指神泽叶螨,由于神泽叶螨嗜好危害茶树新芽,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神泽叶螨的天敌类,已知的主要有长刺钝绥螨、食螨蓟马、瘿蚊、隐翅虫等。一般认为这些种类中最早研究应用的为长刺钝缨螨,特别是在静冈县较大范围内发生,且已成为抑制神泽叶螨发生的主要天敌。比长刺钝缨螨发生稍少的为食螨蓟马。食螨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雌成虫约0.8毫米,雄成虫比雌成虫稍小。前翅的茎部、中部和近先端处有3对褐色斑纹,全体上有6个斑点,由此称为六点蓟马,体色呈黄白色,幼虫刚孵化时呈半透明的白色,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成为黄白色。蛹包括前蛹、后蛹在内地呈乳白色,其步行活动较缓慢。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9、刺槐叶瘿蚊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研究单位名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评价日期:2010.07.07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该研究采用室内外相结合的办法,对刺槐叶瘿蚊生物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4年来阿拉尔垦区枣园的田间湿度、不同品种、不同栽培修剪模式与黑斑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枣黑斑病发生与当年的降雨量、田间湿度及温差存在一定相关性,降雨量大、田间湿度大、白天温度高、温差大,黑斑病发生严重;枣园株行距配置不同,枣黑斑病病果率不同,枣园密度越大,病害发生率越高;脱落性枣吊挂果比采用二次枝枣吊挂果红枣黑斑病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枣黑斑病发生不同,其中骏枣的黑斑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灰枣,金昌发病最轻。围绕红枣黑斑病发生原因,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为红枣黑斑病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 (Ehara)]及其天敌在茶园中的发生规律,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本研究针对重庆发生柑橘始叶螨的茶园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调查,并在室内测定了优势天敌捕食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柑橘始叶螨在田间的种群数量少于茶跗线螨,但其主要在4—5月发生危害,对茶产业的影响较大;茶园天敌主要有巴氏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其中尼氏真绥螨对柑橘始叶螨有明显的跟随现象,在柑橘始叶螨的盛发期为优势天敌;室内测定尼氏真绥螨对柑橘始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取食幼若螨所需时间最短为1.08 h,且1天内取食高达55头。  相似文献   

19.
杞柳瘿蚊(Rhbdophaga salic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和黄河流域的一种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通过对该虫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沿淮地区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第一、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和5月上旬,应作为防治的重点时期。防治试验所使用的4种药剂中,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室内毒力最高,LC50为9.1105mg/L,乐斯本的毒力最低;药后7天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田间防效都能达到50%以上,是田间防治杞柳瘿蚊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0.
杞柳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杞柳瘿蚊(Rhbdophaga salic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和黄河流域的一种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笔者通过对该虫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沿淮地区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第一、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和5月上旬,应作为防治的重点时期。防治试验所使用的四种药剂中,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室内毒力最高,LC50为9.1105 mg?L-1,乐斯本的毒力最低;药后7d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田间防效都能达到50%以上,是田间防治杞柳瘿蚊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