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区春秋兼养的二化性品种“东34×苏12”推广以来,曾经对稳定春秋蚕生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苏12原种比较难养,秋季繁种比较困难,而且其茧层率、茧丝量、出丝率与“桂夏二号”相仿,再提高有一定局限了.一九七七年我区通过鉴定试行推广的秋蚕新品种“两广一号”(新九×7532)虽然体质比较强健,茧质、丝质比“东34×苏12”高,但因出现再出卵,在未解决前一些蚕种场怕制种没有把握,不愿扩大繁育,因而扩大生产也受限制.为了解决适应我区饲养的秋蚕品种,我所于1978年又育成了九白和539两个品种,配成九白×7532、539×7532并进行了试养鉴定.  相似文献   

2.
<正>75新×7532是无锡西漳蚕种场1983年选育成的夏秋用品种,其一代杂交种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温,茧质较好,颇受蚕农欢迎.但蚕种场繁育难度较大.笔者总结了自己多年来良繁工作的实践,结合公开发表的有关资料,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对交品种原蚕饲养技术和制种过程中应引起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张纪明 《江苏蚕业》2003,25(4):33-34
<正> 我场于1986年春就已引入7532、75新蚕品种,首次生产繁育并取得了成功。其一代杂交种作为夏秋蚕用种推广进入本市蚕桑生产领域,以其体质好、耐高温、抗逆性强而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其蚕茧因纤度匀、丝质好、缫丝品位高同样也受到众丝厂的欢迎。历年来我们场生产的7532、75新杂交种为省市夏秋蚕生产用种的需要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桑蚕品种7532是含多化性血缘的日系二化性品种,体质强健,发育齐整,抗高温多湿,茧质较好,是我省目前较好的夏秋用品种。1986年春,我校又一次进行了7532品种的饲养繁育.在农村原蚕队饲养原蚕,收购种蚕制种,达到张原种采制  相似文献   

5.
<正> 75新×7532是我省主要秋用品种之一。几年来,许多场反映饲育成绩不理想,主要是7532不结茧蚕多,产卵慢,不受精卵和残存卵较多;75新黑死蛹及生种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正> 秋用品种“75新×7532”推广两年以来,在蚕种繁育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是“75新”的化性不够稳定。当饲养环境不当时,生种发生率较高。怎样防止“75新”的生种发生?高资蚕种场殷志远、李清沐、周秀芳同志来稿说:他们1986~1987年秋繁75新时,生种的发生,早秋比中秋多,壮蚕用桑不成熟的比成熟的多,壮蚕、种茧期高温的比常温的多,生种的发生率少的在4%左右,多的达3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他们认为:1.布局:早秋尽量少养或不养75新这个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方格簇在实际生产中正在推广和应用,为比较方格簇与蜈蚣簇对双宫茧率影响的异同,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75新×7532是近年我地饲养量最大的蚕品种,这个品种双宫茧率比较高,1987、1989、1990年我们在月城镇戴庄村蚕桑承包户刘玉娣等户,对该品种在不同饲养季节应用蜈蚣簇与方格簇上簇的双宫茧率进行了调查(表1)。结果表明,无论在哪个季节,使用方格簇的双宫茧率均大大低于蜈蚣簇,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进芙蓉·932×湘晖·7532(两广二号)蚕品种进行饲育试繁试验调查,该品种具有耐高温,容易饲养,成本低,具有茧形好、丝质优、用桑量少、良卵率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是理想的夏秋用蚕品种。总结出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饲养技术经验,为今后繁育该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经复壮改良后形成的两广二号新品系的繁育性能,对两广二号新品系进行一代杂交种繁育试验,比较新品系的发育经过、种茧调查成绩及繁育成绩.结果显示,两广二号新品系原蚕发育比较快,日系7532×湘晖(新)的龄期经过比7532×湘晖缩短2 h,中系932×芙蓉(新)的龄期经过比932×芙蓉缩短3 h.两广二号新品系原蚕...  相似文献   

10.
“芙蓉×湘晖”是一个优良的夏秋蚕品种,茧丝质量好,比我省现行当家品种“两广一号”优,深受广大蚕农和丝厂外贸部门的欢迎,值得进一步推广。但是由于芙蓉、湘晖原蚕饲养比新九、7532较困难,担茧制种成绩较低,繁育芙蓉×湘晖比繁育两广一号,其经济效益大大降低;也就是说,大量繁育芙蓉×湘晖会导致蚕种繁育经济亏损,广大原蚕户亦不愿意饲养。我场于1990年秋试繁芙蓉×湘晖,今年秋第三次饲养芙蓉、湘晖原种,原  相似文献   

11.
<正> 锦75·8140×绫13·54A是我场育成的一对四元交夏秋用新品种。该品1990年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该品种自推广以来,得到了广大蚕农和蚕种场的一致好评,认为该品种较对照种781×7532具有体健、好养、茧形大、茧丝长、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点。1990年推广以来,该品种繁育数量急剧上升。1990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新九×7532(两广一号),自从八○年在我省佛山地区农村扩大试养以来,经过生产验证,抗逆性能比广农五号较好,是适合我省二、六造饲养的二化品种.但经过几年的繁育实践,在蚕种生产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同一品系的7532,在同一环境处理下制种,7532×新九比7532原种担茧制种量低,单蛾产卵量少,遗腹卵多,不产卵蛾多,不  相似文献   

13.
我地区近年来推广的7532×932正反交一代杂交品种(桂夏二号),它具有杂交优势强,好养,茧质优良,产茧量高,解舒率好等特点.我场从1977年开始繁育,自1978年大量生产原种和一代杂交种.通过三年多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对这新品种原蚕饲养和制种技术有了一些体会,现叙述如下:一、原蚕饲养原蚕饲养首先要求蚕体健壮,才能达到增加蚕茧产量,提高蚕种质量,保持品种优良的经济性状,而且制出量多质好的蚕种,以保证下一代饲养获得高产稳产的目的.所以要饲养好7532、932原蚕,对饲料,环境条件,和技术处理等,要尽可能创造该品种需要的条件,才能把原蚕养好.  相似文献   

14.
区蚕学会于1983年8月24日至26日在南宁召开了关于提高我区现行推广的蚕品种繁育技术讲座会。到会的有学会理事及各蚕种场站代表共36人,会议共收到论文和现行推广品种繁育技术经验共10篇。会议传达了区农学会八月上旬召开的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有六位同志讲述了关于提高我区现行品种;桂夏二号”“两广一号”原种932、新九、7532原种饲养、制种技术、蚕种质量问题和我区近年育成经中央农牧渔业部批准在全国试养推广的秋蚕  相似文献   

15.
<正> 家蚕新品种陕蚕二号、陕蚕三号都是大茧形、高茧层的优良品种,好养、高产、质优。陕蚕二号已在我省大面积推广,成为目前的当家品种;陕蚕三号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正在试繁阶段。我们在杂交种繁育过程中,观察到陕蚕三号饲育组的制种量高于陕蚕二号(见表1)。为了比较这两对品种的制种量,于1989年中  相似文献   

16.
现行当家桑蚕品种两广二号在我省推广已达10多年,抗逆性强,好养,产量也较高,但存在日系繁育系数偏低,蚕、茧大小开差较大等问题。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家蚕新品种"粤蚕6号"(丰9·春5×研7·湘A)的选育成功,将逐步改变广东家蚕推广品种比较单  相似文献   

17.
王琴 《江苏蚕业》1998,20(4):23-23
<正>春蕾、锡方是锡山市西漳蚕种场育成的一对春、秋兼用蚕品种.该品种于1995年通过国家新蚕品种的审定.春蕾×锡方具有好养、高产、优质的特点,适宜于春、秋期饲养,先后在我省和山西、安徽省等蚕区饲养后反映较好.因该品种食桑旺、茧形大、产量高,蚕农增产增收较显著.张产量、张产值均比苏5×苏6提高10%左右.本场从1993年开始至今已繁育了10期,通过几年繁育我们对该品种有以下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夏秋用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原种在葫芦岛蚕区的繁育特性,2015年秋季辽宁省葫芦岛市前所蚕种场以871、872原种(871A·871B、872A·872B)为对照,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引进的两广二号原种(932·芙蓉、7532·湘晖)进行了繁育比较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871A·871B、872A·872B相比,932·芙蓉、7532·湘晖的实用孵化率分别高0.3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全龄经过分别短19 h和14 h,蔟中经过均短1 d;发病率分别低0.21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克蚁收茧量分别高0.10 kg和0.16 kg;公斤茧制种量分别高0.5盒和0.4盒。表明两广二号原种在葫芦岛蚕区具有实用孵化率略高、发育经过短、蚕期发病率低和繁育系数高的优点,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12年秋—2015年秋4年春夏秋多月份共11批次对家蚕新品种桂蚕N2的杂交原种进行饲养繁育一代杂交种,探讨该品种的繁育效果与技术。结果表明,原种茧平均死笼率NC99R·NC9C、NJZ·NJ7分别为3.09%、5.39%,NC99R·NC9C与同期两广二号中系原种932·芙蓉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NJZ·NJ7与同期两广二号日系原种7532·湘晖相比差异不显著;张原种制种量正交种为61.89张,比同期两广二号提高14.85%,正交品种间有极显著提高,反交种为35.41张,反交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平均公斤茧制种量正交种、反交种分别为3.36张、2.66张,与同期两广二号相比正交种差异不显著,反交种差异显著。只要根据新品种的特性要求进行繁育,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掌握好对交品种的出库、收蚁日差(日系比中系早3~4d);加强提青分批,淘汰弱小蚕;稀座;良桑饱食;中系品种提早1 d收茧、削茧;适量投蛾,加强巡蛾等,就能获得良好的繁育成绩。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选育适于泰国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及养蚕习惯的蚕品种,我所与泰国蚕业司合作开展抗性蚕品种选育研究。2012年至2013年,在抗性资源品种测试筛选的基础上,从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库中筛选出了3个抗性强的资源品种"镇白"、"印黄1"和"印黄3"作为育种材料,与优异白茧品种"7532"和"7532·湘晖"组配,(共获得3个杂交组合:)组成"镇白×7532·湘晖"(正反交,白茧品种)、"印黄1×7532"(黄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