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纳米银(NS)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目前已广泛运用在日用品等行业,但在月季保鲜方面的运用鲜见报道。经过预试验得到含NS的保鲜液配方[2%S+5mg/L NS+Ca(NO3)21000mg/L+100mg/L SA],记作保鲜液A。将月季切花‘艾莎’分别插入保鲜液A、可利鲜、空白对照中瓶插观察发现:A处理组瓶插寿命达14.69d,比空白对照组延长了8.42天,比可利鲜处理组延长了2.42天;A处理组最大花径为8.67cm,比CK组增大了2.47cm,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与WK处理组的差异虽然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从数据上来看,比WK处理组增大了0.97cm。含(NS)保鲜液A能提高切花月季瓶插品质;另外保鲜液A处理组月季切花抗氧化酶(SOD、POD)的活性,细胞膜的稳定性均得到了提高,吸水,保持水分平衡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其水分平衡值降为0的时间比空白对照组延迟了约4d,比可利鲜处理组延迟了约2天。 相似文献
4.
PPOH延缓月季切花开花和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PPOH(顺式丙烯基膦酸)处理切花月季萨蔓莎品种,降低了乙烯生成量和盛开前的花茎增大率,增大了花朵开放直径;增加了盛开前花枝的鲜重,盛开期间保持了较高的吸水量与失水量比值;瓶插至盛开期和盛开持续期均显著延长。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AOA(氨氧基醋酸)处理效果与PPOH相近,但因花朵“蓝变”使盛开持续期有所缩短。乙烯作用抑制剂STS(硫代硫酸银)处理增大了花径,显著延长了盛开持续期和瓶插寿命。PPOH和AOA处理红衣主教品种,降低了乙烯生成量,STS处理则使之增加,但是都没有延缓开花和衰老的效果。推测PPOH延缓萨蔓莎开花和衰老是通过降低乙烯生成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保鲜液对龙船花切花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龙船花(Ixora chinensis)切花为试材,通过测定瓶插寿命、鲜样质量、花瓣质膜透性和花瓣蛋白质含量,研究不同浓度配比的蔗糖、KH2PO4、8–羟基喹啉(8-HQ)和柠檬酸(CA)保鲜液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蔗糖 + 150 mg · L-1 KH2PO4 + 120 mg · L-1 8-HQ + 30 mg · L-1 CA保鲜液处理比蒸馏水对照明显延长瓶插寿命6 d,使切花鲜样质量、蛋白质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比较慢,适于龙船花瓶插保鲜。 相似文献
6.
7.
纳米银预处理对麝香百合切花的保鲜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麝香百合‘白天堂’为试材,研究了新型抗菌剂纳米银(Nano-silver,NS)处理对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用5~20mg/L NS溶液预处理麝香百合切花茎基端24h后再瓶插于去离子水中,可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并延缓花瓣和叶片的失水萎蔫、改善花枝的水分吸收和延缓花枝的鲜重损失,其中以10mg/L NS预处理效果最佳。进一步试验表明,10~20mg/L NS溶液对麝香百合切花采后易于滋生的假单孢菌属菌(Pseudomonassp.)、肠杆菌属菌(Enterobacter sp.)、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和木糖氧化产碱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等4种主要病原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保鲜剂对菊花的瓶插寿命、观赏价值以及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对开花级数的划分、瓶插寿命的计算和鲜重失水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在供试的四组保鲜剂中,处理T1:35ml./L蔗糖+30ml/L硝酸银+75ml/L柠檬酸的保鲜效果最佳,可显著延长菊花切花的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9.
10.
月季切花聚乙烯膜包装运输保鲜技术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月季切花在无聚乙烯膜包装经3天湿藏,呼吸强度和C2H4生成量比贮前明显增加,瓶插寿命比未经贮运对照显著变短。聚乙烯膜包装通过降低包装袋内O2和提高CO2浓度有效地抑制呼吸强度和C2H4生成量的增加,从而增大花径和延长瓶插寿命,厚膜比薄膜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一氧化氮对瓶插月季呼吸作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硝普钠( SNP) 为一氧化氮供体, 研究了NO及其清除剂PTIO (2-phenyl-4, 4, 5, 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 处理对切花月季瓶插过程中生理变化及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0.1 mmol·L-1 SNP释放的NO可以降低月季切花的萎蔫率, 延长瓶插寿命, 增加花枝鲜样质量, 抑制COX (细胞色素氧化酶) 、AO (抗坏血酸氧化酶) 、PPO (多酚氧化酶) 活性, 抑制月季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 延缓二者跃变高峰的出现, 延缓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升高, PTIO的处理提高了上述SNP处理下COX、AO、PPO的活性, 提高了呼吸速率, 促进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上升, 但抑制了乙烯的释放, 初步说明NO可能参与衰老过程中呼吸作用的末端氧化酶的活性调节。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碳对切花月季瓶插寿命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0.001、0.01和0.1μmol·L - 1 ) 的外源一氧化碳(CO) 供体高铁血红素(Hematin, H) 对切花月季‘影星’的瓶插寿命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CO供体在0.001~0.01μmol·L - 1范围内, 随使用浓度的提高延长了切花月季的瓶插寿命, 其中0.01μmol·L - 1处理效果最明显, 而0.1μmol·L - 1的处理反而缩短切花月季的瓶插寿命。进一步研究发现, H 0.01μmol·L - 1处理还不同程度地上调前期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显著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5.
麝香百合切花采后主要病原菌鉴定及其对瓶插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麝香百合"白天堂"品种切花为试材,对采后茎末端和瓶插液中的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初步探讨了这些病原菌对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切花采后易于滋生的主要病原菌有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和木糖氧化产碱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4种;用不同浓度的上述病原菌液分别瓶插麝香百合切花,可不同程度地减少花枝的水分吸收、加速花枝的鲜重损失和缩短切花的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16.
小苍兰切花瓶插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苍兰品种‘上农金皇后’为材料,观察其鲜切花瓶插过程中花的发育变化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小苍兰切花单花的瓶插寿命不足一周,整个花序可达10 d。花瓣中的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瓶插前期升高,后期则加速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在瓶插前期均呈上升趋势,4 d达到峰值后稳步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在整个瓶插期间持续上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随瓶插时间增加而不断积累。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EL)也随瓶插时间增加而上升。失水、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自由基的累积以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增加是小苍兰切花衰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不同保鲜配方对瓶插百合切花保鲜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的1-MCP(1-甲基环丙烯)、6-BA(6-苄基腺嘌呤)、GA3(赤霉素)、蔗糖为主要保鲜剂成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金百合切花进行配方保鲜,研究各成分及不同浓度水平对金百合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配方中各因子对金百合切花瓶插寿命影响效应的大小次序为蔗糖>1-MCP>6-BA>GA3,各因子对花朵盛开天数影响与花径变化率的影响效应一致,即大小次序都为1-MCP>蔗糖>GA3>6-BA;试验配方中各主要因子不同浓度水平间对保鲜效果影响的方差分析显示,30 g·L-1.蔗糖在延长瓶插寿命方面效果较显著(P<0.05),1-MCP在百合切花盛开期的效应比瓶插至盛开前这段时间要强,1 000 nL·L-1的1-MCP比30 nL·L-1的浓度水平显著增大花径变化19.45 9%6(P<0.01),促进花朵的开放程度,提高其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冰袋预冷处理对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心兰鲜切花为试材,采用冷库和冰袋预冷2种处理,研究其对文心兰鲜切花采后瓶插寿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心兰鲜切花经冷库预冷6h和包装箱内6个冰袋预冷48h处理后,其鲜切花的瓶插寿命最长,为14.3d,比对照(CK)延长了2.5d。经预冷处理后,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的延长与其水分平衡值、丙二醛(MDA)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明显相关,表明冰袋预冷处理可有效降低其鲜切花采后水分和营养消耗,延缓衰老和延长其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19.
玫瑰鲜切花瓶插保鲜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玫瑰的保鲜期,提高其瓶插寿命,选购新鲜未开放的玫瑰,于3月20日和4月1日分别进行试验。以白开水为对照,用市售鲜啤酒分5组进行不同的处理(Ⅰ、Ⅱ、Ⅲ、Ⅳ、Ⅴ)。结果表明:第Ⅳ组,将切花基部约1 cm,浸入市售鲜啤酒中1 min,清洗后将其浸入500 mL冷却的白开水中,每次换水时不再用啤酒处理。玫瑰的瓶插寿命最长,平均达到9.1 d,比对照组的瓶插寿命提高16.2%。 相似文献