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培养基种类和培养方法方面对四川玉米串珠镰刀菌的最佳产毒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的最佳产毒条件是Richard培养基,25℃,pH5,培养10 d。  相似文献   

2.
对浓缩苹果汁生产车间空气进行采样分析,分离得到了1株污染浓缩苹果汁的嗜酸耐热菌。在耐热、耐酸性检验中,这株菌可以较好地生长,符合脂环酸芽孢杆菌属嗜酸耐热的特点。再通过与标准菌A.acidoterrestris进行细胞、菌落形态观察、生长条件、生理生化特征和糖、醇利用等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这株菌与标准菌各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故与标准菌应为同属不同种。  相似文献   

3.
氟磺胺草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氟磺胺草醚广泛应用于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其长残留问题十分严重,微生物降解是解决氟磺胺草醚残留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高压富集的方法,从长期施用氟磺胺草醚的田间土壤中,分离筛选出6株能够以氟磺胺草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降解菌,其中一个菌株在查氏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d,对40mg a.i./L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为92.13%。通过形态特征鉴定并对该菌株18S rRNA的部分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对其在系统发育分类学上的地位加以分析,同时研究环境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为真菌,初步鉴定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实验室命名为TZ1985。菌株TZ1985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培养基pH值为7.0,生长最适葡萄糖含量为0.6%,生长最适氟磺胺草醚的浓度是10mg a.i./L。  相似文献   

4.
一株咪唑乙烟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富集驯化技术从长期生产咪唑乙烟酸的农药生产厂排污口处的污泥及污水中驯化培养得到能够降解咪唑乙烟酸的细菌1株,标记为P310-1。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拜叶林克氏菌属(Beijerinckia sp.);菌株P310-1的最适生长条件为:28℃,pH值6,NaCl浓度为0.05g/L。其对咪唑乙烟酸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500mg/L;当接种量为5%时,该菌株在含100mg/L的咪唑乙烟酸的无机盐基础培养液中培养5d后,可使咪唑乙烟酸降解8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的毒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雪亮  陈锡岭 《种子》2006,25(10):13-15
串珠镰刀菌是小麦根腐病病原菌之一。利用串珠镰刀菌毒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胁迫处理,研究表明:毒素对小麦萌发率和胚根、胚芽生长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毒素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毒素对小麦根系毒害作用明显,毒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小麦根系相对电导率越高。说明串珠镰刀菌毒素是小麦根腐病的致病因子,可以利用毒素筛选抗病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6.
高赖氨酸玉米对串珠镰刀菌穗腐病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奥帕克-2高赖氨酸玉米(简称 O_2玉米)为材料,通过正反交、10×10不完全双列杂交以及六个世代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引起穗腐病的抗性遗传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O_2玉米对串珠镰刀菌穗腐病的抗性属于核遗传,为不完全显性,基因的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抗性基因不存在上位性,抗性遗传力较高。抗性至少受1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对辣椒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内生细菌,课题组于2022年1~3月份在海口、定安、澄迈、临高和陵水等海南辣椒主产区采样,并从健康辣椒样品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192株,其中39株对辣椒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CMTT4-1有拮抗作用,分别来源于根系(23株)、茎秆(2株)、叶片(8株)和果实(6株),有拮抗作用菌株占比20.31%,抑菌率为10.68%~59.02%。通过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细菌36株、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p.) 1株、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 1株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 1株。研究结果为辣椒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菌株来源。  相似文献   

8.
钙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117-122
适当的钙处理可明显减缓枇杷果实的采后生理活力。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钙喷施枇杷,果实Ca2+含量提高,呼吸高峰推迟出现,峰值降低;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随钙浓度提高幅度下降且比对照低;钙调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峰值随钙浓度增大而上升,对照一直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后下降,钙浓度愈高幅度愈小;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PAL活性随钙浓度上升,效果愈明显,POD活性随着钙浓度上升,幅度变小,且均低于对照;同时发现钙浓度过高,果实出现轻微生理病害。说明用1.5%氯化钙对叶、果同时喷施能有效地减缓枇杷果实采后生理活动,又不至于发生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新疆部分地区生鲜肉奶李氏杆菌(LM)的带菌情况及掌握其在畜产品中的生态学分布。从石河子、奎屯、额敏等地区采集牛、羊、猪、禽等生鲜肉和鲜牛奶检样共680份,采用细菌生化鉴定和PCR法鉴定分离株,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测定致病力。从680份样品中分离获得8株李氏杆菌,带菌率为1.14%,4株LM带菌率为0.6%,4株LM可导致小鼠发病死亡。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新鲜肉奶中李氏杆菌的带菌率较低,但食源性LM分离株都有致病性。调查结果为该地区动物性食品安全评估及李氏杆菌的监测提供一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0.
甘草内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相似或全新的活性代谢物。采用内生菌发酵法生产甘草次生代谢物对可持续利用甘草资源及筛选新型活性代谢产物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尽管人们对甘草内生菌多样性、分离和鉴定、药理作用、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甘草内生菌作为微生物资源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本研究综述了甘草内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研究,归纳出甘草内生菌可产甘草苷、甘草次酸、甘草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并针对甘草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为合理利用甘草内生菌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沙棘内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琦  孙广宇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300-300
植物内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在与宿主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两者的互惠共生关系。通过对采集的野生沙棘健康的根、茎、叶进行组织分离共计获得内生真菌327株,分别归属于链格孢属、青霉属、根霉属、芽枝霉属、毛壳菌属、曲霉菌属、盘多毛孢属、向基孢属、枝顶孢属、头孢霉属等10个真菌属,内生菌表现出丰富生物多样性。从组织分离以及对内生真菌初步鉴定的结果看一些物种还具有组织专化性。  相似文献   

12.
从新疆地区自然发酵的泡菜中分离出5株性能优良的乳酸菌,经形态学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并结合16S rRNA分子鉴定,确定菌株R53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R62、R63和R73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2为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并对其进行了益生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为4%时,所有菌株均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在pH值为3.0的模拟胃液中培养2 h存活率仍达90%以上,在pH值为8.0的模拟肠液中培养6 h仍保留超过77%的存活率;R53、R62和R63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4种食源性病原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常见的抗生素如红霉素、青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均敏感.  相似文献   

13.
采用从婴儿粪便中提取具有益生作用的菌种,为下一步的研究开发做乳酸菌种库做积累。选取河南省洛阳市5位志愿者进行样品采集,得到5份完全由母乳喂养的婴儿(2月龄)自然排出的粪便样,并分离纯化出5株乳酸菌(RS1, RS2,RS3,RS4,RS5)和5株双歧杆菌(SQ1,SQ2,SQ3,SQ4,SQ5),经鉴定,确定RS3和SQ1具有益生作用的。结果表明,此2株菌具有较好的耐酸性、胆盐耐受力,对温度敏感,对模拟胃液和肠液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95%以上的抑菌率,可作为优良的益生菌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选择性改良NPNL培养基和YQX—II型厌氧培养箱,分别对母乳喂养健康婴儿的粪便和惠尔康AB乳中的双歧杆菌进行分离培养,经过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再利用生化鉴定试剂管,进行属和种的系统生化鉴定,最终确认获得了9株疑似双歧杆菌菌株,除了B-2和B-7难以判断,其余都是两歧双歧杆菌,为以后的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薄皮核桃受霉菌污染情况及污染微生物种类,以新2核桃为试材,采用稀释涂布法和三点法对污染霉菌进行分离纯化,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子分析法相结合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薄皮核桃污染霉菌共有10种,通过菌株的生长特性得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4种霉菌是影响核桃品质变化的优势霉菌,其他6种霉菌分别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拟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红贝俄氏孔菌(Earliella scabrosa)、歧皱青霉(Peni-cillium dierckxii)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研究结果可为薄皮核桃品质劣变问题的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从福建省某蛋鸡场病死鸡的肝脏分离到一株细菌,命名FQ-180。为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经革兰氏染色、电镜检测等方法初步鉴定为大肠杆菌;分离株O血清型鉴定分属于O78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FQ-180仅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头孢氨苄、头孢唑啉高度敏感。采用PCR法对分离株16S r DNA基因序列进行了扩增,扩增出长度为1470 bp左右特异性目的片段,进一步鉴定为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7.
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7):356-359
摘 要:为了了解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采集不同地区动物源临床样品,采用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对样品中的金葡菌进行分离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出的部分金葡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青岛、济南和扬州等地犬源及山东平度鸡源总样品中金葡菌的分离率分别为8.2%、9.5%、5.8%、3.3%;犬源金葡菌对苯唑西林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曲松钠、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而对磺胺甲噁唑钠、林可霉素、青霉素钾、硫氰酸红霉素、磷酸替米考星的耐药率均高于68.0%;鸡源金葡菌对多数药物产生高度耐药性,仅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均为25%。表明,动物源金葡菌的分离率较低,鸡源金葡菌的分离率低于犬源临床样品;不同地区动物源金葡菌对临床常用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与犬源金葡菌的耐药情况相比,鸡源金葡菌的耐药性范围大、耐药程度严重。本研究为这些地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市售肉制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菌株L5-6,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ATCC54003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的干扰后,确定该抑菌物质为蛋白类物质,即细菌素。16S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L5-6为戊糖片球菌。对L5-6中编码细菌素的结构基因进行克隆,推断L5-6所产的细菌素是片球菌素。片球菌素应用于肉制品防腐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课题组对L5-6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开发天然安全的食品保鲜防腐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稀释分离法从健康辣椒植株的茎、叶、果肉中共分离得到植物内生菌88株,其中细菌有65株,真菌有21株,放线菌2株。用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出内生菌003和X两株对辣椒疫霉病菌、辣椒绿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3种病原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得出抑制率为34.80%~48.0%。根据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对菌株003和菌株X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菌株003和菌株X都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20.
酸菜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自然发酵酸菜中乳酸菌的种类,采用添加溴甲酚紫的SL分离培养基对其中的产酸菌进行分离,结合表型形态测定筛选其中的乳酸菌,并根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对筛选到的乳酸菌进行形态学与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自然发酵酸菜汁中的产酸优势菌为G+菌,且它们大多属于乳酸菌;筛选到9株乳酸菌SY1~SY9,其中SY4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SY6为植物乳球菌(Lactococcus plantarum),其他7株都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