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更新造林是我国东北国有林区营林工作的核心。目前,营林工作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现实与形势要求差距很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营林生产成本偏低,职工收入低,作业条件差,职工无积极性,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更新方式不适应森林经营要求;林种结构不协调,林分结构不合理;阔叶树苗短缺,种苗生产不适应林业发展要求。做好东北国有林区更新造林改革工作,应该采取果断措施。首先,提高营林生产成本,实现按劳分配,使职工收入与当前经济水平相适应。根据1999年颁发的《营林生产统一劳动定额》和更新造林生产应发生的项…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在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营林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我国的营林生产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阻碍着林业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营林生产中的诸多问题,主要从营林生产经营措施、苗圃管理运营机制等多方面对营林生产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从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健全苗圃管理运营机制;完善更新造林管理,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生产投入;优化选择造林树种,实施集约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适用于工业生产,而且同样适用于营林生产。营林生产从采种、育苗、造林到抚育的全过程,都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营林生产质量管理工作,早在50年代就开始进行,近几年各林业企业在总结前段营林工作的基础上,从上到下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充实了检验队伍。营林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从调查设计入手,敞好更新造林前的准备工作。调查设计包括林地调查和作业设计两个项目,林地调查主要是区划小班,要求在一个小班内不得含1公顷以上两种不同的立地条件、土地类别和更新方式。测绘时要求现地界线清楚,导线闭合  相似文献   

4.
国营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对林业发展起着示范和带头作用,林场营林生产管理质量直接影响森林资源总量增加和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因此,必须全面做好林场营林生产管理质量工作。本文从种子的采收、育苗、更新造林和成林抚育几个不同阶段的质量管理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要适应入世,必须规范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从2001年3月份开始,广西营林开发中心在营林生产和实验动物养殖生产中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使公司所有与营林工程质量有关的工作及实验动物的养殖生产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其中对营林工程的质量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林地选择、规范设计、物料采购(肥料、苗木)、造林工序(清理林地、整地、施基肥、定植、抚育、追肥)、林木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资源调查等)、采伐更新(伐区调查设计、伐区管理、更新设计、更新作业),每项工作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相似文献   

6.
育苗工作是林业事业的基础的基础,要落实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必须从种苗抓起,充足的优质壮苗是更新造林的物质保证。我区山区林业企业的苗木生产,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有了很大发展。成绩是肯定的,但是必须看到目前全疆山地森林迹地更新欠账面积还很多,森林质量也明显降低,不仅面临偿还更新欠账的艰巨任务,还有大量的低产林改造和宜林地的造林,都需要有足够的优质苗木作保证。只有切实  相似文献   

7.
阿里河林业局认真贯彻执行”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方针,高度重视营林工作.不断深化营林体制改革,完善经营机制.强化管理.建局40年来,累计更新造林108.3万亩。一、完善措施加强基础工作随着可采资源的减少.林业局把营林工作做为林业企业的首要工作来抓。在营林工作上.这个局开展了全过程质量管理.推行现代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各种原始记录、台帐、报表、资源档案等c并把微机应用到营林生产管理中,软件开发也走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前列。开发了《更新成效管理软件》、《幼中龄林…  相似文献   

8.
随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不断减少,以营林为基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近年来,林区更新造林速度逐年加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质量管理工作不适应营林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更新造林质量上存在着忽视技术规程、作业粗放、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在当前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兴利除弊、革旧立新的形势下,产品质量已成为工业企业生存和振  相似文献   

9.
造林一片、成材一片、出效益一片,是广大营造林工作和全社会的期望。但要实现这一结果,除必须有良好的技术措施作支撑,有优秀的队伍施工,有严格的质量监理人员管理外,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有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营林资金投入作保证。只有获得合理的营林资金投入,才能确保营造林工程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并实  相似文献   

10.
更新造林是东北国有林区营林工作的核心。目前,东北国有林区营林工作的许多方面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影响着林业的发展。一、存在的问题1.营林生产成本偏低,职工收入低,作业条件差,职工无积极性,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一是营林生产成本给的不足,生产单位去掉苗木费、包装、运输等必要费用,剩下的钱已无法执行生产劳动定额,致使职工收入太少,严重影响了一线营林职工的积极性。二是由于多年造林,地块离林场(所)址越来越远,许多职工不但要带饭,而且多数骑摩托车,纯收入大大减少,许多人宁可以前栽的不要钱了也不干了。三是致富路…  相似文献   

11.
管理模式落后、人工造林质量差、营林生产不符合市场需求等问题一直是影响部分林区营林工作发展的因素。要改变现状,必须在营林这一环节进行改进,提高营林生产的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在技术上提高种苗质量、改善幼林抚育技术、调整人工林培育方向、优化造林树种结构,提高科技在营林生产中的含量,促进其科学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以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多次召开大型营林工作会议,明确了森工内部造林指标:更新造林当年面积合格率100%、三年面积保存率100%。并为此出台了《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关于加强国有林区更新造林质量管理的规定》,采取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为实行科学营林,提高造林、更新质量,实事求是地反映造林、更新结果,根据辽宁省《造林技术规程实施细则》和林业部颁发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二、农村集体、农户个人、企事业单  相似文献   

14.
人工更新造林定包责任制,是结合营林生产的特点,把更新造林成果与广大林业职工、知识青年和家属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国家多成林,集体,个人多收入,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以经济办法管理营林生产的好形式。人工更新造林定包的对象是林业企业的职工、知青、家属和  相似文献   

15.
更新造林是营林生产的一项主要工程,而建立健全更新造林技术档案,是加强林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更新造林技术档案,能够准确的掌握人工林的数量和质量,摸清林木生长规律,为林业局、林场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二十多年来,山区林场的更新造林工作从技术措施到质量管理,逐步形成了一套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从今年五、六月份我们对八个山区林场所进行的更新造林调查情况来看,还普遍存在着质量差,成活率低的现象。究其原因,并非技术问题,主要是思想重视不够,(即仍以木材生产为轴心——木材生产任务必须完成,而更新造林质量达不到标准无关紧要。)对更新造林没狠下功  相似文献   

17.
《新疆林业》2001,(1):42-44
为了核实新疆山区国有森工企业更新造林成效 ,切实提高营林工作水平 ,根据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和安排 ,自治区林业局在全疆森工系统中开展第六次人工更新造林普查工作。我区各林业局、场从 2 0 0 0年 6月开始到2 0 0 0年 11月底 ,共调查了 13733个小班 ,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已达36 596 .56公顷 ,郁闭成林 7913.1公顷 ,人工林蓄积达到 30 0 98.2 1立方米。采伐迹地更新率 99.6 6 % ,实现了更新跟上采伐。一、更新造林普查结果与分析1.森林采伐与迹地更新情况(1)截止到 1999年底 ,新疆山区森林采伐总面积 1586 4 9.93公顷 ,其中皆伐 180 11.0 …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生产建设成绩显著,经济效益提高,营林工作不断加强,更新造林步伐加快。1982年更新造林和幼中林抚育间伐都比1978年增长1.5倍。1980年至1982年采伐迹地更新率达到95.9%,比1979年前提高了14.7%。1983年更新造林53万亩,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更新落后于采伐的局面开始扭转过来。一些老企业在营林工作上做出了新贡献,乌尔旗汉和克一河两个林业局在这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乌尔旗汉林业局自1956年以来营造人工林近  相似文献   

19.
人工更新造林实行拨改买是把商品机制引入营林生产中的先期阶段。为推进营林生产商品化的进程,我们对部分地方的造林成果买卖进行了调查,并同时于1988~1990年在梅河口市吉乐林场进行了人工更新造林拨改买的试点。本文将对拨改买的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供在今后开展营林生产商品化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报道4月25日,随着内蒙古森工集团大杨树林业局第一株裸根苗的落土,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2006年春季造林工作由此拉开了序幕。在今年的春季造林更新工作中,内蒙古森工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生态效益为目标。大力加强森林经营,强化了营林造林质量管理,不断加大了中幼龄林抚育和低效林的改造力度,加快了构建营林造林管理体系。同时,内蒙古森工集团还积极推进经济林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森林资源的林分质量,为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了必耍的后备森林资源。据了解,2006年内蒙古森工集团预计造林21.12万亩。目前各森工公司的春季造林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