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棉花生产过程中运用缩节胺进行化学调控是我国发展轻简化棉花栽培技术的必然趋势。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可以分为基本效应和复合效应2类,基本效应指喷施缩节胺后棉花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直接变化,如农艺性状变化等;复合效应是指在基本效应的基础上,结合外界环境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后形成的变化,如产量性状变化等。重点讨论了缩节胺在棉花栽培上的使用技术,以及缩节胺对棉花种子萌发、根系活力、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纤维品质和抗性的影响,同时还总结了缩节胺在目前生产中应用面临的问题,并对缩节胺化控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红小豆防倒伏技术,应用缩节胺在初花期进行化控,采用3种处理(1)15 g/hm2,(2)30 g/hm2,(3)45 g/hm2,以清水为对照(CK),在初花期后2次用药,每次用水量为300 kg/hm2,用药后7 d测量植株的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收获前后测量植株的发育情况和产量性状,并测量实际产量。结果表明:经缩节胺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植株的光合能力和叶绿素含量,植株高度显著降低,单株荚数增加,籽粒增大,产量提高。30 g/hm2缩节胺处理植株发育适中、产量较高,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6.
7.
【目的】分析JT-30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施缩节胺(DPC)对调节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植保无人机在棉花化控作业中的应用效果,为植保无人机在棉花化控作业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与喷杆式喷雾机作业相比,采用JT-30六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施DPC作业,分析其对棉花株高、果枝长度、节间距等的影响。【结果】JT-30植保无人机喷施DPC 5、10、14 d后能够有效抑制棉花的株高,抑制率分别为7.26%、15.81%和21.17%;喷杆喷雾机作喷施作业后对应的抑制率为8.55%、16.81%和 22.80%;JT-30植保无人机喷施DPC对棉花株高的抑制效果与喷杆式喷雾机作业效果相当。在果枝长度、节间长度和果枝始节高度等指标上表现出了相似的结果,且高浓度DPC没有对棉花表现出药害作用。【结论】植保无人机喷施缩节胺可以有效促进棉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移、塑造良好株型、提高成铃率,且高浓度DPC对棉花无药害,具有与常规喷施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棉花缩节胺拌种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试验目的`缩节胺喷施棉花不仅能起到化控作用,还可用于棉花拌种,抑制地上部起到蹲苗作用,降低棉花始节防治出现高脚苗.当前我区重视推广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为此我们用缩节胺和棉花籽种拌种,降低第一果枝节位与高度,为棉花高密度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而进行该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氟节胺和缩节胺用于棉花的整枝塑型对其株型的影响。【方法】 在棉花盛蕾期和初花期施药相同,为缩节胺2 g/667 m2和5种不同浓度氟节胺,打顶期喷施缩节胺3 g/667 m2和5种不同浓度氟节胺,分析对棉花株型的影响。【结果】 氟节胺与缩节胺联合使用可抑制棉花株高、油条、上、中、下部果枝、节间距的生长,增加总果枝数、有效果枝数和各部位棉铃数。氟节胺浓度为40 、120 mL/667 m2时棉花株高、各部位的节间距的生长抑制效果最强,增长量分别为24.22、1.02 、5.06 和5.39 cm。氟节胺浓度的增加或减少均会减弱对棉花株高和节间距的抑制效果。氟节胺浓度为60、180 mL/667 m2时油条和上、中部果枝生长抑制效果最强,增量分别为4.54、7和6.83 cm。【结论】 氟节胺与缩节胺在棉花盛蕾期和初花期,联合使用可以抑制棉花侧枝生长可达到对棉花塑型的效果,打顶期喷施可达到封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3.
缩节胺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生产应用上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本文针对缩节胺的使用时间、使用浓度对棉花的增产作用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4.
缩节胺和亚硫酸氢钠对花生的化学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操作方便、廉价易行的花生化控技术,以桂花17为材料,6~7叶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淋试验:①缩节胺DPC200mg·L^-1②NaHSO3 200mg·L^-1③复合剂S(DPC200mg·L^-1+NaHSO3 200mg·L^-1)。结果表明:复合剂S对花生个体形态建成的调控效果较好,可以促成根壮、株矮、枝多的丰产结构;各处理组均可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DPC和NaHSO3的加成效应使得复合剂S比CK增产29.7%。DPC能显著增加花生仁的脂肪含量,NaHSO3则显著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复合剂S可使两者者陧著增加,其中蛋白质含量增加2.43%(绝对值),脂肪含量增加0.20%(绝对值)。 相似文献
15.
合理利用缩节胺系统化调技术是实现棉花"矮、密、早"栽培体系的重要内容,棉花的化学调控技术已成为新疆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于2011年进行了不同浓度缩节胺的拌种处理,研究缩节胺拌种对棉花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从缩节胺不同浓度水平拌种对棉株蕾铃数的促进效应来看,30mg/kg浓度的缩节胺拌种处理的效果最好,有关这一结论的正确与否,有待于今后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缩节胺是一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可用于调控棉花的无限生长,使干物质更多的由营养器官转至生殖器官。研究表明,科学合理地使用缩节胺,可提高棉花的萌芽率与幼苗活力、改善棉花株型、增强棉花的光合作用和减少棉花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等,从而改善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棉花的管理、采摘由人工向机械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其生长过程中使用缩节胺,可以有效塑造棉花株型,适应农业机械化采棉效果。通过查阅相关中外文献,评述了缩节胺在棉花种植上的应用概况,总结了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今后缩节胺的应用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棉花无限生长习性和株型可塑性大的特性,决定了在其生育期内必须进行多次缩节胺化调,尤其在"早、密、矮、膜"的栽培模式下,通过定向诱导,塑造合理田间结构,获得最佳棉铃时空分布,本文就运用大型喷雾机械,以新陆早23号为对象,对棉花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缩节胺吸收率的研究如下。一、喷雾机械的选择牵引动力在30~65马力之间,喷罐容积在1.7~2.2米~3,改进后喷头间距30厘米,喷头数35个,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
根据棉花双隐性核不育制种生产经验,采用不同时期和浓度喷施缩节胺进行制种化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缩节胺处理棉花制种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缩节胺用量为10g/667m2,其结铃性、铃重和产量较高,比清水对照增产37.49%~52.4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有效地控制了棉花营养生长、促进了提早开花结铃,降低了棉田阴蔽,减少了蕾铃脱落。过早高剂量使用缩节胺,会对棉花营养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作用,导致植株节间过短、植株矮小、植株的通风透光差,授粉时遗漏花过多,结铃性和棉花制种的产量下降。在双隐性核不育制种生产上,以蕾期2g、花期6g、打顶后2g各喷施1次效果最好,同时应根据植株长势、土壤肥力和天气状况适时适量灵活运用,掌握前轻中重后轻和少量多次的原则,达到制种高产、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缩节胺对棉花主茎节间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n(10~11)叶化控,起作用的为n-2-n+2或>n +2节间(取决于缩节胺用量的多少),缩节胺对未定型节间发挥抑制作用的最大时期,在未定型节间的生长加快期,n-2 节间长度可做为棉株生长动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