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天水市麦积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天水市麦积区17个乡镇的耕地土壤分区域进行了采样、测定,结果表明,麦积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1.35 g/kg、全氮含量0.76 g/kg、全磷含量0.78 g/kg、碱解氮含量56 mg/kg、有效磷含量13.2 mg/kg、速效钾含量224 mg/kg、全钾含量20.3 g/kg;铜含量1.10 mg/kg,有效铁含量8.38 mg/kg、有效锌含量1.12 mg/kg、有效锰含量11.77 mg/kg、有效硼含量0.29 mg/kg。总体评价结果为有机质处于较缺水平,速效磷、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属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和有效硼处于缺乏水平,速效钾和有效铜处于丰富水平。全氮、全磷、碱解氮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速效磷上升幅度较大,全钾、速效钾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2.
新疆玛纳斯县酿酒葡萄根区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疆玛纳斯县葡萄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在具有代表性的赤霞珠葡萄园内进行土样采集,测定葡萄根区土壤样品中有机质、氮、磷、钾、铁、锌、锰、铜等的含量,为果园合理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地区葡萄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低水平,全氮、速效氮含量处于低及以下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高水平,速效钾含量处于中及以上水平,有效铜含量处于高水平,有效锌含量处于中及以上水平,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缺乏状况。同时,土质、树龄以及生长时期等因素也会影响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对岚皋县9乡8镇共计1 299个耕地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铁、锰、铜、锌、硫、硼含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参照安康市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及分级标准对全县耕地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说明:岚皋县耕地的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在中等以上水平,铁、铜、锰、锌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有效硼较匮乏。分析结果对岚皋县耕地的土壤养分分布、利用和管理,并对今后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合理用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农业科学院武鸣里建科研基地土壤养分状况,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施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GPS定位,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种植情况,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其养分含量,并进行土壤养分分级.[结果]基地土壤pH为5.04~7.00,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98 g/kg,全量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0.86、0.50和4.19 g/kg;速效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67.7、12.0和90.2 mg/kg;有效钙、有效镁平均含量分别为1022.0、66.6mg/kg;有效铜、锌、铁、锰、硼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7、0.63、27.7、24.7和0.20 mg/kg.[结论]广西农业科学院武鸣里建科研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磷、钾含量普遍处于中下水平,土壤有效钙、铜、铁、锰含量较丰富,大部分土壤有效锌较缺乏,有效镁、硼十分缺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河农场芦笋田土壤定点采样及其养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土壤pH值偏高,有机质含量低,氮、磷、钾储备不足,速效氮和有效钾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效磷为极缺状态。微量元素中铜和铁是中等水平,锌、锰和硼比较缺乏。阳离子代换量低,土壤保肥能力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玉米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为当地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埇桥区30个玉米种植区域,测定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评价各项养分指标的丰缺状况。[结果]玉米种植区土壤pH处于4.24~7.55,平均值为5.91,其中43.3%的取样点土壤属于酸性土壤,建议施用适宜用量的石灰来改良该部分酸性土壤,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5 g/kg,土壤有机质较高;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6.07 mg/kg, 76.7%取样点土壤碱解氮处于高和极高水平;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49.66和288.64 mg/kg, 56.7%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极高水平,83.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极高水平。土壤的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高或极高水平,土壤有效锰和有效铜基本处于中等或高水平,大部分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处于极高水平,但也分别有20.0%和26.6%处于低水平,说明少部分区域缺铁和缺锌。[结论]综合来看,该区应适当减施氮肥,控制磷肥和钾肥投入,以减少土壤磷素累积及其对环境...  相似文献   

7.
姚静  张永娥  王瑞良  闫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31-7434
以山东费县为例,对3种不同耕地利用方式(粮田、果园、菜地)下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利用方式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偏低;菜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硼含量明显高于粮田和果园,有效铜和有效钼含量受耕地管理措施影响较小;粮田土壤pH值最高,菜地土壤pH值最低,蔬菜地土壤具有明显的酸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隆阳烟区植烟土壤养分评价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隆阳烟区215个植烟土样的14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隆阳多数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适中,速效磷含量充足,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硫含量较为丰富,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不足,普遍缺硼和锰;将10个植烟乡镇按土壤养分特点系统聚类分析划分为3类,其中:瓦窑、水寨、瓦马、杨柳、蒲漂、西邑植烟乡镇的速效磷、有效锌、有效硼、有效硫和水溶性氯含量较高,辛街的有机质、pH值、碱解氮、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锰平均含量较高;汉庄、丙麻、瓦渡的速效钾、交换性钙和有效铁平均含量较高;并提出了不同的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资溪县7个乡镇的96份植烟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分析,并分析其相互关系,为资溪县烟草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资溪县植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33.217 g/kg,处于中等偏高水平;pH值以酸性为主;水解氮含量在极高水平,平均值为202.189 mg/kg,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偏低;有效铜和有效铁均处于较高水平,而有效锌处于中等水平.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与有效铁呈负相关,与其他元素呈正相关,其中与水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其他元素指标相关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铜、速效钾、有效锌和有效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诸城市土壤中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研究,进而分析评价诸城市的土壤养分丰缺,以期为诸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农作物产量和科学施肥等方面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rcGIS软件研究诸城市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结果]诸城市土壤pH均值为6.10,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6.95 g/kg、108.58 mg/kg、 60.36 mg/kg、168.35 mg/kg。[结论]总体来看,诸城市的土壤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适量水平,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丰富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极丰富水平。  相似文献   

11.
郭全忠  常权记  廖咸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44-6446,6526
[目的]为设施条件下无公害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安康市3个蔬菜基地89个设施蔬菜大棚的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养分、盐分等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调查区过量施用氮肥和磷肥而不重视施用有机肥和钾肥的现象普遍存在,习惯施肥模式导致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90.17mg/kg)和有效磷(171.6mg/kg)的平均含量偏高,而使有机质(11.98g/kg)和速效钾(155.5mg/kg)的平均含量偏低;设施菜地土壤电导率明显高于露天菜地,而土壤pH值低于露天菜地(最低值达4.81),菜地土壤具有明显酸化趋势。[结论]合理的施肥措施是发展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徽省池州市拟建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情况。[方法]选取30个拟建蔬菜基地,对其土壤进行重金属镉、铅、汞、砷含量的抽样监测与分析,将被测区域内土壤各项重金属的含量与GB/T 18407.1—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规定的限量值进行比较,对池州市拟建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测分析与评价。[结果]监测区域内土壤重金属铅、砷、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GB/T 18407.1—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规定的限量值,但是部分监测点区域内的重金属镉处于超标状况,特别是贵池区沿江地区重金属镉超标比较普遍,不适合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结论]该研究可为池州市蔬菜基地的发展与定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军  张浩波  赵国虎  梁慧光  杨晰  王兴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46-16047,16173
[目的]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和西固区的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水分、pH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土壤重金属Cu、Pb、As、Zn、Cr和Ni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兰州市蔬菜土壤环境质量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结论]兰州市蔬菜地土壤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掌握丹东市蔬菜基地土壤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和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对丹东市周边地区蔬菜基地土壤进行污染现状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测定,评价丹东市蔬菜基地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有47%的土壤受到了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镉和六六六。[结论]该研究可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廊坊市郊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廊坊市郊设施蔬菜土壤盐渍化状况。[方法]按蛇行路线采取廊坊市郊大棚温室、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对其土壤肥力、盐分积累及盐分离子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治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进行探讨。[结果]廊坊市郊大棚温室土壤肥力水平属中等略偏高,但存在高氮、高磷、低钾现象。大棚温室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比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高。大棚温室土壤中的盐离子含量明显高于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其含盐量已达盐渍化土标准。大棚温室土壤盐分以K+、Na+、Mg2+、Ca2+、HCO3-、Cl-、SO42-为主,其中Na+、SO42-积累量远高于其他离子。[结论]施肥不当及人为调控下的耕作管理措施是导致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降雨条件下西安蔬菜地土壤中氮的迁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28-11229
[目的]研究西安市蔬菜地土壤中氮(N)元素在降雨条件下的迁移转化规律。[方法]采用自制的模拟降雨装置,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降雨条件下土壤中N的迁移规律。[结果]每次降雨后,各个深度土壤的含N量均比背景值高;土壤含N量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急剧变化段和缓慢变化段。土壤中含N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10~20cm土层,最低值出现在60~70cm土层,10和60cm是降雨条件下土壤含N量变化的折点;随降雨次数的增加这2个折点均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在20cm以下土层中,3次降雨后同一深度处土壤的含N量依次为:N第1次〉N第2次〉N第3次。在60cm土层中,每次降雨后的土壤含N量均达最低值,约为730μg/g。[结论]该研究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金权  张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22-15224,15230
[目的]探讨紫色土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程度.[方法]以果园、菜地和麦-玉-苕3种典型的种植模式为例,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肥力的差异,并且进行土壤肥力评价.[结果]土壤有机质在同一种植方式上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同一土层厚度上均表现出果园>麦-玉-苕>菜地的规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氮、速效磷、有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有效铜、锌、铁、锰含量均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以有效锌含量在不同种植模式之间变化幅度最大;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肥力状况总体表现出果园>菜园>麦-玉-苕的规律.[结论]该研究可为培肥地力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85~2006年西昌市农田主要肥力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土壤养分调控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8~11月在西昌市25个乡镇的农田采集土样,分析并比较自1985年以来西昌市农田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和土壤质地的变化情况。[结果]1985~2006年间,西昌市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理化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2006年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28.8、1.67 g/kg和127、17.4 mg/kg,分别比1985年上升了3.6%、32.5%、74.0%、93.3%,而速效钾平均含量比1985年下降10%。2006年土壤pH值平均为6.2,1985年平均为6.6。1985年重壤土面积最大,为41.7%,其次为中壤土(28.4%),2006年中壤土面积最大,为66.9%,而重壤土面积为18.6%。[结论]西昌市多数乡镇的土壤有机质等含量增加,有酸化的趋势,最缺乏的元素是钾素,其次是磷素,应当采取措施控制酸化,补钾、增磷,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9.
设施菜地土壤有机碳及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设施条件对菜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北京市大兴和昌平典型的长期设施菜地土壤进行试验。【方法】通过土壤有机碳组分分析和酶活性测定,探讨不同种植环境和土层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与露天菜地相比,设施菜地土壤pH显著降低,年均最大降幅0.08,而电导率则显著升高。在0~15cm和15~30cm土层中,设施菜地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天菜地,分别比露天菜地高10.1%~143.9%和24.6%~95.3%。设施菜地土壤中碱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显著高于露天菜地,有利于土壤中有机态P和S的矿化和周转;而转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均低于露天菜地,转化酶活性与有机碳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设施条件下C素的周转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仅表现在表层土壤中,且在不同采样点的规律并不一致。【结论】设施种植条件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的提高,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酶的种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的施肥模式。[方法]对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土壤营养成分,结合当地的施肥习惯,调整施肥量,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依据蔬菜配方肥料用量的养分平衡法获得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结论]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对氮肥需求量大,对磷钾肥需求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