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 2 0 0 2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的 ,由原来对养蜂一窍不通 ,到熟练掌握了养蜂技术 ,是《蜜蜂杂志》帮了我的大忙。《蜜蜂杂志》内容丰富 ,刊登的文章通俗易懂 ,是养蜂人学习交流的极好园地。2年来 ,我认真学习《蜜蜂杂志》中的养蜂技术 ,借鉴各地蜂友们成功的养蜂经验 ,由原来的 3群蜂发展到了现在的 60群蜂。今年我饲养的蜂无一群患病 ,蜂螨危害也降到最低点。尤其在今年山东雨水较多的情况下 ,蜂群基本上没有螨害。蜂蜜、蜂蜡、蜂胶生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由于我对养蜂事业的爱好 ,养蜂技术不断提高 ,在我的家乡已小有名气 ,邻村的…  相似文献   

2.
养蜂成了一项投资小 ,见效快的致富好途径 ,养蜂的人逐渐多起来。我是1996年自费参加第二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的学员 ,在学习班里 ,我目睹了养蜂专家杨多福老师的风采。系统地学习了《数控养蜂法》。在家里又通读了《蜂群生物学》《蜂箱与蜜蜂》等养蜂书刊。做了大量的心得笔记 ,并能活学活用 ,因地制宜 ,取长补短 ,由30群蜂很快发展到100多群 ,年产值4万多元 ,养蜂走上了致富路。村里人看见养蜂能发财 ,便认为蜂好养 ,也纷纷养蜂 ,一度出现了“养蜂热”。特别是一些年轻人 ,养蜂热情很高信心很大 ,却不知蜂养好了是蜂养人 ,养…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地地道道的养蜂人,探索多箱体养蜂多年,现在是浅箱多箱体养蜂。偶有闲暇,翻阅书刊,再读李紫剑蜂友2017年《中国蜂业》第3期刊登的《多箱体应用问题的讨论》一文,心血来潮,欲与李紫剑蜂友探讨一下多箱体养蜂与中国式养蜂法。一、其实的多箱体养蜂不可否认,多箱体养蜂在国外,其人均饲养规模、生产流程和总体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对于多箱体养蜂,李紫剑蜂友  相似文献   

4.
“蜂友”这称呼是咱养蜂人的骄傲,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友”何意?友好的关系,相互帮助。爱情是专一的,亲情是局限的,只有友情才是无边的。在人类饲养的动物中只有养蜂的人称蜂友,没有养鸡的称鸡友,更没有鱼友、牛友、羊友之说。所以,咱养蜂人应该以“蜂友”为荣。从《蜜蜂杂志》上和我这几年的养蜂实践中,都可以看到很多养蜂人并不以“蜂友”二字为荣,而是借蜂友的名欺骗咱养蜂人。就拿给《蜜蜂杂志》投稿一事来说吧,有几位养蜂人根本不顾蜂友的面子,竟然全文照抄投到编辑部,钻编辑工作忙的空子。象《蜜蜂杂志》这样的良师益友,哪里有养…  相似文献   

5.
湖北当阳出现养蜂热当阳出现养蜂热。不少农民看到养蜂收入超过一般农业收入,纷纷购买蜂群饲养。1995年春,一脾蜂售价70元,芝麻花期出售生产群14脾蜂(不带蜂箱),一群售价为400元。湖北当阳出现养蜂热...  相似文献   

6.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14,34(12):47-47
<正>看到《蜜蜂杂志》2014年第10期发表的吉林省东丰县黄孝恩蜂友《蜂农期盼奥驰养蜂专用车》一文,深感黄蜂友对养蜂车的期盼之情代表了诸多蜂友的心意,特提笔作如下解答。近5年来,我一直参与和支持五征集团研制开发奥驰牌养蜂专用车,先后召开了二十多次研发论争座谈会,广泛征求养蜂专家和养蜂人的意见、建议,目的就是设计制造岀适合我国国情和适应养蜂生产实际需要的养蜂车。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我感受到不同养蜂人对养蜂车的需求各有不同,提出了很多各式各样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大兴县1999年发展养蜂户到37户,1491群蜂,年产值55.9万元,是10年前的4.7倍。有17户养蜂户收入超万元,其中4万元以上的有5户。涌现出养蜂状元付大伦,10年累计产值70万元。被北京市林业局、市人事局评为1995年度林业系统先进个人。大兴县蜂业生产能稳步发展,主要取决于党的富民政策。北京市扶贫政策中,发展农村养殖业,养蜂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该县实施科技兴蜂政策,大力推广优良蜂种,利用杂种优势,达到抗病增产的目的。而养蜂重要的作用是利用蜜蜂为果树、农作物授粉,在大兴县得到大力发挥。10年来,大…  相似文献   

8.
黄孝恩 《蜜蜂杂志》2014,34(10):2-2
<正>在《蜜蜂杂志》上看到山东五征集团为中国蜂农量身制造的A型、B型等4款大中型养蜂专用汽车,这是养蜂人期盼已久的喜事。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为中国蜂农向全国人大多次提交议案,使养蜂人的运输车辆在全国所有高速公路上行驶都享受绿色通道的优惠,让购买奥驰养蜂专用汽车也享受国家财政30%的农业机械补贴。更可喜的是,山东省为山东的蜂农在购买奥驰养蜂专用汽车时除了30%的农业机械补贴外,还给蜂农5万元的购车补助。这是山东蜂农的特大喜讯,全国的蜂农也高兴。笔者2年来和许多蜂友都在探讨养蜂专用汽车的问题,认为:山东五征集团制造的奥驰养蜂专用汽车  相似文献   

9.
中华蜜蜂 (简称中蜂 )是我国有3000年饲养历史的优良蜂种 ,它分布广、数量多 ,自80年代以来呈缩减趋势 ,并日益严重 ,是养蜂界十分关注和急于探讨的一个突出问题。李位三先生率先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并卓有成效的研究 ,发表了有关论文10多篇 ,尤其是《中华蜜蜂群体数量缩减及其原因的探讨》(生态学杂志 ,1991,(5)) ,《中蜂在平原地区繁衍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湖北养蜂 ,1991,(3)) ,《中、意蜂交尾干扰及其后果》(蜜蜂杂志 ,1993,(7)) ,《蜜蜂种间交尾干扰是蜂种生存竞争的一种特殊形式》(养蜂科技 ,…  相似文献   

10.
新疆伊犁地区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这里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野生植物种类极为丰富 ,山花面积约300万hm2 ,100余种。其中昭苏县的油菜蜜 ,特克斯县的黑蜂蜂蜜 ,以及尼勒克的山花蜂蜜和各种蜂花粉的生产都具一定的规模。2000年 ,仅特克斯县的20户养蜂专业户 ,年生产蜂蜜就达200多t。伊犁地区近几年养蜂业的迅猛发展 ,不仅给养蜂人带来了实惠 ,也使国家税务收入有所增加。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 ,伊犁地区有20万群蜜蜂 ,养蜂专业户达900户 ,每户养蜂少者50群 ,多者400~500群 ,年产蜂产品达2000多t。其产…  相似文献   

11.
黄坚 《蜜蜂杂志》1999,(9):13-15
1长年饲养强群,可有效提高经济效益饲养强群是养蜂的基本原则,长年饲养强群,可有效地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一些高产蜂场所以产量高、收入多,长年饲养强群是个主要原因。据1996年嵊州市7个蜂场调查,其中3个蜂场长年饲养强群,蜜、浆产量高,310群蜂年纯收入158100元,群均纯收入510元;另4个蜂场有蜂250群,群势平平,年纯收入6.5万元,群均纯收入260元;其中王浆产量,前者年群均产5.55kg,后者为2.8kg,几乎相差1倍。强群所以能高产、高收入,是因为强群有3大优势:采集力强、繁殖力强、抗…  相似文献   

12.
天高任鸟飞     
我是天山脚下的山村青年农民。养蜂前我并不知道养蜂界有《蜜蜂杂志》。只是看到我地蜂界师傅们,都养蜂致富了,我抱着发财的梦想,购买了蜂群。当走进这个圈子后我才发现养蜂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1996年深秋我购买了蜂种,越冬就损失了7群,并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当前蜂产品行情仍在滑坡。但是 ,总体上1999年比1998年强 ,多数蜂场尚有盈余 ,还有坚守老本行的信心。也有少部分蜂友养蜂多年没有富起来 ,还欠下不少债务 ,于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蜂还能不能养?敝人之见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 ,适者生存为根本。若在1996、1997年期间 ,蜂肯定是能养的。当时普通养蜂人的正常收入可以和其它高收入的养殖业或手艺人相媲美 ,1997年的油菜蜜收购价达到5600元/t,王浆100多元/kg。一个加长汽车的蜂组年纯收入在5万元左右属正常水平 ,好的专业户年纯收入超10万元的…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总书记视察鄂西自治州时指出:“你们要发展养蜂,一可增加收入;二对农业生产有好处,可以增产。”深刻地阐明了发展养蜂是一举多得的事业。本文试从一个养蜂专业户的启示,浅谈怎样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我州养蜂事业。一、一个养蜂专业户的启示恩施市七里区养蜂专业户杨荣海,利用本地丰富的蜜源和中蜂资源,实行中蜂科学饲养,连续三年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1982年越冬蜂10群,收入1788元,大灾之年的1983年有越冬蜂24群,收入1067元;84年有蜂46群,收蜜3000斤,全年可收入4000多  相似文献   

15.
我的养蜂路     
张为风  张耀健 《蜜蜂杂志》2020,40(10):22-22
笔者出生在养蜂世家,祖父在1930年开始饲养意蜂采荞麦蜜,以后从未间断。新中国成立后,笔者父亲一直维持家庭养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笔者已二十多岁,看到浙江的养蜂人到我地采洋槐蜜,我也跃跃欲试,希望像他们一样到祖国各地去放蜂采蜜。虽然父亲当时已年近60岁,但非常支持我这个决定。1979年,我们灵寿县的养蜂人一起拼车到广东省乐昌县坪石镇开始春繁,从此我们走上了大转地放蜂的道路。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使养蜂人如鱼得水,也很有自豪感。在十多年的大转地放蜂生活中,我的养蜂技术在不断提高,同时也经历了养蜂人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6.
昔日靠摸索、靠吸取教训来掌握技术和经验的邢台蜂农,如今一本《蜜蜂杂志》在手,饲养技术和产品产量及经济收入日益提高。正如蜂农郑抱回所说;《蜜蜂杂志》是我们养蜂人的贴心老师,要想收入多,订阅刊物是基础。邢台县蜂农自发订阅《蜜蜂杂志》等专  相似文献   

17.
养蜂治病又强身 扫除病魔乐无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一位离休教师,离休后无事可干,就买了1群(5框)蜂试养。不会技术向蜂友们学习,请教养蜂书,还订了《中国养蜂》等杂志。经过刻苦钻研,不到一年即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术。5年来由1群发展到10群,不但经济上有了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我患的许多病在养蜂过...  相似文献   

18.
读了《蜜蜂杂志》1999年第7期一位不曾落名的养蜂人的文章《咱,养蜂的人》,我很感动。这篇文章说的实在、真实,每个在外放蜂的人都有同样的经历与感想。《咱,养蜂的人》是“历经千般苦,换回蜂蜜甜的人,是堂堂正正劳动的人,是实实在在干事的人,走遍天涯海角立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人。这位蜂友应该留下你的地址和姓名。虽说我们养蜂旅途中有许多不如人意的事,但咱养蜂人是在走自己的路,路上难免会遇到许多坏事、难事需要咱们养蜂人共同来克服。正象你所说的咱养蜂人,应该团结。对,就是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很早就唱过,团结才能和…  相似文献   

19.
一、石城养蜂概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地处丘陵地区赣江源头,有着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仅莲田就有6万~7万亩.有中、意蜂超过万群,现有专业养蜂户150多户,从事养蜂人员300余人,养蜂人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县农业局对养蜂管理和培训十分重视,特别在利用蜜蜂为白莲授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这些蜂友们家住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每户饲养蜂群在二十群以上一百群以下,以定地饲养为主,结合小转地放蜂,全部为业余养蜂。以产蜜为主。我的这些蜂友有养蜂50多年的,也有近几年开始养蜂的,年龄最大的蜂友70多岁,年龄最小的30多岁。虽然养蜂时间相差之大,但他们都能将蜂群养的全县大有名气,并年年有效益。蜂群无疾病,都能年年安全越冬,无损失,使外地很多养蜂户前来参观取经,包括专业养蜂场也前来交流。那么,我们这些蜂友们有哪些比其他养蜂人高明之处?那究竟在哪里?通过与其他蜂友交流,结论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