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摘是人们栽培茶树的直接收获手段,又是重要的管理措施。在这方面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实践。但是,在如何采摘与留养,仍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另外,虽然某些植物已证实了摘除部分叶片对光合作用有一定刺激作用。然而,就茶树而言,采去不同程度的新梢对留养叶光合能力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设计了这组试验。在研究茶树自身光合、呼吸生理  相似文献   

2.
茶叶的采摘是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因为合理的采摘能够保证茶叶收成的稳步增长。许多茶园因为不能及时合理采摘而减产。茶叶的收获和其他农作物的收获不同,我们在收获茶叶时夺取了茶树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因此,良好的采摘制度应当取得最高的符合质量的茶叶产量,而又不致于损伤茶树的健  相似文献   

3.
修剪和采摘是茶树栽培上的重要技术措施,并具有特殊意义。茶树修剪是为了促进茶树营养生长,而茶叶采摘不仅是收获芽叶,还要考虑到茶树的良好生长。茶树修剪与采摘是相互联系的,并需随茶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而采用相适应的修剪与采摘技术。定型开采以后的成龄茶园,确定合理的轻修剪和采摘留叶时期,不仅要根据修剪和采摘对茶树生长和产量的关系,而且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采取一种剪采体系后产生显著的收获芽叶的  相似文献   

4.
施用氮肥对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茶树收获物是芽叶,芽叶的发育与生长既是茶树本身生理的需要,又是人们进行生产获得经济收益的需要。氮肥被茶树吸收利用后,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份,对光合作用,促进茶树旺盛生长起着主要作用。氮肥在营养元素中具有  相似文献   

5.
前言茶树使用微量元素,对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些元素,需要量虽极少,但往往是茶树进行生理生化新陈代谢过程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生命活动的调节者,能提高酶的活性,促进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在有些情况下,由于微最元素的存在,对其它大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以及加强茶树本身对不良环境的适应,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们栽培茶树的目的,是采摘茶树的幼嫩芽叶,并且希望多采茶、采好茶。叶片是茶树的重要营养器官,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采摘鲜叶时,树上必需留养必要的新叶,这是保持茶树长期生长旺盛,长期丰产优质的必需条件。因此,采摘鲜叶必须“合理”。所谓“合理采摘”,就是要符合茶树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坚持采养结合的原则,根据树龄、生长势、茶类采摘标准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采摘对茶树生长有着强烈的影响,因为任何一种方法和形式的采摘,都是从茶树上收获幼嫩的芽叶。所以对茶树本身而言,采摘是一种创伤。惟采摘的方式不同,其创伤的程度和形式有所变异。为探明在不同采摘条件下的茶树生育特点及其形态结构,本研究以手采为对照,着重对机采茶树的有关性状进行比较系统的观察,以期从生物技术上为  相似文献   

8.
茶树抗旱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水分亏缺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渗透调节能力、保护酥系统、光合作用、内源激素与抗旱性的关系等六个方面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茶树抗旱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茶树品种抗旱生理,明确茶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对茶树旱早期鉴定技术及今后茶园管理技术的完善具有理论和生产实践意义。本文就近三十年来国内外茶树抗旱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茶树幼嫩芽叶是采收利用的对象,又是茶树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器官。因而嫩梢的采摘与留养是极其复杂的,也是茶叶采摘制度的中心,采养好坏,关系到茶叶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影响到茶树的生长。回顾我省茶叶采摘制度有这样情况:解放初期,以“一把抓”、“捋采”为主,采多留少,茶叶产量低,质量差,树势弱,茶  相似文献   

10.
钾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钾是作物生长必需元素,在维持细胞内物质正常代谢、酶活性增加,促进光合作用及其产物的运输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生化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钾对马铃薯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总结了不同钾源对马铃薯的影响,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茶树能否取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采摘是至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采摘作为收获的手段,不仅直接关系到茶树的生长状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茶叶品质的高低。为探讨合理的采摘方法,我们从1986年开始推行了多种茶的配套采摘。两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改善品质、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配套采摘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新梢白化茶树是一类珍稀的叶色突变体,其白化新梢中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物质含量与一般绿色叶茶树品种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特征性的生化成分对茶树生长发育、制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析白化茶树资源的形成机制,研究人员已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化数据。近十几年来,随着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白化茶树突变体的光合作用机制、叶色变异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目前白化茶树资源在白化类型、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茶树白化机制的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树采摘技术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同时也给茶树生长势和持续高产优质带来深刻影响,现就我场多年来的高产优质实践经验,并结合有关观察测定资料,对高产优质茶园的采摘技术作如下探讨。一、正确处理采与养的关系茶树芽叶是收获的对象,其叶片也是茶树初级营养物质的“加工厂”。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合理采摘,做到“采中有养”,“以养促采,采养结合”。总的来说,茶树合理采摘必须通过采摘达到刺激新  相似文献   

14.
茶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同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是作物生理与产量品质的研究热点。茶树作为多年生的常绿叶用植物,其光合作用不但影响产量的高低,而且还关系到品质的优劣。近几年随着茶叶科技的发展和分析测试水平的提高,此项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就近年来茶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一 茶树光合作用的基本规律 1.茶树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由于一天中光照长度周期性变化,导致温、湿度相应的变化,植物的光合速率也随之表现出一定的日变化规律。茶树光合日变化曲线现有两种主要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是在田间不离体情况下,直接进行茶树光合作用某些指标的研究。试验工作是在阿那谢乌里进行的。实验对象是茶树品种——柯尔希达和杂种16号。在1977—1978年的生长季节进行了整个昼夜观测。 1977年的生长季节,测定了柯尔希达品种,而1978年的生长季节,测定了两个品种——柯尔希达和杂种16号。茶叶采摘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溶液培养二年生龙井43和碧云扦插苗的锌试验表明:随着培养液锌浓度的增加,新梢萌发率、新梢产量提高;新梢的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被促进;茶树光合作用的初级产物可溶性糖及其;次生代谢的主要终产物茶多酚增加。说明锌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促进茶树正常的生长发育及次生物质代谢的进行。茶园在采摘前2星期喷施0.2—0.4%硫酸锌溶液,有明显提高茶叶产量和鲜叶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氟、铝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中两种特殊的元素,它们在茶树中的含量水平远远超过其他植物。氟、铝不是茶树生长的必需元素,但能对茶树产生重要影响。茶树中的氟、铝一直以来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氟、铝在茶树中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茶树中氟铝的吸收特性、含量及分布,氟、铝对茶树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氟-铝交互处理对茶树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茶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概述我国30年来茶树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的研究。分析总结了这些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讨论了茶树光合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为茶树光合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外源激素对促进茶树扦插苗的发根和新梢生长等方面,前人曾作过较多的试验,但对茶树休眠、新梢生理活性的影响等方面还缺乏较系统的研究。现代生物科学已揭示了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分子水平对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本试验在激素对茶树新梢生长节奏性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等方面作了一些观察。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芽梢是构成产量的基础,收获的对象。它们在茶树采摘面上是如何分布的?不同树冠形状的采摘面对芽梢的分布和产量构成有否影响?为此,我们把条栽福鼎种茶树树冠修剪成三种不同形状——水平型、弧型、屋脊型;将树冠中心至茶行两边采摘面划分成50×20cm~2的采摘小框,每次采摘时分别记载小框内的芽数及产量。茶树树冠经不同的整形后差异明显,由于修剪,水平型树冠较强地抑制了顶端生长优势,促使枝条侧面横向发展,表现为树的高度较低,而树幅最宽;弧型及屋脊型是顺树势修剪,顶端生长优势抑制较轻,尤其是屋脊型的屋顶更促使了顶端生长,因此屋脊型茶树最高而树幅最小。树冠采摘幅则由于弧型及屋脊型采摘面均有一个弧度,因此采摘幅的差距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