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盆景艺术,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高等鲜活生命艺术,而且内蕴着多边科学与艺术技巧,是一种占有时空,并具形、神、气、韵、情、意的多维空间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2.
盆景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现风靡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中国盆景艺术如春风化雨,充满生机。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盆景艺术犹如明珠出土,闪耀其更加灿烂的艺术光辉。  相似文献   

3.
黄翔 《花木盆景》2005,(6):14-15
推出“盆景作权”问题的讨论,应是缘于大伙对沽名钓誉的反感及维权法律意识的提高,旨在规范盆景艺术活动,推进其健康发展。此举得到诸多盆景爱好的热烈响应,纷纷撰,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解决的途径,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我想,这个问题不仅于盆景圈,甚至于法学界也束手无策,其原因在于盆景存在着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植物“可变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盆景是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通过造型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何谓艺术,《新华字典》“艺术”条目一解:“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术”条目中解:“技艺”。也就是说,盆景艺术是通过种种技艺进行造型,依自然天趣,创自然情趣,又还其自然天趣(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5.
胡乐国 《花木盆景》2003,(10):15-16
谈“传统”.是在谈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离开了这一主题,那就会漫无边际.难免会离题远了点。谈“传统”是要在了解中国盆景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来谈.准切地说是要在了解中国盆景中的自然式和规则式的具体特征及其化基础的基础上来谈,不然就不容易谈好。这是我在学习大家  相似文献   

6.
董尚惠 《花木盆景》2000,(1A):105-106
《花木盆景》和《中国花卉盆景》开辟了“根的艺术”、“根艺天地”栏目。成为广大根艺爱好者的论坛。起着交流经验、开阔视野、传播技艺、增进知识、通达信息等作用。特别通过“笔会”形式,使人们了解到:根艺在全世界艺术领域里。也是一株盛开的鲜花,她娇妍欲滴。芳香四溢,可爱可亲。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07,(8):3-3
“唐风展”是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陕西省盆景艺术协会、陕西唐苑园林观光有限公司暨中国唐苑盆景园等单位、部门联合推出的代表国家级别的盆景艺术作品展览盛会专用名称。为了使之成为行业展览会专用品牌,每年将举办一届国际唐风盆景展览会,传承具有真正盆景艺术特色的中国唐代古长安盆景艺术文化发祥地的历史地位和艺术原本,开创我国盆景事业新局面,现公开在全国范围(包括祖国边陲地带的港、澳、台地区)内发布“唐风展”会徽图案设计作品征集启示。有关要求内容和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分析了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普及和弘扬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建设性建议,意在抛砖引玉,引发同仁们思考,共同为再创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辉煌而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
邹晓流 《花木盆景》2004,(11):46-47
任何一门艺术相对于其它艺术而言都有其独特的鲜明的艺术个性,根的艺术也不例外。根艺创作的重点在于“活化”根材,赋予根材以新的艺术生命,化腐朽为神奇,让枯木再逢春,展示出根艺作品所特有的自然美韵,意韵和神韵。  相似文献   

10.
“艺术柑桔”的生产果实表面印上文字或图案,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增加果品价值,提高经济效益。“艺术柑桔”由此应运而生,其制作要点是:在柑桔果实成熟前一个月(转色前),选生长在树冠外围的果实进行处理,要求果实个大,果形端正、高庄,鲜艳,无病虫危害。事...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根艺虽然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由于其创作素材的特殊要求,因而较其它姊妹艺术对环境的影响更为直接一些。作为一名根艺爱好者,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还缘于创作《还我绿洲》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没有继承就无所谓发展,没有发展就不是正确的继承。继承是基础,发展是目的。为了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先研究民族优良传统,分清精华与糟粕,去粗取精,结合时代的审美要求,创作出既有民族风格,又有时代精神的新艺术。  相似文献   

13.
我看他们     
李新 《花木盆景》2004,(1):50-51
他们,是当代中国盆景艺术的中坚,也是我心中的灯塔。说是评点,其实我哪有这般资格,不过是说说自己对他们的零星印象和感受,以及我对这门艺术稚嫩也许是偏颇的理解,聊供读之一哂。  相似文献   

14.
水仙花雕刻是一门艺术,进门容易提高难,在中国水仙的主要产地漳州,真正称得上雕刻师的屈指可数。这篇短文仅望能抛砖引玉,与广大水仙花雕刻艺术爱好者一起切磋技艺共同进步,把水仙花雕刻艺术传承光大。  相似文献   

15.
盆景,是中华民族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现代社会,世界范转围内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盆景爱好的行列。很多爱好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盆栽的水平,而投入到了更高层次的探索盆景艺术创作之中。作为盆景艺术发源地的中国,有必要在理论上探讨与弄清现代盆景艺术特征,以指导我们的盆景艺术创作实践。拟小结以下盆景艺术特征,求教于各位方家。  相似文献   

16.
关于“唐风展”会徽征集评选结果的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唐风展”会徽设计者及全国盆景艺术爱好者: 您好! 由陕西唐苑园林观光有限公司暨“中国唐苑”举办的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会徽征集活动,已在2007年12月31日截稿,此次征集活动陆续从全国各地收到书面作品稿件和电子版稿件共计578件。作品均从不同艺术角度对“唐风展”意义进行了诠释,反映了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对举办  相似文献   

17.
本期刊发刘传刚先生多年精心准备的一组创新之作,共内容、形式都颇为新颖,站在提倡中国盆景创新的角度,这种探索意识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为编者,我们期待着盆景艺术领域中的创新和探索,唯如此,我们盆景事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贞佳 《花木盆景》2000,(1A):86-87
盆景作品从制作到成材其周期是相当长的.整个制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艺术构思、枝艺实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旦艺术构思定格。剩下的绝大部分工作便是对树桩进行合理取舍.以及对部分枝盘进行必要的人工“促”“抑”,从而使树桩尽量合乎人的审美要求。所谓的“促”就是人工促发.扩大该枝盘在整个桩景中的尺度比例,  相似文献   

19.
陈文朝 《花木盆景》2007,(10):18-19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与树木盆景相比,山石盆景(俗称山水盆景)的发展较为缓慢,制作技艺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各地盆景展示活动频繁,但仍以树木盆景居多,山石盆景所占份额较少。作为中国盆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石盆景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因此,发展山石盆景艺术、研究山石盆景制作技艺就成为当前我们广大盆景爱好者的迫切任务。数年前,  相似文献   

20.
方志鹏 《花木盆景》2003,(12B):16-17
在当代盆景界,上至名家巨匠,下至后学稚子,都是以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然式”盆景为创作目标。“自然式”盆景已形成一股主导潮流。对“自然式”的追求,给盆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盆景艺术由边缘艺术或“准艺术”走向高等艺术的必由之路。笔作为一名盆景爱好,在与盆景友人的交流、创作实践和对盆景理论的学习当中,获得了一些一知半解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