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初级毛囊体外培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褪黑激素(MT)对绒山羊毛囊体外生长及毛囊形态的影响,采用物理切割法结合胶原酶消化分离绒山羊初级毛囊,并通过设置酶的不同体积分数(0.10%、0.20%、0.25%、0.30%、0.35%、0.40%和0.45%)以及相应的消化时间(100、80、70、60、50、45和35min)确定型胶原酶消化的最佳条件。在初级毛囊体外培养的基础上,添加褪黑激素(300pg/mL)连续培养5d,在显微镜下观察毛囊每天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毛囊分离过程中胶原酶消化的最佳体积分数和时间为0.30%、60 min,褪黑激素对初级毛囊体外生长具有极显著的(P0.01)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阐述毛囊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绒山羊初级毛囊并培养于无血清DMEM培养基和Williams E培养基中,观测毛囊的生长速度及形态学变化。[结果]毛囊在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是0.034 mm/d(前3d),在生长过程中毛囊的层次结构及形态可长时间保持不变;在无血清Williams E培养基中生长速度是0.077 mm/d(前3 d),明显加快。[结论]绒山羊初级毛囊在2种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差异显著(P<0.05),更适合在Williams E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  相似文献   

3.
雌二醇对体外培养绒山羊初级毛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雌二醇对绒山羊初级毛囊形态及生长的影响。[方法]在Williams E无血清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17-βE2(0.1、1.0、10.01、00.0 nmol/L),观测毛囊体外培养过程中生长速度及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0.1 nmol/L 17-βE2组与对照组生长速度基本相当,而1.0、10.0和100.0 nmol/L 17-βE2对毛囊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毛囊形态也表现出相应的变化。[结论]该研究为探明雌激素对绒山羊毛囊生长的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IGF-1和EGF对辽宁绒山羊初级毛囊体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IGF-1和EGF对辽宁绒山羊毛囊体外生长及毛囊形态的影响,采用显微分离法分离绒山羊初级毛囊,分别测定不同浓度IGF-1(0.1,1,10,100ng·mL-1)、不同浓度EGF(0.2,2,20,100ng·mL-1)和联合添加IGF-1与EGF(分别添加10ng·mL-1和20ng·mL-1)对毛囊形态变化及生长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IGF-1刺激毛乳头和毛母质细胞分裂增殖;EGF促进毛囊外根鞘细胞分化;联合添加刺激毛球部增大.IGF-1和EGF对毛囊体外生长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作用大小与剂量有关,最适宜浓度IGF-1为10ng·mL-1,EGF为20ng·mL-1,10d后生长长度分别达1.075mm和1.117mm;IGF-1(10ng·mL-1)和EGF(20ng·mL-1)联合添加对毛囊生长促进作用优于单独添加,10d后生长长度达1.413mm.  相似文献   

5.
汪长寿  曹贵方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17-5019
[目的]为研究哺乳动物毛囊的生长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将分离的蒙古绵羊皮肤毛囊接种到Williams E无血清培养基上,研究蒙古绵羊皮肤毛囊的体外生长规律,并分析在Williams E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胰岛素和氢化可的松对绵羊皮肤毛囊生长和形态的影响。[结果]在Williams E无血清培养基上,87.5%绵羊皮肤毛囊生长良好,其平均生长期为19 d,平均生长长度为0.15 mm/d,前6 d的生长速度最快。在培养前15 d,毛囊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毛囊逐渐增长,外根鞘和毛根不断延长,真皮鞘变薄。22 d后,毛囊出现贴壁,角朊细胞从外根鞘上移出,毛囊生长速度减慢。添加胰岛素和氢化可的松有维持毛囊形态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检测某些细胞因子和药物提供了模型。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及选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和羊绒等12个性状进行测定研究,估测了它们的遗传力,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选择指数,预期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及选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和羊绒等12个性状进行测定研究,估测了它们的遗传力,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选择指数,预期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胚胎龄40~110 d内蒙古二郎山绒山羊胚胎体侧部皮肤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绒山羊胚胎毛囊形态发生规律。结果显示,内蒙古绒山羊胚胎皮肤初级毛囊形态发生经历毛基板前期、毛基板期、毛芽期、毛钉期和毛囊期5个时期,这5个时期又可根据其形态结构的差异划分为不同的亚期,内蒙古绒山羊胚胎皮肤初级毛囊形态发生与汗腺的发生相伴随;内蒙古绒山羊皮肤初级毛囊形态发生是分批进行的。在胚胎龄40~110 d内蒙古绒山羊胚胎体侧部皮肤未观察到次级毛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毛囊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为材料,通过石蜡包埋技术制作皮肤组织切片,利用Sacpic染色法分析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3月、5月和10月的毛囊结构,得到了3个时期较为清晰和具有明显时期特征的形态学图片,为阐明绒山羊绒毛生长发育提供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毛囊是一个由上皮性成分、间质性成分及神经外胚层成分共同构成的器官,由外根鞘、真皮鞘、黑色素和毛乳头等20余种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在体内经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毛囊的分化、发育、生长、分化与周期性调节.近年来,有关毛囊细胞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关于毛囊的形态发生和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并产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毛囊生物学.本文综述了毛囊器官的分化与发育、毛囊器官的体外培养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毛囊生物学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通过石蜡切片和HE染色等技术研究花鼠皮肤毛囊的基本结构及生长过程中形态的变化.结果显示:花鼠兴盛期皮肤变厚,且毛囊深入到近皮下组织部位;休止期皮肤变薄,毛囊萎缩,能够观察到得毛囊数量变少.为进一步研究花鼠毛被生长和色素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中籼3037及其12种初级三体的幼穗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初级三体之间幼穗培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以愈伤组织途径培养成苗,不同三体之间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率及幼穗培养力均存在差异,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率无显著相关;(2)以幼穗直接出芽,一次成苗途径培养,不同三体的培养力亦存在差异;(3)同一三体2种成苗途径的培养力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影响内蒙古白绒山羊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和抓绒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出生年份、场、性别、出生类型、母亲年龄对出生重、断乳重以及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断乳时期对断乳重和日增重也有显著的影响(p<0.05),出生月份对断乳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周岁重受测定年份、场和性别的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类型对所有抓绒性状影响都不显著(p>0.05),场和年龄对所有抓绒性状都影响极为显著(p<0.01),测定年份对绒长度和毛长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其他性状影响均显著,性别对绒细度影响不显著(p>0.05),对其他性状影响均显著。有些性状还受到其他非遗传因素互作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二狼山、阿尔巴斯、辽宁和大青山白绒山羊染色体组型的分析研究,首次证实了内蒙古白绒山羊类型不同,各染色体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即染色体形态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数目均为2n=60;但各染色体之间的相对长度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即绒山羊品种不同,染色体相对长度不同。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不同类型绒山羊互相辨别提供了依据,为今后内蒙古绒山羊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种家蚕卵巢原代细胞制作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家蚕卵巢组织为材料制作原代细胞,探索并获得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在原代细胞的解离、收集过程中,省略了传统的胰蛋白酶解离方法,只经过一步剪碎过程,原代培养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当细胞培养至1个月的时候,即可见大量游离细胞贴壁,旺盛生长。  相似文献   

16.
陆地棉微茎尖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陆地棉无菌苗的微茎尖(0.5~1.0mm)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MS较SH具较好的成苗效果,活性炭显著地促进了茎尖成苗,不同激素水平对成苗率和苗的发育有不同影响,在使用的碳源中,葡萄糖明显好于蔗糖,光下萌发的幼苗茎尖易于培养成苗,陆地棉茎尖培养在供试品种间没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某些鸡场病鸡取样进行霉形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分离到3株霉形体,其中2株为鸡败血霉形体(Mgoplasmagaliseptium,MG),1株为鸡霉形体(Mycoplasmagalinarum)。所鉴定的菌株符合相应菌种的形态,染色特性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猪瘟病毒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古部分地区猪场进行了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区在较大范围内以非典型的猪瘟为主,发病多见于3月龄以下的仔猪,且以局部流行为主,母猪多呈隐性感染,部分母猪表现出繁殖障碍;个别地区仍有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急性典型猪瘟,发病猪场不同程度上存在免疫程序不合理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在此基础上对疑似病例进行了病理学检测和兔体交互免疫试验进行确诊,并对猪瘟野毒进行了分离。本研究不仅为内蒙古地区进一步作好猪瘟的防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猪瘟野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狗枣猕猴桃(Actinidia kolomikta)和葛枣猕猴桃(Actinidia Polygama)为试材进行单细胞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素(2,4-D、NAA)和玉米素(ZT)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在MS+ZT 1mg/L+2,4-D3mg/L的激素条件下,能诱导出适合于细胞培养的愈伤组织。猕猴桃游离细胞有四种繁殖方式,游离细胞培养以MS+ZT 1mg/L+2,4-D4mg/L时愈伤组织生长最好,在MS+ZT 2mg/L+NAA 0.1mg/L的激素条件下愈伤组织分化出了分生组织结节和维管组织结节。  相似文献   

20.
用花烛华伦天努的幼嫩叶片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以1/2MS+6-BA1.0mg/L+2,4-D0.5mg/L的幼叶出愈伤率最高,达到92%;愈伤组织芽的分化,以1/2MS+6-BA1.5mg/L+IAA0.3mg/L的组合培养基最适宜于愈伤组织芽的分化,诱导率达到94%以上;在相同激素水平条件下,1/2MS对不定芽转化为正常苗有利,NAA0.1~1.0mg/L促进生根,所获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3%,商品出苗率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