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由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多种原微生物引起的奶牛乳房发炎,牛奶中体细胞增多等为特征的综合性疾病,严重阻碍着奶牛业的发展。发生乳房炎后即可导致产奶量下降,奶品质降低,严重者乳区化脓、坏死、萎缩,永久失去泌乳功能,给奶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患病奶牛使用抗菌素,则因食品安全所带来的后果又严重影响公共卫生。为摸清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寻找最佳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产奶量,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对某规模化奶牛场进口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并引进乳房炎疫苗开展了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天山北坡大中型奶牛养殖场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情况及规律,选择石河子、呼图壁、昌吉、一四七团、一三三团、一三二团等不同地区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 406头奶牛作为调查对象,采用CMT法对隐性乳房炎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天山北坡6个规模化养殖场奶牛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平均为21.0%,不同地区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显著;低产牛群隐性乳房炎阳性率(25.8%)显著高于高产牛群(18.9%)(p 0.05);隐性乳房炎阳性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增加;夏季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24.9%)显著高于其他季节。调查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受季节、管理模式、胎次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中国奶牛群进行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调查,实验室拟定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调查,自2011年1月—2013年6月,实验室收到送检和采集的全国范围内的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血样样本进行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对养殖场大群和流产奶牛进行初步的筛查。结果表明:虎红检测奶牛血清样本共计5575份,阳性血清1036份,占检测样本总数的18.58%。其中,群检奶牛血清样本4980份,阳性样本792份,虎红阳性率为15.90%;流产奶牛血清样本595份,阳性样本244份,虎红阳性率为41.01%。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比较严重,而且范围很广,呈现上升趋势,布鲁氏菌病引起的奶牛流产,在各种流产因素中占据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银川市的奶业日益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加之奶牛及其产品流通交易的日益频繁,使奶牛疫病呈现新的发病特点。为了对疫病进行正确诊断分析,实施日常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监测,从而为疫病的预防、控制、净化提供技术支持,我们积极开展了血清学检测,每头奶牛每年必须接受不少于1次的布氏杆菌病检测,再加上奶牛口蹄疫等其他疫病防疫效果(抗体水平)的检测,这就要求规模养殖场、园区的技术员和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要有熟练的采血技术。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奶牛采血的常规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参考。一、须备物品采血前,要准备的物品如下:十字包、采样箱、肾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随着兵团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奶牛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养好奶牛,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养殖单位和养殖户广为关注的问题.为满足需要,本刊特约刘福元高级兽医师共同开办了"规模化奶牛养殖技术系列讲座".讲座共分6个专题,本刊将连续刊载.  相似文献   

6.
奶牛养殖规模效益分析 ——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黑龙江省不同奶牛养殖规模的饲养成本和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全面的了解了黑龙江省奶牛养殖的成本和效益现状,提出走适度规模化、农牧结合的发展道路,实现科学的奶牛饲养管理,着力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改变原料乳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奶牛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战略转移,是提高黑龙江省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北方地区建设了大量的规模化奶牛场,千头牛场比比皆是,养殖数量较大的甚至达到万头以上,奶牛养殖业已成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奶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主要有奶牛的粪、尿、冲洗牛舍和挤奶厅的污水及有害气体等污染物。1头奶牛(体重500~600千克)每昼夜排粪30~50千克、排尿15~20千克,每年排粪可达10~18吨。如果按1头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兵团垦区奶牛养殖业呈高速发展趋势。近两年,许多团场相继从国外引进大批荷斯坦奶牛,出现了许多规模化奶牛场和养殖小区。随之,规模化奶牛场的疾病防疫日益重要,其中消毒与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有效途径,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兵团农牧团场养殖业结构调整,不仅是开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响应农十师实施“奶牛工程”计划,一八一团从其它地区引进大量奶牛,开展了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兵团农牧团场养殖业结构调整,不仅是开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响应农十师实施"奶牛工程"计划,一八一团从其它地区引进大量奶牛,开展了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工作.本文针对一八一团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结合国内外奶业发展现状提出该地区奶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新疆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435头奶牛蹄叶炎流行病学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奶牛蹄叶炎平均发病率为9.12%~19.78%,淘汰率8.1%~15.3%。犊牛、青年牛发病率为0。临床调查结果表明蹄叶炎发病有品系间差异,加拿大系荷斯坦奶牛发病率高于澳大利亚系荷斯坦奶牛(p<0.01)。1~2胎发病最高。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19日内,发病季节在冬季的12月至次年5月间,临床病牛产奶量显著下降(p<0.01)。对11头淘汰病牛进行跟踪调查,并采集蹄不同部位的病变组织220块,分别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蹄叶炎病牛血液生化参数-组胺水平较健康奶牛显著升高(p<0.01)。本次调查对奶牛蹄叶炎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进行了探索,为临床防治这一重要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文章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综述,这将对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奶牛良种化程度,对奶牛冷冻胚胎的规模化移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G二次肌注法的发情率显著高于(P<0.05)PG一次肌注法,两种方法的发情同期率均超过85%,受体牛发情时间多集中在肌注PG后48~72h;胚胎解冻后的复苏率达到82.58%,且早期囊胚与囊胚的复苏率要高于桑椹胚(P>0.05);共移植受体牛218头,受胎97头,受胎率为44.5%,且春、秋季的移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为奶牛冻胚的规模化移植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我国奶牛养殖正处于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重要阶段。但在奶牛养殖发展更具现代化、规模化的同时,"奶荒""奶剩"甚至倒奶杀牛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洋牛奶"对我国奶产品市场的冲击,导致部分养殖场(户)对奶牛养殖失去信心,如何在奶牛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提升奶牛的养殖效益呢?1.适时淘汰低产奶牛,培育高产牛群当前许多奶牛养殖场(户)饲养的奶牛是从外地零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现代奶牛业的发展,我国奶牛饲养越来越趋于规模化、集约化;同时,随着奶牛流通越来越频繁,国内外引种热的出现,国内牛场曾发疫病、新的疫病越来越多,疫病情况也更加繁杂,给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目前昆明市奶牛场抗生素使用及残留情况,对来自昆明地区6个奶牛场的鲜牛乳进行调查和抗生素残留检测。根据抗生素的抑菌作用,调查采用戴尔沃快速检测试剂盒(Delvotest SP),对来自昆明市3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3个奶牛养殖合作社共333份奶样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结果发现,333份生牛乳检样中共检出抗生素残留阳性样品44份,阳性率为13.21%,其中规模化奶牛场奶样36份中的阳性样品数为0,未检出阳性;而奶牛养殖合作社共297份样品,阳性样品44份,阳性率为14.81%;源于昆明市奶牛场的上市牛乳中存在抗生素残留,残留来源以合作社奶牛养殖场为主,表明不同管理模式对抗生素残留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奶牛养殖废物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农田土壤中,已成为当今奶牛养殖废物处理的热门趋势,但因其含有大量氮营养盐的特性,可能会造成农田土壤及周边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通过对规模化奶牛养殖废物进行11种基肥+追肥模式的田间管理,研究农田土壤和土壤水溶液中氮素的运移规律.结果 表明,不同深度各田间管理土壤总氮平均含量随着深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建设现代化、规模化的奶牛场。在奶牛养殖过程中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应具备以下4个基本条件:1.有独立的奶牛饲养场区奶牛场区一般包括4个功能区,即生活区、养殖生产区、管理区和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生活区和养殖生  相似文献   

19.
2010—2015年,在新疆天山北坡某规模化牛场进行促发情激素对奶牛子宫和卵巢危害的调查研究。随机选取长期连续使用促发情激素的奶牛100头,分为A、B、C和D 4组,育种员连续观察2个情期,并严格记录自然发情情况。结果表明,4组试验奶牛的自然发情率分别为90%、100%、95%和25%。没有自然发情的奶牛,通过直肠检查发现子宫弹性消失或明显减弱,以及奶牛卵巢形态发生变化,主要是卵巢皮质部有凸起或凹陷,或卵巢髓质部软化,更为严重的触摸不到髓质部。通过调查研究为奶牛养殖企业提供借鉴,以减少生殖激素滥用对奶牛生殖系统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腐蹄病,是指奶牛蹄的真皮和角质层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患牛表现疼痛,起卧困难和跛行等。该病属奶牛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四蹄皆可发生,以后蹄多见;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发病最多。一、病因分析一般认为,奶牛蹄变形是腐蹄病发生的主要根源,运动场地中有石子等坚硬物是腐蹄病发生的主要诱因,运动场卫生不洁、泥泞或潮湿是腐蹄病发生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