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欣 《农家顾问》2004,(11):64-64
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热已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不和谐之音,尤其是打工妹,有的辛辛苦苦干活,最后却几乎两手空空,还有的遭拐卖、有的沦为“三陪”……在此我们诚挚地提醒:打工妹出门在外多留心。  相似文献   

2.
农村进城的年轻打工妹,到商场找工作相对来说是较容易的。因此,城市各种大小商场,大多成了打工妹的聚集地。据有关方面调查,在北京最繁华的几条商业街,从大商场到小门面,售货员都是外地打工妹唱主角。北京如此,其它大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地的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迎来了一位年仅27岁的女博士生。单从外表上看,你除了觉得她太过于年轻外,看不出她和别的博士生有什么两样。可是,了解她的人却知道:这名女博士不简单,她曾经在东莞的流水线上打过工,是全国第一位从打工妹的行列中走出来的女博士。她的身后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故事?她又是怎样从一名打工妹变为博士的呢……受辱东莞,打工妹心中燃起考研之火1974年5月14日,吴定玉出生于湖南省澧县金罗镇一户普遍的农家。吴定玉从上小学开始学习成绩就一直不错。升初中时,她一路过关斩将考上了县里最好…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20日上午,打工妹石小梅在商场上班时,因忘了付收银小票,被商场以“票务违纪”解除了劳动关系。她不服,就把商场告上了广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得到的结果是:维持商场对石小姐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身为女性,在外地打工,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也很容易上当受骗或受到伤害。所以,打工妹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对此.我们有这样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有这么一对恋人,男的叫阿君,女的叫小环,一个是打工仔,一个是打工妹,两人感情很好。这几天,阿君在犯愁:小环的生日就要到了,这是两人认识后小环的第一个生日,应该好好表表心意,可怎么表示呢?  相似文献   

7.
成新平 《新农村》2008,(1):34-34
在广东省南海市皮业服饰有限公司,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那气派宏伟的车间厂房错落有致,现代化的流水作业线井然有序,一个个衣着入时的打工妹穿行其间,隆隆机声中,一台台装满皮衣的卡车整装待发……  相似文献   

8.
《农村发展论丛》2001,(9):11-11
今年初,江西籍打工妹罗冬香成为浙江东阳市名企业——朝龙服饰公司生产技术厂长,目前她的年薪已高达60万元。据悉,这是中国目前拿到最高年薪的打工妹?  相似文献   

9.
谚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酱醋茶。”茶在几千年前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和利用以来,就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凡夫俗子,人饮人爱,成为融合民族情感,传播中华文化,保护人类健康,陶冶人们情操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相似文献   

10.
许乐江 《农业考古》2005,(2):199-199
谚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说居家过日子必用之物,缺一不可也。经常喝茶,不但能提神助力,促进食欲.防止消化道疾病,而且对心脏也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首先是肉体与人格上的"伤害".这类伤害大都发生在一些打工妹身上.其一,一些打工妹遭遇性骚扰.  相似文献   

12.
陈光岳 《湖南农业》2003,(12):38-39
农村进城的年轻打工妹,到商场找工作相对来说是较容易的.因此,城市各种大小商场,大多成了打工妹的聚集地.  相似文献   

13.
2002年5月19日下午,四川打工妹胡丽雯站在湖南的一座山上,想眼睛一闭,纵身跳崖。可是她又不甘心,肚子里的孩子仿佛正一声声呼唤着:父亲。而此时的他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4.
一个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打工妹是怎样和电脑软件联系到了一起的,她又是通过怎样的努力成为了湖北宜昌地区正版软件销售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5.
安徽民间谚语中存有大量戏剧谚,这些戏剧谚蕴含着丰富的戏剧思想,尤其在戏剧剧本创作观、戏剧表演审美观和戏剧演员修养观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诸多有益的见解.比如在戏剧剧本创作观方面,安徽戏剧谚要求戏剧剧本应当具有教化功能、符合虚构性原则、创设审美距离、程式中有所创新;在戏剧表演审美观方面,安徽戏剧谚包含了对虚拟化和象征性、凝练性和适度性、巧妙衔接与过渡的深刻认识;在戏剧演员修养观方面,安徽戏剧谚阐述了演员的学艺品格、从业技艺和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6.
蚕谚,来自群众,源于实践,并经历了长期的检验、筛选、完善而流传。它是蚕业科学技术宝库中的一份财富。它能反映当地的蚕桑生产经验,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往往为地方志所记载,为“农业考古”众多内容之一。蚕谚,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比喻巧妙、押韵顺口、易懂易记,便于传播和推广,是蚕农喜见乐闻的一种“科普”方法。但是有的蚕桑谚语如“大早三年,桑条通天”,当今就很难理解。而运用历史辩证的方法,科学地对待蚕谚,就能使蚕谚在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化中发挥“古为今用”的积极作用。由于蚕谚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中形成的,而且它只能用一、二句短话来表达  相似文献   

17.
剑川木雕     
剑川木雕云南省大理市下关振兴街40号李灿南滇西有句俗谚:“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器到处有”。这决非是夸大之词,它反映了人们对剑川木雕的赞美。且不说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那些鳞次栉比的白族建筑群和剑州木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稍远的昆明、广州、南京等地及海...  相似文献   

18.
植树史话     
植树史话江西省武宁县城建局老渊冬春两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谚云“栽树没有时,只要树不知”,又曰“四旁种树,绿化处处”。多种树木,既可绿化美化环境,又能嘉惠后人,除了能为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及其它副产品外,其好处有: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个打工妹在异乡漂泊了十多年后,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不顾丈夫反对。依然带着“资本”回到了家乡。在她的带领下,乡亲们正为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艰苦地奋斗着……  相似文献   

20.
农时节令谚,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关于季节、气候、物候变化在农事活动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的概括和总结,这些谚语满足千家万户在农耕、渔猎、外出等方面的需求。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总结,主要体现在天象占验、节令占验、月令占验、其他杂占四个方面;这些农时节令谚不仅是中国久远的农耕文化和文明的见证,也是我国古代气象科学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这些广泛流传于南方稻作区的农时节令谚,仍具有科学实践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