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生产上,施肥是夺取小麦高产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过多增施氮肥,势必造成叶面积过大,群体内部郁闭,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我们试图从小麦叶面积与产量,净光合强度与施氮水平两个方面,解析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光合能力的影响,以期获得形态与生理指标,为制定和改进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产水稻群体结构可分为三层.上层为“高Pn层”,中层为“高效层”,下层为“低Pn维持层”.提高群体光能利用效率应着眼于提高上层Pn和中层的量子效率,关键是控制中、上层LAI达到最适(4~5之间),使群体内各层光有一个最佳分布.中层透光值Q=260μEM~(-2)S~(-1),相当1.5万Lux.不同生育期不同叶位叶的光-光合曲线均表现在此光强下量子效率最高.因此,这个数值可作为中层理想透光度的指标,也可作为制定合理栽培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常遇到个别农民反映杂交稻种子包装袋上印刷的水稻生育日期跟实际种植的相差很远,如某个从重庆市引进的新品种,在重庆市种植的生育期是150多d,但引进到梅州市种植却是130 d都不到。另外,有的农民把晚稻种子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水稻生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常遇到个别农民反映杂交稻种子包装袋上印刷的水稻生育日期跟实际种植的相差很远,如某个从重庆市引进的新品种,在重庆市种植的生育期是150多d,但引进到梅州市种植却是130 d都不到。另外,有的农民把晚稻种子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素梯度对超高产小麦生育中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烟农24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梯度下,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小麦生育中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小麦品种烟农24生育中后期,各小区旗叶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也随之增大,稳定期都相应的延长。其中F4T1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最大,但后期麦田中下部冠层郁闭、通风透光差,中下部叶片衰老迅速,小麦群体易倒伏,光合有效面积减少,进而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由于F3T1处理氮肥运筹合理,具备了生产较多光合产物的条件,光合特性的相关指标达到了最优组合,因此,实现了超高产。从该试验得出,供试品种烟农24号实现超高产目标的产量构成因素为:亩穗数50-53万,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38克以上,施氮量以37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对超高产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孕穗期追氮有利于延缓小麦生育后期旗叶中 Chl含量、P_n与 RUBPcase活性及植株 LAI, CAP的下降速率.拔节期追肥较其它时期追肥产量构成因素较为协调,产量最高;孕穗期追肥能明显增加粒重与粒数,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返青期追肥由于粒重较低,产量略高于氮肥全部底施.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异交率较低。由于国际上尚无转基因小麦的大量应用,目前还缺乏转基因飘流研究的详尽数据。根据国际上以往用常规形态标记所获得的异交率数据,异交率小于或等于0.1%的阈值距离为小于30 m。  相似文献   

9.
探讨芝麻不同生育阶段需水特性与干旱灌溉水分生产效率,为芝麻高产栽培的合理灌溉和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3-2018年在安徽、新疆等不同地域,选用6个芝麻主栽品种,开展芝麻不同生育阶段需水特性和灌溉水利用研究。结果表明:盆栽芝麻的全生育期蒸腾需水量平均为283.59mm,品种间差异大,形成100kg芝麻籽粒蒸腾需水量为263.56mm(175.7t/666.7m2),苗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的蒸腾需水量分别为18.76mm、21.91mm、21.03mm、149.28mm、71.21mm和34.79mm,蒸腾模系数为5.89%、7.21%、6.85%、47.07%、23.93%和9.05%;盛花期最大,出苗期最小。池栽芝麻全生育期需水量531.36mm,其中株间蒸发量、蒸腾量分别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46.1%和53.9%;株间蒸发量最大的时期为苗期;蒸腾量最大的时期为花期。芝麻苗期、花期和成熟期需水模系数平均为18.65%、66.79%和14.56%。合肥基地出苗期、临泉基地花期遇旱喷灌,水分生产效率高达0.61kg/m3和0.65kg/m3;新疆精河基地按需滴灌处理比传统滴灌方式的水分生产效率提高43.28%,节水19.61%,这对水资源匮乏的新疆干旱区来说意义重大。芝麻需水量与栽培条件、品种、气温(r=0.99)等密切相关。在芝麻不同生育阶段遇旱灌溉是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为给小麦耐渍品种选育以及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鄂麦006为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期(包括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期渍水均导致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不同的时期渍水其影响程度不一,其中开花期渍水影响最为严重,与对照及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渍水还导致了小麦干物质积累速率和灌浆速率低于对照,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影响最为明显的也是开花期渍水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渍水均导致其旗叶光合作用降低,衰老加快,干物质积累减少,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开花期为小麦水分敏感期,这一时期渍水,小麦减产53.62%,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子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40%务件下,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降低,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减小,光合速率降低,后期子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降低,但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提高.土壤相对含水量60%和80%务件下,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增大,光合速率提高,能量损耗增大,其后期叶片保护功能增强,其中80%的水分处理使子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迅速降低,而60%的水分处理促进了子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提高,并改善了小麦蛋白质品质。  相似文献   

13.
硼是农作物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营养元素,硼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一般为干物质的百分之一至万分之二、三。不同的植物差异很大,双子叶植物含量显著高于单子叶植物。一、硼肥的应用技术作物需硼较少,适量与过量的界限相差很小,故必须注意硼肥的施用量与施用技术,应根据土壤有效硼含量,一般植物缺硼的土壤临界值为0.5毫克/千克,低于0.25毫克/千  相似文献   

14.
杨天军  张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56-56,78
介绍了硼肥在农作物中的作用和如何正确使用硼肥,提出主要农作物施用硼肥技术及硼肥施用的误区,为合理施用硼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瑞士先正达公司(原英国捷利康)生产的一种联吡啶类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克无踪在西瓜、甘蔗、玉米、棉花、南瓜、香蕉、菠萝、荔枝和油菜田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指出克无踪在西瓜田中使用可以起到灭茬作用,而在棉花田中使用可以促使开花后20~30d的棉铃过早开裂吐絮,在其他作物上可以有效地防除杂草,以促进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苗环  王素珍  汤茂松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95-195,113
农作物秸秆在淮阴区蔬菜生产上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农作物秸秆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历来被国家和农民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的小麦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小麦生产已经由过去的产量型转向了优质高产高效并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9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田间性状和产量结构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筋组农大1108品质好、产量高,返青后生长较快,建议在大荔县高水肥田示范种植,但注意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西农822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倒、抗寒、早熟、高产稳产,建议在大荔县高水肥田示范种植,但注意做好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防治。强筋小麦西农20株型紧凑,抗旱抗寒,多穗大粒,高产稳产成熟较晚,建议在大荔县中等以上肥力田块示范种植,但注意做好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防治。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资市场有机肥料供应品种颇多,农户选择购买时存在种种疑虑,因此特进行了几种有机肥料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各有机肥料产品的田间肥效及安全性表现均良好,均能够应用于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20.
我们根据近几年水稻光合生产试验实测资料,分析了汕优63群体光能利用的特征,以及不同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与转换效率,进而阐明该组合的光合生产潜力,试图为该组合高产栽培与最大地发挥它的增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一)群体光能利用的特征 水稻群体光能利用率的大小,决定于该品种(组合)群体单位面积上接收每卡辐射能所能产生的干物质数量。其计算方法如下:光能利用率(E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