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曹妃句滨海盐渍土原土改良绿化技术的研究,探索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与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分析曹妃甸滨海地区原始生态环境特点及盐碱地的形成和分类;探索原土绿化的防盐排盐控盐工程技术;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积累盐碱地栽植和养护管理技术及次生盐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曹妃甸滨海盐渍土原土改良绿化技术的研究,探索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与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分析曹妃甸滨海地区原始生态环境特点及盐碱地的形成和分类;探索原土绿化的防盐排盐控盐工程技术;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积累盐碱地栽植和养护管理技术及次生盐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总结梳理我国盐碱地绿化改造中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深圳前海石公园排盐碱工程为实施案例,对华南滨海地区渗管排盐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渗管排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脱盐率30%左右,且能明显缩短排盐周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何之龙  曾凡锁  詹亚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642-9645,9647
[目的]研究了大庆地区盐碱地绿化树种的引进及适应性.[方法]该研究选择了30个绿化树种在大庆地区进行了引种试验,并于2005 ~ 2012年进行跟踪调查.[结果]稠李、刺玫、连翘、锥花绣球等绿化树种对于大庆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较差,不能作为大庆地区的抗旱耐盐的绿化树种引进.卫茅、树锦鸡、糖槭、白榆、绒毛白蜡、枸杞、榆叶梅、银中杨等绿化树种移栽成活后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并能正常生长发育,可以初步确定为大庆地区的绿化树种候选树种.在重度盐碱地进一步试验,卫茅、白榆、榆叶梅和枸杞在栽植2年后的生长状况良好,可作为大庆地区重度盐碱地的耐盐绿化树种.栽植于重度盐碱地中的部分树种,如四季丁香、树锦鸡、八宝玫瑰、紫丁香出现了负增长,主要是由于这些树种在移栽成活后不能适应当地环境,大部分苗木出现了主枝死亡后从根部萌发新枝的现象,也说明了这些树种不适于栽植在重度盐碱地的环境中.[结论]通过对大庆地区抗旱、耐盐绿化品种引进技术指标和良种进行评定,引进的绿化树种中属于第Ⅰ类型——引种成功的抗旱耐盐的绿化树种有6种,属于第Ⅱ类型——较抗旱耐盐的绿化树种有11种,属于第Ⅲ类型——较难成功的绿化树种有13种.  相似文献   

5.
中海油二期绿化项目地处天津滨海新区西中环西侧,土壤环境恶劣。在该项目中,北方园林大胆将海绵城市理念与排盐工程结合到一起,成为该绿化项目最大创新点。本文全面介绍了该绿化项目的实施难点、设计思路及保障措施,并为重盐碱地绿化提出有针对性的养管措施。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绿化中银杏的栽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天津滨海新区盐碱地绿化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介绍了工程中采用多种技术措施,包括工程排盐、土壤改良、塑造地形、苗木运输、栽植及养护等,使银杏能在盐碱土的基础上达到普通绿地同样的成活率及生长势。  相似文献   

7.
暗管排盐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有效治理盐碱地成为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热点,暗管排盐技术的发明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成为盐碱地治理领域的重要手段。文章综述了暗管排盐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暗管排盐关键技术进行了剖析,从管材选择、排盐管的埋深、排盐管的埋设、暗管排盐工艺等方面,对暗管排盐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管排盐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提出了暗管排盐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
盐地碱蓬绿化栽培品系的选育与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秋玲  谢小丁 《湖北农业科学》2014,(7):1592-1594,1598
黄河三角洲地区特殊的土壤条件导致一般苗木因不适应当地的盐碱地条件而不能正常生长,严重制约了造林及城市绿化。对当地耐盐程度高的野生耐盐植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Pall.]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发现了多个适宜重度盐碱地绿化的优势单株,通过单采单种,逐代纯合,选出了2个耐盐程度在2%以上的盐地碱蓬绿化栽培品系。研究了其配套栽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盐碱地依赖客土绿化的弊端,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绿化植物种类,丰富了盐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盐生植物在滨海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盐生植物在滨海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盐生植物在滨海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列举了适宜在滨海城市盐碱地绿化种植的部分盐生植物.  相似文献   

10.
滨海泥质重盐碱地综合改良与植被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滨海泥质重盐碱地低成本原土直栽绿化的目的,筛选出适应冀东滨海地区生态环境、耐盐能力较强的绿化植物品种65个;明确了17种绿化植物的存活阈值及耐盐阈值;加入磷石膏0.45%(2.0 t/666.67 m2)、半腐熟玉米秸秆肥5 cm(33 m3/666.67 m2),混入0~40 cm土层,以提高黏土的通透性;冬春季节地表覆盖粉碎秸秆5.0~10.0 cm抑制返盐;在盐碱含量较高的地块可先种植盐地碱蓬吸盐、降盐;在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利用咸水结冰淋洗盐碱。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滨海泥质重盐碱地改良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滨海泥质重盐碱地低成本原土直栽绿化。  相似文献   

11.
宁夏地区未能利用的土地普遍贫瘠,而且盐碱偏重。为改良和利用盐碱土地资源,引进和利用耐盐林木良种进行造林绿化实践,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造林地土壤盐碱状况,总结盐碱地造林绿化理论与生产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盐碱地造林绿化质量,为宁夏地区未来盐碱地造林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明沟与暗管排盐改良盐碱地技术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山东省东营市暗管排盐示范区为依托,以利津县某项目区为案例,对传统明沟排盐与暗管排盐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模式,开展技术方法、投资费用、后期管护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暗管排盐模式虽然较传统明沟排盐方式建设成本有所增加,增加部分主要集中于排水管网建设和土地整平部分,但其改良盐碱地更加快速、高效,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后期维护简单易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3.
耐盐植物的筛选可为滨海盐碱地绿化提供适宜树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植物耐盐能力评价是耐盐植物引种、育种和筛选的基础,对我国滨海地区耐盐碱植物评价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系统总结,综述国内外耐盐植物筛选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出可用于滨海盐碱地绿化的植物耐盐水平和阈值,以期为广泛而系统的耐盐植物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重度盐碱土立地条件下园林绿化施工困难的现状,从盐碱地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中央商务区(CBD)景观绿化工程排盐碱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工程结果表明,以排盐碱管网的合理布设以及更换适宜绿化苗木的种植土为前提,结合耐盐碱苗木品种及规格的选择,并施加合理的盐碱地园林苗木养活措施可以实现盐碱条件下的绿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及具体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要阐述了盐碱地的成因和危害,总结了我国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盐碱地治理的2种具体措施,包括土壤调理措施和暗管排盐工程措施,以期为我国盐碱地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使用大量能适应盐碱地生长的植物资源,以改善环境条件,构建盐碱地生态系统,改变原有的客土绿化治理模式,从而节约绿化成本,实现盐碱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东营盐生植物园建园15年来,已成为国内首家收集耐盐植物种质资源最多、开展系统研究较早的专业植物园区。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批复后,将发挥盐生植物园的示范带动作用,这对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围绕滨海区设施农业生产及盐碱地高效利用需求,开展滨海重盐碱地设施原土改土降盐关键技术研究,旨为滨海重盐碱地设施果蔬原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含盐量15~20 g/kg的滨海盐碱土壤,通过暗管埋设参数优化、改土物料配施、淡水洗盐方式研究,形成了深层暗管排盐+耕层改土降盐+表层滴灌淡水洗盐的设施原土综合降盐技术,可使0~40 cm土层降盐70%以上,耕层土壤含盐量降至3 g/kg以下,实现了滨海重盐碱地果蔬设施原土直接生产。  相似文献   

18.
王礼焦  胡曙鋆  孙皓  倪丹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276-277,283
根据连云港市滩涂盐碱地的分布状况,对其粳稻生产潜力进行分析。指出滩涂盐碱地种植水稻必须以脱盐培肥、防治返盐、熟化耕作层为目标,在排盐、隔盐、防盐的同时,采取生物改良和物理改良相结合措施,培肥土壤。探讨了粳稻生产必须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引进选育适宜连云港市滩涂种植的耐盐水稻品种,同时进行滩涂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的试验和集成研究,以为当地滩涂盐碱地水稻种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9.
暗管排盐对吉尔吉斯坦楚河盆地盐碱地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吉国)楚河盆地暗管排盐对盐碱地的改良机理及效应,为引用该技术改良利用新疆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采用暗管排盐技术对吉尔吉斯坦国立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盐碱地开展长期改良试验研究,对改良前和改良后(2013年)地下水水质、土壤八大离子和土壤质地等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70多年的暗管排盐改良后,土壤总含盐量由5.26;降低到0.64;以下,各离子成分含量均大幅度降低,土壤成为非盐碱化土,加上地下水位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农作物的高产和土壤肥力的恢复.另外,耕作层由重壤土改良为了中壤土,土壤孔隙率增加,提高了土壤含气量和通透性,有利作物的根系生长.[结论]暗管排盐技术对改良吉国实验农场盐碱地土壤理化特性和洗盐效果明显,引进该暗管排盐技术对改良新疆盐碱土和防止次生盐碱化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27团采用暗管排盐技术治理盐碱地,实施一年后对项目区土壤与地下水进行采样,测定并分析各项指标变化。研究表明,暗管排盐技术实施后,0~20 cm和0~100cm土层土壤含盐量分别平均降低32.19%和19.47%;节水率达17.24%;不同作物平均亩增产44.53%。暗管排盐技术效果明显,为新疆盐碱地的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