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抗重茬,防治枯黄萎病,大量结桃,防早衰,烂桃不超过1%~2%1用法:用奇农素1袋(10克)+72%农用链霉素1袋(15克)+硫酸铜15克+少量食醋溶化(约0.3%),加水15公斤喷施或灌根。喷根效果更好。再加入锌肥20克,硼肥20克(灌根40克),使用效果更好。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等,喷施1~2次可有效防治病害。在混合液中加杀虫药甲氰菊酯(灭扫利)和吡虫啉,可彻底消灭田间害虫。灭草可使烈性草(水花生,牛筋草)10日后根腐烂,  相似文献   

2.
抗重茬,防治枯黄萎病,大量结桃,防早衰,烂桃不超过1%~2%1用法:用奇农素1袋(10克)+72%农用链霉素1袋(15克)+硫酸铜15克+少量食醋溶化(约0.3%),加水15公斤喷施或灌根。喷根效果更好。再加入锌肥20克,硼肥20克(灌根40克),使用效果更好。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等,喷施1~2次可有效防治病害。在混合液中加杀虫药甲氰菊酯(灭扫利)和吡虫啉,可彻底消灭田间害虫。灭草可使烈性草(水花生,牛筋草)10日后根腐烂,当季无草。显著抗干旱、水淹、低温、高温、冰雹、重茬(连作)及早衰。从开花开始,在混合液中加40%赤霉酸0.5~1.0克喷施,15  相似文献   

3.
正抗重茬,防治枯黄萎病,大量结桃,防早衰,烂桃不超过1%~2%1用法:用奇农素1袋(10克)+72%农用链霉素1袋(15克)+硫酸铜15克+少量食醋溶化(约0.3%),加水15公斤喷施或灌根。喷根效果更好。再加入锌肥20克,硼肥20克(灌根40克),使用效果更好。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等,喷施1~2次可有效防治病害。在混合液中加杀虫药甲氰菊酯(灭扫利)和吡虫啉,可彻底消  相似文献   

4.
<正>防治茄子病害试验地点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温室,选用品种为西安绿茄,供试药剂为65%施特灵水剂、克菌康、基因活化剂。对照为PT杀菌剂、多菌灵。2013年6月2日有30%茄子植株打蔫、有黄绿相间病斑,用施特灵20毫升加克菌康15克加基因活化剂10克混合后对水15公斤进行灌根每株灌250克药液。对照用PT杀菌剂20克加多菌灵20克混合后对水同样方法灌根。喷后调查。灌根后5天灌生物药剂的茄子有80%  相似文献   

5.
6.
<正>一、草害防治1.苗前土壤处理。在烤烟播种后出苗前,每平方米苗床可选用70%灭草猛乳油0.370.6毫升、90%双苯酰草胺(草乃敌)可湿性粉剂0.40.6毫升、90%双苯酰草胺(草乃敌)可湿性粉剂0.40.6克、20%灭草喹(豆草灭)液剂0.060.6克、20%灭草喹(豆草灭)液剂0.060.1毫升,均匀喷雾后,再覆盖苗床。2.栽前土壤处理。在烤烟移栽前,每亩可选用33%二甲戊乐灵(除草通)乳油200毫升、20%萘氧丙草胺(敌草胺)乳油100毫升、48%异噁草酮(广灭灵)乳油500.1毫升,均匀喷雾后,再覆盖苗床。2.栽前土壤处理。在烤烟移栽前,每亩可选用33%二甲戊乐灵(除草通)乳油200毫升、20%萘氧丙草胺(敌草胺)乳油100毫升、48%异噁草酮(广灭灵)乳油5067毫升,均匀处理垄面后,覆盖地膜再移栽烤烟苗。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黄萎病是内蒙古地区向日葵生产中主要病害,并呈现发病面积逐年加大、病情加重的态势。2016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选用5个向日葵品种、4种抗重茬菌剂开展对向日葵黄萎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穴播法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机械沟施法;不同抗重茬菌剂的粉剂防治效果好于颗粒剂;在施入抗重茬菌剂后进行浇水处理的防治效果高达84.4%,而浇水后施入抗重茬菌剂的防效达73.9%;同时选用抗病品种SH363加抗重茬菌剂处理对黄萎病的防效达79.5%,而感病品种LD5009加抗重茬菌剂的防治效果仅为33.5%。因此,选用抗重茬菌剂的粉剂,采用人工穴播法,结合后续的灌水处理和选用抗病品种,能够显著提高抗重茬菌剂对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79.5%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一、草害防治1.播前土壤处理。在地膜西瓜播种前,每亩可选用50%萘氧丙草胺(大惠利)可湿性粉剂200~300克、48%双丁乐灵(地乐胺)乳油150~200毫升、72%异丙甲草胺(都尔)乳油100~175毫升,对水30升,均匀喷于土表,覆盖地膜后再播种。2.苗前土壤处理。在西瓜播种后出苗前,可选用50%杀草丹(草达灭)乳油135~165毫升、60%丁草胺(去草胺)乳油80~115毫升、20%豆科威(草灭平)水剂500毫升、72%都尔  相似文献   

9.
不同棉花品种及施钾量对黄萎病抗性生理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黄萎病菌胁迫下钾素对棉花黄萎病抗性生理机制的影响,对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提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方法】在人工黄萎病病圃中,利用3个对黄萎病有不同抗性的品种冀棉11号(JM-11,感病品种)、中植棉2号(ZZM-2,抗病对照)、农大601(ND-601,抗病品种),研究5种施钾量(0、75、150、225、300 kg·hm-2)对棉花黄萎病发生、棉株抗病性相关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感病品种JM-11抗黄萎病相关物质(木质素、总酚)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受病情的影响较抗病品种ZZM-2和ND-601大;根和叶木质素、总酚含量多少及棉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高低影响感病品种JM-11抗黄萎病性,根和叶中总酚是影响抗病品种黄萎病发生程度的关键物质。(2)JM-11根对钾含量的敏感性强于ND-601,弱于ZZM-2,对叶中钾含量的敏感性强于ZZM-2、ND-601。(3)JM-11、ZZM-2、ND-601黄萎病最大缓解效果分别为32.5%、26.4%、16.5%,对应施钾量分别为290.5、253.5、229.5 kg·hm-2。【结论】抗黄萎病性弱的品种通过适量施钾可增强其对黄萎病抗性,减轻黄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问:小麦根腐病怎样防治?答:一是选种抗寒性、抗逆性强的抗病品种。严把种子质量关,选用不带菌的种子。二是药剂拌种:采用6%敌委丹(苯醚甲环唑)20毫升,或2%立克秀(戊唑醇)15~20毫升,拌种10公斤,拌后晾于播种。三是药剂灌根:小麦返青-起身期用15%三唑酮300倍液,将喷雾器拧掉喷头,顺垄灌根,要使药液渗入小麦根部,药液量达到75公斤/亩。要注意灌根前后的几天内尽量不要浇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现蕾期筛选到一个高抗黄萎病的内生菌菌株,根据16S rDNA序列同源性,将其命名为Paenibacillus xylanilyticus YUPP-1(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YUPP-1)。当把该菌标记后,每株棉花施用该菌株达到1×106 cfu时,该菌能顺利定殖于棉花体内。室内盆栽抗病实验表明:当生防菌灌根处理的菌量为每株1×106,1×107,1×108 cfu,其在结铃期的发病株率仅为8%,5%和2%,而此时对照的发病株率高达96%。2008-2009年的小区防治结果表明:当生防菌灌根处理的菌量为每株1×108 cfu时,2008年处理区的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和病指为14.8%和8.5,对照分别为53.3%和26.5,2009年处理区的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和病指为9.4%和6.5,对照为37.8%和18.8。这些结果表明,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YUPP-1对防治棉花黄萎病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醉马草拔节期选择性农药防治筛选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醉马草(A.inebrians)为害,是近年来草地畜牧业的一大灾害。醉马草大面积防治宜采用选择性除草剂。采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进行了醉马草拔节期化学防治选择性农药筛选及安全性评价,结论如下:在醉马草拔节期大面积选择性除草剂筛选、浓度筛选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选择性除草剂防治醉马草的效果以及选择性除草剂对草地其他植物的药害。醉马草大面积化学防治,单独施药时选择除草剂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防治醉马草最佳施药浓度为(3.0 mL烯草酮+3.0 mL伴侣)‰;选择除草剂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防治醉马草最佳施药浓度(7.0 mL)‰、混合施药宜采用[4.0 mL(15%精喹禾灵乳油)+2.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2.0 mL伴侣]‰、[4.0 mL(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2.0 mL伴侣]‰。沟羊茅、新麦草、冰草、针茅等禾本科牧草对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A)、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B)、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C)的耐药性强于醉马草。  相似文献   

13.
正问:冬小麦用除草剂出现药害怎样处理?答:轻度药害可以喷施芸苔素内酯或碧护缓解。问:小麦地里的野老鹳、猪秧秧、播娘篙怎样除治?答:可以用双氟磺草胺+2甲4氯钠(异辛酯)进行除治。问:小麦地里的硬草怎样防治?答: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在杂草2~3叶期进行防治。问:雀麦怎样防除?答: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4  相似文献   

14.
<正>问:旱直播稻处于1叶1心期,田里稗草很多,已经2叶1心了。请问按一桶水用50%二氯喹啉酸20克加15%氰氟草酯30克喷雾,行吗?如果不行,用什么药最好?答:水稻1叶1心期可以喷施氰氟草酯除草,不能喷施二氯喹啉酸除草,否则容易发生药害。不能按短信中所说的方法施药。短信中所说的田块,可以考虑等几天,到水稻2叶1心期再施药。秧苗生长正常时,可以每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  相似文献   

15.
丙基双氢茉莉酮酸酯诱导棉花耐黄萎病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茂华  慕卫  刘峰 《棉花学报》2004,16(2):108-111
温室内以10mg·L 1的丙基双氢茉莉酮酸酯(PDJ)灌根预处理后,再用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孢子悬浮液接种棉苗,处理棉苗与对照相比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有所降低,表现出对棉花黄萎病的耐病性。对一些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发现,PDJ灌根和接种都可引起棉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与此同时棉花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也都有所上升,在此基础上对PDJ诱导棉花耐黄萎病的可能生化机制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叶丛快速生长期)防控对象:健身壮苗,预防干旱、内涝、药害、甜菜夜蛾、甜菜网螟(草地螟)等,防治根腐病、白粉病、褐斑病(斑点病)、甘蓝夜蛾(甘蓝夜盗蛾)、心腐病。防控措施:(1)中耕培土,可蓄水抗旱,渗水防涝,灭草防倒,培育健株,改善甜菜根系生长环境,减少根头的增长,提高块根的品质和含糖量。(2)邻近地块喷施氟乐灵(茄科宁)、三氟羧草醚  相似文献   

17.
【目的】黄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真菌病害,缺乏高抗品种和安全有效的化学杀菌剂。生物防治黄萎病对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棉花内生细菌对大丽轮枝菌的拮抗活性和生物防治潜力。【方法】通过16S r DNA与gyr B序列分析,对菌株SZAD1进行鉴定。在平板对峙试验中检测SZAD1对黄萎病菌VD080菌丝生长的抑制能力,通过种子浸泡和灌根检测对黄萎病的防效。制备含羧甲基纤维素或几丁质的琼脂平板培养基来检测菌株能否分泌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并用二硝基水杨酸试剂法测定酶活性。【结果】SZAD1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ZAD1菌株能显著抑制VD080菌丝生长,种子浸泡法和灌根法处理中SZAD1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分别为60.10%和56.00%。SZAD1菌株能产生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在培养72 h时达到最大酶活性。该菌发酵72 h的上清液抑菌效果最强。加入25 mg·L~(-1)和50 mg·L~(-1)的SZAD1发酵上清液后,液体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的VD080孢子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30.20%和96.53%。【结论】SZAD1菌发酵上清液通过灌根法处理可减少VD080在棉花植株茎部的定植,减轻棉花叶片枯萎程度。SZAD1有作为生防菌控制棉花黄萎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重茬病防治剂对大棚重茬草莓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未处理和溴甲烷熏蒸处理土壤为对照,研究原美草莓重茬病防治剂不同剂量,对大棚重茬草莓根际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影响。拟证实原美防治剂的生态安全性和土壤处理效果,确定其有效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各不同处理和不同生育期(初花期、盛花期和采果后期),防治剂处理A3(150g/m2)根际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高于未处理、溴甲烷处理和其它浓度处理,充分提高土壤肥力。草莓产量比溴甲烷处理提高33.6%,比对照提高388.9%。因此认定原美重茬防治剂对草莓生产比溴甲烷处理效果好得多,其有效剂量为150g/m2。同时从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壤中经分离、纯化得到10个纯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以疫霉属为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19.
在收集的2004年以前的462个陆地棉品种(杂交种)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其中抗耐枯(黄)萎病品种占49%,抗棉铃虫和优质纤维品种各约占10%,低酚棉及彩色棉共占9%,杂交棉组合占15%。现按抗病、优质、抗虫、夏播、低酚、彩色棉品种(杂交种)性状作简要分析。1抗病性状1.1抗病品种分布在黄河流域棉区育成兼抗枯、黄萎病品种30个,抗枯萎、耐黄萎品种74个,抗枯萎、感黄萎品种27个,抗黄20世纪50~60年代已开始抗病育种工作,育成品种大都属于抗枯萎、耐黄萎类型,兼抗枯、黄萎病品种也主要在这两个棉区育成。辽河流域棉区育成的品种达到高抗水平,与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根据推荐剂量在水稻播种前10 d喷施4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即二甲戊灵、仲丁灵、乙氧氟草醚、五氟磺草胺,通过调查杂草数量和水稻的株高、鲜重、须根数等指标以筛选出控制杂草效果较好对滴灌水稻安全的的土壤处理除草剂。结果表明,二甲戊灵(1.2 kg/hm~2)+乙氧氟草醚(0.9 kg/hm~2);仲丁灵(1.6 kg/hm~2)+乙氧氟草醚(0.9 kg/hm~2)2个处理控制杂草效果最好,对杂草控制效果达到75%~80%;控草期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8 d左右;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二甲戊灵(1.2 kg/hm~2)+乙氧氟草醚(0.9 kg/hm~2)或者仲丁灵(1.6 kg/hm~2)+乙氧氟草醚(0.9 kg/hm~2)可以作为膜下滴灌水稻土壤封闭处理的推荐方案,但必须在播种前10天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