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施.解决了甘肃省旱作农业区玉米种植和提高玉米产量的难题.加速了玉米产业的飞跃发展。由于全省的气候条件比较复杂,不同生态区对玉米品种要求不同,决定了甘肃省玉米品种类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田间条件下的玉米小斑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条件下的玉米小斑病鉴定H.M.,M.C.Co玉米小斑病(病原菌是HelminthosporiummaydisNisikadoetMiyake)被认为是对玉米有严重为害并广泛传播的病害(Batty,1975)。病原菌最初出现在北高加索的一些发病中心...  相似文献   

3.
优质蛋白玉米和普通玉米灌浆特性的差异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史桂荣 《玉米科学》1996,4(2):027-029
利用8个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和8个同型普通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4模式分别配制杂交组合.在生育期间测定其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普通玉米较高赖氨酸玉米在子粒鲜重、体积及干重等性状普遍为高.干重净生长速率普通玉米也较高赖氨酸玉米高,而鲜重、体积净生长速率表现为前期普通玉米普遍高于高赖氨酸玉米,而中、后期高赖氨酸玉米为高。配合力分析表明,普通玉米灌浆特性在遗传变异中非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高赖氨酸玉米灌浆特性在遗传变异中以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4.
玉米生产发展的过程与品种选育和更新有着小可分割的关系.就玉米杂交种而言.一般5~7年更换1次:而甘肃省极早熟玉米育种滞后.跟不上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两个西班牙玉米群体的遗传方差估计R.A.Malvar等大多数栽培玉米杂交种狭窄的遗传基础使人们对现有玉米种质更感兴趣。眼下,美国出售的大部分玉米种子都来自玉米带马齿玉米种类,且这些种类中仅有一少部分变异被利用。欧洲的情况与此极为雷同。这些来自玉米带材...  相似文献   

6.
美国玉米带群体与西班牙玉米群体的杂种优势模式J.Sinobas等玉米育种的方向是选育高配合力的自交系,这些自交系用于生产农民种植的商品杂交种。杂交种的杂种优势表达主要依赖于通过自交方式获得的这些自交系的群体间的遗传差异。Sprague(1984)把瑞...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由于夏玉米种植方式存在一些误区,造成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近几年,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了改变夏玉米种植方式是促进夏玉米增产增收的关键。其增产措施主要有以下五改。  相似文献   

8.
玉米青枯病大面积发生与防治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石  赵杨  李士东 《杂粮作物》2007,27(1):43-45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由几种镰刀菌(Fusarium spp.)或腐霉菌(Pythium spp.)引起的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土传真菌病害,是对玉米生产影响较重的病害。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病株率为10%~20%,普遍发生在玉米穗灌浆期。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需要5~8d,快的只需2~3d。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
玉米圆斑病菌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dd.  JL 朱茂山 《杂粮作物》1995,(2):31-32,27
玉米圆斑病菌研究的新进展J.L.Dodd在玉米制种田里,由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zeicola(Stout)Shoemaker(异名HelminthosporiumcarbonumUllstrup,Drechslerazeicola(Sto...  相似文献   

10.
玉米品种PI209135‘MAYORBELA’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遗传W.A.RobbinsJr,H.L.Warren利用寄主植物的抗性遗传是防治玉米大斑病(NCLB)的最经济有效措施。早期的遗传学研究表明,这种抗性在自然界中是多基因的,因为它包含有若...  相似文献   

11.
磷对两种玉米基因型根系生长发育的效应M.A.Hajabbasi,T.E.Schumacher在玉米幼苗发育过程中土壤磷的有效性是影响生长和籽粒产量的重要决定因子。Barry和Miller(1989)报道玉米在6叶期(V6)前施用磷肥比6叶期后施磷具有...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单倍体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王广全 《麦类作物》1998,18(6):12-14
试验采用三种玉米类型,两个F2小麦杂交组合,研究不同玉米类型对小麦单倍体胚产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普通玉米组合胚产生频率在3.75%-7.02%之间(平均为5.65%),4个粘玉米组合在3.48%-8.10%之间(平均为6.54%),4个甜玉米组合为6.67%-11.36%(平均为8.70%)。不同类型的玉米对小麦单倍体胚的产生具有基因型差异,甜玉米〉粘玉米〉普通玉米,用100mg/kg的2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的耕地中,玉米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1/5.玉米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年总种植面积达到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年玉米产量达到1.2亿t.播种面积和玉米产量都处于世界第2位;  相似文献   

14.
EM对玉米生理特性的产量的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春玉米开花期喷施液体EM,夏玉米苗期追施固体EM,改善了玉米植株的生理特性,提出了玉米子粒产量。EM处理使春玉米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了26.2%,夏玉米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了33.3%,使春玉米的比叶重平均增加了4.9%,使夏玉米的叶片气孔阻力平均下降了57.5%,蒸腾速率提高169.2%,明显增强了玉米植株的代谢机能,结果施用EM使春玉米增产幅度达2.7%-20.1%,夏玉米达30%。  相似文献   

15.
高产玉米籽粒和叶片的养分临界浓度和DRIS分析S.Roberts,J.K.Rhee现在,玉米的产量潜力大大超过1954年和1963年报道的产量水平(平均为9~10Mg/ha)。通过采用高产玉米杂交秒和适当的施肥管理,尤其是氮肥管理,玉米产量预计可达到...  相似文献   

16.
云南玉米资源萌芽期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4.5%的蔗糖溶液时1465份云南玉米资源进行萌芽期的抗旱性评价。结果为:(1)14.5%的蔗糖溶液对萌芽期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发芽力的抑制相对较小。14.5%的蔗糖高渗溶液萌发法可作为玉米萌芽期抗旱性评价的方法;(2)筛选出萌芽期抗旱玉米资源76份,它们集中分布在滇东北和滇西南地区,昭通地区,镇康,镇源,新平可能是云南省抗旱玉米资源分布的多样性地区。  相似文献   

17.
郯城县所处的黄淮海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夏玉米集中产区。该区玉米播种面积约为746.7万hm2,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2.7%,总产量占全国的35.5%。玉米生产的特点是:气温高,蒸发量大,降雨过分集中,夏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经常发生春旱夏涝,而且常有风、雹等非生物灾害发生,对玉米生产极为不利;种植制度复杂,生物逆境较重,玉米病害特别严重,因此该产区对品种的抗病性要求特别严格。  相似文献   

18.
选择及未选择的依阿华坚秆玉米群体的群体平均数及遗传方差J.F.HolthausK.R.Lamkey轮回选择是一种广泛用于玉米育种的循环育种方法,它能增加玉米种质资源。通过轮回选择法群体改良可达到两个目标:通过增加有利等位基因的频率,提高群体的平均性状...  相似文献   

19.
在温带条件下,授粉时间、强度和持续期对玉米结实和产量的影响P.C.Struik,T.Makonnen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主茎顶端着生雄花序(雄花),主茎中部叶腋处侧枝顶端着生一个或更多雌花序(果穗)。在世界上玉米主要产区的正常气候条件下,在上位...  相似文献   

20.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地区复杂生态环境成功选育的集多个优良性状于一体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为进一步探讨该品种的增产潜力.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总结提出了一套适于贵州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高产栽培技术.供大面积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