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矿区的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增加了人们对能源及矿产资源的需求,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而人为盲目开采矿产资源又使环境进一步恶化,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破坏经济的持续发展。本阐述了当前矿业生产存在的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讨论矿区开采后的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恢复效果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恢复效果是研究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利用传统生态学方法对整个“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的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像元二分法对工程第1阶段实施前后的植被盖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整个京津风沙源区植被平均覆盖度上升,植被盖度低的土地面积逐渐减少,盖度高的土地面积逐渐增加,区内土地具有良好的植被恢复潜力与趋势。证明经过5年的努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植被恢复已取得一定治理效果。调查结果可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第2阶段提供基础数据及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振克 《山地研究》1998,16(3):171-175
发现苏南孔山地区小型为裸露坡面草本被自然恢复过程受地形、母质、气候和周围植被覆等的影响,据出提出我国南方山地人为裸露坡面水土流失的防治要坚持边开边治理原则,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
人为裸露坡面植被自然恢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1990年至1996年对苏南孔山地区人为裸露坡面的年际观测结果,分析了坡面的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和影响植被自然恢复的自然因素。观测区人为裸露坡面形成的第2年(1991年)裸露坡面上植被自然复过程开始出现,1996年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结束,土壤侵蚀趋于停止,指出人为裸露坡面土壤侵蚀的防治不能只靠植被自然恢复过程来实现,应采取其它措施防治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与绿化基础工程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云南省地处长江上游,开发建设项目较多,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由于开发建设活动塑造了新地貌,破坏了植被原有的生长条件,使得植被恢复变得比较困难。为了使周围环境得到维持和改善,提高植被覆盖率,需要采取基础工程措施来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就开发建设项目常见的开挖边坡和渣场等部位的植被恢复与基础工程设置提出了一些看法:在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段,需采用工程措施加以稳定、拦挡和排导;在大面积立地条件较差的稳定表面防护上,尽量以植被恢复为目标,辅以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黄河流域不仅是黄河的发源地,也是黄河主要产流区之一,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大气候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植被条件是维持本区域水土保持重要生态功能的最主要因子,通过分析青海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植被的分布特征及其演替规律,提出了恢复植被的技术途径:在流域内地广人稀地区实施"自然型"植被建设,在流域内丘四区实施"集流型"植被建设,在流域内城镇(市)周边实施"灌溉型"植被建设。  相似文献   

7.
典型黑土侵蚀区自然植被恢复措施水土保持功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田间定位实验来分析植被恢复措施的自我恢复能力和其水土保持功效,目的为黑土区土壤侵蚀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措施从5月份开始,在4个月的时间内覆盖率可达100%,植物种类丰富。2007年和2008年植被恢复措施年径流水深分别比传统耕作低64.7%和99.7%,比裸地低98.1和99.9%;2008年植被恢复措施径流系数是2007年的19%。2007和2008年植被恢复措施侵蚀模数都少于传统耕作和裸地。2008年植被恢复措施侵蚀模数比2007年低97.2%。自然植被恢复措施能够有效的抑制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的发生,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的有效水分。相关分析表明,3种管理措施径流水深与I30和I60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地表径流主要发生在6-9月份,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6-7月份。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植被的有效盖度、临界盖度和潜势盖度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植被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被公认为水土保持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因此水土流失区植被的恢复和建造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心之一。植被盖度是衡量植被群落保持水土功能大小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潜势盖度、有效盖度和临界盖度是植物群落发育过程中的3个重要阶段。该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这3个盖度的含义和确定方法,并指出微观上的植被建设应设法使的建植被群落达到有效盖度(下限)和临界盖度(上限)。  相似文献   

9.
以2000年和2010年E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借助ArcGIS和ERDAS软件平台对子长县退耕还林以来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植被覆盖度由劣等和差等向中等和良等转变,其中良等盖度面积比例由2010年的2.30%增加到51.30%;主要植被类型中林地面积增长幅度最大,增长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3.73%;退耕还林十年间子长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上升0.052 8。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草原植被的自然恢复演替及调节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从弃耕地香茅草群落恢复演替到长芒草原生植被需要四五十年的时间,可见原生植被破坏后的自然恢复相当缓慢的。通过补播优良牧草沙打量和兴发胡枝子能加速植被的恢复,只需10年左右的时间即可由弃耕地或退化草地百里香群落演替到长芒草群落。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评价了乔层、灌层、草层、枯落物层、根层及盖度对水土保持的影响,认为矮草层和死被层是决定水土保持效益的关键。盖度的有效性与高度关系紧密,草层和死被层仍最为有效。黄土高原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不好,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完好的草层和死被层。如果林分具有良好的结构,黄土高原建造植被的减沙潜势为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防治水土流失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新时期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措施,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费省效宏、快速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因地制宜,分区采取不同的措施,采取“以改促封”、“以建促封”、“以调促封”、“以移促封”等多种措施并举为生态的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同时要处理好依靠大自然力量和依靠人工治理的关系、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大面积封育保护的关系、封与育的关系和封与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植被盖度对水土保持功效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就近年来国内有关植被盖度对降雨能量、降雨截留、土壤入渗、初损降雨量、径流量以及泥沙量的影响做了综述;分析了理研究中不足之处,并就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 开发建设中水土保持问题的提出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也关系到江河湖泊的开发治理和国家能源、铁路、交通、工矿等方面的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5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大监测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建设单位开展监测的自觉性;二是加快监测管理办法的出台,提高管理效能;三是加紧制定完善监测的标准规程,提高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对监测单位的管理和人员培训,提高监测技能;五是加速监测新技术研发、运用,提高现代化水平。介绍了云南省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一些经验及做法。  相似文献   

16.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是不同项目分类治理的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最主要的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水土流失危害3个方面为基础,构建了水土保持评价模型,并对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点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要大于线状项目,点状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波动性比线状项目要小;点状生产建设项目中房地产类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最大,其次为电厂项目,最后为矿场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波动性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电厂项目、矿场项目、房地产项目。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宏观层面科学认识北方风沙区放牧和封育对草地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影响,搜集并筛选了大量文献,从中采集相关数据,采用荟萃分析方法,研究了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放牧强度、放牧年限和封育年限对植被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荒漠草原还是典型草原,随着放牧强度增加,植被相对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均明显下降;(2)放牧年限对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极显著,长期的放牧会使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3)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的植被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都明显增加。综上,放牧和封育都是影响北方风沙区植被生态效益的重要因素,应重点关注其对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以实现对该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为该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在第四纪红粘土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坡面绿化实践中。总结出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植物群落组合系列。主要有刺槐-胡枝子-百喜草系列;柏木-紫穗槐-长叶画眉草系列;木荷-胡枝子-假俭草系列;樟-多花木兰-百喜草系列;枫香-胡枝子-百喜草系列等。生物多样性群体的建立有利于增大环境容量,抑制植物虫害发生和缓解植物的早衰现象发生。利用优选植物种实现土壤流失坡面绿化,必须采用正确的实施方法,而公顷施750~1125kg钙镁磷肥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山区河岸植被的水土保持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简易径流小区的放水冲刷试验,研究北京山区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果差异。试验设计4,6,8L/min 3种上方来水流量以及6种植被类型小区坡面,冲刷历时31min,试验过程收集径流泥沙样,分析不同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各植被类型小区平均总产流产沙量(43.29L/m~2,0.71kg/m~2)均显著小于裸坡下平均总产流产沙量(65.86L/m~2,3.21kg/m~2)(p0.05)。植被具有明显的减流减沙效益,且减沙效益(78.66%)大于减流效益(36.16%);(2)不同植被类型间减流减沙效果不同,随着放水流量的上升,坡面产流速率、产沙速率不断上升,其中以狗牙根小区平均产流速率(6.16L/min)、平均产沙速率(55.50g/min)最小,水土保持效益较好;(3)不同植被类型小区稳定入渗速率差异显著(p0.05),均大于裸坡条件下的稳定入渗速率(42mm/h),其中以狗牙根小区坡面的径流稳定入渗速率最大(129.0mm/h)。综上所述,植被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土效益,且不同的植被类型间减流减沙效果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为北京山区河岸带进行生态环境安全建设以及生态修复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并且为河岸边坡的植被修复物种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