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吾马是我区上世纪60年代培育的2个马品种之一,是以哈萨克马为基础,导入部分伊犁马血液培育形成,属以驮为主、驮挽乘兼用型。该马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对气候变化以及各种劣质草场和饲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1伊吾马形成历史、分布和现状伊吾马场在建场初期,由原新疆军区阿尔泰军分区马场移交哈萨克马1200匹,1957~1958年又先后从伊犁和石河子地区引进马2100匹,其中,哈萨克马约占70%,伊犁马约占30%。  相似文献   

2.
新疆伊犁不仅有塞外“粮仓”之称,而且还以“中国天马之乡”享誉海内外。
  伊犁以盛产良马著称,马文化历史悠久。汉武帝时曾将身形矫健、轻快灵活、奔跑神速的伊犁马赐名为“天马”。2003年,伊犁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天马之乡”称号,是国内重要产马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引进马品种新吉尔吉斯马与伊犁马杂交后代(XY)、奥尔洛夫马与伊犁马杂交后代(AY)的产奶性状,进一步研究比较两个引进马品种对伊犁马乳用性能的改良效果,为新疆乳用马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两个杂交群体中成年母马30匹,分别采集和统计样本的最高日产奶量、日均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及全期产奶量,比较不同产奶量在两个杂交群体间的差异,并对同一群体中的不同产奶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个杂交群体XY和AY的平均最高日产奶量、日均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全期产奶量分别为8.15kg、6.00kg,6.15kg、5.34kg,43.94kg、36.94kg,133.45kg、97.38kg,738.41kg、641.94kg。在最高日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和全期产奶量上,杂交后代XY显著高于AY(P<0.05);不同产奶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品种的各产奶量之间相关程度不同。【结论】引进马品种新吉尔吉斯马对伊犁马的产奶性能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勒泰马主要分布新疆阿勒泰地区,具有耐高寒、耐力、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群牧条件等特性的哈萨克马的山地类型.阿勒泰马与巴里坤马、培育品种伊犁马体尺体表做比较,结果表明阿勒泰马的体尺体表各方面都高于巴里坤马,低于培育品种伊犁马,在发展阿勒泰地区马产业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用途.目前阿勒泰地区仅有20万匹左右的阿勒泰马,因此阿勒泰马的保护、整群和选育工作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伊犁马体尺与速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犁马是我国优良的速挽兼用型培育品种,具有体格高大、外貌俊秀、气质灵敏、适应性强、耐粗饲、力速兼备等优良特点,在国内马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全国和自治区赛马中也取得了好成绩,深受国内马术运动爱好者欢迎。本文就伊犁马的体尺与速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对参加速度赛马的伊犁马的体尺和不同赛程的速力测定,经过统计分析,为选择运动用伊犁马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疆伊犁部分地区伊犁马感染马胃蝇三期幼虫的流行情况,本调查小组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经过9个月的调查,通过药物(伊维菌素)驱虫对新疆伊犁部分地区107匹伊犁马进行了马胃蝇蛆病的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伊犁马感染了4种马胃蝇幼虫,共计收集2 791个胃蝇属幼虫,其中鼻胃蝇三期幼虫为常见物种,占比83.18%(89/107)。整个物种多样性中,物种的平均占有比例分别为:鼻胃蝇34.15%(953/2 791)、兽胃蝇(831/2 791)、红尾胃蝇21.39%(597/2 791)、肠胃蝇14.69%(410/2 791)。春季与秋季驱虫后收集的四种虫体显示,春季虫体(1 678)均高于秋季采集(1 113)。伊犁马胃蝇属的物种丰富,在自然放牧状态下感染马胃蝇蛆病的现象较普遍,且多呈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伊犁马作为我国优秀马培育品种,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改良,品质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提高,伊犁马外貌清秀、体型高大方正,可作为乘用型马。为确保伊犁马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畜牧兽医实践活动,为伊犁马巴贝斯虫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伊犁马是我国培育品种的大型马种之一,形成历史久,群体数量大,分布广,属草原兼用种类型。由于该品种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导致了它别具一格的种质特性和生态类型。本文试图从伊犁马类型特征分析入手,并对其形成原因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加以探讨。一、伊犁马的类型特征从家畜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伊犁马应属草原,山地生态类型。它反映了在特定的遗传基础和人工选择压力下,环境因素对伊犁马这一群体所施加的影响,或打下的烙印,并最终表现为伊犁马在其形态和机能间的协调一致性。伊犁马的类型特征:体格高大,外形俊美,体质结实干燥,气质灵敏温驯,结构紧凑。胸廓大、胸深、中躯充实,四肢干燥,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新疆伊犁昭苏地区马场信息化管理中精准喂饲的实际需求,试验通过对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价格和不同体重、不同用途以及不同生态状况的伊犁马对各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进行研究,根据美国NRC饲养标准中马匹对各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制订伊犁马饲料配方设计的整个流程,采用目标规划法建立伊犁马营养配方模型。系统将伊犁昭苏马产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架构)、Django框架、Bootstrap响应式网页开发技术(结合即时编译型的编程语言JavaScript和层叠样式表CSS)、蟒蛇(Python)语言和PostgreSQL数据库实现了伊犁马的营养配方推荐系统,系统的部署服务器乌班图(Ubuntu Server)。系统实现表明,通过填入少量的参数即可实现伊犁马日粮配方的自动生成,不仅对伊犁马饲料配方的研究有参考价值,而且也可以为育马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有效提高马匹开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伊犁马是我国独特的马遗传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已经使用形态标记法、微卫星标记法、线粒体DNA分析法对伊犁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得出主毛色基因的控制位点能控制马不同的形态;通过微卫星标记法发现伊犁马种内具有复杂的遗传背景,遗传变异大,选择潜力也大,今后通过科学的选育,提高品种品质的可能性也大;对线粒体DNA分析得出在高变区其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伊犁马和哈萨克马泌乳母马在不同泌乳月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差异,为开发利用伊犁马和哈萨克马乳用特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和胎次相近、产驹时间接近、健康的伊犁母马和哈萨克母马各12匹,在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记录2个品种母马在泌乳30、60、90 d的产奶量;采集乳样,测定2个品种母马不同泌乳时间的乳中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总固形物含量。[结果]泌乳30 d时,哈萨克马的产奶量高于伊犁马(P>0.05),乳脂率极显著(P<0.01)高于伊犁马,乳中体细胞数显著(P<0.05)高于伊犁马,其他乳成分指标高于伊犁马(P>0.05)。泌乳60 d时,伊犁马的产奶量和乳糖率极显著(P<0.01)高于哈萨克马,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高于哈萨克马(P>0.05),乳中体细胞数和总固形物含量低于哈萨克马(P>0.05)。泌乳90 d时,伊犁马的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哈萨克马,乳糖率、总固形物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哈萨克马,乳脂率和乳体细胞数极显著(P<0.01)低于哈萨克马,乳蛋白率高于哈萨克马(P>0.05)。[结论]泌乳初期(30 d),哈萨克马的产奶量和乳营养成分含量高于伊犁马;泌乳中期(60、90 d),伊犁马的泌乳性能整体优于哈萨克马。在观察期内,哈萨克马的乳体细胞数大于伊犁马。  相似文献   

12.
新疆的马     
《新疆畜牧业》2010,(5):45-45
<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出良马的地方。早在2000多年前,汉武帝把乌孙(今伊犁)马称为"天马"。后凉创建人吕光赞誉龟兹(今库车县)马为"天骥龙麟"。《北史·高昌传》说,高昌国(今吐鲁番)也出名马。民间还传说,巴里坤马是神马的后代,名"胭脂马";焉耆马是龙的后裔,有"龙驹"之称。由此可见,新疆各地都有品种优良的马,这在其他省区是少见的。关于新疆的马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测定纯血马×伊犁马、奥尔洛夫马×伊犁马、俄罗斯速步马×伊犁马和汉诺威马4个类型马细分体尺,并计算各体尺比例及体尺指数等指标,分析各体尺、体尺指数及各比例差异性。结果表明,在体高、体长、胸围、管围、颈长、肱骨长、背长、腰椎长、尻长、尻高、股骨长和胫骨长等体尺方面,纯血马×伊犁马、奥尔洛夫马×伊犁马、俄罗斯速步马×伊犁马均极显著低于汉诺威马(P<0.01);体躯指数方面,纯血马×伊犁马显著高于奥尔洛夫马×伊犁马(P<0.05);肱骨长/背长、股骨长/背长和胫骨长/背长方面,纯血马×伊犁马、奥尔洛夫马×伊犁马、俄罗斯速步马×伊犁马均极显著低于汉诺威马(P<0.01);奥尔洛夫马×伊犁马和俄罗斯速步马×伊犁马之间所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用途马匹体型结构具有一定差异性,为不同用途马匹的培育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5日电(记者赵春晖)又一匹纯种汗血马4日在新疆伊犁草原降生,不过新生马驹的亲妈却与它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普通的伊犁马。这是今年5月底以来,在新疆特克斯县降生的第3匹汗血马。经过当地畜牧兽医局的专家最终确认,一周前出生的两匹汗血马各项指标都正常,可以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这意味着我国首次人工繁育汗血宝马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伊犁种马场始建于1942年,场辖5个农业队,1个牧业队;一所职工医院,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全场总户数1895户,总人口6464人,由哈、汉、维、蒙、回等九个民族组成,总面积56.13万亩,其中:草场41万亩;2005年全场牲畜存栏数为54100头(只),其中良种马4500匹,新疆褐牛4600头,羊45000只。畜牧业总产值1600万元;人均收入2803元。伊犁种马场是以畜牧业为主,以伊犁马繁育为核  相似文献   

16.
新疆伊犁马的主要繁育基地在昭苏马场,随着自治区大畜牧业的发展,确定了"以马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养马业和马产品的综合产业.随着马产业的迅速发展,马腺疫又重新抬头,不仅阻碍了马驹的生长发育,还影响着马匹的美观,甚至导致死亡.2011年在昭苏马场出现马腺疫,发病率80%~100%,死亡率不高.病原分离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伊犁马催乳素(PRL)基因、垂体转录因子(POU1F1)基因多态及其与产奶量之间的关系,试验以新疆伊犁昭苏牧场73头伊犁马母马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伊犁马PRL、POU1F1基因序列多态性,并与日均产奶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伊犁马PRL基因第二外显子上存在1个SNP:c.210CT;POU1F1基因CDS区上没有发现多态,但内含子区存在1个SNP:g.2758GA。POU1F1基因不同基因型间日均母马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PRL基因c.210位点多态对伊犁马日均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PRL基因的多态位点有潜力用作伊犁马产奶量性状选育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新疆现有马品种资源和马匹存栏变化等情况,从新疆的4个地方品种、2个培育品种和引进国外马种三方面分析了新疆马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归纳了当前新疆为推进马品种资源开发利用而采取的措施,总结了新疆在马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面临的问题,并针对上述短板问题提出了新疆马品种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伊犁河谷是全疆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种畜培育基地,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拥有天然草场5129.3万亩,占全疆草场总面积的6.4%,其中可利用草场4656.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0.8%。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先后育成了新疆细毛羊、伊犁马、新疆褐牛、中国美利奴细毛羊(新疆型)和伊犁白猪等优良牲畜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新疆伊犁部分地区马鼻肺炎的流行情况,应用间接ELISA法对采自新疆伊犁尼勒克县、新源县的907份马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尼勒克县422份马血清中有136份为阳性,新源县485份马血清中有155份为阳性,两个县马鼻肺炎阳性率均为32%;各年龄段马匹都可发病,且阳性率均在30%~4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新疆伊犁部分地区马鼻肺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