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日光温室黄瓜利用毛管带供水方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大棚黄瓜栽培技术是决定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高低的主要因素。在温室蔬菜栽培中.控制土壤和空气湿度至关重要,只有选择好正确的浇水方法,才能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日光温室中利用毛管带供水方法栽培黄瓜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温室大棚茄子栽培技术是决定茄子产量和果实品质高低的主要因素。栽培过程包括从茄子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连续过程。由于在温室蔬菜栽培中,控制土壤和空气湿度至关重要,只有选择好正确的浇水方法,才能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日光温室中,利用毛管带供水方法栽培茄子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温室大棚茄子栽培技术是决定茄子产量和果实品质高低的主要因素。栽培过程包括从茄子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连续过程。由于在温室蔬菜栽培中,控制土壤和空气湿度至关重要,只有选择好正确的浇水方法,才能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日光温室中,利用毛管带供水方法栽培茄子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现如今,随着我国温室黄瓜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温室黄瓜生理病害现象逐渐增多,比如苦味瓜、畸形瓜、花打顶、生理性萎焉,导致种植户在栽培过程中的管理愈发艰难,对温室黄瓜的产量与质量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要对温室黄瓜栽培的生理病害与去防治方法提高重视。文章针对几种温室黄瓜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生理病害,及对其防治方法进行一一介绍。1苦味瓜1.1病害成因温室黄瓜之所以会产生苦味,主要是由于体内苦味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黄瓜,也称胡瓜、青瓜,属葫芦科植物,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蔬菜生产主要品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黄瓜对自然环境选择较严,抗逆性较弱,生产上极不稳定,其果实的生理病害种类很多,严重地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黄瓜的商品性,从而在黄瓜生产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在黄瓜生长期间,如受到不利环境  相似文献   

6.
黄瓜细菌性角班病(bacterial angular leaf spot of cucumber)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保护地栽培中,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已成为大棚和温室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危害叶片、果实,严重时叶片干枯,果实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7.
在水果黄瓜栽培过程中采用岩棉,有助于解决温室设施条件差、病虫发生重的问题。现从育苗前准备、苗期管理、定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现代温室水果黄瓜岩棉栽培技术,为进一步丰富我国设施黄瓜栽培技术、提高水果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温室大棚栽培是黄瓜一种重要栽培方式,涉及到多种栽培技术,如果没有合理把握各种施工技术,就会导致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因此,提高温室大棚黄瓜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实际情况中,我国温室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在实际栽培过程中依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进而影响黄瓜的栽培效果。所以菜农须做好种子管理、育苗管理等栽培项目,以更好确保栽培效果。本文主要对温室大棚黄瓜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温室栽培黄瓜是当前北方地区普遍采用的做法,由于温室的可调节性,所以能控制黄瓜的上市时间,抢得市场先机,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温室黄瓜的种植方法同大田种植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本文主要针对温室黄瓜在栽培过程中的土、肥、水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黄瓜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温室黄瓜喷施不同N/Ca的叶面肥,定期测定功能叶叶面积及其叶绿素含量;田间统计了黄瓜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定期测定分析了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N/Ca对黄瓜光合能力、产量和果实品质均有显著提高;第60 d左右,黄瓜第4片功能叶叶面积达到最大,75 d左右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在施氮量为225~675 mg·m-2范围内配施0.3%Ca Cl2,黄瓜功能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产量逐步增加;氮肥与钙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黄瓜抗病性;温室黄瓜施肥建议,喷施675 mg·m-2氮肥和0.3%Ca Cl2,温室黄瓜光合能力、产量、果实品质和抗病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
<正>利用日光温室栽培秋冬茬黄瓜产量高、效益好,温室黄瓜栽培面积在邹城市逐年扩大。由于常年连作,温室黄瓜霜霉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黄瓜的品质和产量,降低了农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防治温室黄瓜霜霉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不同稀释倍数的光合菌肥(稀释倍数分别为30倍、60倍、120倍、180倍)对日光温室栽培黄瓜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黄瓜植株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稀释60倍和120倍两种处理效果比较显著,黄瓜株高和茎粗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稀释60倍处理的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稀释30倍、60倍和120倍和处理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对照均有显著增加。光合菌肥还能显著增加黄瓜果实中VC含量,降低硝酸盐积累。因此,喷施稀释60一120倍的光合菌肥可促进Et光温室黄瓜植株的生长,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选育优质黄瓜新品种,选用生产上广泛用于栽培的华北型黄瓜杂交种9518、9514及其亲本为供试材料,在盛果期对其果实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杂种优势培育黄瓜杂交种可显著提高黄瓜的果实长度和单瓜重,缩短黄瓜的果柄长度,而黄瓜果实的横径及果腔直径均没有显著的改变。黄瓜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的含量仅在个别组合有显著的提高,但更多情况下只是表现出少量的超中优势。因此,在黄瓜果实品质育种中,应尽量扩大父母本的遗传差异,选择性状优异的亲本培育黄瓜杂交种,增加黄瓜后代果实品质的遗传变异率。  相似文献   

14.
黄瓜是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品种,受冬季不利栽培环境限制,产量及病害现象较严重,为满足温室生产中黄瓜的产量及品质要求,应用嫁接高产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南瓜为砧木,靠接方式嫁接,植株整个生育期,无论长势,抗病性,品质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枝叶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差异,为干旱区葡萄丰产优质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的2个早熟鲜食品种为试材,测定其叶片、叶面积指数、新梢长及果实品质,分析两种栽培条件下葡萄枝叶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2个葡萄品种温室栽培的叶面积、新梢长、叶面积指数都高于露地栽培,露地栽培葡萄叶片的叶绿素高于温室栽培.温室栽培葡萄单穗重均高于露地栽培,温室红旗特早单穗重显著高于露地红旗特早,露地红旗特早单粒重与温室红旗特早无显著性差异,温室火焰无核单粒重极显著高于露地火焰无核.温室红旗特早与露地红旗特早的总糖含量有极显著差异,露地红旗特早高于温室红旗特早3;左右,温室火焰无核与露地火焰无核总糖含量无差异.露地栽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高于温室栽培,相差在7;左右;温室栽培与露地栽培VC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温室内葡萄植株营养生长较为旺盛;露地栽培葡萄的果实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高于温室栽培;温室栽培葡萄的单穗重和单粒重高于露地栽培;露地栽培葡萄的果实内在品质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温室大棚在黄瓜栽培上的广泛应用,黄瓜带有苦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不但影响了黄瓜的品质,而且严重地制约了消费,从而大大降低了温室大棚黄瓜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为此,特提出预防其苦味发生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学深 《吉林农业》2010,(12):178-178
黄瓜,又名胡瓜、青瓜,属葫芦科。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黄瓜的温度适应范围比较广,抗低温能力非常强,属喜光性作物,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耐弱光能力,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较高。黄瓜具有果实品质好、营养丰富、结果期比较长、产量高等特点,生食熟食均可,深受人们青睐。  相似文献   

18.
郭凤仁 《新农业》2010,(5):20-20
<正>在温室大棚草莓栽培过程中,畸形果发生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果实过肥或过瘦,果形扁平或果面凹凸不平,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大大下降。一、主要原因1.授粉不良温度和湿度是影  相似文献   

19.
栽培方式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瓜是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 ,在实际生产中 ,大多只重视产量 ,而忽视品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生产中 ,选用合适品种 ,通过正确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黄瓜的品质 ,已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对温室内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措施的黄瓜的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铁、钙等含量进行了检测 ,并进行了鲜食风味的感官鉴定。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供试黄瓜品种 :津春 3号、津春 4号、温棚 3号、山东密剌。砧木品种 :云南黑籽南瓜。供试肥料 :杨康有机肥 (青岛杨康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产 ,液肥获绿色食品AA级 ) ;…  相似文献   

20.
随着温室大棚在黄瓜栽培上的广泛应用,黄瓜带有苦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不但影响黄瓜的品质,而且严重制约了消费,从而大大降低了温室大棚黄瓜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