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滩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滩地是特殊的造林地。滩地造林技术 :选择造林地块要注意滩面高程及地下水位等因子 ;造林地整理要加强沥水 ;选择耐水湿且耐旱树种 ,中至大密度冬季造林。可采取多种产业复合经营的模式 ,加强管理 ,能获得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防护林林种中,再划分防护保土型,防护水源型,防护用材型,防护经济型,防护薪炭型,混农林业型等林种类型,与立地类型、造林类型、经营类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规划设计系列,使防护林既能起到加强国土保安,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收到发展山区经济,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内部分地区银杏农田防护林调查研究的基础,对其林带结构,走向,间距,宽度等规划设计;整地施肥,树种组成,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栽植技术,分层和平头嫁接、抚育保护等栽培技术;规划设计及栽培原则,银杏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对国内部分地区银杏农田防护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林带结构、走向、间距、宽度等规划设计;整地施肥、树种组成、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栽植技术,分层和平头嫁接、抚育保护等栽培技术;规划设计及栽培原则;银杏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湖北鄂州长江外滩植被为研究对象 ,对滩地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及多样性指数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 .滩地乔木和灌木种类组成较少 ,均只有 2科 2种 ,前者有杨柳科的杨树 (Populusspp .)和金缕梅科的枫香 (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 ,后者仅杨柳科的旱柳 (Salixmatsudanakoidz)和桑科的构树 (Broussonetiapapyrifera(L)vent) ,但是草本植物物种比较丰富 ,有 1 3科 2 5属 2 8种 ;2 .滩地草本植物群落类型较丰富 ,有 1 2个类型 ,植物群落结构开始由单一转向复杂 ;3.多样性指数Shanno -Weiner (H′)和丰富度 (R) ,多样性指数Simpson (D)和均匀度指数 (J)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H′-R =0 .95 6,rD -J =0 .979,呈极显著正相关 ;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指数D与丰富度R ,丰富度R与均匀度指数J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H′-J =0 1 90 ,rD -R =0 0 78,rR -J=0 1 0 0 ,均无显著性 (P <0 0 1 )。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洲滩栽植杨树已经发展成为洲滩开发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对长江洲滩特殊地理环境的分析,总结出洲滩杨树栽植的经验和教训,并针对洲滩地势条件、汛期洪水、大风及沙质土壤等不利因素提出应对方案,以提高洲滩杨树栽植水平,促进洲滩杨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滩地杨树林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3个人工杨树林下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及原始无林滩地资料为基础,从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对长江中下游江河滩地抑螺防病林试验示范区林下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林栽植后植物多样性升高了,且不同林龄人工林的植物种类及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3年生的人工林多样性指数最高,8年生的人工林均匀度最高。说明滩地造林明显增加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但随着林分的郁闭会限制其下植物的生长,导致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可见人工林林分郁闭度左右着林下植物的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   

8.
通过坡耕地防护林体系建设必要性的分析 ,提出了坡耕地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应遵循的原则 ,阐述了工程建设布局及营造模式 ,营造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湖区5省滩地综合治理开发项目实施的5种主要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描述。对有螺滩地治理开发模式建立前后的钉螺密度、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及效益进行了对比。其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钉螺密度下降88%,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40%~50%,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在沿江滩地建立各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可达到消灭钉螺,改善环境,增加收入的目的,是治理开发滩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安徽沿江洲滩地杨树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徽沿江洲滩地调查57块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龄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型杨树人工林标准地.根据各林分优势木材料,选用公式H=0.374 155 3.037 824A-0.091 17A2作为树高导向曲线数学模型,编制了安徽省沿江洲滩地杨树人工林立地指数表.该表对安徽省沿江地区杨树定向培育、丰产栽培、生长预测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湿地土壤碳(C)和氮(N)在湿地生态系统和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阐明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C库和N库的影响,本研究以西洞庭湖开沟和不开沟整地滩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探讨了不同整地方式对长江中下游滩地防护林土壤C和N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开沟样地中,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及密度的变化均表现为CK>8年林龄>3年林龄;在开沟造林样地中,SOC和TN含量和密度在0~30 cm和30~60 cm土层随林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而在60~100 cm土层随林龄增大而减小。整地方式显著影响土壤SOC和TN含量,但对土壤SOC和TN密度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合理确定长江中下游滩地防护林的规模,禁止在相对高程较低的区域采用开沟方式营建防护林。  相似文献   

12.
淮河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施农防林建设的实践 ,总结出息县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适宜发展的模式 ;阐述了农田防护林网的林带走向、带间距离、林带宽度 ;在树种选择上提出了坚持以三杉 (水杉、池杉、落羽杉 )为主 ,三杨 (意杨、杂交杨、枫杨 )为辅 ,发展果树 ,不丢乡土树种的原则 ,以形成结构合理 ,林分稳定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的沿江、沿湖地带,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形成面积不等的江、河、湖滩地,总体规模约2.07万hm^2,滩面高程13—17m,大多呈冬陆夏水状态,地下水位1.5—2.0m,土壤因成土母质不同,有河流冲积物形成的幼年潮土土类淤积潮土;湖相沉积物形成的轻壤至重壤土以及河相沉积物形成的幼年潮土土类的沙泥土。植被以挺水植物群落和草本植物群落为主。为充分开发利用滩地资源,近20多年来,采取政府出土地、企业投资、农民投劳的经营形式,在保护江、湖提防和行蒿洪的前提下遵循生态位和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原理,探索建立了以林为主,林、农、牧、渔等多种产业结合的多生物种群共存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4.
对安庆市南埂林场长江沿岸滩地3年、8年和20年生人工杨树林地上空间昆虫群落的种群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观测。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林龄林分之间,地上空间昆虫种群组成的差异表现为:在目一级分类单元组成上,3种不同林龄林分具有很高的共性;在科和种的单元上,不同林龄林分之间的差异表现为3年生与20年生林分之间3年生与8年生林分之间8年生与20年生林分之间。随着林分林龄的增加,林内地上空间昆虫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降低。不同林龄林分地上空间昆虫种群的均匀度指数与林分林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20年生林分昆虫种群的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8年生和3年生的林分,而8年生和3年生林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柳树耐水湿、速生,是长江中下游防护林造林的重要树种。通过对2000,2001年在江苏省金湖县宝应湖滩地、安徽省和县、芜湖市长江滩地造林试验区初步筛选得到的苏柳549等无性系,及2011,2013年在江西省彭泽县、安徽省铜陵市长江滩地和安徽省怀远县涡河平原造林试验区无性系的对比试验,根据其冠形、干形、分枝结构及在不同水湿环境的生长和适应性,选出耐水淹、生长量高、适宜作滩地防浪林造林的苏柳549、苏柳797和适合作护岸、护路、农田林网栽植的雄株无性系苏柳335、苏柳1034(垂柳)4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提出农田防护林的防风原理、结构、影响因子、防护作用,并对营造农田防护林的技术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对于山东农田防护林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安庆市南埂林场长江沿岸滩地3年、8年和20年生人工杨树林地上空间昆虫群落的种群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观测。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林龄林分之间,地上空间昆虫种群组成的差异表现为:在目一级分类单元组成上,3种不同林龄林分具有很高的共性;在科和种的单元上,不同林龄林分之间的差异表现为3年生与20年生林分之间〉3年生与8年生林分之间〉8年生与20年生林分之间。随着林分林龄的增加,林内地上空间昆虫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降低。不同林龄林分地上空间昆虫种群的均匀度指数与林分林龄没:哿明显的相关性,其中20年生林分昆虫种群的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8年生和3年生的林分,而8年生和3年生林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刘新征 《绿色科技》2013,(1):161-163
分析了金山石化已建成的几条防护林带的特点,探讨了化工污染集中区防护林带建设如何从规划设计方面使防护林带更好地发挥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9.
长江滩地植被缓冲带包括原生植被、人工植被两大类,其中人工植被缓冲带又包括森林、林农复合系统和农田缓冲带;长江滩地植被缓冲带具有保水固土,过滤径流,提供生物栖息地,防浪护堤,改善长江水文状况和美化滩地环境,丰富人文景观等现实与潜在功能;分析提出了生态重建的总体目标、原则(可持续性,自我恢复,分类重建,调整反馈)与步骤(信息系统建立,系统诊断与评价,规划设计与生态重建,长江保护与流域可持续发展)。为滩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长江流域的科学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寻甸县长防林体系的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树种生长规律调查,采用“数量化——聚类”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新方法,建立总体设计立地分类系列化的质量保证体系,为科学造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