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以沼气生产工程为中心,以蔬菜种植为前提,以养猪为源头的养殖、沼气、种植、水产等多业结合不同循环类型的生态循环系统,探索并建立"养猪–沼气-种菜"三位一体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包括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通过分析"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沼气是一种国际通用的种养结合接口技术.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南阳市近年来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探讨了主要模式的基本流程、适用范围等,深入分析了目前南阳市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肖方艳 《乡村科技》2019,(12):114-115
“秸秆+羊+沼气+水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紧紧围绕着生态循环农业,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以水稻种植为核心、以畜牧养殖为支撑、以秸秆回收利用为载体来促进种养殖业循环发展。本文首先概述“秸秆+羊+沼气+水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其次分析“秸秆+羊+沼气+水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为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山东省茌平县抓好生态循环农业,建成了大型沼气工程、秸秆气化站、生物质炉推广应用、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等项目,打造出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园区及生态清洁乡村等观光园区,生态环境明显提升。高标准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该县立足"循环、高效、生态"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以来,新疆沼气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户用沼气—养殖小区沼气—规模化大型沼气—生物天然气工程",在全区推广了各类沼气利用设施.其中,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沼气工程与现代生态农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变革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高效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和农民生活富裕化...  相似文献   

6.
"现在用沼气做饭,既干净环保,又安全节省,用起来很方便."提起用沼气的好处,河南省禹州市梁北镇董村店村村民付风娥高兴地告诉记者. 付风娥说的沼气入户,得益于禹州市中鑫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鑫奶牛公司)"养殖一沼气一肥料一粮经作物一养殖"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模式,中鑫奶牛公司将养殖场、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和果蔬及粮食种植四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以畜牧养殖为龙头、以沼气工程为中心、以有机肥生产为纽带、以粮食和果蔬种植为支撑的生态循环农业,促使农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实现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多赢,为中鑫奶牛公司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因受客观条件变化,容易产生"三沼"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导致环境污染的情况。为保证沼气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应根据实际需要切实做好相应的维修改造工作。该文为进一步推进养殖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海宁同仁养殖园区沼气工程为例,介绍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完善提升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饲草饲料-肉奶牛养殖-沼气工程-工厂化食用菌-有机肥料-绿色园艺产品和生态休闲"生态循环产业链条,对规模化生态循环肉奶牛场功能布局提出了思路和相关要求,对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资源节约、生态友好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模式,不断将沼渣、沼液的利用变成新的课题。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利用沼渣、沼液的技术和经验,但没有规模化推广。本文介绍了汉滨区农业发展现状、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和沼肥利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循环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
南平市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南平市沼气建设现状、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的介绍,阐述了南平市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稻、菜、菌、烟、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问题,改善了村容村貌,带动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为了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家园,积极探索和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现资源化利用、清洁化生产,推动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升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针对当前南平市发展沼气生态循环模式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针对蔬菜尾菜沼气化利用问题,通过系统化设计,对沼气工程结构进行创新改进,组合建设沼气工程和酸化池工程,优化技术模式,实施尾菜分步发酵,探索了解决当前尾菜沼气发酵面临的酸化、结壳、出料等技术难题。方案还对产生的沼渣、沼液、沼气进行综合利用统筹设计,初步实现了尾菜沼气化处理、循环化利用,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阳谷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和畜牧强县,通过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型沼气工程,大力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文介绍了发展沼气工程的优点和阳谷县发展沼气工程的措施,以促进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15,(7):47
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泗洪县积极开展"三沼"综合利用,发展有机粮、果、菜等农产品生产,形成了"养殖-沼气-粮(果、菜)"的种养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共建成投产养殖场沼气工程37处,总池容达7800立方米,年产沼气300余万立方米,年发电量350多万度,养殖场年可节约电、煤费用支出250万元以上;解决了养殖场周边500余户农户生活用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推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宗旨与核心任务,是时代与社会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立足于南充市高坪区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分析有效利用沼气能源,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与探析强化我区生态农业建设,推进我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进程的必要措施,从而促使我区农业发展形势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为更好地促进正阳县现代农业的发展,确保正阳县农业朝着安全、优质、高效、低耗方向发展,笔者结合正阳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简称"沼气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沼气工作实践与对沼气生态农业的理论探讨,谈几点体会与建议。一、沼气生态农业的概念沼气生态农业就是依据生态学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平阴县立足清洁能源开发,加大沼气、秸秆、太阳能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一是沼气综合利用。大力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构建"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态循环链,全县沼气池用户达到2万户,建成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基地4处,建起高标准大棚(每个1000平方米)18个,将沼气池建在大棚里面,池容积达60立方米,每个  相似文献   

17.
发展沼气是科学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沼气综合利用是沼气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只有充分合理地把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起来,提高新的技术水平,发挥沼气在农业生态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中的作用,使沼气创造出更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技术创新。沼气技术作为处理农业废弃物、发展循环农业的纽带,在循环农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介绍了沼气技术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总结了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循环农业主要模式类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措施,以期为更好的利用沼气技术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使农业活动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一线性运营转变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运营。沼气建设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环节,是农业生产中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的桥梁纽带。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省平阴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加快生态、标准、特色农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以沼气为核心,构筑生态兴农之路。大力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