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立足农业防治,创造优良的桑园生态环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规范药剂防治病虫技术;对春、夏桑园进行统一防治: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防治时间,统一用药品种,统一配制浓度和用药量,统一喷药方法和质量进度.要求各农户必须认真抓好春季桑园病虫害防治工作,压低全年病虫发生基数,为全年桑园优质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夏秋季是桑树生长旺盛期,又是桑园害虫猖獗期.可视养蚕布局选用、推广新型桑园专用农药,如桑宝、桑虫清、双效磷、炔螨特等中短期农药,进行划片防治,密切注意农药残毒期,确保桑蚕安全生产,走生态型桑蚕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四种常用农药对桑树朱砂叶螨进行防治,观察防治效果以及桑蚕残效期。结果表明:3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和25%甲氰菊酯.辛硫乳油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95%蚧螨灵乳油和30%氧乐果乳油对桑蚕毒残效期最短。建议防治桑树朱砂叶螨时要注意药物选择,即在养蚕生产前选用30%氧化乐果乳油1 000-2 000倍液防治;在早春和非养蚕季节选用25%甲氰菊酯.辛硫乳油500-1 0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技术》2005,(2):29-30
常见的农药种类有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杀虫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脂类农药4种,在使用过程中,若有中毒事故,需要根据不同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才能解毒,达到救治目的。1、有机磷类农药中毒急救与治疗(1)清除毒物。皮肤污染者,用肥皂水清洗(不能用热水);口服者先抽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辽宁省凌海市境内白台子乡魏家村,五年生辽宁杨林分中的杨干象蛀干害虫,用不同农药打孔注药防治杨干象幼虫试验,找出了最佳的防治方法和适用的农药,给今后防治杨树害虫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白菜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菜粉蝶、蚜虫、黄条跳甲及多种夜蛾类害虫的为害,而对单个害虫分别进行防治,会增加小白菜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现根据小白菜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和常用农药的作用机理,选用新的、低毒、低残留农药组配了5个农药新配方,并以菜农广泛使用的化学农药配方作对照,进行了不同农药配方对小白菜主要害虫的一体化防控研究.结...  相似文献   

6.
<正> 桑园害虫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害虫有其特定的危害方式。多年来,人们在防治桑树害虫时往往把着眼点放在农药防治上,忽视了人工防治。其实,人工防治桑树害虫,简捷、省工、省成本、见效快,尤其是在桑树害虫药剂没有达到致死量时更为有效。现将桑园害虫的几种不同危害方式及人工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仁强  梁大刚 《农技服务》2014,31(7):121-122
由于农药的施用,使农作物高产稳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长期又大面积使用农药,残留的危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在此介绍了农药、残留及危害、农药中毒的症状、中毒的防预、中毒的急救措施等。对毒害防治提出了无公害的"绿色农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花生蛴螬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蛴螬是为害花生最重的害虫,生产上为控制危害,生育期多次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播种期需要进行撒毒土、药剂拌种防治越冬期幼虫,7-8月份花生生长期间,还需要灌药防治幼虫。防治技术落后,技术环节多,费工费时,效果差,农药残留超标严重,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给花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协,极不适应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创汇农业。为寻找有效、安全的防治对策,笔者自2003年开始在邹城市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展了频振式杀虫灯物理防治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桑树病虫害以鳞翅目害虫为主.抓好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可提高桑叶产量,优化桑园环境,减少家蚕农药事故.通过对桑树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探讨,从而找出桑树病虫害防治的最佳对策,以期为栽桑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野蚕别名野桑蚕、野蚕蛾,寄生于桑树、枸杞等树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野蚕以幼虫食害嫩叶成缺刻,仅留主脉,严重时成片桑叶被吃尽,是夏、秋桑园主要害虫之一。同时野蚕可通过粪便、残液等污染桑叶,将病害间接传给家蚕,特别是微粒子病与家蚕的交叉感染,更会给养蚕带来为害。本文简述了野蚕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农药的抗药性是指被防治对象病、虫、草对农药的抵抗能力。抗药性可分自然抗药性和获得抗药性两种。自然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是由于生物种的不同,或同一种的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等对药剂产生不同耐力。获得抗药性是由于在同一地区长期、连续使用一种农药,或使用作用机理相同的农药,使害虫、病茼或杂草对农药抵抗力的提高。农药作为预防措施对于防治病、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是一种桑园选择性农药,对家蚕残毒期短,对桑毛虫、桑尺蠖、棉大造桥虫、白毛虫、红腹灯蛾、桑蓟马、朱砂叶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桑螟、野桑蚕这2种主要害虫防治效果较差。为保证对家蚕有较短的安全间隔期,同时还要提高对桑螟、野桑蚕的防治效果,经室内小区试验、室外大田试验调查,筛选出1个桑园专用选择性复配农药配方,即2%苦参碱、25%灭蚕蝇和水,3者配比为1∶2∶2 000,该配方农药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8 h,对桑螟和野桑蚕LC50分别为0.280 1、0.291 0 mg/L,对2种害虫的共毒系数分别为446.8、469.3,增效作用明显,对桑螟和野桑蚕的防治效果可达80%,对桑园其他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国内外已将化学农药研究的重点逐步放在复合剂型上,复合农药发展很快,美国和日本农田应用的复合农药数量占40——50%,我国已有三十多个农药复合剂用于生产,且药效显著。其好处是: 一、能对付抗性害虫。由于农药单一品种的长期使用,使棉蚜、红蜘蛛、棉铃虫、粘虫、玉米螟、菜青虫、果树山楂螨和蚊蝇等害虫,对溴氰菊酯、速灭杀丁、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等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有的失去效能。大力提倡使用复合农药,不仅能对付抗性害虫,而且还可以复活一些农药老品种。绵州农药厂生产的D—M合剂,是敌百虫与马拉硫磷复配再成,不但对抗性蚜虫效果好,而防治蝗蝻的效果为95%,防治粘虫幼虫效果为95—99%。1986—1987年防治棉花伏蚜,溴氰菊酯与速灭杀丁失去效能,亩用60%D—M乳剂75—100毫升,防治效果为90—95%,不但治住了棉蚜,还使已衰落的马拉硫磷又复活起来。二、促进增效、兼治。科学的复合农药能起到增效和扩大杀虫谱的作用。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20%菊脒菊酯,是戊酸氰醚酯与杀虫脒复配而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有机磷农药中毒已是我地区兽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中毒病之一,该病病情凶险且复杂,如不及时合理救治,病死率很高。目前,在本病的救治中仍存在一些易被忽视的问题,现就该病救治体会浅析如下,供广大同行借鉴参考。1洗胃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省蚕桑生产全年可饲养3~5批蚕,在桑树病虫害防治中,对养蚕安全存在隐患。有时会发生家蚕急性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的家蚕马上大量死亡,损失惨重;慢性累积中毒的家蚕食量下降、不活泼、生命力减弱、茧丝质和生殖力下降等。为养蚕安全,根据桑园病虫害发生规律、全年的养蚕布局和桑园常用农药的特点,对全年桑树病虫害防治进行总体计划,重点抓好3~4次关键性防治,既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又使蚕茧丰收。1关门虫防治在晚秋蚕上蔟后桑树落叶前,害虫尚未进入冬  相似文献   

16.
正1.要有"时"的观念(1)选择病虫害的初发期。病虫害刚发生时,病虫数量相对较少,往往有发病中心,只需对发病中心喷药防治即可。这样可以避免全面喷药,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风险。(2)选择病虫害最"脆弱"的时期。害虫最"脆弱"的时期一般在若虫和幼虫期,这个时候,害虫身体柔弱,没有形成翅膀、盾甲等特殊结构,对农药的抵抗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中毒病,是畜禽通过自然方式经口腔采食被各种毒物(农药喷洒)污染过的饲草饲料,或在灭虱灭蜱防蝇防病时给畜禽体表(皮肤)扑撒各种含毒较高的杀灭剂时,因配制浓度比例过大,使用方法不当等,使其进入畜禽体内被吸收,导致畜体生理机能障碍,并引起的各种中毒性的病理症状。畜禽中毒后,及时查清发病原因,迅速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防治害虫,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了做到协调、合理、经济、安全、有效控制害虫的危害,必须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针对不同害虫的发生特点,在危害的关键时期,科学施用农药,尽量保护利用天敌。1.对幼虫的防治对策(1)消灭幼虫于蛀入为害之前:二化螟、三化螟、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公众的健康息息相关,多年来在生产上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剧毒农药防治蔬莱害虫是导致市售蔬莱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基于国家对前述农药的明令禁用,及时寻求有效的替代农药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多种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蔬菜粉虱的田间试验研究,对各种农药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选择出了较理想的替代农药.  相似文献   

20.
农药科学使用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使用农药是病虫害防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防治时期,选择对口农药、确定施药适期、适量用药,并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及合理轮换农药种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效,减少副作用,有效发挥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上的威力。同时,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用药,预防发生人畜中毒和农药残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