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西瓜天地膜低畦栽培模式具有以下优点:在天地膜栽培中,低畦栽培形成的空间要比龟背畦大1/3以上,更有利于发挥天膜的增温、保墒作用;瓜苗移栽定植时,正值开封地区早春多风季节,低畦栽培时天膜位置相对较低,有利于减少早春风害;由于种植畦相对较低,灌水方便,可做到省工、省时、节水;在天膜开始放风之后,天降小雨即可透墒,可减少浇水次数;低畦栽培坐瓜畦较高,灌水时也只是根部及基部的蔓、叶遇水,坐瓜畦可基本保持干燥,有效地降低瓜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早春黄瓜地膜覆盏栽培,一般都以一层地膜盖地不盖苗。由于早春天气变化无常,如遇寒流,常常冻坏黄瓜苗地上部分,影响生产。应用地膜沟栽技术,可以一膜两用,盖地又盖苗,起到双膜栽培的效果,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膜覆盖西瓜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特早熟西瓜栽培覆盖双色地膜和黑地膜可起到除草和增产增收的作用,省工节本又增效。其中覆盖银灰-黑双色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50kg,增收450元;覆盖黑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83kg,增收549元。  相似文献   

4.
陈伟  孙美艳  陈慧  刘俐  高兵 《上海蔬菜》2022,(5):77-80+83
作者以12种地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地膜的降解效果及其对露天辣椒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地膜相比,降解地膜表现出优异的降解性;地膜的厚度影响降解时间,地膜越厚降解时间越长,保温效果越好;与白色地膜相比,黑色地膜抑制杂草的效果较好,覆盖黑膜可减少除草剂的用量,节约生产成本,且减轻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覆盖黑色地膜辣椒的产量普遍高于覆盖白色地膜,覆盖0.01 mm厚可降解地膜辣椒的产量与覆盖0.01 mm厚普通PE黑膜无明显差异;露天栽培条件下,0.006 mm厚的降解地膜分解速度快,但辣椒产量较低。辣椒露天栽培推荐使用厚度为0.01 mm的黑色可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5.
西瓜早春栽培采用嫁接育苗,能够防治枯萎病,克服连作障碍,增强幼苗的抗寒能力,促进前期生长,提早定植。采用地膜和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西瓜可提前上市,并可减轻生长后期病毒病的危害,可收2批瓜,提高了产量;麦收时西瓜上市,价格高,效益好,是1种收入高的种植方式。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郭利 《西北园艺》2014,(1):23-23
<正>早春双膜覆盖栽培豇豆,初夏上市,市场空间大,加之双膜覆盖可促进根系生长,投资少,节省人力,能防止旱涝灾害,并提早开花结荚,较露地栽培增产40%~50%,经济效益可观。1品种选择宜选择早熟、耐低温、高产、抗病的品种,如之豇28-2、株豇2号等。2整地做畦结合深翻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 500~2 000 kg、草木灰50~100 kg。整平耙细,然后做小高畦。畦南北向延长,畦高10~15 cm,畦宽60 cm,畦沟宽30 cm,做好后立即在畦上覆地膜。宜在定植前15天左右铺好,以利增温保墒。  相似文献   

7.
李建良  王慧芬  张冰 《蔬菜》2006,(5):15-15
近年来,河北省定州市保护地甜瓜栽培发展迅速,栽培季节主要集中在早春。由于早春天气变化剧烈,经常会出现甜瓜坐瓜率低的现象。根据我们的实践和总结,在生产上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显著提高了坐瓜率。  相似文献   

8.
设施栽培核果类果树宜覆地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真 《落叶果树》2003,35(6):35-35
笔者近 3年观测 ,设施栽培桃、李、和杏覆盖地膜较对照早开花 6~ 9天 ,果实早熟 4~ 7天 ,病虫害减轻 1 0 %~ 2 0 % ,增产 2 0 %左右。覆盖地膜后可提高地温 (地温增加 1℃相当于气温增加 2~ 3℃ ) ,使地温和气温趋于协调。根系生长良好 ,可有效地避免先叶后花现象。覆盖地膜的土壤疏松不板结还能抑制杂草生长 ,阻止地面水分向空气中散失 ,保墒效果良好。同时可减少浇水次数 ,降低空气湿度 ,有利于散粉和授粉受精。减少或减轻病虫害。设施栽培核果类果树覆盖地膜越早越好 ,要求扣棚后立即进行。地面整平 ,土块压碎 ,使地膜紧贴地面 ,四边…  相似文献   

9.
《果农之友》2008,(4):50-50
浇冻水后,在畦(垄)上覆盖地膜和防寒物,翌年地解冻撤除防寒物,草莓心叶萌发时破膜将苗掏出。这样采收期比露地草莓提前和延长5~7天。如果实行小中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管理,则可比露地早收获20天左右,延长10~15天甚至更长时间。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膜覆盖西瓜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春特早熟西瓜栽培覆盖双色地膜和黑地膜可起到除草和增产增收的作用,省工节本又增效。其中覆盖银灰-黑双色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50kg,增收450元;覆盖黑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83kg,增收549元。  相似文献   

11.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是指畦面先覆盖一层地膜 ,然后再以小拱棚的形式盖上一层薄膜 ,使西瓜在开花座果之前的生育时期处在保护环境之中。在早春气温低的条件下 ,创造西瓜能够正常生长的人工小环境 ,播种期提前 30 - 50d ,成熟期较露地和仅覆盖地膜提前 2 0天。双膜覆盖栽培技术丹阳镇 1986年开始试验应用 ,1987年推广 ,现全镇面积超过6 7hm2 ,在西瓜生产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整地做畦西瓜宜选择地势高燥 ,土层深厚 ,排灌方便的肥沃砂壤土 ,按 1 6 - 1 8m行距挖好瓜沟 ,沟内施足基肥 ,一般 6 6 6 7m2 砂施氮磷钾…  相似文献   

12.
西葫芦越冬茬温室栽培或早春大棚栽培时,容易出现落花、结瓜稀少、化瓜等现象,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现将西葫芦不易坐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万云章 《蔬菜》1989,(1):17-17
近几年来,地膜圆葱的栽培面积稳定发展并收到了显著的早熟、高产、优质、增收效果。但是,有些地方的地膜覆盖的圆葱在收前发生葱头腐烂现象,严重的地块,一畦中70%的葱头烂损,致使圆葱减产减收。因此,弄清葱头收前腐烂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对进一步提高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水平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地膜圆葱所铺薄膜应该是自始至终紧紧覆在畦面上,葱头的大部或全部露在薄膜上,而葱头收前发生腐烂的地块是  相似文献   

14.
采用7种不同颜色地膜(红、绿、黑、白黑、银、银黑、透明膜)栽培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菌株6611-7396、6611-5155和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菌株JNLM6-2、JNLM7-29,观察菌丝长势和子囊果发育情况,测定地膜内外光照强度和气温、土壤温度和羊肚菌产量,研究不同颜色地膜对羊肚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明膜透光率最高,黑膜、银黑膜透光率较低。七种地膜内湿度均大于地膜外湿度。绿膜处理的地膜内积温最高,为(99 735.1±4.0)℃;银黑膜处理的较低,为(87 632.0±3.3)℃。绿膜处理土壤积温较高,为(101 215.3±1.6)℃;黑膜土壤积温较低,为(95 675.2±1.6)℃。黑膜、白黑膜、银黑膜、银膜膜内温度相对较低,既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又有利于羊肚菌丝生长。透明膜、绿膜和红膜透光率高,有利于羊肚菌子囊、子囊孢子和侧丝正常发育,子囊果形态较好,出菇整齐,生长周期属于中周期,产量较高。红膜、绿膜透明膜较适合用于梯棱羊肚菌栽培,其处理的梯棱羊肚菌菌株6611-5155的产量较高,分别为(472.6±353.3)...  相似文献   

15.
<正>早春栽培黄瓜,晚秋栽培辣椒,本栽培模式可适当地提前和拖后蔬菜上市的时间,市场价好、产量高,比露地常规栽培可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1、早春黄瓜栽培1.1品种选择选用耐低温、根瓜节位低、瓜码密、瓜条生长迅速、单性结实率高且早熟、丰产抗病的品种。如蔬春、农大12、新泰密刺等。  相似文献   

16.
<正>1原因1.1整枝不当整枝是甜瓜栽培过程中用工量较大的关键环节,对坐瓜、产量、效益影响极大。一般5叶1心期为甜瓜整枝的最佳时期,生产实践中好多群众不是整枝过早就是过迟,长成荒蔓的时候才整枝,导致坐瓜率低。1.2缺乏人工辅助授粉甜瓜属于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由于早春棚内甜瓜开花时气温较低,没有昆虫授粉,在自然条件下,坐瓜率极低,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才能提高坐瓜率。  相似文献   

17.
西瓜一栽多熟是指1个生长季节种植1次,收获多次.是相对常规的一苗一瓜一收的栽培方式而言的。近几年由于人们对西瓜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西瓜面积愈年增加.出现了以瓜挤粮的情况。传统的一栽一熟模式产量较低.而西瓜一栽多熟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了1—2倍,减少了栽培面积。懈决了上市集中、下市早、供应期短而集中的弊端。山东省充州市2003年开始推广早春双膜覆盖西瓜一栽多熟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早春茬番茄双层“天膜”覆盖栽培早春茬番茄栽培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是3层或4层覆盖,即大棚内搭小拱棚、小拱棚下盖地膜或在3层覆盖的基础上再在小拱棚上盖草帘。近年来,笔者在大棚内改用双层“天膜”加地膜;或双层“天膜”加小拱棚覆盖技术,明显地提高了棚温,在最...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膜栽培甜瓜.即在地膜上面再加扣一层拱膜.拱膜一直扣到拉秧为止。能起到“一增三防”纳作用。一增即早期增温,促进幼苗早生快发,“三防”即防雨、防风、(能抗8-9级大风)防雹.利用这种技术栽培的甜瓜.瓜型标准.品质优.产量高.上市早.价格好,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0.
西瓜是虫媒花作物,花期主要靠蜜蜂或昆虫传粉。由于昆虫的活动受天气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早春季节,低温阴雨天时,昆虫活动少,容易导致授粉不良;夏天由于花期遇高温多雨天气,坐瓜困难,所以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才能保证或提高坐瓜率。为提高人工授粉的效果,在授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坐瓜节位的选择选择坐瓜节位的一般原则是:保护地栽培的西瓜,坐瓜节位可低些;春季露地栽培的,坐瓜节位应高些;夏季西瓜坐瓜节位可低些。早熟品种坐瓜节位低,晚熟品种坐瓜节位应高些。一般早熟品种在主蔓第12~15节留瓜为好,也就是第2雌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